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肌无力是在治疗过程中常由于多种因素如手术、放疗、感染等诱发肌无力危象 ,导致呼吸肌无力不能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术后多次出现肌无力危象者 ,临床并不多见 ,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及护理 ,很可能危及生命。因此 ,密切观察病情及加强护理是保证治疗和抢救成功的关键[1 ] 。现就我科收治的 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多次再发肌无力危象的护理过程 ,总结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40岁 ,因重症肌无力收入院 ,诊为恶性胸腺瘤。入院后经术前准备 ,行胸腺瘤切除术。术后第 3天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与归纳.[结果]本组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具针对性的规范护理后,痊愈37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死亡1例.[结论]积极规范的护理对重症肌无力的良好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谷凯恺  赵静  康琳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303-2304
我科于2007年1月收治一例恶性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后多次发生肌无力危象,经及时抢救和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腺与重症肌无力有密切关系,约10%~45%胸腺瘤患者并发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患者中8%~20%合并胸腺瘤.因此运用手术的方法切除胸腺及胸骨后脂肪、淋巴组织来治疗重症肌无力,行而有效[1].我院胸外科于2004年6月成功为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了胸腺切除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为骨骼肌进行性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危象是一种危急状态,若抢救不及时,可因呼吸肌无力而窒息或呼吸功能不全死亡。我院于2003年12月成功地抢救了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27岁,警员。于2003年12月24日19:00入院。主诉:4 d前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伴有胸闷,呼吸困难。入院时体温39.8℃,脉搏120次/min,呼吸22次/min,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4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临床症状得到满意控制,4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其中1例死亡。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周到的护理措施,尤其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预防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实施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重症肌无力危象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12例,好转10例,重症肌无力危象(MGC)2例,死亡1例。结论 及时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是挽救MGC患者生命的关键;畅通呼吸道、预防感染,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危象8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8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87次危象)采取紧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并加强呼吸道管理,积极预防交叉感染,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抢救成功70例,死亡12例.结论:及时采取机械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是挽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生命的关键,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2007年3月,我们共收治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9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56 例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临床症状多样.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科共收治重症肌无力病人56例,针对其所表现的症状采取了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联结点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一部分或全身横纹肌异常地容易疲劳。胸腺瘤是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之一,胸腺癌切除后常使症状缓解。我科目1996年1月~1999年2月共收治4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症患者,由于加强了呼吸道管理,排痰护理及时,均未出现呼吸道感染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病例中,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10~68岁,平均年龄22.5岁。2护理2.1心理护理此类患者病程多在3~4个月,肌无力症状时轻时重,多依赖药物维持活动,有些患者对手术信心不足。另外术后应用人…  相似文献   

12.
1例重症肌无力术后胆碱能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重症肌无力患者因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的严重呼吸困难,临床上发病率约占肌无力总数的9.8%~26.7%,病情急剧恶化可危及生命.我科于2005年7月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引发胆碱能危象,经及时抢救脱离危险,现将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肌无力及其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例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治疗护理及1例重症肌危象病人行气管插管术后的抢救经过进行总结,6例重症肌无力病人痊愈出院,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行气管插管术后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最后痊愈出院.指出对重症肌无力病人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而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早期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和人工辅助呼吸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危象预见性评分护理对于减少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缺陷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危象预见性评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护理缺陷率和患者满意度,并实施Osserman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项术后并发症(出血、气胸、呼吸道感染和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护理缺陷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象预见评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对于改善患者术后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俊梅 《现代护理》2005,11(14):1178-1178
胸腺与重症肌无力有密切关系,约10%~45%胸腺瘤患者并发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患者中8%~20%合并胸腺瘤。因此运用手术的方法切除胸腺及胸骨后脂肪、淋巴组织来治疗重症肌无力,行而有效。我院胸外科于2004年6月成功为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了胸腺切除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16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4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用药管理,术后常规护理、呼吸系统管理、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观察和护理、用药护理及营养支持。认为加强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腺切除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效果,观察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时辅助服用黄芪等中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应用胸骨劈开胸腺切除及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治疗42例儿童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对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对常规治疗组和加服中药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胸腺切除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效果良好,术后在常规治疗时加服黄芪等中药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结论 针对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心理、呼吸系统和并发症的护理,同时针对性的辅助服用中药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控制复发,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膜型双重血浆滤过(DFPP)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时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进行DFPP治疗67次,护理措施包括做好治疗前的准备;治疗过程中做好血管通路护理,正确使用抗凝剂,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结果:痊愈4例,好转7例,显效2例,无效1例,中途放弃治疗2例,总有效率81.25%.结论:DFPP治疗可以显著缓解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症状,规范专业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肌无力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接头传递障碍所致的慢性疾病[1],难以根治,容易反复发作,诱发因素多样,仅仅依靠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无法达到长期控制重症肌无力发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在临床中,防治重症肌无力反复发作或发生危象的预期目的不能够很好实现,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缺乏健康教育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46例重症肌无力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系统总结了对于重症肌无力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步骤,并进行效果评价[2],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2004年1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46例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