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v6在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分别检测34例乳房外Paget病患者皮损及20例正常对照皮肤中OPN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OPN和CD44v6在乳房外Paget病中阳性表达分别为70.59%和82.35%,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4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外Paget病中OPN和CD44v6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OPN和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OPN和CD44v6高表达在乳房外Paget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两者的高表达与乳房外Paget病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D44v6与外阴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外阴正常皮肤、外阴白色病变、鳞状上皮内瘤样变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CD44v6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皮肤无CD44v6表达 ;在外阴白色病变中其阳性率为 2 6.7%;鳞状上皮内瘤样变中为 5 3 .3 %;外阴鳞状细胞癌中为 73 .3 %。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CD44v6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 92 .3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CD44v6与外阴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黑素瘤组织中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黑素瘤和50例色素痣患者的病变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变组织中的ALDH1、E-cad及uPAR的表达情况,分析这3种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组织病理特征、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黑素瘤组织中ALDH1和uPA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00%(41/50)和86.00%(43/50),均显著高于色素痣组(P0.05);黑素瘤组织中E-cad阳性表达率为38.00%(19/50),显著低于色素痣组(P0.05)。ALDH1、uPAR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厚度、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和组织病理分型均无相关性,但肿瘤厚度≥4 mm、浸润深度Ⅳ~Ⅴ、发生淋巴结转移等患者黑素瘤组织中ALDH1、uPAR表达阳性率均90%。浸润深度Ⅳ~Ⅴ的黑素瘤患者E-cad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浸润深度Ⅰ~Ⅲ的患者(P0.05),黑素瘤患者E-cad表达阳性率与其他临床特征无相关性。结论黑素瘤在发生和进展过程中ALDH1、uPAR表达上调,E-cad表达下调,E-cad表达下调与肿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观察MMP-9和TIMP-1在51例皮肤黑素瘤及15例色素痣石蜡切片中的表达,使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色素痣比较,皮肤恶性黑素瘤中MMP-9表达较强(P<0.05),MMP-9/TIMP-1比值较高(P<0.05)。MMP-9和TIMP-1的表达及MMP-9/TIMP-1比值与黑素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MMP-9表达较强(P<0.05),MMP-9/TIMP-1比值较高(P<0.05)。结论:MMP-9、TIMP-1蛋白的表达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侵袭性有关,MMP-9/TIMP-1比值增高提示肿瘤具有较高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在黑素瘤组织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SP免疫组化法检测突变型P53蛋白在40例原发性皮肤黑素瘤中的水平,以20例色素痣作为对照。结果突变型P53蛋白在皮肤黑素瘤和色素痣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0%和20.00%,其在黑素瘤中的水平明显高于色素痣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P53蛋白分布与黑素瘤病理学类型、病理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结论突变型P53蛋白在皮肤黑素瘤中的较高水平,对皮肤黑素瘤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2、MMP-9和E-cadherin在32例恶性黑素瘤及10例色素痣中的表达。结果 MMP-2与MMP-9在恶性黑素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75%和87.50%,均明显高于色素痣,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MMP-2与MMP-9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0.01)。E-cadherin在恶性黑素瘤中阳性表达率为21.88%,明显低于色素痣,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MMP-2、MMP-9在恶性黑素瘤中均呈高表达,E-cadherin却高表达于色素痣,对它们的检测可能成为预测恶性黑素瘤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HINT1)在黑素瘤中的表达和HIN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HINT1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56例黑素瘤及瘤旁组织和51例色素痣组织中HIN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黑素瘤和51例色素痣组织中HINT1蛋白的表达。结果 MSP显示,黑素瘤组织、瘤旁组织及色素痣组织中HIN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为76.8%(43/56)、33.9%(19/56)和35.3%(18/51),黑素瘤组HIN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瘤旁组织组和色素痣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10、18.749,均P<0.05),瘤旁组织组与色素痣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05)。免疫组化显示,56例黑素瘤和51例色素痣组织中分别有12例(21.4%)和42例(82.4%)HINT1蛋白阳性表达,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3,P<0.01)。12例HINT1蛋白阳性的黑素瘤组织中,有6例HIN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44例HINT1蛋白阴性的癌组织中HINT1启动子甲基化率高达84.1%(37/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7,P=0.013)。