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武汤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武汤临床运用举隅湘潭市红十字会专家门诊部(411100)刘梦雄主题词真武汤/治疗应用真武汤一方,由附子、白术、白芍、茯苓、生姜组成。仲师原为治太阳误汗致阳虚水泛,或少阴阳虚而致水气不化之证而设。笔者临床体会,是方济火而利水,大凡阳衰阴盛,土生乏源,...  相似文献   

2.
桂枝加附子汤见于《伤寒论》第20条,该方具有扶阳解表、调和营卫之效,主治阳虚漏汗证。经后世医家拓展,其应用远远超过了原书所论,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病证,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自古汗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疹出不透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痒等表证。国医大师李士懋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对汗法提出创新性的个人见解。在以平脉辨证为主的辨证理论指导下将发汗法应用到里证、虚实夹杂证、阳虚寒凝证。该治法不拘泥于表证,丰富了汗法的理论研究,扩展了汗法的应用范围,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胡友俊 《四川中医》1998,16(8):14-15
《伤寒杂病论》用附子共29方《重复者不计》,其用途广泛,配伍精要,用量独特,服法各异。笔者试结合有关文献和个人临床体会,浅析张氏对附子的运用。1附子的应用范围《伤寒论》一篇用附子有20方。其中,用于太阳中风表虚证兼证2方,如桂枝加附子汤(见第20条),治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漏汗不止,表证不解。用于太阳病兼变证5方:①兼肾阳虚3方,如真武汤(见第82条),治太阳病过汗而致阳虚水泛证;②兼阴阳两虚证1方,芍药甘草附子汤(见第68条),治汗后阴阳两虚证;③兼痞证1方,附子泻心汤(见第155条),治热痞兼表阳虚。附备考原…  相似文献   

5.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伤寒论》张仲景方,原方由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组成。有温经助阳,解表散寒之效,适用于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见无汗恶寒较甚,发热较轻,脉不浮反沉者。随着近年应用的进展,扩展用于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白芍、附子、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调和营卫、温经复阳之功效。《伤寒论》认为该方适宜寒伤阳气以强调扶阳,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致表阳虚漏汗不止之证。据此,笔者将此方加味用于治疗由阳虚所致的各种杂证,收效颇佳,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桂枝龙骨牡蛎汤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均有广泛应用,通过分析桂枝龙骨牡蛎汤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应用该方治疗不寐、心律失常、汗证三个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探索该方在临床中的扩展应用及药物加减。  相似文献   

8.
桂枝加附子汤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秀莲  谭抗美 《新中医》2005,37(6):82-82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白芍、附子、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调和营卫,温经复阳之功效。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致表阳虚漏汗不止证。笔者用此方加味治疗由阳虚所致的各种杂症,收效颇佳,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常见以汗出为主症的求诊者,自述身无大病,多方求治不效,医生甚感棘手。中医有夜间出汗,名盗汗,属阴虚;白昼出汗名自汗,属阳虚之说。如易感冒而症状又不剧烈之体,常外冒风寒而表虚自汗,投桂枝汤以调和营卫。或少劳自汗出属阳虚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肺气虚而固卫。……  相似文献   

10.
(续)1.2散寒止痛 散寒包括有温中和温经之意,故散寒止痛之功,适用于寒湿偏胜之痹证。太阳病的治法是以发汗为主,但以絷絷汗出为最佳,若发汗太过和汗漏不止,导致表阳虚而腠理开泄,故出现兼变证,证见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以调和营卫、扶阳固表。张仲景在此伍用炮附子,是取其温经复阳,固表止汗之意,以纠正阳虚致阴液脱损之势。  相似文献   

