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目的比较应用Brown注意缺陷障碍量表(BADDS)评价中国和美国6~12岁儿童注意障碍和多动冲动等问题时评分的区别。方法对北京市某2所小学1~6年级的700名学生进行调查,6~7岁的儿童由父母和教师在指导语下分别填写BADDS的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8~12岁儿童由儿童本人、父母和教师在指导语下分别填写BADDS的自评问卷、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比较中国和美国儿童各年龄段评分的差异。结果 1.在6~7岁儿童的教师问卷评分中,中国和美国儿童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父母问卷中,包括在调节警觉程度、保持努力和决定处理速度、应对挫折和调节情绪、监督并自我调节行为等方面,中国儿童评分均低于美国儿童。2.在8~12岁儿童的父母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自评问卷中,在集中、保持和转换注意及使用工作记忆和回忆方面,中国和美国儿童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在调节警觉程度、保持努力和决定处理速度、监督并自我调节等行为方面,中美儿童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ADDS对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评估是适用的,但引进和应用前需建立中国常模。 相似文献
2.
麻宏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805-808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保健门诊中最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故近年日益受到重视。2005年以来我国在国内外主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50余篇,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不断完善和规范。现将2004年以来我国ADHD的诊断进展报告如下,并着重强调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为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儿童ADHD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儿童血铅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儿童血铅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相关性。方法对100名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据其血铅水平分为血铅水平正常组(对照组)及血铅水平增高组(实验组)各50例,再对两组儿童分别进行Conners量表测查,研究Conners量表分值与血铅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血铅水平正常组Conners量表分值明显低于铅中毒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且血铅水平与Conners量表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通过血铅水平的测定,可早发现、早诊断ADHD,有利于进行早期干预,从两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多巴胺转运体与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缺陷障碍(ADHD)是儿童期尤其是学龄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有效改善ADHD症状的中枢兴奋剂哌醋甲酯主要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DAT),所以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个方面对:DAT进行了研究,认为DA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ADHD的患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而在患者和动物模型的研究上也出现了DAT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对DAT与ADHD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将对ADHD的病因分析、诊断确立及药物治疗等方面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为ADHD儿童的行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就诊的ADHD儿童均进行智力筛查,用Achenbach进行行为问卷筛查,感觉统合能力测评,并对行为因子与相关因数行卡方检验。结果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67.61%,行为问题的发生在不同ADHD的型别及感觉统合能力间有非常显著相关性(P<0.01,0.05)。结论治疗ADHD应遵循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多巴胺转运体与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缺陷障碍(ADHD)是儿童期尤其是学龄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有效改善ADHD症状的中枢兴奋剂哌醋甲酯主要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DAT),所以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个方面对DAT进行了研究,认为DA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ADHD的患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而在患者和动物模型的研究上也出现了DAT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对DAT与ADHD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将对ADHD的病因分析、诊断确立及药物治疗等方面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和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注意缺陷障碍(ADHD)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儿童行为障碍,病因目前仍不清楚。这些患儿中很多存在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也可引起和加重ADHD的症状。因此,睡眠障碍可能是ADHD的病因之一,对睡眠障碍进行治疗有可能改善ADHD的症状,这就为ADHD的病因研究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从ADHD患儿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睡眠周期的改变、ADHD与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多动腿综合征及睡眠呼吸紊乱的关系、中枢兴奋性药物对ADHD睡眠结构的影响以及ADHD共患病对睡眠的影响等方面阐述ADHD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AR患儿较正常儿童有更高的ADHD相关症状评分;ADHD儿童出现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风... 相似文献
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睡眠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睡眠结构。方法2005-06—2006-04用多导睡眠监护仪(PSG)对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就诊的41例ADHD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进行全夜睡眠结构检测。结果41例ADHD儿童中混合型(ADHD-C)24例、注意缺陷型(ADHD-I)11例、多动/冲动型(ADHD-H)6例。其中男35例,女6例(ADHD-I3、ADHD-C2、ADHD-H1例)。与对照组比较ADHD组REM潜伏期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ADHD-C儿童睡眠Ⅱ期百分比较ADHD-I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ADHD组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发生率为41·5%,正常组PLMS发生率为1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ADHD组及正常对照组脑电图未见疒间性放电。结论(1)ADHD儿童存在REM睡眠结构的改变、入睡困难及睡眠效率降低;(2)PLMS也是导致ADHD儿童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3)ADHD儿童以男孩为主,女孩以注意力缺陷型为主。对学习困难的女孩应注意是否患有ADHD。 相似文献
10.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尽管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其仍是较难诊断的儿童精神障碍之一。由于ADHD缺乏具鉴别意义的病因学或病理学改变 ,主要靠特殊行为症状来确诊 ,因此给诊断一致性带来困难。一、ADHD的发展史早在 19世纪末 ,人们就认识到儿童的多动症状。Still和Ebaugh等描述了在精神发育迟滞和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儿童中的“不安宁、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动”表现。 2 0世纪 4 0年代 ,Strauss等认为这类症状与脑损伤有关 ,… 相似文献
11.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神经心理缺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以注意维持的缺损、冲动性及多动性为其主要特征。近些年,ADHD儿童在各种神经心理功能领域上的缺陷均得到了证实,其中包括智力、注意与抑制、言语和空间工作记忆、定势转换、计划和监控等。一些有关ADHD心理机制的重要理论也被相继提出,其中代表性的有反应抑制模型、认知能量模型、双通道理论和状态调节理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服用哌甲酯治疗前后认知电位(P300)变化,以此指标指导ADHD儿童治疗。方法对22例ADHD儿童采用视觉诱发电位刺激,检测其服用哌甲酯治疗前后脑视觉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变化。结果服用哌甲酯后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波幅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ADHD儿童服用哌甲酯前后P300潜伏期变化可指导临床ADHD儿童治疗。 相似文献
