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平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与内皮素 (ET)平衡关系 (NO/ET)的变化与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鼠肝I/R模型 ,并应用不同工具药物观察血NO/ET比值的变化以及肝损伤的情况。结果 I/R急性期血NO/ET比值降低 (1.5 8± 0 .2 0至 0 .2 9± 0 .0 5 ,P <0 .0 1) ,肝损伤加重。NO供体L 精氨酸 (L Arg)与ET受体拮抗剂TAK 0 44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肝I/R损伤 ,而NO合酶抑制剂L NAME进一步加重了损伤。结论 肝I/R损伤与NO/ET平衡关系破坏有关 ,调节其平衡关系可影响I/R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1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内皮素-1(ET-1)在肝脏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1生理盐水组和ET-1抗体组、观察肝脏缺血60min再灌注3h后血浆ET-1、丙氨酸转氨酶(ALT)、透明质本酸(HA)、以及肝组织中ET-1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在缺血再灌注组选择第1、3、6、12和24h时相点观察ET-1的变化规律。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血浆和肝组织中ET-1,血浆HA`ALT肝组织中MDA显著升高,而ET-1抗体组血浆ET-1、HA、ALT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P<0.05),同时,肝组织的瘀血程度和损伤程度显著改善。结论ET-1参与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这种损伤与肝脏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由体内多种组织或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既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气态生物信使,同时又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它能直接影响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介导多种生理及病理现象,在哺乳动物中发挥广泛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1]。因此,NO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并成为至今不衰研究热点。本文仅就目前有关NO在移植领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NO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器官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细胞坏死与调亡(Apoptosis),涉及极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的变化及其与再灌注损伤和微循环变化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 70 %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分为对照组、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L 精氨酸组、L NAME组 ,观察各组肝功能变化 ,检测肝组织和血清中NO和ET及透明质酸 (HA)的水平 ,以HA代表肝脏微循环情况。结果 :再灌注损伤后微循环的破坏和NO和ET的变化相关 ,缺血预处理可减少NO水平的下降和血浆ET升高 ,减少微循环破坏和肝功酶的升高 (P <0 .0 5 )。外源性给予NO合成前体L 精氨酸在升高NO水平降低ET水平的同时 ,可达到类似预处理的保护作用。结论 :血管活性介质NO的减少和ET水平增加是导致再灌注损伤微循环变化的原因之一。缺血预处理可诱导增加NO和减少ET ,并可能是其改善微循环和减少再灌注损伤的因素之一。给予外源性NO可起到类似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效果 ,而抑制NO产生并不能加重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肝脏是一易受再灌注损伤的器官,原位缺血再灌注〔1〕、移植肝脏〔2〕、离体肝脏〔3〕及孤立肝细胞(如枯否氏细胞〔4〕和肝实质细胞〔5〕)实验都表明肝脏可产生再灌注损伤。近年来实验表明,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多种机理有关。1氧自由基暴发性形成氧自由基的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缺血预处理 (IP)保护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 ,供肝冷保存时间为 10 0min ,无肝期 2 5min。12 8只大鼠随机分成 4组 (n =32 ) :A组 (对照组 )、B组 (IP组 )、C组 [腺苷 (Ade)组 ]、D组 [NO合成抑制剂N L 精氨酸甲基脂 (NAME)组 ]。其中各组的半数用于观察存活率 ,另一半用于移植肝脏再灌注 2h后取血及肝脏检测。结果 IP组和Ade组的 1周存活率、胆汁分泌量、抗氧化酶活力及血清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肝组织中的过氧化物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肝组织损伤以窦状内皮细胞为主 ,并且是以凋亡的方式发生死亡 ,IP组和Ade组窦状内皮细胞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 (P <0 .0 0 1) ;NAME组的各种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近 (P >0 .0 5 )。结论 IP能够通过增加NO的合成来减轻再灌注早期窦状内皮细胞所受到的损伤 ,改善微循环 ,提高移植肝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肝脏移植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是移植肝脏冷保存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肝脏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缺血预处理(IP)的下游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物质,NO与肝脏移植关系密切,涉及到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等多个环节,现在普遍认可肝脏移植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引起NO生成急剧减少.内皮细胞氮氧化物合酶(eNos)诱导生成的NO对肝脏移植过程中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研究者对一氧化氮用于保护肝脏移植进行了尝试,现阶段增加NO的技术方法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包括缺血预处理(IP)和在保存液中加入NO前体、eNOS诱导药等.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硬变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ang Z  Huang Z  Meng X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53-755
为比较硬化肝与正常肝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差异和意义。作者采用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硬变模型,通过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查不同时限大鼠门静脉血内毒素、肝静脉血一氧化氮。结果显示:肝硬变大鼠再灌注时门静脉内毒素水平更高;肝脏NO合成释放显著增加。作者认为肝硬变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反应与正常大鼠不同,可能是肝硬变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更敏感,更易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病理特征之一,本文论述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 ,线粒体是细胞代谢的中心场所 ,线粒体的正常呼吸功能和 ATP生成对组织器官功能及细胞结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但线粒体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 ,缺血、缺氧的肝组织在血流恢复或复氧后其损伤度不但没有改善 ,反而进一步加重 ,这与细胞钙超载、氧自由基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1 ]。线粒体是联系钙超载、氧自由基和细胞死亡的中心环节。近年来线粒体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较多 ,进展较快 ,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综述如下。1 线粒体对钙稳态的调节及缺血再灌注钙超载1.1 细胞内钙稳态线粒体和内质网是细胞内…  相似文献   

12.
