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对QTd的影响.方法对4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溶栓治疗,溶栓前、溶栓后2 h、24 h、3 d、7 d、行标准心电图检查,测量QT离散度,其中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静脉溶栓后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梗塞相关血管再通者,溶栓后2 h QTd显著下降(96±18 ms vs 62±17ms),7 d后可接近正常.结论成功地溶栓治辽可使QTd显著降低,改变其自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王奉德  张颖 《吉林医学》1997,18(5):266-267
本文观察了102例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对比分析了冠脉再通和冠脉未通二组病人在住院和随诊期间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塞蝗心绞痛、室壁瘤、再梗塞蝗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结果表明冠脉再通可明显地改善住院和随诊期间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和室壁瘤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示冠脉再通可显著改善AMI病人的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102例尿激酶(UK)静脉溶性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对比分析了冠脉再通和冠脉未通二组病人在住院和随诊期间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塞后心绞痛、室壁瘤、再梗塞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结果表明冠脉再通可明显地改善住院和随诊期间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和室壁瘤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示冠脉再通可显著改善AMI病人的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谢秀成 《广东医学》1998,19(7):504-504
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90分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显示链激酶静脉溶栓血管再通车63.9%(达TIMIⅢ级血流)。在判别血管再通的无创评定指标中心肌酶峰值前移确诊率最高,其次为ST段迅速回降,而胸病突然缓解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疗法的疗效及预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溶栓治疗已成为其急诊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疗效及对AMI后近期、远期预后的改善都已得到公认。但一般不主张在>70岁的老年患者中常规使用。本文回顾了1994年1月~1997年9月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中进行溶栓治疗的>70岁高龄AMI患者的资料32例,对其疗效及对近期预后影响作一探讨,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华山医院CCU住院患者。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71~87岁(78.9±4.8)。32例均符合WHO制定之AMI诊断标…  相似文献   

7.
8.
应用溶血栓疗法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有肯定的疗效,明显降低死亡率.溶栓疗法的目的:①尽早恢复血供以挽救濒死的心肌;②限制心梗的最终范围;③尽量保护心室功能。近年第三代新溶栓药的出现,特别是静脉内用药疗效显著的重组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等的引入,不仅有利于早期用药,而且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随着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首发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情况。方法:对40例首发AMI给予尿激酶溶更梗塞上关血管(IRA)再通过组与未通组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未通组病死率显著高于再通组(P<0.05)。未通组各种并发症显著高于再通组,再通组左室射血分数(LVE)显著高于未通组。结论:静脉溶栓梗塞相关冠脉再可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溶栓后早期T波的变化与冠脉再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早期T波的变化与闭塞冠脉再通的关系。方法 对80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溶栓后24小时内有无T波倒置分为两组。依据临床间接判断冠脉再通的标准观察两组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T波倒置组与未倒置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93.1%和11.3%(P〈0.01)。结论 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可作为判定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 (AMI)治疗的重要措施是早期溶栓治疗 ,使梗塞相关冠脉血管再通 ,以保存坏死心肌周围心肌 ,维护心室功能 ,改善其预后。为探讨静脉溶检治疗对不同部位AMI近期预后的影响 ,将我院 1 47例AMI患者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 1 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1 1月住院的AMI1 47例。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根据梗塞部位及是否静脉溶检治疗分为 4组 :前侧壁溶栓组 36例 ,男 32例、女 4例 ,平均年龄 61 .45± 9.5岁 ;非溶栓组 50例 ,男 42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62 .4± 8.5…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ST段改变对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塞(AMI)6小时内静脉溶栓108例,将溶栓前基础心电图和溶栓后3小时心电图,根据ΣST抬高恢复情况相对于ST段抬高情况按百分比评估分为三组:心电图恢复组,部分恢复组,不恢复组,结果表明:危险因素中随着ST段恢复程度的降低,糖尿病并发率逐渐增高,高血压并发率〈25%组高于≥25%两组(P〈0.05);〈25%组以酶水平居高,前壁心肌梗塞多为特点,表现为住院期间并发症显著、死亡率高。结论: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8~2000年观察44例急性心肌梗塞(下称AMI)溶栓后心衰发生及纠正情况,以探讨心衰发生的原因、部位、时间及治疗措施。 1 临床资料 本文44例,男24例,女20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59.5岁。溶栓开始时间,6小时以内 33例,12小时以内1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国产尿激酶(下称UK)加速静脉溶栓,即UK5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20ml 10分钟静注,UK5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22ml接着静滴,半小时用完,后接肝素钠100mg加人250ml葡萄糖水静滴4~5天。 2 结果 …  相似文献   

14.
15.
1历史回顾急性心肌梗塞(AMI)时与梗塞有关的冠状动脉(CA)在粥样硬化基础上多有急性血栓堵塞。国外通过对AMI患者冠脉造影或冠脉搭桥术发现,CA内血栓的发生率可高达88%~97%[1~3]。若要抢救濒死的心肌必须尽早使完全堵塞的CA再通,因而再灌注...  相似文献   

16.
血清肌钙蛋白T判断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血管再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黄开廉  杜志民 《广东医学》1995,16(3):170-173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再梗塞的防治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510630)黄开廉,叶怀莲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杜志民在过去10多年里。尤其是在选用溶栓剂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以来,AMI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溶栓治疗始于1912年,...  相似文献   

18.
陈德源 《现代医学》1989,17(4):247-248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泵衰竭已成为心脏性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注意力已转向预防心室衰竭,限制心肌梗塞范围乃至于防止心肌梗塞形成。采用溶栓治疗以期及早恢复心肌灌流,已重新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AMI时所缺乏的最关键的基质是氧,早期再灌注以重建血供和恢复供氧,代表着最有前途的缩小梗塞范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的冠状动脉溶栓治疗是利用静脉输液、静脉推注技术或经皮穿刺导管技术在AMI早期将溶栓药物尿激酶(UK)注入体内,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恢复其灌注能力。溶栓治疗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组织,限制梗塞范围,维持心肌功能,并降低死亡率。在溶栓治疗中,正确、及时、恰当的护理,是溶栓成功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