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塞莱昔布增加TRAIL诱导肝癌细胞HepG2、Hep3B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塞莱昔布联合应用TRAIL对肝癌细胞HepG2和Hep3B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epG2和Hep3B细胞在塞莱昔布作用前后凋亡信号传导蛋白caspase-8,caspase-3,caspase-9,DR4,DR5,DcR1,c-FLIP,RIP,Cytc,Smac和Bid的表达变化.结果 联合用药组中HepG2及Hep3B细胞生存率分别为29.37%±2.68%和22.75%±2.77%,显著低于塞莱昔布单独用药组的73.04%±4.03%和66.90%±3.47%(t=9.975,P<0.01).塞莱昔布预先处理能够下调c-FLIP及RIP的表达及增加Cytc、Smac、Bid的表达,但对DR4、DR5、DcR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TRAIL联合塞莱昔布通过下调c-FLIP及RIP的表达,活化死亡受体通路及上调Bid的表达,激活线粒体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肿瘤相关坏死因子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高选择性的化疗药物,然而并非所有肿瘤细胞对TRAIL均表现出显著敏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TRAIL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存在的抵抗机制,及其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TRAIL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抑制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构建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观察其对BALB/c裸鼠肝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提取U937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胞外区(114—281aa),连入溶菌酶信号肽序列,构建分泌型TRAIL重组质粒;建立裸鼠7402肝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纯化后的质粒DNA与脂质体聚乙烯胺混合后经肌肉注射进行基因转染,体内验证重组蛋白的抑瘤活性,采用TUNEL法进行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肿瘤体积测定结果显示.TRAIL对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凋亡检测光镜下可见有棕褐色凋亡细胞,细胞凋亡指数增高。结论重组TRAIL质粒能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7402肝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干扰素(IFN)-γ协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骨肉瘤细胞(MG-63)凋亡的作用,初步探讨协同作用机制,并观察联合用药时对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应用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MG-63细胞经TRAIL、IFN-γ及TRAIL联合IFN-γ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进行四唑盐比色试验观察不同实验组MG-63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观察IFN-γ作用后TRAIL膜受体表达情况.结果 TRAIL联合IFN-γ应用时,随着IFN-γ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悬浮、空泡化等现象逐渐明显,且在作用24小时最为显著,电镜显示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变化;联合用药组细胞抑制率较单独TRAIL组增加,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应用IFN-γ前后,TRAIL死亡受体(DR)4的相对表达量增加,IFN-γ作用24小时表达量最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用药组对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与单独TRAIL组相比没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 IFN-γ可协同TRAIL诱导MG-63细胞凋亡,DR4表达量增加可能是协同作用的缘故,联合用药不会增加对成纤维细胞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7-AAG增加TRAIL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7-AAG联用TRAIL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在17-AAG作用前后凋亡信号传导蛋白Caspase-8、caspa8e-3、c-FLIP、RIP及NF-KB上游调节激酶Akt、IKb-α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联合用药组的细胞生存率为(17.25±2.34)%,显著低于17-AAG单独用药组的[(93.14±5.25)%,P<0.01];17-AAG预处理,随其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能明显下调RIP的表达,进而影响Akt的磷酸化,但对c-FLIP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TRAIL联合17-AAG可以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机制是通过下调RIP的表达,活化凋亡发生的死亡受体通路及阻断NF-κB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能够较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 ,由于对正常组织不表现毒性[1] ,在肿瘤治疗方面得到广泛研究。我们对TRAIL诱导膀胱癌细胞EJ凋亡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重组人TRAIL(rhTRAIL)由KamiyaBiomedical公司制备和纯化 ,浓度设置为 10 0、5 0、2 0和 10ng/ml。Annexin V FluosStainingKit试剂盒购自罗氏公司。人膀胱癌EJ细胞用含 10 %小牛血清 ,10 0U/ml青霉素和10 0 μg/ml链霉素的RPMI 16 4 0 37℃、5 0ml/LCO2 、饱和湿度下培养。细胞按 5×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线粒体途径在肿瘤坏死因子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荧光显色技术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TRAIL处理结肠癌细胞SW1116后,在不同时间细胞凋亡情况、线粒体完整性改变(ΔΨm、cardiolipin情况)以及线粒体下游通路细胞色素C和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TRAIL诱发结肠癌细胞凋亡,于4 h达凋亡高峰,凋亡指数为32.98%;在4 h出现线粒体ΔΨm下降和cardiolipin丢失增加,造成其内膜损伤;细胞色素C表达及Caspase-9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 h酶活性达到最大峰值为(48.12±2.21)μmol·L~(-1)·h~(-1)·mg~(-1)蛋白。TRAIL诱导的线粒体损伤可被Caspase抑制剂Z-VAD.fmk所抑制。结论线粒体途径参与TRAIL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凋亡过程,以Caspase依赖方式引发线粒体ΔΨm和cardiolipin丢失,造成内膜损伤,导致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9激活,诱发凋亡。  相似文献   

8.
