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EC)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5组,对照组、模型组(150μg/mL的Ox-LDL)、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4.8、12、30μg/mL),用MTT法检测EC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测定细胞凋亡率;硝酸还原酶法测定EC的NO浓度;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内皮素(ET)浓度;Western Blot测定内皮细胞eNOS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使EC的凋亡率、ET的浓度显著升高(49.6±10.44vs 30.0±3.27,P<0.01;25.89±2.07vs16.93±1.64,P<0.05);使EC的存活率、NO的浓度、eN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64.89±1.02vs 100±0,P<0.01;27.03±3.12vs59.46±16.19,P<0.01;P<0.01).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EC的凋亡率,降低ET的浓度;提高EC的存活率、NO的浓度以及eNOS蛋白表达水平,且在此药物浓度范围内成浓度依赖性.结论:著蓣皂苷可能通过减少ET的合成与分泌,提高eNOS的表达,使NO的合成与释放增加,从而对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日本刺参胶原蛋白多肽(AJCP)对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模型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JCP灌胃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模型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及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通过HE、VanGieson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学变化。结果:AJCP显著提高了光老化模型小鼠血清和皮肤中SOD、GSH-Px、CAT活性,降低了MDA含量(P<0.05,P<0.01),同时显著提高了皮肤组织中总Hyp含量(P<0.01);皮肤组织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AJCP能有效改善小鼠皮肤胶原纤维的受损程度。结论:AJCP能显著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模型小鼠皮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油茶皂苷(SQS)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SQS高、中、低剂量组、氯贝丁酯组、高脂模型组和正常组,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检测大鼠血清血脂、氧化亚氮(NO)、氧化亚氮合酶(NOS)、血管内皮素(E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SQS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CAM-1、VCAM-1、ET,升高NO、cNOS,有效维持NO/ET平衡,对HDL-C、iNOS影响不明显。结论 SQS能调整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并能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冠心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ox-LDL)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以ox-LDL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病理模型,采用冠心康药物血清干预,并与空白血清形成对照。采用MTT法检测VECs存活率,Hoechst染色、FITC/PI双染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Ki67荧光抗体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PI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正常VECs比较,ox-LDL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增殖能力及处于S期、G2/M期细胞数均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经冠心康血清干预后,VECs存活率、增殖能力及处于S期、G2/M期细胞数较空白血清组、模型组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中药复方冠心康能抑制ox-LDL损伤的VECs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分裂,对ox-LDL损伤的VECs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观察大豆异黄酮(SI)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CV)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将细胞分为5组,即氧化损伤对照组(ox-LDL),氧化损伤加入维生素E对照组(VE+ox-LDL),氧化损伤加入大豆异黄酮低,中,高浓度组(SL-L+ox-LDL,SI-M+ox-LDL,SI-H+ox-LDL。用ox-LDL作用于加入VE及不同浓度SI孵育24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24h,测定各组细胞活力(MTT),观察各组细胞一般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加入VE及SI各浓度组细胞MTT(OD值)明显高于ox-LD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VE ox-LDL组与(SL-L,M,H)+ox-LDL组间,MTT(O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观察结果显示ox-LDL组细胞收缩,变圆,细胞间隙增宽,而加入VE及SI可使细胞形态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细胞间隙减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ox-LDL组细胞膜有破损,细胞表面绒毛减少甚至消失,加入VE及SI可使细胞恢复近似正常状态,铺片良好,胞膜完整,细胞间有突起互相连接。结论:SI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SI与VE之间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Fc对体外高糖诱导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RAOEC),加入30mmol/L D-葡萄糖造成细胞损伤。