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刘剑  郑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8,27(3):101-104,107
目的:研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癌变过程中P21-H-ras、EGFR和P53的变化与意义。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以上三种指标在41例FAP患者的正常肠粘膜、腺瘤和癌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P21-H-ras、EGFR及P53在正常肠粘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7%与0,在腺瘤中为29.3%、35.4%与20.8%,癌组织中为47.4%、60.6%与52.6%,癌与腺瘤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对肾癌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及EGFR基因的转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化和Digoxin标记原位杂交法,结果显示:46例肾癌组织EGFR和TGF-α的表在阳性率明显高于38例癌旁对照正常肾脏组织,EGFR为54.3%和21.0%,TGF-α为39.1%和13.2%,差异有显著性(P〈0.05);部分癌组织EGFR和TGF-α同时表达;EGF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Z7例结、直肠癌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雌激素受体(ER)。结果:EGFR阳性16例(59.3%),ER阳性8例(29.6%),EGFR、ER均阳性7例(25.9%),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GFR、ER表达与Dudes分期有关,EGFR的阳性率在癌组织中显著高于ER(P<0.05)。11例淋巴结转移腺癌中,EGFR阳性8例(72.7%),ER阳性7例(63.6%),两者均阳性5例(45.5%)。结果提示:EGFR、ER与结、直肠癌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远较雌激素重要。  相似文献   

4.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7例结、直肠癌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雌激素受体(ER)。结果:EGFR阳性16例(59.3%),ER阳性8例(29.6%),EGFR、ER均阳性72例(25.9%),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GFR、ER表达与Dudes分期有关,EGFR的阳性率在癌组织中显著高于ER(P〈0.05)。11例淋巴结转移腺癌中,EGFR阳性8例(72.7%),ER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CFR)表达与晨肠肿瘤的发生、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检测15例正常大肠粘膜、28例癌旁粘膜、11例大肠腺瘤、72例大肠癌中EGFR表达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结果 ①EGFR在正常粘膜、癌旁粘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14.3%、45.5%及41.9%,大肠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和癌旁粘  相似文献   

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5例胃粘膜标本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胃粘膜EGFR均为阴性:EGFR的阳性率中重度异型增生组高于轻度异型增生组(P<0.05).进展期胃癌组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癌旁异常组织组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组(P<0.05),有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8.06);EGFR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结果提示,EGFR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是胃癌前病变的一项有意义的标志物,并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53、p21、及c-erbB-2蛋白与大肠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p21、及c-erbB-2蛋白在68例大肠癌、11例大肠腺瘤、26例癌旁粘膜及15例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正常粘膜及癌旁粘膜中无p53蛋白过度表达。大肠癌p53蛋白表达率比腺瘤高(P<0.05)。正常粘膜p21及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癌、腺瘤及癌旁粘膜低(P<0.01或P<0.05)。②正常粘膜以3种蛋白全部阴性者为多,癌旁粘膜以1种蛋白阳性或全阴者为多。③p53及c-erbB-2蛋白阳性的大肠癌和腺瘤的PCNA(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增殖指数高(P<0.01或P<0.05),而p21蛋白阳性及阴性的大肠癌和腺瘤的PCNA指数无明显差别(P>0.05)。p21及c-erbB-2蛋白阳性对癌旁粘膜及正常粘膜的PCNA增殖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协同表达可能与大肠腺瘤和癌的发生有关,尤其与p53蛋白的关系较为密切,似通过导致细胞过度增殖而使肿瘤发生和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ER、PR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ER、PR表达。结果:116例肝癌中ER、PR阳性率分别为68.9%和64.6%,而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83.4%和83.6%(P〈0.05)。80例ER阳性患者中1年和3年生存率为80.5%和55.7%。36例ER阴性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为60.7%和21.3%(P〈0.05)。75例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c-my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有随访资料的大肠癌的表达。结果提示:c-myc阳性表达中,大肠癌(7049%)明显高于正常粘膜(266%,P<0.05)。正常大肠粘膜未发现EGFR阳性表达,而大肠癌有较高表达(7704%)。PCNA阳性表达中,大肠癌(4640±26.5)%明显高于正常粘膜(1512±5.44)%,P<0.05)。EGFR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有关(P<0.05)。PCNA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4年生存率EGFR和PCNA表达>65%组均明显低于<25%组(P<0.05),EGFR-LI和PCNA-LI与生存期均有明显负相关。结论表明:c-myc、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大肠癌细胞增殖有相关性。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生存期均有明显负相关,该两项指标对大肠癌临床诊治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多药耐药MDR1基因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表达与癌基因的关系,选择Pgp、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三个在膀胱癌中较常表达的肿瘤指标,研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并针对Pgp表达与突变p53蛋白、EGFR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应用单克隆抗体JSB1、DO-7、31G7分别检测64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p53、EGFR的表达情况,并与17例正常膀胱粘膜进行对照。结果64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P53、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8%,51.56%,68.5%,与对照组比较P<0.01。Pgp、EGFR过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和术后存活率均无关,而与膀胱癌的复发有关(P<0.05);突变p53蛋白的表达除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无关外(P>0.05),与膀胱癌的病理分期、复发和术后存活率均有关(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Pgp表达与突变p53蛋白、EGFR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生存分析表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和突变p53蛋白的表达状态均与术后存活率有关(P<0.05)。结论(1)Pgp、突变p53蛋白、  相似文献   

