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应首先了解其髁突形态的特点。 目的:探索成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双侧髁突形态的特点。 方法:收集临床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和正常志愿者各2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全颌曲面断层片,测量髁突上部高度、升支高度、髁突高度、髁突颈部宽度,并计算髁突上部高度/升支高度和髁突高度/髁突颈部宽度。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健侧和缺损侧髁突上部高度、髁突颈部宽度、髁突高度、髁突上部高度/升支高度减小(P < 0.05),且髁突形态类型存在明显差异,但升支高度和髁突高度/髁突颈部宽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且实验组患者健侧和缺损侧髁突上部高度、升支高度、髁突颈部宽度、髁突高度、髁突上部高度/升支高度、髁突高度/髁突颈部宽度以及髁突形态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成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呈现髁突短而颈部窄,髁突相对下颌升支短小的特点,这为临床上矫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提供临床依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上海地区Angle Ⅱ1类及个别正常牙台青少年牙、牙弓及基骨形态,为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上海地区个别正常(牙合)青少年50例(男女各25例)为对照组;以Angle Ⅱ1类50例(男女各25例)为实验组.分别测量牙量,牙弓宽度及长度,基骨宽度及长度.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牙弓形态:实验组上颌中段和后段牙弓宽度显著减小,上颌前段,下颌各段牙弓宽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上下颌各段牙弓长度显著增加.(2)基骨形态:实验组上颌基骨宽度显著减小,基骨长度显著增加;下颌基骨形态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牙量:实验组上下颌牙量均显著增加.结论 (1)Angle Ⅱ1类患者未发现尖牙区和下颌牙弓狭窄,提示临床上尽量不要轻易扩展上颌尖牙区和下颌牙弓宽度.(2)Angle Ⅱ1类患者上颌牙弓和基骨均显狭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引发下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台的相关因素,为口腔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800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49例,女451例,平均年龄21.7±3.31 岁,其中45例发生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测量上颌后段牙弓间隙,下颌后段牙弓间隙,ANB角,上颌第一磨牙区和上颌第二磨牙区的牙槽弓宽度和下颌第一磨牙区和下颌第二磨牙区的牙槽弓宽度,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发生率为5.6%,其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回归方程:第二磨牙正锁(牙合)=22.974 8+2.025 7×上颌后段牙弓拥挤度+1.537 2×下颌后段牙弓拥挤度+1.007 1×ANB角度+0.378 5×上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0.4897×下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结论 第二磨牙正锁(牙合)与上颌后段牙弓拥挤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下颌后段牙弓拥挤度、ANB角度和上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呈正相关关系,与下颌第二磨牙处的牙槽弓宽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胎儿宫内手术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制作和观察21~32周正常和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胎儿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比较它们颌面部血供的来源及吻合情况。结果①正常胎儿颌面部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颏下动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鼻翼下缘动脉、鼻翼动脉、鼻外侧动脉、鼻背动脉、眶下动脉及面横动脉等,这些动脉及其分支构筑颌面部组织丰富的血管网;②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胎儿患侧上唇动脉沿裂缘向上至鼻翼基底部与鼻翼下缘动脉等相吻合,患侧部分腭骨缺损暴露的腭大动脉穿过骨残端与患侧鼻腔内的血管相吻合。结论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胎儿颌面部进行宫内修复手术,重点在鼻部和上唇部的血供,主要以上唇动脉、鼻翼下缘动脉和腭大动脉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Millard法(旋转推进法)和改良Tennison法(三角瓣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疗效及对患者颌面形态的影响。 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院收治的52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分为Millard治疗组和改良Tennison治疗组,每组26例。术后6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于手术治疗前后,采用照片测量法测量患儿的鼻部形态指标,包括Enw(内眦间距)、BAW(鼻部高度)、BADH(双侧鼻翼高度差)、CHW(口角间距)、CL(鼻小柱高度)、CW(鼻小柱宽度)、NBD(鼻背倾斜度)、CD(鼻小柱倾斜度),测量患儿的健侧和患侧唇高。 结果 治疗后,改良Tennison组的临床修复优良率为88.46%,高于Millard组(69.23%),P<0.05。改良Tennison组平均BAW、CL、CW均大于对照组,平均BADH、CD均小于对照组(P<0.05),改良Tennison组健侧-患侧唇高差小于Millard组(P<0.05)。 结论 改良Tennison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整体疗效优于Millard法,能较好地保持鼻部和唇部形态的对称性,更好地控制患者颌面形态,维持颜面美观的形态学机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单侧唇腭裂患者快速扩弓矫治的生物力学机理对探索影响术后复发主要因素和指导临床手术规划有重要意义.基于CT断层扫描技术、CAD建模技术和有限元建模技术建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扩弓力在UCLP患者上颌复合体的传递模式、骨缝应力状态及颅颌面各骨块位移特性,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扩弓力通过牙齿沿牙槽骨、上颌骨、翼突、蝶骨向颞骨颅底传导,应力呈梯度递减并向上、向后传导,蝶骨是其阻抗中心,在上颌前缘、颧蝶交汇处及鼻额部等部位有应力集中,由于上颌骨不对称结构的影响,裂侧应力及位移较大;扩弓量的最大区是在牙槽区,向上逐渐递减,形成底边向下的三角形,计算结果与临床治疗结果较吻合.