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吞咽困难是前路颈椎融合术(ACF)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吞咽食物过程中出现功能障碍及吞咽时产生咽部、胸骨后或食管部位的梗阻、停滞、烧灼等不适感,通常为一过性,且预后较好,但临床不乏长期吞咽困难病例。据文献报道,术后1年仍有1.1%~15.2%的患者存在吞咽困难[1-4]。目前其病理生理机制及危险因素尚不明确。有研究提出,喉上/喉返神经损伤[5]、术中食管过度牵拉[6]、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7]等因素可导致术后吞咽困难。术后吞咽困难不仅对患者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8],亦增加了住院患者死亡率及30 d再入院率[9]。因此,提升对ACF术后吞咽困难危险因素的认识,有助于脊柱外科医师更好地理解并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本研究对ACF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单节段和双/多节段颈椎前路融合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和吞咽困难发生率。方法纳入颈椎前路融合术病例123例,单节段组50例,双/多节段组73例,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前软组织宽度,比较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及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单节段组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宽度为(8.29±3.98)mm,吞咽困难发生率为40.0%,均低于双/多节段组的(11.14±5.17)mm和64.4%。且无论高位(C4/C5节段及以上)或低位手术(C5节段以下),单节段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宽度和吞咽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双/多节段术后。结论多节段手术可能是颈椎前路手术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和吞咽困难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术前针对相关人群的宣教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2种联合手术(hybrid surgery,HS)治疗连续3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5月,因连续3个节段颈椎病行HS治疗的1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短板(short plate,SP)组和长板(long plate,LP)组.比较分析2组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颈椎曲度、并发症等情况及一般资料.对比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吞咽功能障碍简明量表(dysphagia short questionnaire,DSQ)评分,评估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0),颈椎曲度明显改善(P=0.00),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SP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DSQ评分均显著低于LP组(P=0.01,P=0.00).结论 2种HS治疗连续3节段颈椎病均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并能较好的维持颈椎曲度;使用短颈椎前路钢板可能会降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多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采用传统钢板+cage和“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植入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前路钢板+cage植入的118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为钢板cage组,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Zero-p颈椎椎间融合器植入的108例患者为Zero-p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法(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摄颈椎X片评价植骨融合程度、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采用Bazaz吞咽困难分级及改良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估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及相关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为2.4年(1.0~3.5年).术后第2天钢板cage组发生吞咽困难49例(41.53%)明显高于Zero-p组(36例,33.33%);钢板cage组术后第2天及术后2个月椎前软组织厚度明显大于Zero-p组.术后第2天Zero-p组中手术范围为C3~C6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43.1%)明显高于手术范围为C4~C7的患者(22%).结论 颈前路多节段融合术后吞咽困难不可避免,内固定的选择和手术范围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使用颈椎“零切迹”植入物可以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手术节段越高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的变化规律。方法:自2015年11月至2018年7月进行颈前路单一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51例,男109例,女42例;年龄44~81(59.77±8.34)岁。通过术后随访观察,测量C_2-C_7平面椎前间隙距离,评估椎前软组织肿胀变化规律。结果:15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5~40(28.00±3.52)个月。颈前路单一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后1周,椎前软组织肿胀达到高峰,随后出现椎前软组织肿胀减退,术后8个月时C_5、C_6、C_7平面椎前软组织肿胀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时C2、C3、C4平面椎前软组织恢复正常。结论: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后椎前软组织均会发生肿胀,术后1周内应高度重视患者椎前软组织肿胀的加重,避免吞咽困难、呼吸道梗阻、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颈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路手术治疗184例颈椎疾病患者,对术后发生的早期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36例50例次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并发症例次发生率为27.1%,其中喉返神经损伤3例,咽喉部刺激症状10例,脑脊液漏5例,脊髓损害加重4例,颈部血肿1例,内固定移位2例,低钠血症13例,肺部感染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脑血管意外1例,死亡3例(脊髓损伤合并合并严重低钠血症和肺部感染2例,脑血管意外1例)。结论熟悉颈椎前路手术临床解剖、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熟练和规范操作是减少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相关原因。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进行颈前路手术的3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7例,女171例;年龄28~81岁。手术方式包括颈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椎体次全切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椎间盘置换。术后1个月根据Bazaz食道功能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价,将所有患者分成吞咽困难组和吞咽正常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数、颈前路钛板使用率。结果:术后1个月共有63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男19例,女44例,男女性别之间吞咽困难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9.1×10-280.05);吞咽困难组: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65.0岁;吞咽正常组: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3.6岁;发生吞咽困难组与吞咽正常组之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4×10-80.05);63例吞咽困难患者均使用钛板内固定,而21例吞咽正常患者均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未使用颈前路钛板固定),应用颈前路钛板固定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的吞咽困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5);手术单节段3例,双节段24例,3节段及3个以上节段36例,3节段及3个以上节段钛板内固定组与单、双节段钛板内固定组吞咽困难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6×10-330.05)。