1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情绪问题。方法ADHD儿童70例与对照组儿童45例分别自行完成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结果ADHD组儿童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学校恐怖及焦虑、抑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ADHD组儿童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哌甲酯对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寻找潜在的疗效影响因素及疗效预测指标.方法 入组标准为符合我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疗建议》中ADHD诊断标准的患儿,给予系统的哌甲酯剂量滴定.以父母填写的ADHD评定量表、Conners'量表和对儿童进行的持续性操作测试(CPT)作为疗效评价指标,随访观察6个月.收集潜在的疗效影响因素资料,包括就诊时症状严重程度、智商、学习成绩等.结果 1.总的疗效指标分析:父母填写的ADHD症状评定量表分、Conners'量表分、儿童进行的CPT治疗前后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各亚型疗效比较:(1) ADHD症状评定量表总分的减分率:混合型与注意障碍为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动冲动型及混合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动冲动型与注意障碍为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Conners'量表减分率:混合型、注意障碍为主型、多动冲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CPT平均分的减分率:混合型、注意障碍为主型、多动冲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有效率和显效率:混合型有效率68.25%,显效率55.56%;注意障碍为主型有效率75.82%,显效率56.04%;多动冲动型有效率63.64%,显效率45.45%.3.疗效影响因素:就诊时症状的严重程度和韦氏智商评分与疗效相关.结论 哌甲酯治疗儿童ADHD安全有效,对混合型和注意障碍为主型的ADHD患儿的疗效可能优于多动冲动型.疗效的可能影响因素包括治疗前症状的严重程度和韦氏智商评分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深圳市7~14岁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对深圳市7~14岁在校学龄儿童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经TRS初步筛查为阳性的儿童进行小儿神经专科门诊随访,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ADHD,统计分析家长填写的ADHD影响因素调查表,完成ADHD影响因素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深圳市7~14岁儿童ADHD总患病率为5.40%(442/8 193),其中男性高于女性,7~9岁年龄组儿童患病率最高,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出生窒息史、挑食/偏食习惯、右手或左手的习惯、每天看电视时间、同学之间关系是ADHD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深圳市学龄儿童ADHD患病率与国内外其他调查相近,ADHD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家长、教师及医师应共同合作,重视早期针对性干预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方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可能的遗传方式。方法 用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模型理论方法估计 54个ADHD家系各级亲属遗传度和ADHD再病风险。结果 1 .ADHD的平均遗传度为 (1 0 2 .47± 9.78) % ;2 .一级亲属患病风险增高 (2 3 .0 % )明显高于群体患病率 (2 .6 % ) ,各级亲属患病率随着与先证者的亲属关系级数递增而剧减。结论 ADHD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具有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其遗传因素在决定疾病易患性变异上可能有重要作用 ,除微效、累加的多对基因外 ,可能还存在主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方法 ADHD患儿32例口服哌甲酯后应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Go/Nogo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检测,以3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事件相关电位主成分进行比较。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DHD患儿服药后Go-P3潜伏期(355.16±17.04)ms,短于服药前(366.66±19.32)ms,但长于健康对照组(333.70±23.57)ms(Pa<0.05);波幅(5.88±1.72)μV,高于服药前(4.82±2.14)μV,但低于健康对照组(7.19±1.87)μV(Pa<0.05);ADHD患儿服药后Nogo-P3波幅(6.13±1.68)μV,高于服药前(5.04±1.76)μV,但低于健康对照组(8.32±2.03)μV(P<0.05,0.01)。结论哌甲酯能改善ADHD患儿的注意性及抑制性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心理控制源的角度探讨父母教育对伴或不伴对立违抗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影响.方法 对湖南省长沙、益阳、娄底、郴州、水州、怀化6个城市5~17岁中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 进行抽样调查,共抽样9 495例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第一阶段筛查,即由凋查儿童的父母、教师或抚养者填写儿童精神障碍调查筛查表(自编),凡父母或教师所填的症状筛查表有一条为"是"或ADHD、ODD诊断量表中任一个达到该疾病的诊断条目数者为筛查阳性;第二阶段为临床诊断,调查者对筛查阳性的中小学生用半定式诊断检查表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进行临床诊断.确定单纯ADHD组247例,ADHD加ODD组138例,健康对照组217例.凡符合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和随机抽取的健康对照组儿童由父母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结果1.健康对照组与单纯ADHD组比较,母亲教育方式和父母教养态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1).健康对照组与ADHD加ODD组比较,父母亲教育方式和父母教养态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1).2.单纯ADH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教育成效与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因子评分较高,而父母对命运或机遇信念因子评分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5).3.ADHD加OD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教育成效因子评分与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因子评分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a<0.01).4.单纯ADHD组与ADHD加ODD组比较,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因子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父母负性心理控制源与伴或不伴ODD的ADHI)患儿的不良行为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应改变父母对孩子教育认知的偏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促甲状腺激素(TSH)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发病中的作用。方法ADHD患儿32例。其中混合型(ADHD-C)19例,注意缺陷型(ADHD-I)9例,多动-冲动型(ADHD-HI)4例。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TH、TSH水平,且与1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ADHD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均正常,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a<0.01);ADHD-I组及ADHD-HI、ADHD-C亚型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均正常,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a<0.05);ADHD-I、ADHD-HI、ADHD-C组间相比,TH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2.ADHD组及不同亚型组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素(T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a>0.05)。结论FT3、T3可能参与ADHD的发病,TSH水平与ADHD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