11.
组织蛋白酶D、C-erbB-2、E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宁  陈熙昌 《吉林医学》2000,21(2):72-74
目的 :为研究 Cath- D、C- erb B- 2及 EGFR在大肠癌、腺瘤、炎症及正常粘膜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 80例大肠癌、44例大肠腺瘤、35例慢性结肠炎及 10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上述三种指标的检测。结果 :80例大肠癌中上述三种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 41%、39%及 41% ,三者共同阳性率为 16 .2 %。在 33例 Cath- D阳性标本中 C- erb B- 2阳性18例 (占 5 5 % ) ,在 Cath- D阴性标本中 C- erb B- 2阳性 13例 (2 8% ) ,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5 .0 9,P<0 .0 5 )。33例 Cath- D阳性标本中 EGFR阳性 2 0例 (占 6 1% ) ,在 Cath- D阴性标本中 EGFR阳性 13例 (占 2 8% ) ,两者之比有显著差异 (χ2 =8.6 8,P<0 .0 5 )。有淋巴结转移者 Cath- D、C- erb B- 2及 EGF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 .0 1)。 3种指标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大肠腺瘤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 EGFR阳性率分别为 2 5 %、70 %及 6 0 % ,轻度与中、重度异型增生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有 Cath- D、C- erb B- 2及 EGFR表达的大肠癌易转移 ,EGFR对监视大肠腺瘤是否癌变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FAP)癌变过程中P21-H-ras、EGFR和P53的变化与意义。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以上三种指标在41例FAP患者的正常肠粘膜、腺瘤和癌组织标本中表达情况。结果:P21-H-ras、EGFR及P53在正常肠粘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7%与0,在腺癌中为29.3%、35.4%与20.8%,癌组织中为47.4%、60.6%与52.6%,癌与腺癌的阳性率都显著高于正常肠粘膜(P<0.05);P21-H-ras、EGFR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腺瘤,但差别不显著(P>0.05),P53在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癌(P<0.05)。癌组织有2个以上指标阳性者占55.6%,3个都阳性者占27.3%;腺瘤中分别为13.2%与4.4%,差别显著(P<0.05)。结论:提示P21-H-ras、EGFR、P53基因都参与FAP癌变,P21-H-ras基因、EGFR可能作用于早期,P53基因则作用于晚期。检测P21-H-ras、EGFR、P53对早期诊断FAP癌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溶质载体家族12A5基因(SLC12A5)、Ki-67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组织40例(癌组)、30例结直肠腺瘤(腺瘤组)和4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结直肠组织的SLC12A5、Ki-67的表达,分析 SLC12A5、Ki-67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癌组、腺瘤组和正常组中SLC12A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7.50% (35/40)、46.67% (14/30)和 32. 50% (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腺瘤组和正常组中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0% (33/40)、50. 00% (15/30)和 20. 00% (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LC12A5 和 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 =0.518,P =0. 000);SLC12A5、Ki-67阳性表达均与结直肠癌浆膜浸润、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脉管浸润相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SLC12A5、Ki-67表达升高,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脉管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组织中肝素酶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素酶mRNA表达与食管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54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及其正常食管组织中肝素酶mRNA的表达。结果:21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及正常组织中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1/21)、66.7%(14/21)和0%(0/21)。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的33例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及正常食管组织中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10/33)、24.2%(8/33)和0%(0/33)。2组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素酶mRNA表达与食管鳞癌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癌基因及抗癌基因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处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应用LSAB微波 免疫组化法,检测了ras,c- myc及 p53在 30例喉癌、边缘区、癌旁 0.5cm、1.0cm、1.5cm、2.0cm处粘膜和4例正 常喉粘膜中的表达。结果;①ras、c-myc、p53在喉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26/30)、96.7% (29/30)、63.3%(19/30),与癌旁及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显著(P<0.01),ras、c-myc在正常组织中有低量表达,p53 从癌旁1.0cm处开始出现表达。②两种以上癌基因蛋白产物同时表达阳性者在喉癌组织为28例(93.3%),其中 ras+c-myc+p53者为17例(56.7%)。癌旁组织中也存在着复合表达,在正常组织中无一例联合表达。③ras、c -myc、p53的单独及联合表达依正常粘膜→癌旁2.0cm→1.5cm→1.0cm→0.5cm→边缘区→癌依次增高,多 数在癌旁1.0cm处与0.5cm以内处的表达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④三种癌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喉癌的分化 程度无关(P>0.05)。结论:ras、c-myc、p53基因改变均参与了喉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检测在胃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BC法免疫组化检测 2 0例正常胃黏膜、12例早期胃癌、2 8例进展期胃癌和 2 3例正常大肠黏膜、3 4例大肠腺瘤、43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中COX-2的表达。结果 ①正常胃黏膜、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 5 %、5 8.3 %、64 .3 %。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 (P <0 .0 1)。②大肠腺瘤和结肠癌的阳性率分别为 86.7%和 71.4%,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 16.7%(P <0 .0 1) ,其中高、中、低分化腺癌之间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高分化腺癌的阳性表达积分明显高于中、低分化腺癌 (P <0 .0 1)。结论 胃癌、大肠癌及大肠腺瘤COX -2的表达明显增高 ,并且在结肠癌中COX -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有一定的关系 ,COX -2表达的检测对胃肠肿瘤研究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加深对胃癌发生分子基础的了解。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分析探讨两者在52例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变化。结果:EGF、EGFR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21/52)和481%(25/52),两者同时阳性表达率为365%(19/52);EGF在中、晚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胃癌,低分化胃癌中的免疫阳性反应率为476%(20/42);531%(17/32);523%(18/34),分别高于其在早期(10%,1/10)、淋巴结阴性(20%,4/20)、高分化胃癌(167%,3/8)中的表达,P<005;EGFR表达与临床进展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其在淋巴结转移(594%,19/32)、低分化胃癌(618%,21/34)中的表达率分别高于其在淋巴结阴性(30%,6/20)、高分化胃癌(222%,3/18)中的表达,P<005。结论:EGF、EGFR在胃癌转移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并可能是胃癌恶性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癌旁移行粘膜细胞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咏莲  杨琦 《上海医学》1994,17(5):252-254
应用氚-胸腺嘧啶核苷体外双标记放射自显影法,对15例直肠癌旁移行粘膜与非移行粘膜作细胞动力学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移行粘膜的标记指数与非移行粘膜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期时间亦有差别。提示移行粘膜细胞增殖异常,可视为潜在癌前期粘膜。  相似文献   