56例黑素瘤中,HIN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在Clark分级Ⅰ~Ⅱ级组(59.1%,13/22)与Ⅲ~Ⅴ级组(88.2%,30/3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5,P=0.012)。结论 HINT1在黑素瘤组织中低表达,其机制可能与启动子区发生高甲基化有关;HINT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参与黑素瘤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色素痣和恶性黑素瘤组织及A375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人皮肤组织、正常人色素痣以及恶性黑素瘤组织中PEDF的表达与分布.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正常黑素细胞及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中PEDF的表达与分布.用RTPCR法检测正常黑素细胞及A375中PEDF mRNA的表达.结果 ①PEDF在正常皮肤组织、正常人色素痣及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逐渐降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DF在正常黑素细胞中表达,而在恶性黑素瘤细胞株缺失.③PEDF mRNA在恶性黑素瘤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黑素细胞.结论 PEDF的表达降低在恶性黑素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及黑素瘤细胞株中BAG-1蛋白、P53、Bcl-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皮肤恶性黑素瘤、20例色素痣皮损石蜡包埋标本中BAG-1蛋白、P53和Bcl-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AG-1蛋白在黑素瘤细胞株M14和B16F10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BAG-1蛋白在32例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25例阳性,阳性表达率为78%;色素痣组20例中阳性3例,阳性表达率为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BAG-1蛋白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与Clark分级呈正相关(r = 0.47,P < 0.05),与P53、Bcl-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 值分别为0.05和0.11,P > 0.05)。BAG-1蛋白在黑素瘤细胞株M14、B16F10细胞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BAG-1蛋白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并与肿瘤的Clark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在皮肤黑素瘤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原发性皮肤黑素瘤、5例转移性皮肤黑素瘤、20例良性色素痣、10例正常皮肤组织和4株人黑素瘤细胞系中IGFBP7的表达。结果:IGFBP7在正常皮肤和良性色素痣细胞浆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而在皮肤黑素瘤胞浆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和20%。除人黑素瘤细胞系MV3阳性表达IGFBP7外,其余细胞系均阴性表达。结论:IGFBP7在皮肤黑素瘤组织和细胞系中的低表达或功能缺失可能参与了皮肤黑素瘤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骨桥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3例原发性恶性黑素瘤、17例转移性恶性黑素瘤及20例色素痣中骨桥蛋白和MMP-9的表达。结果 40例恶性黑素瘤中骨桥蛋白及MMP-9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75.0%;20例色素痣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10.0%。骨桥蛋白及MMP-9在恶性黑素瘤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色素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和MMP-9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是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均无关(P>0.05)。40例恶性黑素瘤中,骨桥蛋白与MMP-9均表达29例,均不表达4例。结论 骨桥蛋白及MMP-9在人恶性黑素瘤中高表达,但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黑素瘤的发生和侵袭转移机制,检测S100A4蛋白、上皮钙黏蛋白-E(E-cadherin)在黑素瘤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黑素瘤、30例黑素细胞痣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S100A4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S100A4在黑素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6.67%,明显高于其在黑素细胞痣中的表达(13.33%),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基本不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率为100%,与在黑素细胞痣中的表达(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黑素瘤组织中表达率为43.33%,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转移和无淋巴转移的黑素瘤中S100A4和E-cadherin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A4和E-cadherin与黑素瘤的转移可能有关,提示黑素瘤组织中S100A4和E-cadherin的检测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16和PCNA在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4例乳房外Paget病及20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P16和PCNA的表达.结果 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P16阳性率为29.4%,正常皮肤组织未见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CNA在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阳性率为85.29%,在正常皮肤组织为55.0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16,PCNA的阳性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但P16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16和PCNA可能参与了乳房外Paget病的发病过程,并且PCNA与乳房外Paget病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生存素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与VEGF和PCN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与恶性黑素瘤临床特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人恶性黑素瘤和30例色素痣组织中生存素、VEGF和PCNA蛋白表达.