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齐辰利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2(4):10-11
目的:观察低剂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肝素15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h1次,疗程为1周。结果:1周内显效者19例(59%),好转者10例(31%),无效者3例(9%)。有不良反应者1例(3%),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心绞痛方预防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应用心绞痛方治疗心梗后心绞痛,并以阿司匹林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改变,以及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心绞痛方治疗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结论 心绞痛方能有效缓解心梗后心绞痛的症状和降低心脏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我科自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月应用低剂量肝素钠配合前列腺素E1(河南省阳普康集团化工制药厂制造 ) ,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 30例 ,取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月 ,因冠心病UAP(难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 )住院经常规治疗 ,包括硝酸酯类、小剂量阿司匹林和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 ,并酌情配合使用倍他乐克、心痛定、洛汀新及消除烟酒、血压高、心功能不全等不利因素 ,7天后UAP仍未显著控制 ,且无出血倾向 ,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 ,血液流变学检查 ,血黏度高 ,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者收入治疗观察中。共 … 相似文献
5.
6.
急性心肌梗死103例,发生心肌梗死后心绞痛37例,无心肌梗死后心绞痛66例,比较两组血压心率二重乘积,LDH1/LDH2比值,WBC总数与有无心电图ST段墓碑形抬高。统计学处理后发现血压心率二重乘积,WBC总数与心电图ST段墓碑形抬高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初步列为心肌梗死后心绞痛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PMIA)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我们自 1 993年以来 ,采用在西药常规治疗AMI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针静脉滴注 ,以预防 AMI后早期心绞痛的发生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将病人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41~ 77岁 ,平均5 7岁。入院前均有持续性胸痛 ,心肌酶学和静息心电图改变 ,符合 AMI诊断标准。其中前壁梗塞 1 2例 ,下壁梗塞 1 4例 ,前壁 下壁梗塞 4例。对照组 3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43~75岁 ,平均 5 5岁 ,前壁梗塞 1 4例 ,下壁梗塞 1 1例 ,前壁 下壁梗塞 5例。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按 AMI一般常… 相似文献
10.
阿斯匹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估阿斯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疗效。方法:分析老年AMI患者221例,根据有无服ASA分为ASA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再梗死和心脏性死亡发生率及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治疗1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队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状态。结果: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心电图ST段下移恢复明显;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较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更有效,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冠心病常见类型,近年来在心脏病住院中所占比例呈明显升高趋势,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碎死。因此,对其有效的治疗颇为重要。我院于1994年一1998年在常现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肝素,美托洛尔,卡托普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l病例及方法1.l病例选择lop年一1998年我院内科收治UAI58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冽,其中男刀例,女8例,年龄44岁一76岁,平均54.6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9例,恶… 相似文献
14.
尿激酶溶栓并用低剂量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激酶 (UK)的溶栓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治疗的一大进展 ,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濒临死亡的心肌。本院自 1 994年 1 2月应用UK、低剂量肝素、阿司匹林 (ASA)治疗AMI41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41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 3 3例 ,女 8例 ;年龄 5 8 3± 6 6(4 0~ 70 )岁。均为持续胸痛 >3 0min ,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 2mm ,无溶栓禁忌证 ,发病在 6小时以内患者。并且日后均证实为AMI。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5例 ,前壁 4例 ,前间壁 1 3例 ,下壁 9例 ,下壁 +前间壁 4例 ,下壁 +正后壁 3例 ,下壁… 相似文献
15.
肝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动性和药理作用的药物。具有抗凝、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血流量等作用。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应用肝素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正>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抗凝剂治疗已趋于列为常规,做为抗凝剂的肝素钙因为已显示了优于肝素钠,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多,我们自1996年—1998年已应用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8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8例病人均符合WHO(1979)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0岁—72岁,平均58.5岁。心绞痛类型:病发劳累型2例,恶化劳累型6例,自发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梗塞前心绞痛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7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再灌注治疗,其中59例行静脉溶栓治疗,18例行急诊PCI治疗,按既往有无心绞痛(AP)史分为2组,比较两组间梗塞面积大小,院内病死率,死亡原因和存活患者心功能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有AP组与无AP组肌酸激酶峰值分别为(2051±386)U/L、(3221±339)μ/L( P<0.01),肌酸激酶MB同工酶峰值分别为(376±28)U/L、(592 ±23)U/L,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66±0.13、0.43±0.12( P<0.01).有AP组院内病死率显著低于无AP组,分别为2.56 %和 l0.52%(P<0.01).结论 AMI患者同样给予再灌注治疗,有AP史的患者比无AP史的患者近期预后好,心肌损伤程度较轻,心功能恢复较好,院内死亡率低,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原因可能与缺血预适应机制和既往AP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见严重并发症,我院1988~1998年收住院的AMI患者50例,按AMI前有无心绞痛分成两组,对其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AMI前有无心绞痛与AMI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AMI50例,具有典型心肌梗塞表现,如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无糖尿病史;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48~72岁,平均55岁。1.2 方法 AMI前有心绞痛指AMI发病前24h内有典型心绞痛发作至少1次,否则为AMI前无心绞痛,50例中观察(有心绞痛)组32例,对照(无心绞痛)组18例;观察组中前间壁的AMI18例,广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