19.
GST—pi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54例大肠癌,17例大肠腺瘤和31例大肠正常粘膜中GST-pi的表达状态及分布特点。并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对6例新鲜癌组织进行了GST-pi的下位观察,结果 GST-pi在大肠癌,腺瘤及正常粘膜中的表达阳性分别为81.48%和,47.10%和12.9%,在不典型增生的腺瘤中阳性率高达85.7%,  相似文献   

20.
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85例肺癌及25例肺良性疾病标本进行了P53蛋白及EGFR的检测。结果:P53蛋白在肺癌中的阳性率为50.6%(43/85)。鳞癌及大细胞癌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癌及小细胞癌的阳性率(P<0.05)。肺良性疾病标本均阴性。P53蛋白阳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79.1%,34/43)显著高于P53蛋白阴性者的转移率(57.1%,24/42)(P<0.05)。提示P53蛋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EGFR在肺癌中的阳性率为72.9%(62/85),而在肺良性病变中为12%(3/25),两者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EGFR过度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及是否发生转移均无相关性。肺癌癌旁组织EGFR阳性率65.3%(62/95)。增生组癌旁组织阳性率(81.0%,47/58)显著高于无增生组阳性率(40.5%,15/37)(P<0.05),无增生组癌旁组织阳性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阳性率(P<0.05)。提示EGFR过度表达与癌旁组织的增生密切相关,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53蛋白及EGFR共同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85.3%,29/34)显著高于非共同阳性者的转移率(48.8%,21/43)(P<0.01)。因此,P53蛋白及EGFR共同阳性提示肺癌具有高度转移潜能,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