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半夏为临床常用药物,但因其有毒,所以必须进行炮制之后方可安全使用。详细介绍了3种半夏最常用的炮制方法,分别是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并对炮制方法及炮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能够降低半夏的毒性进行了论述,以期能够使医务工作者更好的掌握半夏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味辛,性温,有毒,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效,系临床常用中药[1]。在清代《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中收集了167部医书中70多种半夏的炮制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多样,但总体目的却只有一个:增其疗效,解其毒性。中国药典2010版收录了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4个品种,规范了加工炮制工艺,对临床用药起到  相似文献   

3.
矾制半夏始于宋代,金元及明代矾制半夏的种类逐渐增多。清代出现泛滥之势,影响至今。矾制半夏能减轻半夏戟人咽喉的刺激性并增强半夏化痰湿的作用,弊端是白矾致呕烧心的不良反应及半夏辛味丧失所致降逆止呕作用的下降。其炮制方法众多,包括浸泡法、煮制法、制曲法、制散法等。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汤洗矾浸姜制法最为经典,以制曲法对咽喉刺激性最小。研究发现,内服半夏的炮制标准不是麻舌而是去除滑液,外用半夏的代表方剂苦酒汤值得进一步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姜半夏宜温水淘洗后入药。加强半夏传统汤洗姜制法的研究,以替代姜半夏。  相似文献   

4.
半夏的炮制     
半夏的炮制赵秀清刘青梅(滨州地区中医医院,滨州市256613)关键词半夏;炮制工艺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和外用消肿止痛等功能,为临床常用药品之一。但生品有一定毒性,一般配方中用半夏时,除特别注明用生者外,都必须给予炮制品。半夏的炮制品种...  相似文献   

5.
汉至宋代半夏炮制的沿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查阅历代医药学文献,对有毒中药半夏自汉代以来至宋代的炮制方法,发展脉胳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半夏的汤洗、姜制一直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炮制方法,其他的炮制方法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姜制半夏是半夏炮制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半夏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后的功效。方法用特定的几种辅料加工至所需要求。结果经炮制后得加工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结论半夏在炮制后使其功能主治范围增大,能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姜半夏传统制作工艺:完整半夏姜制法多在前期生半夏汤洗的基础上进行,亦有直接用姜汤洗的记载。半夏片为汤洗后切片,再用姜汁浸、炒、煮、蒸等,以炒法为优。半夏粉为半夏汤洗切片研细粉,再用姜汤浸澄,多用于制作糊丸或包衣。半夏饼为汤洗后半夏研粉与生姜汁或去皮生姜混合制成的饼状物,再经炙、煨、炒等法而成。半夏曲始于宋代,当时半夏曲有制饼与发酵两种,均以生姜为辅料。制饼者并没有发酵的过程,实为半夏饼。半夏曲的配方众多,生姜必不可少。地方炮制经验中将生半夏水浸泡,生姜煮取汁,再共同煮制为主流。地方炮制规范中多为生半夏水浸透,姜汤矾水共煮。现代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炮制工艺优选与炮制原理两方面。建议恢复姜半夏的传统汤洗姜制工艺。  相似文献   

8.
梁君  张振凌  王桁杰  刘小鸣 《中医学报》2016,(10):1563-1565
目的:研究半夏不同炮制饮片规格中草酸钙针晶含量与其麻辣毒性的关系。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各炮制品中草酸钙针晶含量,采用家兔眼结膜刺激性实验方法,比较半夏各炮制品的刺激性作用。结果:不同半夏炮制品中草酸钙针晶平均含量:生半夏2.77%法半夏1.79%清半夏0.77%姜半夏0.44%;各炮制品的刺激性: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结论:炮制降低草酸钙针晶含量的同时降低半夏毒性,炮制方法不同草酸钙针晶含量降低程度不同;半夏麻辣毒性与草酸钙针晶含量密切相关,并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刘涛  齐更红 《中外医疗》2008,27(28):111-111
半夏为为中医临床上曩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半夏的炮制且目的 主要体现在消除和降低半夏的毒性和副作用,以达到安全用药,临床常应用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三个品种,而不同炮制方法其功效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 Hiatem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为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辛温,有毒,被列为下品,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因其味辛,麻舌而刺喉,自古以来,半夏就列为中药的毒品,需经炮制以后才能入药。由于炮制过程和所加的辅料不同,有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半夏曲、京半夏等不同。《中国药典》2000版收载了最为常用的3种炮制品,即: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等,其功用也有所侧重。然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本地区的多家医药公司和医院药房只备有一种制半夏,都存在有这3种炮制品互相代替、混用的现象,为此,笔者试将半夏的炮制与作用作一简述,以引导医生合理应用,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程黎晖 《医学教育探索》2007,(6):I0001-I0002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是常用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为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嗽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等症状的良药。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对半夏的炮制,并在文献中保存了丰富的资料。例如汤洗、汤泡、洗浸,破如枣核、治半夏、姜制、水煮、微火炮、制曲,矾制,姜矾制、姜萝卜制,姜苷草制,酒姜制,法制半夏等炮制工艺。为继承和发展这些传统的炮制经验,本文就半夏的炮制沿革进行整理,为半夏炮制的现代研究和炮制工艺的合理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71年我国卫生工作者发现,中药姜半夏对大鼠实验性矽肺有明显疗效。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姜半夏炮制过程中应用的明矾(K_2SO_4·Al_2(SO_4)_3·24 H_2O,硫酸钾铝复盐)是姜半夏治疗实验性矽肺的有效成份,但动物实验表明明矾有相当的毒性。国外用铝及其化合物防治矽肺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金属铝粉虽早已  相似文献   

