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转复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0例患者经心电图诊断发作时,静注普罗帕酮注射液70~210mg,观察记录心电图、血压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转复为窦性心律且血压平稳.结论: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的转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预激综合征并宽QRS型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首次用药不同 ,分为利多卡因组 (13例 ) ,普罗帕酮组 (11例 ) ,胺碘酮组 (10例 )。分别予静注和静滴。未能复律者测量其治疗前后平均心室率、最短R R间期的变化。结果 :利多卡因组复律 2例 (15 4 % ) ;普罗帕酮组复律 9例 (81 8% ) ;胺碘酮组复律 9例 (90 0 % )。普罗帕酮、胺碘酮的疗效明显优于利多卡因 (P <0 0 1) ;利多卡因复律效果差 ,且心房颤动未转复者 ,用此药后平均心室率较前明显增快 (P <0 0 1)。结论 :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宽QRS型心房颤动时应选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 ,慎用利多卡因 ;因其有潜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梁智斌 《中原医刊》2003,30(14):30-31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是临床上相对少见、但却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处理是否恰当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影响。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16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均为我院 1991年至 2 0 0 1年 10年间收治的连续住院患者 ,其中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2 8~ 6 9岁 (平均年龄 46 5岁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14例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 2例 ,其中合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Ebstein畸形各 1例。 16例患者房颤发作时均有心悸、胸闷等症状 ,伴头晕及血…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7岁,因劳累心悸,气喘2年,加重10d于1997-09-04入院。查体:T36.3℃,HR196次/min,R26次/min,BP110/70mmHg。二尖瓣面容,呼吸困难,唇绀,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房颤律,心尖部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和111/6级吹风样杂音。  相似文献   

5.
李琳 《青海医药杂志》2006,36(11):27-28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快速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其潜在副作用。方法:回顾2003年-2005年7月就诊本科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2小时~72小时的患者12例,均顿服普罗帕酮片600mg,并观察心率、心律、血压48小时。结果:12例入组的患者中,4例于服药后6小时内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于24小时内转复成功,3例于48小时内转复成功,1例于72小时内转复成功,2例未成功转复,总有效率为83%。其中1例出现低血压及胃肠道反应,另1例出现心动过缓。结论:普罗帕酮可有效转复房颤或抑制运动及静息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仅用药过程中要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心律平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建平 《湖南医学》2001,18(6):426-427
  相似文献   

7.
沙佳 《中国厂矿医学》2001,14(4):278-278
预激综合征 (WPW )并快速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 ,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 ,尤其并发快速心房纤颤(Af) ,很易误诊误治 ,若处理不当 ,易致猝死。我院急诊内科收治 34例WPW并发Af,经利多卡因与心律平联合治疗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组 34例患者中 ,男 2 6例 ,女 8例。年龄 2 4~ 6 7岁。大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史 ,最长达 18年 ,初次发病 5例 ,平均病程 6年。发作后均无自行终止史。发作至就诊时间最长 18h ,最短 1小时。原发病 :高血压病 7例 ,冠心病 5例 ,心肌病 2例 ,风心病 1例 ,非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诊断线索及紧急处理方法。方法收集了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病例,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复杂多变,须予及时、准确地诊断及治疗,普罗帕酮及胺碘酮可作为首选药物,电复律作用迅速而且安全。结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是一种危重的心律失常,可首选普罗帕酮及胺碘酮复律,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及药物疗效不佳时应尽早电复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普岁帕酮与洋地黄转复慢性心房颤动的作用。方法将心房颤动发作时间大于3周的患者随机分为普岁帕酮组和洋地黄组,普岁帕酮组先静脉推注2 mg/kg,再以5 mg/kg维持24 h,后改口服每天450 mg治疗4周。洋地黄组先静脉推注毛花甙C 0.4 mg,然后每6 h静脉推注0.2 mg,24 h后改口服地高辛每日0.25 mg。结果普罗帕酮组17例(48.6%)转复为窦性心律,洋地黄组仅2例转复成功。普罗帕酮组转复成功者与未转复者相比,左房内径明显较小(P0.001),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显著较短(P0.001)。结论普罗帕酮可有效地转复慢性心房颤动,洋地黄转复慢性心房颤动疗效不佳;左房内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是影响转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9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组)和对照组(普罗帕酮组),每组45例。胺碘酮组口服胺碘酮0.2/次。3次/日,连服2周;普罗帕酮100mg/次,3次/日,疗程同胺碘酮组。结果:胺碘酮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普罗帕酮组。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均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但胺碘酮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1.
静注普罗帕酮转复初发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国外的研究表明,房颤的总发病率为0.89%,其中大于60岁年龄组的发病率为5.9%,有16.0%~21.5%的缺血性脑卒中为房颤所致。恢复窦性心率或控制心室率,对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普罗帕酮是临床上常用的转复房颤的药品,具有安全、方便、经济的特点。本文旨在评价普罗帕酮转复初发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普罗帕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金海  郑秀霞 《中原医刊》2005,32(15):68-69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论是否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有房颤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无房颤患者2倍;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疾病,导致中风严重致残的发生率是其他病因的2倍。而长期预防其反复发作仍是一个难题。普罗帕酮的药理学特性提示,其具有抗颤作用,且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本研究通过对该药随机与安慰剂对照、较长时间的随访来评价其预防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其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静脉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 (房颤)的疗效,内容如下。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2000年1月-2003年2 月急诊和住院病人共98例,男53例,女45例,年龄30-75  相似文献   

14.
成建中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60-266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持续性心律失常,既往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但近年来非瓣膜病房颤者增多,临床上常以西地兰静脉推注治疗,本文应用普罗帕酮转复非瓣膜阵发性心房颤动,并与西地兰对比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85例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凤英 《华夏医学》2005,18(2):182-183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二组,其中85例给予口服普罗帕酮300mg/d,另外83例给予胺碘酮200mg/d作为对照组,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普罗帕酮1个月后的转复成功率73%,3个月后的转复成功率61%。结论:普罗帕酮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将 5 2例发生在 48h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西地兰组 ,分别静注普罗帕酮 70~ 2 10mg和西地兰 0 .4~ 0 .8mg。结果 :普罗帕酮组 2 8例 ,转复成功 2 2例 ( 78.9% ) ;西地兰组 2 4例 ,转复成功 10例 ( 41.7% ) ;转复成功时间 :普罗帕酮 62± 3 8.2min ,西地兰 96± 5 1.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提示在阵发性房颤转复中普罗帕酮成功率明显高于西地兰 ,转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普罗帕酮和西地兰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作用 ,对 30例房颤持续时间 <4 8h的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 (n =14 )和西地兰组 (n =16 ) ,分别静脉注射普罗帕酮 70mg ,西地兰 0 4mg ,1h后普罗帕酮组和西地兰组未转复者交叉用药。结果 ,首次给药后普罗帕酮组的转复率为 71 4 % ,西地兰组的转复率为 12 5 % (P <0 0 1)。对未转复者行交叉给药后 ,普罗帕酮组的转复率为 0 % ,而西地兰组的转复率为 71 4 % (P <0 0 1)。认为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较西地兰能更有效转复房颤心律。  相似文献   

19.
20.
潘绍队 《华夏医学》2007,20(3):501-50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如伴快速心室率时可引起明显心悸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持续时间过长尚可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故必须积极转为窦律。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均是房颤转复的有效药物,而且安全可靠,但两者的适应证是不同的,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首选胺碘酮,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首选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