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内儿科实时监控及干预管理,以降低内儿科医院感染率。方法制定内儿科医院感染控制方案;院感专职和兼职人员到现场对内儿科的住院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隔离制度落实,以及与院感相关的工作流程等随机、随时进行现场检查、监测和督导,前瞻性发现医院感染先兆、潜在问题及薄弱环节,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措施的依从性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医院感染漏报率降低,由23.3%,降为9.4%;环境与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由90%,提高至98.5%;抗生素使用率由56%,降至38%。结论对医院感染重点、高危科室进行实时监控,能发现存在隐患,及时监督、指导、协调临床解决实际问题,是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转变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管理的现状,完善管理机制和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监督。方法通过建立监控报告机制和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干预、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医疗环境和患者的安全。结论基层医院应建立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体系,各部门明确职责,多途径齐抓共管,转变和提高医护人员的观念,主动配合,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Levey-Jennings 质量控制工具,使用质控限分析某儿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例次率,为是否对临床科室采取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引进质控限的质量控制管理和预警化管理理念,通过医院感染管理软件收集我院某科室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例次率,计算出医院感染例次率平均值、临界值、预警值和失控值,利用该质控限分析2016年医院感染例次率,实现对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预警化管理。结果:该科室2年医院感染例次率平均值、临界值、预警值和失控值分别为1.27%、2.00%、2.73%和3.46%,作为2016年医院感染例次率的质控限;医院利用该质控限对2016年医院感染例次率进行分析,成功整改并降低该科室医院感染例次率。结论:利用质控限对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的方法,可对各科室医院感染质量及时预警和调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例次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新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基层医院成员单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前后门诊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诊疗日志各2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应用率、抗菌药物人均费用、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选择及疗程符合标准指南的比例等,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评价基于医疗联合体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基层医院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率、抗菌药物人均费用均降低(P<0.05);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选择及疗程符合标准指南的比例升高(P<0.05)。结论:以区域医疗联合体为平台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能够指导和干预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效提高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一级、二级医院合理用药状况,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龙岗区7家二级医院、7家一级医院门诊内、外、妇、儿、急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调查研究。结果一级、二级医院处方指标分别为:抗生素使用率62.87%、41.01%,针剂使用率31.705%、22.93%,平均用药品种2.42、2.44;处方平均金额69.63元、94.88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部分医院存在越级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论基层一级医院合理用药问题较突出,有待相关部门督促进行整改,提高用药水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一级、二级医院合理用药状况,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龙岗区7家二级医院、7家一级医院门诊内、外、妇、儿、急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调查研究.结果 一级、二级医院处方指标分别为:抗生素使用率62.87%、41.01%,针剂使用率31.705%、22.93%,平均用药品种2.42、2.44;处方平均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5例外科住院患者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59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38株,占64.41%;革兰阳性球菌21株,占35.59%;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8.82%与18.65%。结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方法结合医药护协作模式在“方舱医院”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采用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方法结合医药护合作对医院感染防控小组进行组织管理。结果“方舱医院”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组织架构迅速搭建,各项医院感染防控制度迅速完善,有序推进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实现了工作人员“零感染”。结论采用该模式建立的“方舱医院”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在疫情期间能充分保证工作质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9.
黄韬 《中国药事》2005,19(5):270-272
通过阐述自由裁量权的形成及在药品行政处罚中的表现,进一步探讨药品行政管理机关如何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内部控制,减少因"恣意裁量"而导致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北京市东城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管理水平,提高监管水平。方法构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信息平台",并分析其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信息平台"的运行,规范了东城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渠道和使用管理,提高了监管效率和水平。但尚面临管理力度、法律依据、建立标准药品基本信息数据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对儿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细节护理组,每组各60例,对观察组患儿采用传统常规一般的护理方法,对细节护理组患儿在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基础上,介入细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患儿家属投诉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19.3±3.5)d,细节护理组患儿住院时间(12.6±2.1)d,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费用(10138.2±548.6)元,细节护理组患儿治疗费用(6137±312.7)元,两组患儿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投诉16例,发生率26.7%(16/60),细节护理组患儿家属投诉5例,发生率8.3%(5/60),两组患儿家属投诉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患者护理过程中,能显著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减少患儿家属的投诉率,值得在儿科护理过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属于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由红霉素衍生的半合成15元环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38H72N2O12,分子量749,较红霉素有更好的组织穿透性、更长的血清半衰期、更强的酸稳定性。在儿科临床中,阿奇霉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其中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率最高[1]。此外,阿奇霉素还显示出了非特异的抗炎活性[2]及免疫调节作用[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采用调查表收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5.95‰;不良反应/事件均为轻度到中度,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属于偶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合肥45家基层医院2010年度抗菌药供应品种、销售和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合肥地区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院与未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医院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分别为(19.5±6.7)%、(45.3±19.9)%;门诊处方金额分别为(23.85±9.83)、(50.40±26.60)元;口服剂型总用药频度(DDDs)百分比分别为73.4%、61.6%;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DDDs百分比分别为14.2%、5.3%。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提供参考。方法:结合《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分析和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建立PIVAS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结果与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建立PIVAS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参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所提出的要求,充分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需要着重解决好成本-效益、人员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制度健全、临床药学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霉酚酸( mycophenolic acid,MPA) 是一种常用免疫 抑制剂,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抗免 疫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 过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 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活性,从而抑制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1] 。 MPA 还可减少粘附分子的 表达与炎症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发挥免疫抑制作 用[2] 。 但 MPA 治疗窗窄,体内代谢呈非线性方式,且具 有肝肠循环等特点,导致相同剂量下不同个体间存在药 动学差异[3] 。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随 月龄/ 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儿童对 MPA 的药物代谢过程与成人明显不同,导致个体差异更为显著。 因此在儿 科患 者 的 临 床 应 用 中, 对 MPA 进 行 治 疗 药 物 监 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非常必要。 通过计算 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 time curve, AUC)评估药物暴露量,并实施个体化治疗。 本文对 MPA 的药代动力学、目前常用于儿童 MPA 治疗药物监 测的方法、AUC 的评估策略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对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民营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民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因素,并提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徐兆峰  贡欣  齐悦  刘凤英 《天津医药》2008,36(3):189-191
目的:探讨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在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及16例心肌病儿童(心肌病组)基底段前间隔、后间隔、左室侧壁、左室后壁的平均IBS值(AII)和周期变化幅度(CVIB)值。结果:所测心肌4个节段的AII%,各年龄组间及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壁心包AII>侧壁心包AI(IP<0.05)。各节段心肌AII%接近正态分布。各节段心肌间两两比较,前室间隔与后室间隔、侧壁与后壁AI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室间隔、后室间隔AII%小于侧壁和后壁AII%(均P<0.01)。各节段心肌CV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肌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节段AII%明显升高(P<0.05)、CVIB明显下降(P<0.01)、IBS曲线平坦。结论:正常儿童心肌各节段AII%及CVIB值测量可为儿科临床进行各种心肌病变的组织定征及定量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心肌病患儿AII%升高、CVIB下降、IBS曲线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37例川崎病的诊疗过程,探讨川崎病的基础治疗措施。方法:对37例川崎病患儿的就诊经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入院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病例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双嘧达莫、丹参注射液及VitC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32例(86.5%)取得满意疗效。部分病例(13.5%)短期加用泼尼松治疗,37例均未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住院10~15d完全治愈出院。随访6~18月无一例发生冠状动脉瘤。结论:基层医院对5岁以下不明原因发热5d以上的患儿应警惕川崎病的发生。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基层医院血液制品药源紧缺,采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辅以丹参注射液和VitC注射液联合治疗川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