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B230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敏  买霞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0,9(4):243-244,247
目的:研究PB230对人胃癌细胞(MGC80-3)、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物抑制作用,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B230对体外培养的MGC80-3细胞系、K562细胞系和MCF-7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PB230明显抑制MGC80-3、K562和MCF-3三种细胞系的生长,其IC50值分别为2&;#215;10^-6-1&;#215;10^-5mol/L之间,2&;#215;10^-6mol/L和1&;#215;10^-5mol/L,结论:PB230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5-二苯基-四唑溴化物(MTT)比色法及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研究了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人骨髓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人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Raji)、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促增殖作用及其对3种瘤细胞顺铂(CDDP)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显示,EGF能够促进Raji、Hela细胞增殖,对K562细胞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EGF与CDDP同时接触瘤细胞,不能增高瘤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但提前24小时接触瘤细胞,Raji、Hela细胞对CDDP敏感性明显增高;K562细胞的敏感性则未见增高。表明EGF增高肿瘤细胞CDDP敏感性可能与其提前激活瘤细胞表面的EGF功能性受体有关。揭示EGF激活的信号传导通路在CDDP细胞毒作用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酶SP法和凝集素亲和组化技术对4株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进行细胞外基质和凝集素受体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FN染色:FGC85>MGC80-3>SGC-7901>MKN28。(2)LN染色:FGC85<MGC80-3<SGC-7901<MKN28。(3)PNA染色:FGC85=MGC80-3>SGC-7901>MKN28。(4)PHA染色无差异。提示FN,LN及PNA受体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DZPSC833和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对MMC体外增敏作用。方法: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耐药亚系Hela/MMC细胞为材料,观察了PSC833和VER对MMC体外增敏作用。结果:无毒剂量的PSC833和VER(1~3μg/ml)可显著增加MMC的细胞毒作用且可基本克服Hela/MMC细胞对MMC5倍的耐药,^3H-TdR实验表明,VER或PSC833与MMC联用可增  相似文献   

5.
K562及K562/VCR对长春新碱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类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耐长春新碱的K562变异株K562/VCR对长春新碱诱导凋亡的敏感性的差异,以探讨抗凋亡在白血病多药耐药性(MDR)中的作用。方法将K562及K562/VCR分别用浓度为0、0.001、0.010μg/ml的长春新碱诱导24h,用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TUNEL法及ELISA法分别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经浓度为0、0.001μg/ml长春新碱诱导后,K56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0±0.17)%、(13.30±3.74)%,而K562/VCR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1±0.69)%、(9.06±4.24)%,统计学显示两者差异无显著性(n=3,P>0.05)。而长春新碱浓度达0.010μg/ml时,K562及K562/VCR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48±6.70)%、(10.45±3.71)%,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n=3,P<0.01)。TUNEL及ELISA检测结果与此类似。结论K562及K562/VCR对长春新碱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不同,耐药细胞对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抵抗性增强可能在白血病MDR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考察PDGF-B基因的膜型表达产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生、胶原合成的影响。制备供转导人PDGF-B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NIH3T3细胞,受染NIH3T3细胞经筛选、扩增后,制备细胞膜上表达产物PDGF-BB以观察其对VSMCs生长的影响,并以3H-ProLine掺入率评估该重组蛋白对VSMCs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PDGF-B基因转移并表达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PDGF-BB,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证实其表达;该膜型重组蛋白可促进VSMCs增殖和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硒和维生素C影响髓系与非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其细胞毒性的异同。方法体外培养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非髓系细胞株K562,培养时分别设Se(5μm、8μm、11μm)及VitC(5μm、10μm、100μm)实验组及对照组,培养24h、48h、72h后分别取样,利用台盼蓝拒染法进行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通过噻唑蓝比色分析法研究Se及VitC对HL60、K562细胞毒性。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Se(5~11μm)及VitC(5~10μm)对HL60、K562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MTT结果显示:Se(5~15μm)对两种细胞均有细胞毒性。VitC(5~10μm)对HL60具有细胞毒性,而VitC(5~100μm)对于K562,短时间内毒性作用较明显,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减弱。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Se及VitC对髓系和非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但VitC对于HL60和K562作用机制是不同的。这为白血病的化学预防和临床辅助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家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离体培养基础上,应用细胞计数、3H-TdR掺入及测定培养液中前列环素(PGI2)产物含量的方法,探讨天麻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天麻素对VSMC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天麻注射液能明显抑制VSMC数目的增长和细胞对3H-TdR的摄取,并可增加PGI2水解产物6-K-PGF1α的释放,但天麻素却未发现上述抑制VSMC增殖作用,提示天麻注射液的抗VSMC增殖作用与天麻素无关,而PGI2产物含量增加可能是其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0(rhIL-1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大鼠胸主动脉 VSMC并分别接受不同浓度rh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的刺激,采用MTS/PES 法确定VSMC的增殖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NF-α和PDGF-BB均对VSMC增殖具有明显的刺 激作用(P<0.05)。单独应用rhIL-1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没有影响。在TNF-α和PDGF-BB分别刺激下,rhIL-10均可 抑制VSMC的生长(P<0.05)。结论 rhIL-10可抑制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诱导的VSMC增殖。  相似文献   

10.