由此说明,蝶骨的翼板近颅底处是约束上颌扩弓最主要的因素,上颌前缘也受较大应力,如果医师能松解翼板及打断上颌前缘,临床将获得更大的扩弓量,上颌骨、鼻腔及颧骨扩弓后也将趋于稳定,其在保持期复发回缩的可能性将减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Millard法(旋转推进法)和改良Tennison法(三角瓣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疗效及对患者颌面形态的影响。 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院收治的52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分为Millard治疗组和改良Tennison治疗组,每组26例。术后6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于手术治疗前后,采用照片测量法测量患儿的鼻部形态指标,包括Enw(内眦间距)、BAW(鼻部高度)、BADH(双侧鼻翼高度差)、CHW(口角间距)、CL(鼻小柱高度)、CW(鼻小柱宽度)、NBD(鼻背倾斜度)、CD(鼻小柱倾斜度),测量患儿的健侧和患侧唇高。 结果 治疗后,改良Tennison组的临床修复优良率为88.46%,高于Millard组(69.23%),P<0.05。改良Tennison组平均BAW、CL、CW均大于对照组,平均BADH、CD均小于对照组(P<0.05),改良Tennison组健侧-患侧唇高差小于Millard组(P<0.05)。 结论 改良Tennison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整体疗效优于Millard法,能较好地保持鼻部和唇部形态的对称性,更好地控制患者颌面形态,维持颜面美观的形态学机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柳州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危险程度。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广西柳州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进行了环境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配对资料χ2检验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性有关的环境因素,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儿童与正常健康对照儿童178对。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中单纯唇裂53例,唇裂合并腭裂79例,单纯腭裂46例。多因素分析提示居住在农村(OR=2.35)、母亲孕前6个月或孕早期接触宠物(OR=4.46)、母亲孕前6个月或孕早期被动吸烟(OR=2.20)、先兆流产(OR=20.8)、母亲慢性病史(OR=31.84)、母亲出生缺陷家族史(OR=11.14)、父亲职业有害物理因素接触史(OR=4.62)是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母亲孕前6个月至孕早期补充叶酸(OR=0.30)、父亲文化程度高(OR=0.14)是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影响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根据研究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措施,提高孕前保健意识,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缺乏关于新疆维吾尔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易感基因研究相关遗传资料。目的:探讨IRF6基因与新疆地区维吾尔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久居新疆的维吾尔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100例和同期上呼吸道感染儿童60例做对照组,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IRF6基因编码区、5’UTR区及第一外显子前500 bp进行测序。结果与结论:将测序结果与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较,共发现11个高频SNPs位点:rs861019、rs7552506、rs2235377、rs2235371、rs2013162、rs7545538、rs7545542、rs12403006、rs846808、rs34743335、rs2235373。rs7545538(CG,P=0.007),rs7545542(CT,P=0.044)和rs2235373(GA,P=0.049)等位基因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s7545538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7);余位点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以上11个高频SNPs进行单倍型分析,共构成2个单倍体域,第一个单倍体域最常见的单倍型有4种:CCGGTCCGATCACATTAGAC,其中最有意义的单倍型为CCGAT(P=0.032);第二个单倍体域最常见的单倍型有3种:TACATGTAG,其中最有意义的单倍型为TAC(P=0.009),TAG(P=0.003)。分析结果发现,IRF6基因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对于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 10-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唇腭裂相关性的研究国内外结果不一,未见结合干预因素叶酸影响的相关报道。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及补充叶酸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病关系。 方法:选取2008-09/2010-03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就诊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110例,采用PCR-RFLP法检测外周血中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型并与40例健康对照比较频数差异。同时结合母孕期是否补充叶酸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病例组和对照组C677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且有家族史的患者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无家族史患者(P < 0.05)。对母孕期是否补充叶酸进行比较,发现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叶酸摄入呈负相关(χ2=4.304,r=-0.169,P  < 0.05)。