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廖雪珍  廖惠芳 《中药材》1996,19(7):363-365
对线纹香茶菜、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的水提物进行了消炎、护肝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线纹香茶菜、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的水提物均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症反应,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提取物能对抗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三者均有降低CCl_4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后SGPT升高的作用;小鼠一次口服三者水提物的最大耐受量分别为60、60和90g/kg体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狭基线纹香茶菜对酒精性肝损伤、胆汁瘀积型肝损伤等模型动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急性酒精中毒致肝损伤模型,检测药物对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脏指数的影响;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观察药物对大鼠死亡率,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及肝、胸腺指数的影响;观察药物对大鼠胆汁分泌量的影响;建立大鼠胆汁瘀积型肝损伤模型,观察药物对其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狭基线纹香茶菜提取物能显著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血清ATJT、AST含量和慢性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死亡率,减轻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能促进正常大鼠的胆汁分泌,但对胆汁瘀积型肝损伤的作用不明显.结论 狭基线纹香茶菜能够较好地减轻酒精性肝损伤,且具有一定的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狭基线纹香茶菜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给药组、阳性药对照组6个组。给药组按15,7.5,3.75 g.kg-1剂量,以狭基线纹香茶菜水提物灌胃;阳性药对照组按45 mg.kg-1给联苯双酯;每天1次,连续10天。给药第1,4,7,10天(共4次),模型组和给药组按2 mL.kg-1腹腔注射10%CCl4造模。第11天,末次给药24 h后,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总胆红素(T-Bil),同时测体重、肝脏重、脾重和胸腺重,求脏器系数,并取肝组织作病理观察。结果:狭基线纹香茶菜可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ALP水平和T-Bil含量,对肝重量增大和胸腺萎缩有抑制作用。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狭基线纹香茶菜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狭基线纹香茶菜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狭基线纹香茶菜对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给药组(20,10,5g·kg-1),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60mg·kg-)1,每天给药1次,连续12d。第1天,除正常组外,各组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BCG0.2mL(10mg·mL-)1。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外,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LPS0.2mL(37.5μg·mL-1)造模。造模16h后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测体重、肝脏重、脾重和胸腺重,求脏器指数,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狭基线纹香茶菜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ALT、AST值和MDA含量(P0.05或P0.01),对肝重量和脾重量增加及胸腺萎缩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狭基线纹香茶菜对BCG和LPS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狭基线纹香茶菜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ConA)致肝损伤模型,小鼠108只随机分为9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狭基线纹香茶菜提取物组(提取物分为水提物、醇提物,各提取物再分为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受试组按18.20,9.10,4.55g·kg-1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口服联苯双酯45mg·kg-1,每天1次,连续5d。末次给药后4h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动物一次性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禁食不禁水8h后摘[球取血处死,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同时测体重、肝脏重、脾重和胸腺重,求脏器系数。同部位肝脏(肝左叶)用4%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并取肝组织作病理观察。结果狭基线纹香茶菜可显著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对肝重量增大和胸腺萎缩有抑制作用。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狭基线纹香茶菜对刀豆蛋白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定量测定狭基线纹香茶菜中viceninⅡ、isoschaftoside、schaftoside、vitexin的RH-HPLC。方法狭基线纹香茶菜70%乙醇提取液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检测波长344 nm;柱温为室温(25℃)。结果 ViceninⅡ、isoschaftoside、schaftoside、vitexin线性范围分别为0.38~4.18μg、0.66~7.26μg、0.43~4.73μg、0.48~5.28μg;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7%、98.8%、96.9%、100.1%,RSD分别为1.6%、2.1%、1.8%、1.9%。结论本法的检测波长,流动相和提取溶剂的选择在狭基线纹香茶菜中黄酮碳苷类成分的定量分析上是最适合的。  相似文献   

7.