玉米须提取物ESM对K562和SGC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玉米须中得到乙醇提取物ESM,采用人肿瘤细胞株体外排染试验研究ESM的抗癌作用。结果表明:给药组(ESM)人白血病细胞及胃癌细胞的体外存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其中ESM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率为63.3%;对人胃癌细胞SGC的体外抑制率为90.7%。提示玉米须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天然药物Serrin B和Nodosin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人胶质瘤细胞株U87、人肺腺癌细胞株AGZY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对数期生长的HL60、SGC7901、LOVO、U87、AGZY细胞株接种于96孔板中,细胞贴壁后,分别加入Serrin B或Nodosin,使药物的终浓度分别为0.00、1.25、2.50、5.00、10.00、20.00μmol.L-1,24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株的死亡率。结果 Serrin B对HL60、SGC7901、LOVO、U87和AGZY细胞株均有较强的毒性作用(P<0.01),且其毒性作用呈现剂量-效应关系。Nodosin对HL60、SGC7901、LOVO、U87细胞株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P<0.05,P<0.01),而对AGZY细胞株无明显毒性作用。结论 Serrin B和Nodosin是中药溪黄草抗癌作用的有效成分,为人类多种肿瘤治疗的新药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芦荟大黄素在体外对人舌癌细胞株Tca 8113及肺癌细胞株YTMLC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于培养的肿瘤细胞,应用MTT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随着药物作用浓度升高,细胞增殖随之下降,且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时间-效应关系,在芦荟大黄素浓度为10mg/L时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结论芦荟大黄素在体外可以对人舌癌细胞株Tca 8113和肺癌细胞株YTMLC肿瘤细胞产生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在诱导NB4、HL-60和THP-1 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对细胞内组织因子(T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和-2 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NB4、HL-60和THP-1 细胞,以生长曲线观察As2O3对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以琼脂糖电泳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经As2O3处理后细胞内TF、PA I-1 和-2抗原含量的变化.结果① 1 μmol/L和8 μmol/L的As2O3分别作用NB4和HL-60细胞24 h后,细胞均出现典型的凋亡;而THP-1细胞在8 μmol/L As2O 3作用24 h后未出现细胞凋亡.② 1 μmol/L As2O3下调NB4细胞内TF抗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且TF抗原水平的降低呈As2O3剂量依赖性;而2 μmol/L As2O3诱导NB4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PAI-1抗原含量增加(P<0.0 5).③ 8 μmol/L As2O3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TF抗原含量增加(P <0.01),但细胞内PAI-2抗原含量降低(P<0.05).④ THP-1细胞在8 μmol/L As 2 O 3处理24 h后,细胞内TF和PAI-2抗原含量均增加(P<0.05和P<0.01). 结论 As2O3对NB4、HL-60和THP-1细胞内的TF、PAI-1和PAI-2的表达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癌细胞株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上的生长情况,从中筛选最佳移植癌细胞株,建立移植瘤模型并观察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将人肺癌A549株、舌鳞癌TCA8113株与人肝癌QGY7703株接种于7日龄鸡胚CAM上,对各自鸡胚成活率、瘤株成活、成瘤率和诱导血管生成情况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筛选移植瘤模型生长特性。结果与人肺癌A549株和肝癌QGY7703株接种组相比,舌鳞癌TCA8113株接种组成瘤率最高(P0.05),为最佳移植癌细胞株,最佳接种癌细胞数量为8.0×106/个,接种后瘤体最佳生长周期为4~8 d,最佳实验时间为接种后第7天。结论筛选建立了舌鳞癌TCA-CAM移植瘤模型,为深入研究肿瘤生长生物学特性、血管生成机制、侵袭转移机制和筛选抗肿瘤药物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上皮永生细胞、胃腺癌细胞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中多耐药基因1(mdr1)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方法:常规培养胃上皮永生细胞系(GES-1)、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系(SGC7901)细胞,用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此3种细胞的mdr1 mRNA表达,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它们的P-gp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在细胞内的蓄积以判断它们的P-gp功能状态.结果:在原位杂交的标本上,杂交信号呈紫蓝色颗粒,分布于胞质.GES-1细胞颗粒数量少,BGC823颗粒数量多,细胞轮廓十分明显;SGC7901颗粒细小而少,少数细胞杂交信号丰富.免疫印迹显示GES-1 P-gp的表达较BGC823和SGC7901弱;GES-1 P-gp积分光密度为46.36±19.24,BGC823为61.32±28.46,SGC7901为50.45±21.36,BGC823的P-gp表达强于SGC7901和GES-1(P<0.05),SGC7901和GES-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S-1阿霉素特异荧光强度为10.12±4.18,BGC823为27.44±7.06,SGC7901为35.88±14.5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细胞对抗肿瘤药的反应性不同,随着细胞恶性变,P-gp介导的耐药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We established a human T-lymphoma cell line from the cancerous ascites of a male patient with prostate cancer which was named H-TL90. This cell line was characterized by its histological features, and by chromosomal and immunological analysis. Immunophenotyp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ells expressed surface antigen CD3^- CD4^- CD7^ CD8^-. Biolog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ell can promote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This suggested that the cell line has an autosecretion function. Cyt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H-TL90 was a hyperdlploid with 47 chromosomes and had characteristic translocation between chromosome 3 and 11, and the deletion of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6.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H-TL90 cell line can be a useful modal for the study of human T-lymphoma.  相似文献   

17.