结果提示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与河南汉族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相关,母孕期补充叶酸能降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Patients with cleft left lip and palate (CLP) normally require extensive surgery from an early age up to the end of adolescence. These surgeries affect the growth of the maxillofacial complex.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cleft itself affects growth of the maxillofacial complex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By analysing the width and elevation of the palatal shelves in unoperated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 and BCLP, respectively) and a non-cleft control group, it is possible to gain more insight into the real intrinsic growth potential of the maxillary structures. In this study, dental casts of the full permanent denti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unrepaired UCLP (n = 68) and BCLP (n = 13) and non-cleft controls (n = 24) from the same area of Indonesia were digitized three-dimensionally. Maxillary arch width in the canine, premolar and molar regions, and the width and elevation of the palatal shelves were measured. Results showed that in patients with UCLP, the width of the palatal shelves on the cleft side in all regions, and on the non-cleft side in the canine/first premolar region,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BCLP subjects showed similar deviations. In the UCLP group, the palatal shelves were rotated cranially and positioned more vertically. In the BCLP group, the palatal shelves were inclined by almost 10 °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width of the palatal shelf and width of the maxillary arch positively correlated in the canine and first premolar regions for both the cleft and non-cleft side in patients with UCLP, and in the canine region for patients with BCLP. This means that the wider the palatal shelf, the wider the maxillary arch. The elevation of palatal shelves correlated with the maxillary arch width in all regions in patients with UCLP, and only in the premolar reg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us, the wider the arch width, the smaller the elevation angle (the maxillary shelves are less vertical). No correlations between palatal shelf elevation and maxillary arch width were found in the BCLP group. This shows that the intrinsic growth potential in patients with UCLP and BCLP is affected by a smaller palatal shelf width and larger elevation of the shelves. These deviations may result in a wider clef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情况,为先天性唇腭裂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引产及分娩的先天性唇腭裂畸形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纯唇裂、唇裂合并腭裂性别、单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唇腭裂左右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唇腭裂城乡分布无统计学意义。唇腭裂家族发病亲缘关系、三种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唇腭裂伴发畸形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唇裂合并腭裂最常见。唇腭裂各类型中除单纯腭裂外男性多于女性,单侧多于双侧。唇腭裂家族发病情况与亲缘关系的远近无关。唇腭裂伴发畸形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鼻肌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鼻肌的解剖分部、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0具成人尸体及1具单侧唇裂死胎(胎龄8个月),采用由浅入深,逐层显示和顺肌肉走行为原则的大体解剖方法。结果:鼻肌是起源于上颌骨切牙窝的一组扁平肌,按肌纤维走行分为4部分,即横部、翼部、基底部和小柱部。唇裂死胎解剖中未见裂侧之基底部和小柱部。结论:鼻肌是外鼻下端主要的肌肉组织,对外鼻的形态维持起重要作用。唇裂患者裂侧鼻肌发育畸形,隧导致了两侧鼻肌肌力的失衡,进而导致或加剧了单侧唇裂患者复杂多样的外鼻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单侧性唇腭裂胎儿宫内手术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制作和观察21~32周正常和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胎儿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比较他们唇腭部血供的来源及吻合情况。 结果 ①正常胎儿唇腭部的血供主要由上唇动脉、鼻翼下缘动脉和腭大动脉组成。两侧上唇动脉在中线附近吻合成上唇动脉弓,并在鼻中隔前下部形成浅深两层血管网,且上唇动脉鼻中隔支也与腭大动脉穿支相互吻合;②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胎儿唇腭部血供由于患侧裂隙的阻隔,导致左右上唇动脉不能吻合成弓,患侧腭大动脉穿过骨残端与患侧鼻腔内的血管相吻合。 