唐海明  陈建南  徐香琴  赖小平  黄松 《中草药》2014,45(22):3219-3223
目的研究狭基线纹香茶菜Isodon lophanthoides var.gerardianus的水溶性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D-101、ODS、Sephdex LH-20等色谱技术和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ESI-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以Hep G2为供试细胞株,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从狭基线纹香茶菜水提液中分离得到12个水溶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新西兰牡荆苷II(1)、新西兰牡荆苷III(2)、异夏佛塔苷(3)、夏佛塔苷(4)、牡荆苷(5)、芹菜素-6,8-二-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6)、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7)、芹菜素-6-C-β-L-吡喃阿拉伯糖-8-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8)、芹菜素-6-C-β-D-木糖-8-C-α-L-阿拉伯糖苷(9)、咖啡酸(10)、迷迭香酸(11)、芦丁(12)。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6、11对Hep G2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Con A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研究狭基线纹香茶菜对免疫肝损伤小鼠ICAM-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免疫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 25mg/kg制备免疫肝损伤模型,灌胃给予狭基线纹香茶菜水提物7d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取肝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肝脏ICAM-1mRNA进行半定量测定,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ST、AL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狭基线纹香茶菜水提物9.2g/kg可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4h 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至8h仍保持较高的表达。阳性药PDTC和狭基线纹香茶菜水提物大剂量组ICAM-1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ConA损伤后,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肝组织中ICAM-1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狭基线纹香茶菜组可通过降低损伤肝组织ICAM-1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对免疫肝损伤小鼠起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护肝降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狭基线纹香茶菜药材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TLC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以正已烷-乙酸乙酯-甲酸(3:3:1)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晾干,于干燥器内放置过夜后于紫外灯(365 nm)下检视;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3%磷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9 nm。 结果: 在TLC色谱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分别在0.045 4~0.908 0 μg(r=0.999 9)和0.219 2~4.384 0 μg(r=0.999 6)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6.57% (RSD 1.32%) 和99.48%(RSD 2.53%)。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该文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狭基线纹香茶菜水溶性总黄酮中6种碳苷黄酮含量的方法,并对狭基线纹香茶菜水溶性总黄酮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采用Kromasil 100-5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5%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1,检测波长334 nm;柱温为室温(25℃)。以HepG2细胞为供试细胞株,采用MTT法评价水溶性总黄酮的抗肿瘤活性。新西兰牡荆苷2、新西兰牡荆苷3、异夏佛塔苷、夏佛塔苷、牡荆苷和芹菜素-6, 8-二-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25~2.53,0.12~1.20,0.37~3.69,0.16~1.63,0.19~1.92,0.14~1.42 μg;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6%,100.2%,99.6%,97.9%,98.8%,98.6%,RSD分别为0.87%,2.0%,1.8%,1.5%,1.2%,1.2%。以IC50值作为评价指标,测得狭基线纹香共菜水溶性总黄酮在给药24,48,72 h后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1.89,1.71,1.51 g·L-1。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狭基线纹香共菜水溶性总黄酮的质量控制。狭基线纹香茶菜水溶性总黄酮对HepG2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溪黄草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溪黄草中二萜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商品药材质量分析,为溪黄草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6,7-去氢罗伊林酮和(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的含量;流动相:0.05%三氟乙酸-乙腈(25∶75),检测波长:210 nm;理论塔板数按6,7-去氢罗伊林酮计算应不低于6 000,按(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计算应不低于5 000。结果11批次的测试样品中6,7-去氢罗伊林酮的含量范围在91.5~182.5μg.g-1,(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的含量范围在35.4~84.2μg.g-1,建议药材中6,7-去氢罗伊林酮和(15S)-12,16-环氧-11,14-二羟基-8,11,13-松香烷-7-酮的含量限度分别不得低于113.4μg.g-1和52.3μg.g-1。结论经过系统的方法学考察,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稳定、专属、可重复的特点,可用于溪黄草药材及含溪黄草的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AB-8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狭基线纹香茶菜总三萜酸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狭基线纹香茶菜总三萜酸的洗脱率和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狭基线纹香茶菜总三萜酸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狭基线纹香茶菜样品液20 mL(0.5 s/mL)上大孔树脂柱(D15 mm×H120 mm,干重10 g),用蒸馏水200 mL、60%乙醇80mL、90%乙醇160 mL依次洗脱,狭基线纹香茶菜总三萜酸富集于90%乙醇洗脱液部分,且除杂质能力强.通过大孔树脂富集与纯化后的狭基线纹香茶菜总三萜酸洗脱率达93.2%,90%乙醇洗脱液干燥后总固物中狭基线纹香茶菜总三萜酸纯度可达21.0%.结论采用此法可较好地纯化狭基线纹香茶菜总三萜酸.  相似文献   

13.
叶其馨  蒋东旭  熊艺花  黄琳  赖小平 《中成药》2006,28(10):1482-1484
目的:分析比较溪黄草、狭基线纹香茶菜及线纹香茶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正确鉴定和评价溪黄草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溪黄草等三种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相似,线纹香茶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显著。结论:民间以狭基线纹香茶菜作为溪黄草药材使用有一定依据,但线纹香茶菜不宜用作溪黄草药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Isodon lophanthoides var.gerardianus抗乙型肝炎病毒有效部位及其他相关部位中鉴定有效成分和其他化学成分。方法溶剂萃取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单一成分;利用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用2.2.15细胞与鸭乙肝模型测试提取物和化合物的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鉴定了7个成分,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线型呋喃香豆素、β-谷甾醇、胡萝卜苷、熊果酸、2α-羟基熊果酸、2α,19-二羟基熊果酸和迷迭香酸。结论所有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线型呋喃香豆素系首次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发现。首次发现醋酸乙酯部位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其中的2α-羟基熊果酸和2α,19-二羟基熊果酸具有体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秃毛冬青Ilexpubescens Hook.et Arn. var. glabra Chang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对秃毛冬青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3-O-β-D-半乳糖豆甾二烯醇(1),5,25-豆甾二烯醇(2),3β-acetoxy-28-hydroxyurs-12-ene(3),齐墩果酸(4),β-谷甾醇(5),白桦脂酸(6),坡模酸(7),丁香酸(8),β-胡萝卜苷(9)和秦皮乙素(10)。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为首次从秃毛冬青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