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但其病理生理过程仍不明确。对治疗DCVS有效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包括离子通道阻断剂或开放剂,内皮素(ET)合成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抗炎、抗氧化制剂,纤维蛋白溶解剂和祖国传统医药等。本文综述近年来对SAH后DCVS的基础和临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探讨各种药物的使用、疗效以及目前存在的争议。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致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率为25%-42%。我院自1998年-2004年来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预防治疗SAH并发DCVS,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中的作用机制,采用ELISA法动态观察了SAH后CNS犬的血浆,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浆IL-6含量在注血后第4天有轻度升高,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注血后30min及第7天则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脑脊液IL-6含量在第4天和第7天则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提示SAH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激活,可能是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原因之一.IL-6可能参与了DCVS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剂量脑脊液置换,联合椎管内地塞米松注射疗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疗效。方法对6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取传统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脑脊液置换,每次置换150mL,最后鞘内注入地塞米松,每周3~4次,共4~7次至脑脊液转清为止,观察记录两组DCVS发生数、脑梗死发生及病死数。结果治疗组DCVS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3.75%、0%、2.78%,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8.75%、9.38%、12.5%(P<0.05)。结论大剂量脑脊液置换,联合椎管内地塞米松注射疗法,可有效降低SAH后DCVS发生率,同时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刘曼  王立法 《河北医药》2012,34(4):571-572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ovascular spasm,D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重要并发症,DCVS以及继发的脑缺血改变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DCVS与红细胞破坏释放活性物质、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5-HT)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有关.河北省清苑县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252医院2004年6月至2010年2月采用不同剂量脑脊液置换治疗SAH 94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4例SAH患者均行颅脑CT、腰穿脑脊液化验检查,符合第五届全国脑血管会议SAH诊断标准,其中男64例,女30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53.7岁.人院时发病0.5~68 h,均为首次发病.按照Botterrell分级法:Ⅰ~Ⅲ级患者纳入本资料,入院时达Ⅳ级a(浅昏迷、有神经系统体征、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Ⅳ级b(老年患者、浅昏迷且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者)和V级(深昏迷、去大脑强直、生命体征有改变者)均不纳入本资料.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血管痉挛,(DCVS)发生率较高是引起SAH患者死亡及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主要原因[1],为此我们在2001年8月~2004年2月应用血舒通和尼莫地平对90例SAH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其对DCVS的防治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血舒通组45例分为:观察组1,30例,观察组2,1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8~70岁,平均58岁;尼莫地平组45例分为:观察组1,30例,观察组2,1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8-70岁,平均60岁;两组间性别与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无显著性(P>0.05)。1.2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诊断①临床症状蛛网膜下…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早期外科手术和脑血管痉挛的积极防治,已使总死亡率由50%降至33%。但是,年龄在60岁以上SAH患者预后仍较差,死亡率高。本文通过对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SAH患者进行回顾,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便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老年人SAH,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蛛网腔下腔出血(SAH)患者急性期TCD变化与血浆心纳素(ANF)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1例SAH患者及2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TCD及血浆ANF检测。结果41例SAH患者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血浆ANF明显高于对照组。且SAH患者血浆ANF水平随MCA血流速度变化而变化。结论SAH患者MCA血流速度与血浆ANF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血浆ANF可作为评价SAH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程度的参考指标。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进普  张旭光 《河北医药》2009,31(18):2458-245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神经科常见急症,是一类病死率及致残率都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技术不仅能明确病因,为SAH的病因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而且对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影响SAH预后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早期进行病因学诊断并针对病因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SAH复发,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我们选择了本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进行DSA检查的SAH患者40例,对其临床及脑血管造影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诊治经验,以提高SAH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5年来我科收治的SAH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SAH患者经手术治疗35例,非手术治疗23例,死亡30例(51.7%),重残10例(17.2%),中残8例(13.8%),良好10例(17.2%).结论 加强对SAH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积极行手术减压及生命支持,维持有效的脑血流灌注和脑供氧,改善脑微循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提高SAH患者救治或成功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脊液等容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 2 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病例随机分为脑脊液等容置换组 ( 12例 )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 11例 ) ,比较脑脊液等容置换防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DCVS)的疗效。结果 :脑脊液等容置换组有 3例发生DCVS ,对照组有 8例 (P <0 .0 5 ) ;因DCVS而出现延迟性脑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DIND)者经头颅CT证实 ,脑脊液等容置换组脑梗塞有 1例 ,对照组有 6例 ,两组相比 P <0 .0 1;脑脊液等容置换组的死亡率也较对照组低。结论 :脑脊液等容置换有较好的防治SAH后DCV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底部或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脑血管病。再出血是SAH的致命并发症,而1个月内再出血的危险性最大。为此,临床上要求SAH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绝对卧床休息改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其生理及心理均会产生不适。我院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190例SAH患者进行了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如贵 《河北医药》2011,33(4):533-534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静脉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防治作用及缓解SAH后头痛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56例SAH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并逆时选取2005年1月以前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50例SAH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头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静脉应用尼莫地平治疗SAH,对预防SAH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有效,且可有效缩短SAH后头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其突出症状为头痛。2002年3月2005年3月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SAH,对缓解患者头痛、预防早期脑血管痉挛及预防再次出血方面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多种原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脑血管病。再次发生出血是SAH的致命并发症。为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SAH再出血发生率的影响,笔者对SAH患者采取了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3月我院就诊的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症状,对结果与预后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本组45例SAH患者,治愈35例(77.8%),好转9例(20%),死亡1例(2.2%);10例再出血。结论对于SAH患者的护理,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防止再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3~2006年对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患者采用脑脊液差量置换,现对其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室积血(IVH)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合并IVH的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检查之后治疗动脉瘤,计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总量评分与IVH体积。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将60例患者按照预后水平分为预后良好组(mRS分级为0~2级,n=42)和预后较差组(mRS分级为3~6级,n=18)。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AH总量评分、IVH体积对合并IVH的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较差组的动脉瘤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的SAH总量评分与IVH体积低于预后较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总量评分和IVH体积预测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676和0.702,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AUC=0.823,95%CI=0.710~0.935,P<0.001)。结论 预后良好的合并IVH的a SAH患者,其SAH总量评分与IVH体积均低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鱼  雷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88-3489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科常见病及危重症之一。国外研究表明:SAH患者在fI缶床首诊时误诊率为25%。本文收集我院神经内科1999年12月~2005年12Jq误诊的32例SAH患者,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SAH患者32例,年龄21~57岁,平均36岁。首诊时均被误诊,将误诊分析如下:1.1误诊为血管性头痛21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顶部和(或)颞部胀痛、跳痛。5例合并枕部胀痛,但头痛程度相对较轻;4例脑膜刺激征可疑;6例伴恶心,未呕吐。其中10例门诊头颅CT未见异常,15例为首次发病,6例既往有类似发作史。大多数为活动中起病。  相似文献   

20.
CT血管造影在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行CTA,寻找动脉瘤(包括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证实。结果本组26例患者共检出21例22个动脉瘤(1例为2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8个,后交通动脉瘤2个,大脑前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瘤5个,颈内动脉瘤3个,10例患者经DSA证实,15例患者经手术证实,1例患者因病情发展迅速,行DSA及手术前死亡。结论CTA无创伤、费用低、安全可靠、所需时间短、三维立体成像空间分辨率高,对于SAH患者的破裂动脉瘤检出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SAH患者筛查动脉瘤的初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