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胎儿唇腭部血管非常丰富,尤以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为血供主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测单侧完全性唇裂Millard术后1、3、6年患儿鼻唇部结构,为术后继发鼻唇畸形分类提供参考数据及后期手术矫正方法和手术时间选择提供参照。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和口腔科单侧完全性唇裂Millard法术后1、3及6年患儿鼻唇部结构测量的资料,患儿手术时年龄均为6个月,分别列为术后1年组(12例)、3年组(13例)、6年组(12例);并对应选取1.5、3.5和6.5岁同年龄段颌面部无先天性畸形、无手术史的儿童作对照,分别列为正常1.5岁组(13名)、3.5岁组(12例)、6.5岁组(15名)。各组性别不限。以Farkas头面部测量内容为基础,选择11个测量标记点,15个观察项目(11个线性观察项目,4个角度观察项目)进行测量。结果 与正常1.5岁组比较,术后1年组患儿的鼻小柱宽度、鼻翼基底宽、鼻宽、唇高、唇宽四项、鼻唇角、鼻尖角、患侧鼻翼厚度,以及患侧和健侧的鼻孔宽、鼻孔高、鼻翼长、鼻翼外侧角、鼻前角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正常3.5岁组比较,术后3年组患儿的鼻小柱宽度、鼻翼基底宽、鼻宽、唇宽四项、鼻唇角、鼻尖角和健侧的鼻翼外侧角、鼻前角、鼻孔高,以及患侧和健侧的鼻孔宽、鼻翼长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正常6.5岁组比较,术后6年组患儿的健侧鼻孔宽、唇宽四项、鼻唇角、鼻尖角,以及患侧和健侧的鼻孔高、鼻翼厚度、鼻翼外侧角、鼻前角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Millard法术后随年龄增长,患儿鼻唇部结构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整体趋势逐渐减小,说明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有自行矫正的趋势;为减少术后出现畸形,健侧鼻孔宽、高和唇宽四项在行Millard法唇裂修复术时应提前给予预防。鼻唇角、鼻尖角、健侧鼻翼外侧角、健侧鼻前角可适时根据畸形程度给予矫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PI3K/Akt信号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开放抑制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ECs)fractalkine(FKN)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SD大鼠离体MMECs,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24皿,随机分为4组( EM>n /EM>=6):正常对照组(N组)、缺氧/复氧组(H/R组)、二氮嗪预处理+缺氧/复氧组(DZ组)、LY294002+二氮嗪预处理+缺氧/复氧组(LY294002+DZ组)。DZ组加入100μmol/L二氮嗪预处理2h,LY294002+DZ组在加入 100μmol/L LY294002预处理2h后再加入100μmol/L二氮嗪预处理2h,然后和缺氧复氧组同样进行缺氧2h、复氧2h。Hoechst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显微结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活力,RT-PCR检测Akt和FKNmRNA水平, 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蛋白水平。结果 与N 组比较,H/R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EM>P /EM><0.01)、凋亡率显著升高(EM>P/EM> <0.01), FKN mRNA和FK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0.01)、Akt mRNA和Akt蛋白升高( EM>P/EM> <0.05)。与H/R组比较,DZ组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EM>P/EM> <0.01)、凋亡率显著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FF2)在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及其与胃溃疡愈合的关系. 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溃疡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溃疡组和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中TFF2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 TFF2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纹状管、闰管和小叶间导管、颗粒曲管少颗粒细胞的胞质,管腔内亦有阳性物质表达,近腔面处较多.和正常组相比,溃疡1d时TFF2阳性物质面密度和积分吸光度明显增高,2d时最低,4、6d时逐渐升高(P<0.01),10~23d时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溃疡1、2、4、6、10、14、23d TFF2/GAPDH吸光度比值除2d溃疡组略有增高外,其他各溃疡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 结论 大鼠下颌下腺中TFF2参与了胃溃疡愈合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紧密连接蛋白-1(ZO-1)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101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ZO-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以61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63例甲基...  相似文献   

19.
杨军英  徐存拴 《解剖学报》2009,40(3):423-427
目的 研究比较3种新的含硒化合物在体内、外的抗癌作用和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移植瘤生长抑制实验及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以及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测分析含硒化合物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 结果 3种含硒化合物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P<0.05)和S180、H22移植瘤(n=10)的生长(P<0.01);使K562细胞出现体积缩小,细胞膜完整,染色质高度凝集,边集,核浓染、碎裂,伴有出泡现象和凋亡小体出现等典型的凋亡特征;对K562细胞的周期分布有明显影响,且在大剂量时出现了明显的亚二倍体峰;能够明显增加K562细胞内Ca2+、Mg2+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荧光强度(P<0.01),但pH值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 结论 3种含硒化合物均有体内、体外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2+、Mg2+、(活性氧ROS)、pH值和线粒体膜电位(MMP)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