结论 :颈前路术后吞咽困难的原因较多,其中应包括女性、高龄、钛板内固定的应用以及多节段手术等因素,临床医生在进行颈前路手术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Zero—P椎间融合术治疗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6例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发生相邻节段退变性疾病的患者采用Zero-P行颈前路椎间融合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观察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患者术后JOA砰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吞咽困难,所有患者均获得牢固融合。结论采用Zero—P椎间融合术治疗颈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性疾病中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上颈椎不稳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寰枢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上颈椎不稳83例,男59例,女2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其中齿状突螺钉内固定36例,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16例,C2,3前路钢板内固定23例,齿状突螺钉联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5例,齿状突螺钉联合C2,3钢板内固定2例,寰枢椎经关节螺钉联合C2,3钢板内固定1例。结果:1例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行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15个月。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病例寰枢椎获得稳定。36例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及5例齿状突联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者,未植骨,齿状突骨性愈合。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病例:1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1例齿状突ⅡC型粉碎性骨折并寰枢关节前脱位,齿状突及植骨未骨性愈合,但寰枢关节纤维连接无不稳定表现;1例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Ⅰ期前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Ⅱ期后路Brooks钢丝内固定后路植骨,寰枢椎骨性融合。其他病例均植骨并获骨性融合。结论:上颈椎不稳患者,根据不同的骨折及不稳类型,选择相应的前路内固定,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改良棘突重建在颈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应用改良棘突重建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颈椎退变性疾病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37~76岁,平均55岁。发病原因:无诱因突然发病4例,缓慢发病15例,外伤后发病10例。发病时间5h~25年,平均1年8个月。大部分患者有颈肩及肢体麻木感,其中伴有腱反射亢进10例,反射消失或减弱9例,肌张力增高10例,二便功能障碍4例。显示不同程度的生理弯曲减少5例、反曲2例,节段性不稳3例,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5例,发育性椎管狭窄7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17例。采用改良棘突重建的方法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结果:29例随访3个月~5年6个月,平均1年7个月。临床效果按JOA17分评分标准:优(改善率〉75%)18例,良(50%~75%)7例,中(25%~49%)3例,差(≤24%)1例;平均改善率57.2%,平均优良率86.6%。结论:改良棘突重建法在脊髓减压彻底的同时维持颈椎序列稳定,避免或减少轴性症状及颈椎反曲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疗效。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4例单节段颈椎OPLL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2组,前路手术(A组)10例,行前路骨化节段椎体次全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切除,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后路手术(B组)14例,行后路减压,以骨化节段椎板为中心,切除3节段全椎板,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较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及脊髓功能下降各1例;B组术后并发C5神经综合征及切口脂肪液化各1例。结论单节段颈椎OPLL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的近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后路手术风险相对较小,前路手术难度较大,并发症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椎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1989年至2006年接受手术治疗的8例颈椎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3例;年龄34-72岁,平均53.8岁。依据肿瘤的WBB分期,实施次全或全椎体切除术3例,矢状切除术2例,次全或全脊椎切除术2例,颈椎管内脊索瘤囊外摘除术1例。脊柱稳定性重建术中,取自体髂骨植骨5例,钛网内骨水泥填塞前路椎体支撑2例。术后行辅助放疗。结果 患者术后神经根性刺激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或消失,颈髓压迫症状多有1-2个级别以上的改善。术后病理检查均可见典型“Physaliphorous细胞”。随访3~120个月,平均43.5个月。内固定物融合良好,植骨融合率100%。肿瘤局部复发4例,1例死于肿瘤复发后的高位截瘫并发症,全脊椎切除者未见复发迹象。7例未见远处转移,1例颈椎管内脊索瘤者既往有骶骨脊索瘤手术史,故考虑为原发骶骨脊索瘤继发硬膜下转移。结论 颈椎脊索瘤临床相对少见,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应重视CT和MR检查。全脊椎切除术结合术后局部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Ⅰ期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复位、减压和内固定治疗76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均有1~2个级别恢复,术前A级10例,B级24例,C级31例,D级11例;术后A级4例,B级8例,C级27例,D级24例,E级13例。植骨均在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本组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I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能够获得较好的脊髓功能恢复和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6.
用颈长肌重建预防颈前路植骨块滑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颈长肌重建对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颈椎病确诊病例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病例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利用两种方法使颈长肌瓣重建植骨块或钢板表面。两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并将两组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随访0.5~6年,平均3.5年。根据Odom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颈长肌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长肌重建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手术入路Ⅰ期或分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8年10月应用Ⅰ期或分期后前联合入路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及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病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45~72岁,平均53岁.均先后路再前路,Ⅰ期联合5例,分期联合40例.均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前路减压植骨后均行钛板固定.术后3个月、1年采用JOA评分对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4例获随访,时间13~62个月,平均30个月;1例术后21 d死于肺部感染.C5神经麻痹3例,发音嘶哑1例,轴性症状14例,髂骨供区并发症2例.钛板螺钉均无断裂、退出,无骨块、钛网移位及沉陷,无"再关门"及颈椎畸形发生.44例前路植骨及后方门轴均获骨性愈合.按JOA评分标准:术前平均(9.36±2.24)分,术后3个月平均(12.34±2.64)分,术后1年平均(12.77±2.61)分;术后3个月、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4例中,优16例,良19例,好转6例,无效3例.结论:后前联合手术是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及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病的安全有效方法,应依据患者及手术条件选择一期或分期联合,前路钛板固定可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及预防植骨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