加入不同浓度三七皂苷Fc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筛选出最适用药浓度。将细胞均匀接种于6孔板内,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正常对照+Fc组、高糖+Fc组,用Hochest33342荧光染色法对各实验组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伤口修复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表达。结果 高糖+Fc组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组,而修复率却明显高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Fc组PPAR-γ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高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皂苷Fc可抑制高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促进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三七皂苷Fc促进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的PPAR-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探讨甘糖酯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②方法 将VEC 30 4内皮细胞株培养后 ,分为两组 :治疗组先给予oxLDL ,再加入不同浓度的甘糖酯 (2 5、5 0、10 0mg/L) ;保护组先给予不同浓度 (2 5、5 0、10 0mg/L)甘糖酯 ,再与oxLDL作用。培养一定时间后 ,取上清液测定丙二醛 (MDA)和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③结果 治疗组 3种浓度甘糖酯均可以降低oxLDL造成的MDA升高 ,而且随着浓度的增高其作用也有增加的趋势 (F =6 6 .12 ,q =6 .5~ 18.3,P <0 .0 5 ) ;浓度较高 (10 0mg/L)甘糖酯可降低oxLDL造成的LDH升高 (F =15 .99,q=8.9,P <0 .0 5 )。保护组 3种浓度甘糖酯均可使MDA含量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F =5 6 .98,q=16 .7~ 5 5 .2 ,P <0 .0 5 ) ;且不同浓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q =18.9~ 38.6 ,P <0 .0 5 ) ;较大浓度(10 0mg/L)甘糖酯可使LDH含量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F =19.13,q =9.8,P <0 .0 5 )。 ④结论 甘糖酯对oxLDL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过氧化损伤有修复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氧化损伤对照组(ox-LDL),氧化损伤加入维生素E对照组(VC ox-LDL),氧化损伤加入大豆异黄酮低,中,高浓度组(SI-L+ox-LDL,SI-M ox-LDL,SI-H ox-LDL)。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作用于预先加入VE及不同浓度SI孵育24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24h,测定细胞外及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情况及一氧化氮(NO)生成量。结果:ox-LDL组MDA含量,LDH释放百分比高于control组及VE+ox-LDL组,(SI-L,M,H)+ox-LD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ox-LDL组SOD,GSH-PX活性及NO浓度均低于control组和VE ox-LDL组,(SI-L,M,H)+ox-LD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另外,SI-M+ox-LDL组与VE+ox-LDL组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I可减轻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胰岛素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细胞的协同损伤作用,建立一种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体外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将生长融合状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随机分为9组,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胰岛素和ox—LDL条件液,培养24h后观测细胞活性、细胞一般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微镜下见模型组细胞回缩变圆,轮廓分明,细胞内出现粗糙颗粒样变化;线粒体肿胀,嵴丢失,内质网结构模糊、肿胀,呈小泡状;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模型组有明显的细胞凋亡典型的阶梯状区带电泳图谱(DNA Ladder)。结论三因素对细胞有协同损伤作用,可以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和细胞器结构发生变化,含100mg/L ox—LDL、20mmol/L葡萄糖和100mU/L胰岛素的混合条件培养液对细胞的损伤最显著,可作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体外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合适诱导条件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造成的损伤效应。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ox-LDL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HUVEC细胞24 h,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比较,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并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随着ox-LDL浓度的增加,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变得结构松散,ox-LDL高浓度时甚至出现细胞破碎、死亡。MTT实验的吸光度值(OD)在ox-LDL浓度为50、100、200μg/m L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干预24 h后细胞中MDA含量与MTT实验结果一致。当ox-LDL浓度为50、100、200μg/m L时,细胞抑制率分别达到23.2%、45.2%、62.0%。结论:当HUVEC细胞暴露于ox-LDL 24 h后,干预浓度越大细胞活力越低,细胞生长抑制率越大,细胞中MDA含量增加。ox-LDL浓度为200μg/m L以内时,ox-LDL对HUVEC细胞可造成较明显的氧化损伤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Ma FX  Ren Q  Han ZC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3):336-341,I0005