TRAIL的抗肝细胞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TRAIL对HCC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TRAIL处理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观察经药物处理前后肿瘤细胞的凋亡发生率。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IRES-EGFP-TRAIL,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细胞,观察其疗效。体内实验建立裸鼠肝癌模型,观察TRAn。的抑癌作用。结果TRAR,(100ng/m1)处理24h,肝癌细胞凋亡发生率约10%,而Jurkat细胞凋亡率达70%以上,胆管癌细胞QBC939凋亡发生率约50%。真核表达质粒TRAIL体外转染肝癌细胞后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无显著性的抑制作用。体内直接瘤体注射pIRES-EGFP-TRAIL可有效的导入TRAIL基因并获得高表达,但对裸鼠肝癌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肝细胞癌对TRAIL诱导的凋亡有耐药现象,提示HCC中存在抑制TRAIL诱导凋亡的因素,单一的TRAIL疗HCC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10μg/L-100μg/L的TRAIL处理培养的PC-3M细胞4~24h后,采用Annexin-V荧光染色、透射电镜、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和MTT比色检测凋亡率、细胞生长抑制率与TRAIL的时间、浓度依赖关系。结果10μg/L~100μg/L TRAIL作用4~24h,肿瘤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随着TRAIL浓度的增加或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肿瘤细胞凋亡率也增加,为13.8%~79.6%,同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出现明显增加,药物作用8h为7.5%~37.9%,12h为16.7%~87.9%,24h为39.7%~97.6%。结论 TRAIL能够迅速和显著地诱导PC-3M细胞凋亡,可能成为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以0.10~100.00 mg/L的羟基喜树碱处理6~48 h后,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得出HCPT的IC50和最佳作用时间,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HCPT 10.00 mg/L作用细胞24 h后,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SOD、MDA、LDH、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活性氧以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的水平并与正常值对照,分析HCPT对T24细胞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0.10~100.00 mg/L的HCPT均能抑制T24细胞增殖并诱导调亡,其作用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细胞生化指标分析HCPT明显提高了培养上清液LDH的活力,降低了细胞内LDH的活力;细胞内SOD、T-AOC、GSH及GR的水平明显减少(P〈0.05),MDA、活性氧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通过诱导激活氧化应激致使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可能是HCPT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8年来209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胰头肿瘤149例,胰体尾肿瘤54例,全胰癌6例;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加脾切除术59例,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5例,内引流术64例。结果 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42.37%,3年生存率13.56%,5年生存率6.78%,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姑息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20%,3年生存率6.67%,明显高于未手术者;内引流术后1年生存率仅为9.38%,3年以上生存率为零,与未手术者无明显差异,但生存质量有所改善。结论 根据术前CT和磁共振显像(MRI)检查,对胰腺癌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和分级分期;并根据术中探查肿瘤是否侵犯血管,有无局部或远处转移,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和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凋亡对评价肝储备功能的意义。方法:54例肝切除手术患者,包括(1)对照组:肝血管瘤10例;(2)肝病组:肝癌32例和肝内胆管结石12例,肝病组中肝硬化24例(肝硬化组),无肝硬化20例(非肝硬化组)。术中取肝组织检测肝硬化和细胞凋亡。依据细胞凋亡指数(AI)在肝硬化组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下限值分2组: AI<0.0381组和AI≥0.0381组。分析AI与肝硬化和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结果:肝病组A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肝病组中肝硬化组AI(0.046±0.022)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0.026±0.021)(P<0.05)。AI预测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的符合率(准确度)为79.55%,Child分级的符合率为59.09%,差异有显著性(P=0.0194及P=0.0285)。结论:肝细胞AI可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的一个敏感指标;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较可靠地反映肝功能变化和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综合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行TACE治疗22例(手术+TACE组)、仅行手术切除而不行TACE治疗患者20例(单纯手术组),对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及患者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TACE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前者肿瘤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后者(P〈0.05),但两组2年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TACE组1年及2年生存率(76.1%,48.2%)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52.8%,23.6%)(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后结合TACE治疗,可明显降低肿瘤近期复发率且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以来采用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破裂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48岁。8例行急症肝切除,2例手术止血后40d行二期手术,5例保守治疗40d行择期手术。右肝叶部分切除术8例,中肝切除术1例,左肝外叶切除术2例,左肝内叶切除术2例,左半肝切除术1例,右肝肿瘤切除1例、左肝肿瘤术后综合治疗1例。肝功能Child B级中1例术后5d死于肝衰竭,手术死亡率6.7%,14例生存者12例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1,3,5年生存率为58.3%,25.0%,16.7%。其中1例无瘤生存6年2个月。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破裂的最好方法,当有可能时应争取施行。肝切除治疗肝癌破裂可能使患者获得长时间生存。  相似文献   

15.
