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平艾合剂I号方治疗艾滋病的疗效。方法:将107 例患者分为单服平艾合剂I号方(太芪培元颗粒)组与平艾合剂I号方合用西药(齐多夫定300 mg、拉米夫定150 mg、奈韦拉平200 mg,每日两次)组,即中医组与中西医组。结果:经6 个月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CD4+ T 淋巴细胞计数改善程度较中西医组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艾合剂I号方有改善艾滋病患者症状,提高免疫力和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对艾滋病患者Th1/Th2、Tc1/Tc2和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艾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HAART治疗,给予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或司他夫定+奈韦拉平或依非韦伦,治疗组给予贞芪扶正胶囊联合 HAART 治疗,疗程均为24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l、Th2、Tcl、Tc2、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hl/Th2[(6.27±0.70)比(5.39±0.64),P<0.05]、Tcl/Tc2[(10.70±0.68)比(10.16±0.85),P<0.05]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89.2±101.5)个/ml比(121.1±77.5)个/ml,P<0.01]和对照组[(231.6±97.6)个/ml比(118.9±76.2)个/ml,P<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增加,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HAART可改善艾滋病患者Thl/Th2、Tcl/Tc2平衡,提高CD4+T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解毒散联合高效抗病毒逆转录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HAART一线方案[齐多夫定(AZT)/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奈韦拉平(NV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益气扶正解毒散,每次10 g,每日2次,两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CD4~+T细胞计数、中医证候评分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0%(47/50),对照组为66.00%(3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计数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升高,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积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00%(5/50),对照组为36.00(1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扶正解毒散联合抗病毒疗法治疗AIDS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免疫2号方对艾滋病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艾滋病HAART治疗1年以上,免疫重建不全患者2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6例)和治疗组(127例),最终完成随访233例,其中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7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每次6.2g,每天2次)联合HAART治疗[齐多夫定(AZT)300mg+拉米夫定(3TC)150mg+奈韦拉平(NVP)20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HAART治疗基础上+免疫2号方(每次6.2g,每日2次)。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细胞绝对计数、免疫重建有效率、症状体征积分及症状体征改善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免疫重建有效率为34.48%,对照组为21.3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CD4+细胞绝对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CD4+绝对计数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各项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甚至消失,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乏力、肌肉关节痛、皮肤瘙痒、气短等症状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2号方能够提高患者CD4+细胞绝对计数,提高免疫重建有效率,改善部分临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5.
危剑安 《中医杂志》2005,46(6):475-475
随着抗艾滋病毒的化学药物的不断涌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已经成为我国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其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国产的抗艾滋病毒药物,包括齐多夫定(AZT)、司他夫定(d4T)、去羟肌苷(ddI)、奈韦拉平(NVP)、茚地那韦(IDV).在HAART推行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化疗药物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临床上出现了一些毒副反应,影响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可康胶囊对Friend型白血病鼠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7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齐多夫定对照组(0.1g·kg-1)、唐草片对照组(3.2 g·kg-1)、艾可康高、中、低剂量组(5,2.5,1.25 g·kg-1);除正常组外,每只小鼠ip 0.5 mL FLV病毒稀释液,正常组给予0.5 mL生理盐水.24 h后开始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1 d.末次给药后取血,摘取脾脏.称取脾脏质量,计算脾指数,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幼稚细胞和记忆细胞.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艾可康高、中剂量组的脾指数、CD4+T淋巴细胞的记忆细胞均显著降低,CD4+,CD4 +/CD8+,CD4+T淋巴细胞的幼稚细胞百分率,CD8+T淋巴细胞的幼稚细胞百分率均显著升高(P<0.05),艾可康高剂量组CD8+均显著升高,CD8+T淋巴细胞的记忆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可康胶囊可提高Friend 型白血病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艾灸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与单纯HAART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初始进行HAART的HIV感染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艾灸足三里、关元、三阴交等穴联合HAART(包含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依非韦伦等药物)治疗,对照组予单纯HAART治疗,疗程及观察期均为18个月。于干预前后观察两组CD_4~+T淋巴细胞(CD_4~+)、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CD_4~+/CD_8~+)、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7(IL-7)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CD_4~+、CD_4~+/CD_8~+、血清IL-2水平,生存质量评分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综合评分均明显提高,血清IL-7明显降低(P0.01,P0.05);观察组干预后CD_4~+/CD_8~+、血清IL-2水平与生存质量评分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干预后HIV感染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4%(7/50)vs 32%(16/50),58%(29/50)vs 80%(40/50),均P0.05)。结论:艾灸联合HAART能降低HIV感染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服药依从性,又可改善CD_4~+/CD_8~+、IL-2、IL-7等免疫指标,提高生存质量,达到减毒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艾滋病病人HAART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艾滋病病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期间CD4+细胞计数及IL-2及IFN-γ的影响。方法对照组16例单纯进行HAART治疗:奈韦拉平(NVP)+司他夫丁(D4T)+去羟肌酐散(DDI)。心理干预组16例,在HAART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分别检测CD4+细胞计数及IL-2及IFN-γ。结果治疗前两组CD4+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理干预组CD4+细胞计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治疗后IL-2、IFN-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AART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艾滋病病人的CD4+细胞计数及免疫指标(IL-2及IFN-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肝3号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抗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口服健肝3号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前后各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值、白蛋白及球蛋白。结果:CD4+T细胞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CD8+T细胞较对照组下降,CD4+/CD8+值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球蛋白下降,A/G值上升,较之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肝3号胶囊对慢性乙肝患者具有提高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联合健脾益肾方对艾滋病患者无症状期中医症候积分及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艾滋病无症状期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HAART治疗,治疗组予HAART联合健脾益肾方中药内服治疗,疗程12个月。纳入患者在疗程开始前、疗程结束后进行中医症候总积分及CD4^+T淋巴细胞数量测定,判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两组CD4^+T淋巴细胞数增加(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降低,CD4^+T淋巴细胞数增加(P<0.01)。同时治疗组中医症候治疗总有效率[100.0%(30/30)]高于对照组[46.7%(14/30),χ2=25.577,P=0.000]。结论HAART联合健脾益肾方中药治疗可改善艾滋病无症状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CD4^+T淋巴细胞数量,对艾滋病无症状期的维持或许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IV/AIDS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76例HIV/AIDS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11个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将入选患者参考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六种常见证型,检测两组外周血细胞中CD+4、CD+8、CD4/CD95、CD8/CD95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证型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较,CD+4、CD4/CD95均低于健康人,而CD8/CD95均高于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均高于健康人,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证型比较,痰湿内蕴组CD+4低于气血两虚兼血瘀和气血两虚组,痰湿内蕴组CD8/CD95高于气血两虚兼血瘀和阴虚火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V/AIDS患者不同证型间T淋巴细胞凋亡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证型发生转化时,其T淋巴细胞凋亡水平发生变化。