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微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泽澄 《中医药学刊》2003,21(5):760-760,764
在表述肺气虚证、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所出现的咳喘时,均未言其胸闷在表述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之咳湍时,亦未言其胸闷,在表述肺热炽盛证咳喘气粗,鼻翼动时,仍未言其胸闷。而只有在表述痰热壅肺证和寒痰阻肺证之咳喘时才言其胸闷。这种表述给人以误导,认为这些体征都应该在饮停胸胁证中作以描述。这样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才比较完整,而县教材前后内容也相互衔接而不至与脱节。  相似文献   

2.
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目标的表述。方法收集国内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计划,比较其培养目标的表述格式和表述内容。结果收集的7所高校,其培养目标表述格式不统一,同一标题下表述的内容也不一致。结论培养目标是学校课程计划的核心,统一格式故可不必,但对人才的培养质量与规格应有明确的表述,否则看似全面,既不易记忆,又不易落实,则会使之失去了作为“目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其程度很难用语言文字来表述。如果人类的知识是一座五彩缤纷的花园,那么中医很像是它的缩影。如果熟悉先哲留下的中医典籍,就不难体会到这种比喻和表述的合理性,也不难理解中医本来是拥有自己的花园的,但随着我们自己的不重视、不爱护,  相似文献   

4.
在表述肺气虚证、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所出现的咳喘时,均未言其胸闷在表述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之咳喘时,亦未言其胸闷,在表述肺热炽盛证咳喘气粗,鼻翼动时,仍未言其胸闷。而只有在表述痰热壅肺证和寒痰阻肺证之咳喘时才言其胸闷。这种表述给人以误导,认为这些体征都应该在饮停胸胁证中作以描述。这样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才比较完整,而且教材前后内容也相互衔接而不至与脱节。  相似文献   

5.
结合教学及临床经验,从明确基本概念,抓住主要特征,全面分析病因,把握病机重点,掌握发病特点,了解病变过程,排除类似病证,参考医学辅助检查,病名诊断为纲,证候辩别为目等几方面表述了中医内科疾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内经》痰瘀相关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内经》对痰瘀的概念、形成机理,相关病证等方面的表述,初步分析了《内经》中的痰瘀相关理论,认为《内经》对痰瘀相关理论的论述,为后世痰瘀相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不能对盲人谈绘画,因为盲人无法知道光彩。其实只要对盲人的表述生动确切,是可以使其得到美的光彩。因此,我们有义务对社会多做表述,积极鼓励对理论的探讨。这篇文章所论中肯,虽非尽善,但有创见。若能由此引发共鸣,不仅有益于中医,更有益于社会。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断规范包括诊断理论和方法的规范,症状是中医诊断的基本要素,症状规范是建立中医诊断共同语言的重要基础。因此,无论是对中医理论的继承,或临床诊疗活动的规范,或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都需要有标准化的症名术语。症名术语标准化包括症状名表述的准确规范;分解含义宽泛,或表述不清的症状术语;以及使症术语满足中医症状鉴别诊断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9.
试论隐性感染的中医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吕天贵 《新中医》2005,37(4):3-7
从隐性感染的临床意义、中医学表述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隐性感染的病因属于中医“隐毒”范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把握先机、药先于病、阻止传变、截断移行、攻伐邪气、扶助正气是隐性感染的治疗原则。祛邪之法重在排、透、解,扶正之道重在养、护、托,以及宏观调理与微观辨治相结合,应该是治疗隐性感染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 ,中医界仁人贤士对历代中医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整理研究 ,但中医学由于产生的时代久远、引用了古代哲学、概念表述方式与今人不同、语言使用的不同等等原因 ,中医学中许多的概念表述是不确切的。现就中医“藏象”的若干理论问题与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提出如下商榷。1 肺之宣发肃降 ,功能乎 ?特性乎 ?运动形式乎 ?关于宣发肃降 ,目前有将其定位于功能的〔1〕,也有将其定位于生理特性的。〔2〕或许正是出于对上述定位的纠偏 ,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将其定位于“运动形式” ,并置于“功能”条下论述 (P6 4 )。究竟孰是孰非 ?我…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语言的变迁、学科的融合和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以及长期以来中医药学术语缺乏规范化,导致了中医药学术语外延宽泛内涵不清,常出现一词多义、一义多词、词义演变等现象[1]。语言系统的建立可以解决因为概念表述方式不统一和相关信息分  相似文献   