11.
桂枝加附子汤临症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加附子汤临症应用举隅黑龙江省肇东市商业医院林繁枝(15110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院张丽君(157000)桂枝加附子汤源于《伤寒论》第21条,主治因发汗过多而至之阳虚漏汗证。临床上我们治疗盗汗、鼻鼽、瘾疹、痹症等病,收效显著,特举隅于下。1.盗...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为一种按重量比制备的治疗手足癣的中药,该方具有散湿毒、止痒、止汗、杀真菌的功效,经广泛的临床试验及应用,有效率达100%,具有组方合理、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携带及应用方便之优点,止痒效果明显,治愈后不易复发,同时对汗脚也有明显止汗除臭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多年深受患者的青睐。如能在临床推广应用可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久汗怪证治验江都市宜陵中心医院(225231)仇璧庭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虚,营卫失调,津液外泄所致。阳虚自汗者,治宜温阳固卫;气虚阴耗者,治宜益气养阴;肝火湿热者,治宜清肝泄热化湿,并佐以固涩敛汗之品。此为临床治疗之常法。然而,...  相似文献   

14.
自汗与盗汗的临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论治自汗与盗汗,一般多认为阳虚则自汗,阴虚则盗汗,故分别治以益气固表、滋阴止汗。然临证也有不尽相同者。现以笔者粗浅的认识试探析之,请同道指正。 1 历来对自汗、盗汗的认识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方》中认为:"无问昏睡,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  相似文献   

15.
背部冷痛、手汗苓桂术甘汤治验胡继友(江苏省泗阳具新袁中心卫生院237310)关键词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背部冷痛,手汗,中医药治疗苓桂术甘汤载于张仲景之《伤寒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4味药组成。是一个通阳化气、温化寒痰的良方。笔者运用该方加减...  相似文献   

16.
汗证有自汗、盗汗之不同.<证治准绳>指出:"睡则汗出,醒则倏收,日盗汗;不分寤寐,不因劳动自然汗出者,曰自汗."两种汗证虽表现不同,但病机重点都与阴阳失调、腠理开阖失司有关.尽管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而<景岳全书·汗证>却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临床自汗亦有属阴虚者,盗汗亦可见阳虚.笔者兹举2例并结合临证所得,刍谈浅见.  相似文献   

17.
自汗辨析     
自汗辨析湘潭钢铁厂职工医院(411101)郑香莲主题词汗症/中医病机,汗症/中医药疗法自汗一症,临床颇为多见,虽有常法可依,但临床奇变之证,又非常法可治,兹将临证所得述于后,供同道探讨。1湿热熏蒸,治宜清热利湿自汗虽有阳虚、阴虚之因,但湿热为患亦不可...  相似文献   

18.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致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汗出之特点,汗证又可分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黄汗等,而临床又以自汗、盗汗极为多见,且常以主证或兼证出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古人云:“自汗者属阳虚,盗汗者属阴虚。”治自汗常宗实表补阳,治阴虚多循降火滋阴。然以余观之,自汗亦有属阴虚者,盗汗亦可见阳虚者,且致汗原因颇多,不仅阳虚、阴虚,且血虚、血淤、痰、湿、邪在半表半里皆能令人汗出。然自汗属阴虚者,盗汗属阳虚者,  相似文献   

19.
真武汤在妇科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武汤系《伤寒论》方,原为阳虚水湿而设,由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五味组成.具有温经祛寒,燥湿健脾之功.余将其应用于妇科临床,颇见成效,兹举验案如下.例一、产后汗出周某,女,28岁,1987年8月10日诊.产后半月,感受风寒,经某医院治疗后,汗  相似文献   

20.
四逆汤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承祖  王宁 《陕西中医》1990,11(12):558-559
<正> 四逆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的重要方剂,由甘草、干姜、附子组成,具有回阳救逆之效。主要用于少阴病亡阳厥逆证。其药简力专而效宏,堪称奇制之大剂,救逆之祖方。1.临床应用1.1 原著主治病证:细察《伤寒》、《金匮》两书,共14条原文论述该方的适应范围,归纳起来主要用于以下4种病证:1.1.1 少阳病、阳虚寒盛证:证见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舌质淡、脉沉细。1.1.2 汗下误治,亡阳虚脱证:恶寒、四肢厥冷,拘急、心烦、汗出淋漓、脉沉细欲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