13.
2种工艺姜半夏中氨基酸及无机元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2种工艺姜半夏中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氨基酸分析法;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法;等离子直读光谱法。结果:2种不同的炮制工艺炮制所得的姜半夏中总氨基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以正交法略高;2种姜半夏均含有与生半夏种类相同的无机元素,但Fe、Mg、Cr、Mn、Na、Ni、P、Sr、V的含量以正交法较高,而有害元素Al3 、Ba2 以药典法较高,半夏的其它炮制品中的微量元素均较正交法和药典法姜半夏低。单纯的姜汁煮半夏中未检出色氨酸。结论:正交法炮制工艺优于药典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半夏加工炮制与临床应用的关系.方法 采用复制法将净半夏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结果 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结论 经白矾水浸泡后,清半夏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经生姜、白矾制后,姜半夏善于止呕,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经甘草、石灰制后,法半夏偏于祛寒痰,调脾和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生半夏和姜半夏干预后细胞内代谢物改变,来评价生半夏和姜半夏潜在的发育毒性。方法 采用胎盘组织来源的BeWo细胞系构建体外胎盘模型,运用GC-MS检测细胞经生半夏及姜半夏干预后细胞内所含代谢物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 细胞代谢物中共鉴定出甘氨酸、氨基丙二酸、脯氨酸、葡萄糖、半乳糖、硬脂酸在、肌醇等九种差异性代谢物。结论 运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评价半夏及姜半夏的发育毒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化痰止咳平喘药物.因生品具有毒性,所以临床上多使用半夏的炮制品,最常用的3种半夏炮制品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多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等疾病;姜半夏长于温中化痰和止呕降逆,多用于寒饮呕...  相似文献   

17.
半夏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我国享有悠久的使用历史。由于半夏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采取不同的炮制方法来对其进行炮制加工,使之毒性降低,半夏的功效也随之改变,将之与不同的中药配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本文秉承着提高半夏使用效果并且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的目的,对其长期以来的各种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我国中药中属于毒性中药的管理品种共28种,其中大部分生品和炮制品毒性大小相差悬殊。中药的炮制方法多种,但毒性中药的炮制主要目的是减毒。本文通过毒性中药配方中的“生用”和“炮制”的区别,对其中毒认定和中毒防止提供科学依据。1 常用毒性中药临床上用于治疗的毒性中药包括乌头属(川乌、草乌、附子等)、巴豆、马钱子、半夏、天南星等有毒中药。这些毒性中药的生品毒性剧烈,有些甚至不能内服,炮制品药性缓和、毒性大为降低,其常用量有数十倍之…  相似文献   

19.
半夏及炮制品对动物黏膜刺激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但半夏有毒,临床上内服必须经过严格炮制,曾有近10种制法,到近代,有的制法已不用.从199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至今仅保留了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4种.半夏生品有毒,陶弘景在《名医别录》载有“凡使半夏,须用汤洗十余遍,令滑尽,不尔有毒,戟人咽喉.”近代研究认为,半夏毒性主要表现为对所接触黏膜的刺激性[1],但生半夏及炮制品对动物黏膜的刺激性比较,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进行了此项研究. 1 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生半夏姜制或煎煮对小鼠妊娠及胚胎发育的影响,初步探讨半夏减毒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急性毒性实验法及致畸敏感期药物生殖毒性实验方法,分别比较了生半夏粉混悬液、姜半夏粉混悬液,生半夏汤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对小鼠妊娠与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 急毒试验中,生半夏混悬液(36 g/kg)与生半夏汤剂(180 g/kg)给药后,小鼠死亡率分别为50%、22.2%;姜半夏混悬液组(36 g/kg)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生殖毒性试验中,生半夏混悬液6 g/kg剂量母鼠死亡率达30%,孕期增重少,胎仔尾长短,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生半夏汤剂30 g/kg对母鼠无影响,胎仔身长短于正常对照组(P<0.05);姜半夏混悬液6 g/kg给药后,所有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生半夏混悬液急性毒性较高且有显著的母体毒性及胚胎毒性;煎煮后其汤剂毒性降低,对母体无毒性但影响胎仔的生长发育;姜半夏混悬液无任何母体或胚胎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