个别指标在辨证两种证型时具有辅助辨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证施治与ART协同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与ART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合用治疗艾滋病,探讨其协同作用。方法:ART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艾滋病治疗,对照组仅用ART疗法,1年为1个疗程,治疗2年。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安全性指标,治疗组检测HIV-RNA载量。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治疗后改善,部分症状、体征(乏力、汗出、纳差、肢麻、皮疹)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T细胞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检测的病毒载量均在检测线以下。结论:中医辨证施治与ART合用可以改善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减少ART的某些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芪复方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参附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救治,参附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和7d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CD+16+56)的百分率。同期选取1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治疗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治疗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参附组外周血CD3+、CD4+、CD8+和NK细胞计数在治疗后7d明显回升(CD3+:498±248比663±291,CD4+:302±197比378±284,CD8+:208±103比278±120,NK:170±75比275±50,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D3+:663±291比579±302,CD4+:378±284比320±233,CD8+:278±120比230±138,NK:275±50比25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附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5%(9/36)和37.5%(12/3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0.5±3.2)d和(12.2±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12)。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早期使用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免疫抑制,有助于维持免疫炎症调节功能的平衡,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与玉屏风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在急性感染期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在非急性感染期加强护理,避免受凉,只单独匹多莫德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总疗程3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统计复发次数。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判,同时检测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IgA、IgG、IgM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较对照组升高,而外周血,细胞亚群CD8^+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再发次数,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法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探讨其对乳腺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经西医治疗后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从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主要临床症状方面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和NK活性以及细胞因子IL-10、IL-2表达的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对神疲乏力、潮热、饮食、大便以及腰膝酸软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降低外周血CD4+CD2+5Tr、IL-10、CD8+水平和提高IL-2、CD3+、CD4+、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活性水平。结论:(1)益气补肾法能够明显改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2)益气补肾法通过双向调节细胞因子网络,达到增强免疫活性、干预免疫逃逸、恢复机体免疫监视的作用,这可能是本方治疗乳腺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得力生注射液肝动脉灌注配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XELIRI方案(伊立替康+卡培他滨)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得力生注射液肝动脉灌注。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生存质量(KPS)积分、血液毒副反应(白细胞计数及分级)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和43.7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对照组生存质量积分提高率分别为62.50%、37.50%,两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多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白细胞分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各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得力生注射液肝动脉灌注配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血液毒性,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为化疗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瘦素-摄食-免疫"网络,观察中药消岩汤治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癌症恶病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加用甲地孕酮分散片口服,治疗组加用中药消岩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进食量、体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及恶病质相关生化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瘦素、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共有75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②治疗组、对照组进食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89.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70.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体质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89.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瘦素、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生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消岩汤可显著改善癌症恶病质患者的进食量、体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及血红蛋白、白蛋白、瘦素、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其机制可能为增强脂肪组织细胞分泌瘦素的功能,进而调节"瘦素-摄食-免疫"网络,以促进恶病质患者食欲,增强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李福生 《吉林中医药》2014,(10):1064-1066
目的观察参精颗粒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RRTIs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参精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口服治疗,2组患儿均治疗1个月,并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对比2组患儿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情况、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组CD4+、CD8+、CD4+/CD8+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精颗粒可有效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功能,控制RRTIs反复发作,降低发病次数,并可显著改善患儿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芪灵汤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疗法(HAART)对HIV/AIDS患者外周血Thl7和Treg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5例HIV/AIDS患者随机分成HAART治疗组28例和联合治疗组27例,并选取21例HlV阴性患者为健康对照组。HAART治疗组给予HAART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芪灵汤联合HAART治疗,观察24周。同时根据治疗前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水平,将HIV/AIDS患者分为3层,第一层:1~100个/μL;第二层:101~200个/μL;第三层:201~350个/μL,运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IV,AIDS患者治疗前基线、治疗4、12、24周时间点、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hl7、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及CD4+T细胞数目。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lV/AIDS患者外周血中Thl7细胞基线表达水平及CD4+T细胞数显著降低,Treg细胞基线表达水平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HAART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治疗4、12和24周时CD4+T细胞计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CD4+T细胞水平,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上,HAART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Thl7细胞、Treg细胞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AART治疗组比较,治疗24周后,联合治疗组Thl7/Treg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35,P=0.038)。结论芪灵汤能够改善Thl7/Treg细胞免疫平衡,这可能是芪灵汤提高HlV/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