目的 研究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是否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祖细胞(EPC)的存活及功能产生影响。方法 分选脐血CD34^+细胞,培养于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GM-2)中。培养14d后,部分EPC与10、25、50μg/ml的oxLDL孵育48h;部分EPC先与LOX-1单克隆抗体(LOX—1mAb)预处理24h,再与50μg/ml oxLDL孵育48h;对照组不作处理。检测EPC存活率及EPC迁移、黏附和管状结构形成能力,并检测LOX-1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oxLDL浓度为25和50μg/ml时,凋亡率分别为(15.8±1.0)%和(18.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2)%(P〈0.05);迁移率分别为(5.7±1.0)%和(5.1±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0.8)%,(P〈0.05);黏附细胞数分别为(33±2)和(30±3)个,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7±5)个(P〈0.05);形成的管状结构分别为(2.9±0.5)和(1.8±0.5)mm,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0±0.6)mm(P〈0.05)。OxLDL可增加LOX—1mRNA及蛋白的表达,oxLDL浓度为50μg/ml时,LOX—1mRNA表达由100%增加为(174±39)%,蛋白表达由100%增加为(172±8)%。OxLDL的上述作用能被LOX1mAb所阻断。结论OxLDL可降低EPC存活,抑制EPC功能,其作用是由LOX—1介导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密度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分泌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低密度(50 10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50 100mg/L)及低密度脂蛋白(50 mg/L)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50 mg/L)进行孵育,24 h后分别收集培养上清及细胞,用放免分析检测上清及细胞内肾上腺髓质素的含量.结果低密度脂蛋白对肾上腺髓质素的分泌无影响,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明显刺激ADM的分泌,二者合用的作用接近于100mg/L的OX-LDL.结论OX-LDL可能具有氧化LDL使其成为OX-LDL的作用,ADM的分泌可能是对细胞损伤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13.
芪丹通脉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QDTMT)对大鼠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制及QDTMT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血液流变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降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以及QDTMT的保护作用.结果:血瘀大鼠的CEC数量明显增加,全血比黏度增高、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大、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聚集能力增高.电镜下大部分VEC水肿、坏死、脱落、基底膜裸露、有些区域甚至断裂,小部分VEC较完整,病变轻,仅细胞质线粒体略肿胀;QDTMT能减少血瘀大鼠的CEC数量,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损伤大鼠的VEC结构.结论:该血瘀模型有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QDTMT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HUVEC制备氧化应激细胞模型,观察17β-雌二醇(E2)对氧化应激内皮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实验分A组(空白组)、B组(250 μmol/L H2O2刺激组)、C组(250 μmol/L H2O2 0.1 μmol/L E2组)及D组(250 μmol/L H2O2 0.1 μmol/L E2 10μmol/L ICI182780组).刺激4 h后,检测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细胞内ATP水平、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及细胞活力.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细胞中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下降,ATP水平下降,细胞内活性氧增加,细胞活力下降;C组细胞上述指标与B组细胞相比程度减轻;D组细胞上述指标与B组细胞变化相似.结论 E2可通过受体机制对氧化应激HUVEC的线粒体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蚤休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内皮细胞损伤后,其培养基损伤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①分离制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②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动脉平滑肌细胞。③制备蚤休(Parispolyphyllavar.yunnanensis)水提液(本实验室提取)。④应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内皮细胞损伤建立致平滑肌细胞增殖条件培养基,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条件培养基组,条件培养基+10μmol/L蚤休组,条件培养基+30μmol/L蚤休组;条件培养基+100μmol/L蚤休组。经不同浓度蚤休处理后,采用细胞计数以及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药物效应。结果①条件培养基组与对照组相比,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数目增加,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率增加。