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宫内节育器引起月经失调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节育器 (IUD)引起的月经失调 ,中医学认为是金刃所伤 ,胞宫血络受损 ,瘀血阻滞 ,血不归经所致。瘀血是其主要致病因素 ,气虚、血热是其病理基础。按中医辨证论治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阴虚血热、气血两虚三型 ,采用活血化瘀、育阴清热、益气健脾三大治法 ,临床实践证明 ,其中以气滞血瘀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44例的辨证治疗,认为本病的根本病理是瘀血,即脉道瘀阻和离经之血。其瘀血的产生,有因虚火、阳亢、气滞等不同,故分阴虚火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三型论治,用中药内服配合注射给药,总有效率为9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44例的辨证治疗,认为本病的根本病理是瘀血,即脉道瘀阻和离经之血。其瘀血的产生,有因虚火、阳亢、气滞等不同,故分阴虚火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三型论治,用中药内服配合注射给药,总有效率为9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证型的骨髓细胞学特征。方法:收集111例ITP患者,中医辨证分为:瘀血内阻证、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及阴虚内热证4个证组,统计各证组患者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板型巨核细胞、裸核型巨核细胞及成熟淋巴细胞的数据,分析不同证型患者巨核细胞和成熟淋巴细胞的特征。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证型间颗粒巨核细胞(X1)、产板巨核细胞(X2)、裸核巨核细胞(X3)、成熟淋巴细胞(X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Logit(P)=-13.002+0.097X1 +0.407X2 +0.147X3+0.137X4。进一步经SLD两两组间比较分析,产板型巨核细胞在瘀血内阻与气不摄血、血热妄行组与瘀血内阻、血热妄行与气不摄血、血热妄行与阴虚内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裸核型巨核细胞在血热妄行组与瘀血内阻、血热妄行与气不摄血、血热妄行与阴虚内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熟淋巴细胞在瘀血内阻与阴虚内热、血热妄行与瘀血内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中颗粒巨核细胞、产板巨核细胞、裸核巨核细胞可作为ITP临床辩证分型的客观化依据。ITP患者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化瘀生新”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86例临床血象和骨髓检查确诊ITP住院及门诊患者辨证分为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内阻、血热妄行4个证型;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中选择健康对照人30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含量。[结果]CD4+、CD4+/CD8+各证型总趋势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内阻血热妄行正常人。CD4+计数以及CD4+/CD8+值各证型均低于健康对照(P0.05);各证型两两比较:阴虚火旺显著低于血热妄行(P0.01)、低于瘀血内阻型(P0.05)、低于气不摄血(P0.05);气不摄血低于血热妄行(P0.05)、低于瘀血内阻(P0.05)。[结论]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与血热妄行、瘀血内阻、气不摄血、阴虚火旺4种证型及正常人具有相关性。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检测可作ITP辨证分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气血津液构成人体三大基本物质,由于三者郁滞形成了气滞、血瘀、痰凝三大致病因素,通过三者之间比较瘀血尤为突出·故对此创立治瘀十法.瘀血之记载,始于<内经>如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根据瘀血之寒热虚实兼气兼水及轻重缓急,对其病机证治深入阐述,创立了具体治瘀十法,以供临床应用.在临床对瘀血病证的辨证,分清瘀血之症时兼见寒凝经脉者,血热瘀者,气滞血瘀者,水血互结者,瘀滞不行者,瘀血湿停者,瘀血日久积而症者,瘀血出血不止者,瘀血兼风者,疫者入致血者.  相似文献   

7.
瘀血病证尽管有许多,但其基本病理病证瘀血热证、瘀血寒证、瘀血气虚证、瘀血气郁证、瘀血痰湿证、瘀血水结证6种情况,其治法主要有活血清热、活血散寒、活血益气、活血理气、活血祛痰湿、活血利水。出血病证尽管有很多,但其基本病理病证血热出血证、阳虚出血证、瘀血出血证、气虚出血证、阴虚出血证5种情况,其治法主要有凉血止血、温阳摄血、化瘀止血、益气止血和滋阴止血。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的所谓瘀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瘀血,是指具体某一部位的血液停滞,也包括体内存留的高经之血;广义的瘀血系指某些病因病机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特定证俱.而妇科瘀血证,就全身部位来说,只是体内某一部位的瘀血.笔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并将妇科瘀血病机归纳为十种类,型浅述如下:1气滞血瘀《医宗金鉴》曰:“血之难结,先必由于气聚。”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止行,气滞则血滞,故气病必及血。若七情内伤所致郁怒伤肝,或忧思伤牌,或悲哀伤肺,或恐惧伤肾等,均可发生气机逆乱、冲任失调,导致胞宫内气郁血…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辨证论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阳明实热,血热妄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劳伤心脾,脾不统血;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四型。分别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益气摄血、理气化瘀治疗。讨论分析了发病、治法与有效方药的机理。从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药理实验研究的理论高度,阐述治疗本病与血小板生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科室住院的13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辨证分为风热伤络、血热妄行型,湿热内侵、瘀血阻络型,胃肠积热、气滞血瘀型,湿热下注、气化不利型,热毒炽盛、菅血内扰型,脾气亏虚、气不撮血型,肝肾阴虚、络损血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愈95例,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8.5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黄晔 《浙江中医杂志》1996,31(7):306-306
委中放血为主治验举隅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黄晔委中穴因其具有活血化瘀、清利血热等作用而有“血”之称,临床常用放血来治疗与血瘀、血热、血滞等有关的诸多病证。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凡属瘀血和血热证候,不管病种如何,委中穴所在处的胭静脉大多可见“青筋”暴露...  相似文献   