12.
中医文体是用以表述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成果,以及进行管理工作的文献形式。随着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体形式,这些中医文体对于中医药信息的发展与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无果,其中缺少“代表性特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持续的认同感”的潜在软肋。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对“遗产”的理解、中医的属性(文化还是科学)、申报文本表述与外国评审专家的价值取向间的差距等等。  相似文献   

14.
论中医反逻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明 《国医论坛》1998,13(4):15-18
中医反逻辑思维根植于古代《周易》和道家思想,其本质特征是思维缺乏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内涵,其特点是认识的直觉性,概念命题的不确定性,思维重主体性以及表述的言简意眩性等,反逻辑思维常用的方法有心悟法,猜想法,形象比喻法,象数推演法,意境描述法以及寓言神话隐喻法等。在中医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形成自身理论体系,指导临床辨证论治诸方面起着不可磨灭和仍然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技术》2005,7(2):73-73
中医的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语言,这使中医术语的规范化工作变得非常复杂而繁重。首先,一个中医术语的规范与审定,并不仅仅是简单确定用哪一个词的问题,术语的确定必须把它放在学科的概念体系中,既不能游离于本学科之外,又不能在本学科体系内出现交叉或叠加,因此是一页难度较大的工作。其次,中医药现代化需要多学科,这就要求中医术语要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述。  相似文献   

16.
命门系统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荣华 《河南中医》1997,17(4):197-198
命门的概念在《内经》中仅与经络穴位有关,而赵献可在《医贯》中提出了“人身别有一主”,是“命门”的见解。作者分析赵氏的三个观点,总结出;命门既非虚元,又非解剖意义上的实指,是一种特定的理论表述。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它的物质基础来源于父母,男女之“真精”,是生命的基态。它包含有人体的调控系统,密友系统。命门火的实质是生命的生,化动力系统的总概括。  相似文献   

17.
论中医处方用药时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天贵 《中医杂志》2000,41(5):261-264
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可因时间而异,中药对人体及其疾病的作用存在着时间效应性,而这种时间效应性可由临床医师的处方进行表述和调控,从而取得疗效。同时,使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降至最低。就中医处方时效性问题进行了溯源,阐述了其内涵并延展其研究方向。提出该系统地研究中医处方时效性,使其成为一门学科的观点,并应受到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浅谈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军 《四川中医》2008,26(7):32-34
由于传统中医在论述消化性渍疡病机时,过分强调肝脾胃之间气血关系的失调,而未能就溃疡发生时脾胃本身气血失常的特点给以明确表述。因此,作者对消化性溃疡病脾胃本身气血失常的病机进行了论述,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机是脾胃阳气郁滞,阴火内结,而与之相应的治疗原则是升阳散火。  相似文献   

19.
以汉字字源变形、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中医的取相取相思维为研究手段,详细剖析孙思邈针灸部分的表述,为针灸教学、实验研究设计和t临床以及孙思邈针灸思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的“火”.是在对物质之火的直观观察和认识基础上,通过取象形成的意象性的概念,“火”字是这一概念的符号。由于意象概念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抽象,而是取象的结果,因此对“火”的概念不可进行单一的、精确的定义,应从不同层次上分析和理解。从广义而言,“火”有自然现象的火、哲学概念的火、医学概念的火、属火的一般概念等四个方面的涵义。仅就“火”的中医涵义来讲,表述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但概括起来,其主要涵义有以下四种:生理之火、病理之火、六气之火、药物气味之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