②条件培养基与不同浓度的蚤休同时处理组与条件培养基组相比,细胞数目减少,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率也降低,DNA合成下降(r=0.9423,P〈0.05)。③随蚤休浓度增加对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递增。结论①致内皮细胞损伤后培养基可有促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蚤休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平滑肌细胞计数及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多可初步认为蚤休降血压作用可能与其抑制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实验要求分为正常对照组、ox-LDL组、低浓度苯扎贝特(50μmol/L)组、中浓度苯扎贝特(100 μmol/L)组、高浓度苯扎贝特(200μmol/L)组.RT-PCR观察各组凋亡基因Bcl-2、Bax及Bd-2/BaxmRNA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x-LDL组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降(P<0.05),凋亡基因Bax表达增加(P<0.05),Bcl-2/Bax比值下降(P<0.05);不同浓度苯扎贝特组与ox-LDL组比较,Bcl-2表达增加(P<0.05),Bax表达降低(P<0.05),Bcl-2/Bax上调(P<0.05),且呈浓度效应依赖关系. 结论 ox-LDL可引起内皮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Bcl-2和Bax比值下降,从而引起内皮细胞凋亡增加;苯扎贝特可通过上调Bcl-2与Bax的比值抑制ox-LDL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灯盏花素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采用用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10,20,40 μ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预处理4 h,再采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细胞氧化损伤20 h,然后检测细胞的改变,包括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活性氧含量,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及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改变。实验结果发现,灯盏花素可以逆转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并呈剂量依赖效应,并减少内皮细胞的凋亡。为探索灯盏花素的作用机制,首先检测了细胞与多种浓度及时间(2,4,6 h)的灯盏花素预孵育后的活性氧含量改变,结果发现灯盏花素可剂量及时间依赖地减少活性氧的产生。进一步发现,细胞信号通路分析发现灯盏花素可促进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及caspase-3的剪切。灯盏花素可减少Keap1及激活Nrf2的核内转运,促进下游抗氧化酶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Mu1型(GSTM1)的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增强NQO1酶活。此外,灯盏花素还可减少IKK及IKB及抑制NF-κB核内转运,而促进eNOS的表达。本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抑制NF-κ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LPS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烧伤后早期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ncndothelial cells,VEC)的直接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RF/6A135猴血管内皮细胞株和ECV—304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为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oharide,LPS)浓度梯度组。观察不同时相点LPS对内皮细胞形态、脱氢酶活性的影响、VEGF表达、VE—cadherine的表达和LPS与VEC结合能力及对VEC中MAPK信号传导系统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LPS对VEC的形态影响明显。2.0μg/ml LPS可明显激活内皮细胞的线粒体脱氢酶活性,并有时间依赖性;刺激内皮细胞2~12h,可诱导VEGF的表达;刺激内皮细胞6~48h,VE—cadherine表达进行性下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LPS能与内皮细胞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LPS可诱导ERK1/ERK2和P38MAPK磷酸化。结论 LPS能与VEC结合并损伤VEC的功能和形态。LPS对VEC的作用还伴有MAPK系统信号ERK1/ERK2和P38的磷酸化,说明LPs可以诱导VEC的跨膜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9.
L-精氨酸抗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的:观测L-精氨酸(L-arg)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将内皮细胞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oxLDL组,oxLDL L-arg组(L-arg组)和N^G-硝基-L-精氨酸(L-NNA) oxLDL组(L-NNA组)。分别测定了4组上清液中LDH活性和NO含量、细胞NOS活性、NOS阳性细胞数及细胞SOD活性。结果:oxLDL致内皮细胞NOS活性、SOD活性降低,NO产生减少,细胞受损。培养液中加入L-arg拮抗oxLDL的上述效应.培养液中加入L-NNA则加重oxLDL对细胞的上述效应。结论:L-arg一方面通过增加内皮细胞NOS活性而增加NO产生,另一方面可增强细胞SOD活性,这样减轻oxLDL对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0.
小鼠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鼠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相应的技术手段。方法手术显微镜辅助下取小鼠主动脉,去除外膜及脂肪组织,将血管剪成1 mm×1 mm大小的组织块,用植块法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vWF)鉴定。结果60 h后,相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内皮细胞从组织块边缘游出,12天左右细胞开始融合成片,免疫染色相关抗原检测呈阳性。结论用组织块培养方法可以获取较为满意的小鼠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