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13.
山莨菪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索山莨菪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雄性Wistar大鼠1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和山莨菪碱组,观察了肝脏缺血60分钟及再灌注1、3、6、12及24小时后血浆内皮素-1(ET-1)、透明质酸(HA)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血浆ET-1、HA和ALT含量均明显增高,同时肝脏瘀血很明显,肝脏缺血再灌注前用山莨菪碱后,血浆HA和ALT含量明显降低,同时肝组织瘀血减轻。结论 山莨菪碱可改善再灌注后的肝脏微循环障碍,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内皮素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皮素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涂响安余明年谢佛龙赵志毅冯家骅何炳辉彭轼平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大鼠左肾动脉夹闭60分钟致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RRI)模型其血浆和肾组织内皮素(ET)水平变化,以探讨ET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  相似文献   

15.
缺血预处理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肝脏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构建正常大鼠和肝硬化大鼠肝脏 70 %的原位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比较缺血预处理和无预处理组及间歇阻断肝门法对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以肝功酶、能量代谢和过氧化损伤等生物化学指标、组织学病理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指标 ,观察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各项指标显示 ,正常大鼠中 ,缺血预处理与无预处理组相比 ,可显著减轻再灌注损伤 (P <0 .0 5 ) ,与间歇性阻断肝门组相比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各个缺血预处理组内 ,缺血预处理 5min(IPC5min)组较IPC10min组和IPC5min× 2 组效果好 (P <0 .0 5 ) ,证实缺血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脏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减轻肝脏再灌注损伤 ,并优于间歇性阻断肝门法 ,是一种应用方便、效果较好、前景广阔的阻断肝脏血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间的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们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的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旨在探讨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所需要的适合的预处理时间。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220g,参照Jaeschke和Metzger法制备成右肝全部缺血、左肝部分缺血后再灌注大鼠模型[1]。2.预处理方案:本实验共设5组,每组12只大鼠;假手术组(S组):仅行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肝脏持续缺血60分钟,再灌注30分钟;预处理组分为3组,在肝脏持续缺血之前分别进行5分钟缺血及5分钟的再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142893对大鼠肺移植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行原位左肺移植,随机分成两组,移植前实验组尾静脉注入PD142893(0.1 mg/kg·ml~(-1)) 1 ml,移植后0、1、2、6、12及24 h,采集标本,各5只大鼠。检测动脉血气、血浆内皮素(ET)-1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左肺常规病理切片并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并计数,检测肺湿/干重比。结果两组对比,肺静脉血氧分压,除0、24 h外各时间点实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L-6水平,除0 h外各时间点对照组较高(P<0.05);ET-1水平实验组较高(P<0.05)。光镜下对照组肺组织严重的白细胞浸润及肺间质高度淤血水肿,肺泡腔内渗出明显,实验组病变程度轻微,细胞凋亡指数和肺湿/干重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142893能减轻大鼠肺移植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减轻肺间质水肿及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褪黑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褪黑素(MEL)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在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MEL(10mg/kg),缺血45 min后恢复血流灌注,并于灌注2h, 24h后心腔取血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同时取肝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缺血再灌注组(IR组)AST,ALT,AKP及肝细胞凋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组)(P<0.01),褪黑素预处理组(MEL组)则明显低于IR组(P<0.05),而高于N组(P<0.01或0.05)。MEL组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轻于IR组,重于N组。提示MEL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基础上建立稳定的缺血预处理模型,观察其保护作用,结果发现预处理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比清肝酶(ALT,AST),透明质酸水平及肝组织局部MDA含量均低,而组织ATP含量及能荷值均高,形态学损伤改变轻;同时发现预处理组织腺苷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实验表明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腺苷分子参与了这一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休克、肝脏外伤及肝移植所致肝功能衰竭都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其中枯否细胞(KC)的作用不容忽视。KC可因补体系的激活和钙超载或噬作用而激活,活化后的KC除主要释放活性氧外,还可入蛋白酶及各种细胞因子,介导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导致严重的肝脏再灌注损伤。干扰KC功能的药物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