黑色素瘤细胞系HME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株黑色素瘤细胞系,并分析其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取黑色素瘤活检组织进行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待长满90%后,消化传代培养并进行生长动力学、形态学及致瘤性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该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生存18个多月,传90余代。其生物学特性如下:该细胞系接种至裸鼠后可致瘤,其移植瘤细胞形态与原实体瘤相似;检测第20代细胞生长曲线,其倍增时间为56.9 h;第20代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率平均为19.1%;染色体核型分析为非整倍体,众数为 92条;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核糖体及黑色素颗粒;SP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细胞有HMB-45表达。结论:该黑色素瘤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已永生化,形成了连续传代细胞系,具有黑色素瘤恶性表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株常见肿瘤细胞系Hela细胞和BEL-7402细胞HLA-I类分子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影响CTL反应性的可能意义。方法提取肿瘤细胞的基因组DNA,利用PCR反应在基因组水平鉴定HLA-I类分子基因的拷贝数情况;提取细胞总RNA,RT-PCR反应合成cDNA,利用PCR反应鉴定肿瘤细胞HLA-I类分子在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两株肿瘤细胞的HLA-I类基因在基因组水平的拷贝数无明显下降;在RNA水平上,Hela细胞的HLA-A、HLA-B和HLA-C基因均有表达,表达水平无明显下降,BEL-7402细胞的HLA-A和HLA-C基因有表达,但HLA-C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而HLA-B基因未见明显表达。结论RNA水平上,部分HLA-I类分子基因表达的降低或缺失推测可能是导致BEL-7402细胞比Hela细胞出现CTL反应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U)不同剂量和给药后不同时间Jurkat和EL-4细胞周期解偶联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0.001、0.010、0.100和1.000 mg•L-1)5-FU处理Jurkat和EL-4细胞,给药0、4、8、16、24和48 h后分别收集细胞,应用碘化丙啶(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分析细胞倍体变化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规 律。结果:不同剂量5-FU给药后16 h,Jurkat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0.001、0.010、0.100和 1.000 mg•L-1各个剂量组均显著低于0 mg•L-1组(P<0.01) ,无剂量依赖性;EL-4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0.010 和 0.100 mg•L-1组显著高于0 mg•L-1组(P<0.05)。0.100 mg•L-15-FU 给药后,Jurkat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8、16和24 h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48 h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EL-4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4、8和16 h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48 h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结论:5-FU可以诱导EL-4细胞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而不能诱导Jurkat细胞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永生性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系.方法采用改良胶原酶原位灌注法消化肝脏,经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鉴定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的HSC.然后通过细胞克隆建立HSC系(HSC-PQ)并传代培养.结合细胞动力学、光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HSC-PQ系的倍增时间、(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结蛋白表达、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等表型特征.结果分离获得的HSC约为2×107细胞/只大鼠,细胞成活率>95%,纯度>90%,培养2周后几乎所有HSC均已活化.在此基础上经细胞克隆所得的HSC-PQ系表型类似成纤维细胞,倍增时间约75 h,可表达结蛋白、α-SMA以及除Ⅳ型胶原外的多种ECM成分(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等),且传代过程中增殖、ECM表达等特性均保持稳定.该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32代(1 a以上),提示其具有永生性.结论已成功建立永生性大鼠HSC系,该细胞系的基本特征与活化的原代HSC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