结果 ①生存素在恶性黑素瘤和色素痣中均有表达,但在恶性黑素瘤中表达明显高于色素痣(P<0.01).②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有30例表达VEGF(阳性率83.3%),36例表达PCNA(阳性率100%),而色素痣组织不表达VEGF和PCNA.③生存素的阳性表达与恶性黑素瘤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但其表达与VEGF和PCNA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 生存素可能参与恶性黑素瘤的增殖和与VEGF相关的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干细胞标志物CD133、nestin和CD44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种标记物在30例恶性黑素瘤及30例皮内痣皮损中的表达.结果 CD133、nestin和CD44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3.33%,80.00%和20.00%,在皮内痣分别是23.33%,53.33%和0,两组各标志物阳性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nestin和CD44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阳性细胞率平均值分别为2.98%±5.62%,34.92%±34.89%和1.28%±3.26%,在皮内痣分别为0.10%±0.21%,7.26%±13.13%和0,两组各标志物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阳性细胞率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细胞标志物CD133、nestin和CD44在恶性黑素瘤中高表达,在皮内痣中低表达或不表达,提示恶性黑素瘤中可能存在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皮肤恶性黑素瘤(MM)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肿瘤淋巴管的生长及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29例MM石蜡标本中VEGF-C/flt-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20例色素痣石蜡标本中VEGF-C/flt-4蛋白表达情况相对比,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C蛋白的阳性率为96.6%(28/29),flt-4的阳性率为86.2%(25/29),明显高于色素痣(P〈0.01),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肿瘤的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VEGF-C和flt-4的阳性表达相一致。结论:VEGF-C/flt-4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色素痣,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淋巴转移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受体)在色素痣及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RT-PCR检测色素痣和恶性黑素瘤组织中CB2受体在蛋白和mRNA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CB2受体在色素痣和恶性黑素瘤均有表达;在色素痣主要表达分布于痣细胞和表皮层的基底细胞层,在皮下组织中表达不明显;皮肤恶性黑素瘤与色素痣表达CB2的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黑素瘤中CB2受体在蛋白和基因水平表达均升高,恶性黑素瘤CB2受体表达强度明显大于色素痣.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对6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12例淋巴结转移灶、11例假性上皮瘤样增生、10例正常皮肤进行检测,探讨CD44v6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鳞状细胞癌CD44v6表达下调,且分化越差下调越明显,与是否转移及发病部位无关。提示CD44v6对维持表皮正常结构起重要作用,并与细胞增殖分化程度 有关,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肤黑素瘤、色素痣及Spitz痣组织中弹力纤维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Weigert间二苯酚—碱性品红染色法检测皮肤黑素瘤、色素痣及Spitz痣中弹力纤维的表达。结果 51例色素痣中见弹力纤维广泛散布于痣细胞团间;30例Spitz痣中,28例见弹性纤维广泛散布于痣细胞团间,2例弹力纤维减少;53例皮肤黑素瘤中,50例肿瘤团块内弹力纤维基本消失,3例存在少量且散在弹力纤维,弹力纤维在皮肤黑素瘤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色素痣组与Spitz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纤维染色有助于皮肤黑素瘤与色素痣及Spitz痣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5-羟甲基胞嘧啶(5?hmc)在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5?hmc与黑素瘤侵袭、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hmc在67例黑素瘤、20例色素痣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5?hmc表达与黑素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 黑素瘤中5?hmc表达阳性率为40.30%(27/67),色素痣为75%(15/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428,P = 0.006)。美国癌症联合会临床分期Ⅳ期黑素瘤中5?hm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Ⅱ、Ⅲ期黑素瘤(χ2 = 4.416,P = 0.036),淋巴结转移患者5?hm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χ2 = 5.902,P = 0.015),且5?hmc表达水平随黑素瘤组织Clark分级升高而降低(χ2 = 4.828,P = 0.028)。5?hmc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黑素瘤患者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存在远处淋巴结转移(风险比:2.67,95% CI:1.22 ~ 5.84)、未手术切除(风险比:0.41,95% CI:0.18 ~ 0.95)、5?hmc低水平表达(风险比:3.54,95% CI:1.09 ~ 11.43)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5?hmc可能参与黑素瘤侵袭转移,与黑素瘤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