骨形成蛋白2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2(BMP-2)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ELISA法检测BMP-2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以Westernblot法检测BMP-2处理后Bcl-2和Fas抗原的表达变化。结果1~100ng/mL浓度BMP-2均对HepG2细胞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并能下调Bcl-2的表达量,同时增加Fas抗原的表达。结论BMP-2可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Fas介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达上调与人肝细胞癌(HCC)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8 0例肝癌组织中COX-2,VEGF,bFGF,Ang-2和CD 3 4的表达情况;用W eidner分析法计算CD 3 4标记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COX-2,VEGF,bFGF和Ang-2在HCC中表达率分别为7 5.0%,6 2.5 0%,6 0.0%和6 1.2 5%。VEGF,bFGF和Ang-2在COX-2强阳性组的免疫染色积分分别是5.9 8±1.1 6,4.5 7±0.2 6和5.8 7±0.1 2;而在COX-2中弱阳性组的积分分别是3.3 0±0.2 2,2.6 1±0.1 6和2.6 3±0.1 3;VEGF,bFGF和Ang-2在COX-2强阳性组的表达率分别是1 0 0.0%(9 5/9 5),9 4.2 9%(3 3/3 5)和9 7.1 4%(3 4/3 5),而在中弱阳性组分别是6 0.0%(1 5/2 5),6 0.0%(1 5/2 5)和6 0.0%(1 5/2 5)。两组的新生血管生成差异有显著性(P<0.0 1);COX-2与VEGF,bFGF和Ang-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分别为0.8 5 7,0.706,0.9 0 1;P分别<0.0 1)。MVD在COX-2强阳性组和中弱阳性组分别为7 3.1 8±1 2.4 3和33.42±7.52(P<0.0 1),COX-2与MVD呈正相关(r=0.8 1 2,P<0.0 1)。结论COX-2高表达与HCC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尿多酸肽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分化诱导剂尿多酸肽(CDA—Ⅱ)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CDA—Ⅱ与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进行体外培养,同时以维甲酸为阳性对照,观察CDA—Ⅱ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凋亡及形态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CDA—Ⅱ可减缓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结论CDA—Ⅱ可抑制MCF-7和MDA-MB-231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本研究为CDA-Ⅱ治疗乳腺痛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BC047440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癌相关的新基因BC047440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36例HCC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中BC047440 mRNA的表达,并将该基因在HCC中的表达分为过高表达组及较高表达组,分析其与肿瘤病理变化的关系。〖KG(*8〗结果:36例HCC中BC047440基因mRNA的表达较癌旁肝组织高,其平均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2594±0.0928和0.0942±0.0443,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过高表达组与较高表达组相比较,前者肝癌直径较大,门静脉受侵较严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C047440基因与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玻璃化法保存微囊化大鼠原代肝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采用玻璃化法低温保存微囊化肝细胞的效果,优化最佳冷冻条件。方法:使用33%,37%,40%3种不同浓度的乙二醇保护剂,以不同的冷冻速度低温保存微囊化的肝细胞,并检测冷冻后微囊内的肝细胞功能。结果:40%乙二醇浓度的保护剂配方能最有效保护肝细胞,3种冷冻速度的冷冻效果相同,冷冻后肝细胞P450功能和尿素合成功能与冷冻前相同。结论:玻璃化法能够有效的保存微囊化的肝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家族聚集性肝癌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肝癌家族内聚集发病可能的原因。方法收集25例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FH组)与39例非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NF组)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同生活非血缘家族成员肝癌发生率、肿瘤细胞分化、肿瘤有无包膜、有无静脉癌栓、AFP及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H组男女性别比、家族成员乙肝感染率、术后3年复发率高于NF组(P〈0.05),而平均年龄、肝纤维化分期、HBV—DNA拷贝数低于NF组(P〈0.05)。结论家族聚集性肝癌可能是患者在高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对致癌因素(如乙肝家族性发病)的敏感性增高,引起肝癌发病在家族内聚集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