12.
1 行血止血法的理论依据①出血与瘀血互为因果 出血致瘀 :诱发出血的原因复杂 ,概括来说 ,凡影响气血运行的一切因素均可引起出血。而瘀血滞留 ,阻隔脉络 ,是出血的病理实质。出血之后 ,离经之血便为瘀血。此外 ,血热出血、热毒煎熬血液 ,多易致瘀。《医林改错》云 :“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因此 ,血热出血与瘀血常互见。瘀血在内 ,出血不止 :瘀血留于脉内 ,血液运行不畅 ,一方面使血复从脉道破损之处溢出 ;另一方面瘀血不去 ,新血不生 ,留于脏腑经络之间 ,往往易形成痨损 ,脏腑经络即虚 ,又会导致新的出血。如瘀血久结 ,郁而生热 ,热从内…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伤寒论>中瘀血的证治阐述,提示在温病卫气营血的发展过程中,瘀血虽然以热瘀的形式多见,但在其特殊的发展阶段,寒凝血瘀、气滞血瘀、阴伤血瘀等也是瘀血存在的主要形式,应重视这些阶段瘀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在《诸病源候论》篇中记述腕伤病症共九候,其中主要是论述跌打损伤造成的局部瘀血,论的是瘀血证,而瘀血乃是"积血,血积于中之病也",其病因病机为气滞气虚,血热血寒,治疗运用意念行气、调息行气、按揉屈转为主,以达到舒达经脉之气,行气祛瘀的效果,共列出了4种导引法。  相似文献   

15.
杨宗盂教授治疗崩漏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杨宗盂教授治疗崩漏经验,认为临床证宜分湿热蕴滞、气滞血瘀、阴虚血热、脾肾两虚4型论治本病,并详述升阳除湿方、逐瘀调血方、滋源调经方、安本固冲方的方药组成、适应症等。  相似文献   

16.
张聪珍 《陕西中医》2005,26(5):467-469
崩漏的治疗,先贤们每以“脾虚”、“肾虚”、“血热”、“气滞血瘀”等为立论依据。《素问阴阳别论》说:“阴虚阳搏谓之崩”,指出了崩漏是由于阴虚导致阳亢,气滞则血瘀,日久化热化火,灼伤脉络,使血离经外溢,不循正常轨道,离经之血,聚集凝结,遂成瘀血,导致崩漏。作者依此为论,在临证中,随症加减治疗。常获佳效,此述病案数例。  相似文献   

17.
介绍杨宗孟教授治疗崩漏经验,认为临证宜分湿热蕴滞、气滞血瘀、阴虚血热、脾肾两虚4型论治本病,并详述升阳除湿方、逐瘀调血方、滋源调经方、安本固冲方的方药组成、适应症等。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是中医临床常用治法之一,所用方药包括活血行血、活血祛瘀和破血攻坚三类。活血行血方药具有疏畅血脉、推动血行以及活血补血的作用,用于瘀血轻症。活血法瘀方药具有开瘀通阻、活血通络、法瘀生新的作用,用于气滞血瘀、经络瘀血之证。破血攻坚方药则具有破血祛瘀、攻坚散结的作用,常用于瘀血有形之症积肿块、瘀血经闭、外伤肿痛等症,由于瘀血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别及合并证的存在,故活血化瘀法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适当配合其他治法,常用如下:1温经化瘀法血宜温,温则通,寒则凝。治疗瘀血寒症时,当以活…  相似文献   

19.
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黄芪是补气药,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心排血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促进神经元生长等作用。脑梗死属中医“中风”的范畴。其病机为风邪人中,风痰上扰,经络受阻,气滞血瘀。根据中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则血滞,瘀血阻滞经络则成中风”以及“气行则血行,瘀血消散则经络通”的理论,我们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溶栓治疗脑梗死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中医辨证大抵可分为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阻络4型,分别治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补气摄血、活血化瘀之法。总结现代医家经验,辨证论治,综合调治,以期为中医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