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方法:5例慢性房性心动过速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心率、心脏大小和心功能变化。结果:胺碘酮治疗后,5例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平均心室率由166.0±18.0降至80.4±9.6次/分(P<0.01),左心室舒张末径和心胸比率均显著性减少(63.70±7.10比52.50±6.10mm,和0.56±0.05比0.50±0.03,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则提高101%(P<0.01),随访2年,患者的心脏功能进一步改善。结论:慢性心动过速可成为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的原发病因,控制心室率后心脏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正>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 induced cardiomyopathy,TICM)是指长期的快速规则或不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或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过快心室率,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的心肌疾病,属于继发性(获得性)心肌疾病,在心律、心率得到控制后,心脏结构和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Gossage等于1913年首次报道一例由快速心室率引起的心肌病患者,此后TICM一直有报道和研究。Fenelon等[1]根据心脏结构正常与否将TICM分为两种类型:1.单纯型,是指在无基础心脏病的病人中,  相似文献   

3.
老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TCM)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并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的老年患者共 2 0 5例按有无TCM分为 2组 ,两组患者于术前常规行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于术后随访。所有患者记录心动过速的三个临床特征指标 ,分别研究其临床特点及其行RFCA后的疗效。结果 合并心动过速的老年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改变与心动过速病程及心动过速发作频率呈显著正相关 ,且两组间三个心动过速特征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老年TCM患者经成功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后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改善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显著减少。结论 心动过速病程及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是老年人发生TCM的危险因素 ,RFCA是改善此类患者心功能状况并控制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是起源于心房的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有症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比例低于10%。大多数临床研究发现,所有因室上性心律失常就诊的成人患者中房速约占5%。而在儿童患者中发生率更高,无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5.
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是青壮年猝死的常见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药物基础上的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仪治疗;由于我国的经济欠发达状况,普通患者难以负担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仪,以及导管消融新设备的开发和消融技术的进步,导管消融技术已经是部分患者的一线治疗。现就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心肌病诊治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由长期以率增快引起,可能是貌以顽固性实为可治性心衰的最多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是由持续或频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所致的心肌疾病,患者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发病与快速心室率有关,控制心室率后左室大小和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由持续或频繁发作的心动过速引起心肌重构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异常,心动过速及时根治后心功能和心脏结构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临床上诊断该病主要是根据发生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的时间顺序,以及有效治疗心动过速后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来判定.对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治疗心动过速本身是关键,因此对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要遵循"越早越好"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由持续或频繁发作的心动过速引起心肌重构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异常,心动过速及时根治后心功能和心脏结构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临床上诊断该病主要是根据发生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的时间顺序,以及有效治疗心动过速后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来判定。对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治疗心动过速本身是关键,因此对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要遵循“越早越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长期心动过速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机械重构和心肌电重构等有关。可逆性是该病重要的临床特征,即快速性心律失常控制后,损害的心功能得到恢复。药物及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11.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去一直认为心肌病患者发生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均为继发的,但是,近来则认为快速型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是扩张型心肌病的原因之一。本文讨论的心动过速心肌病属于后一类,也就是说心动过速是原发的、始动的因素,而心肌病是继发的,是持续性心动过速的结果。1 阵发性心动过速对心功能的影响1936年,Weiss曾报道2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在分别随访10年和43年后,一直无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此后,一直认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可以多年甚至数十年耐受良好,既无心脏扩大,也无心力衰竭的表现。在60年代,关于阵发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动过速心肌病(TCM)的诊断线索.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断为TCM的患者6例,随机1∶3匹配年龄(±5岁)和射血分数相近、同性别、同年出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DCM)的患者18例,分析两类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结果 与TCM组相比,DCM组急性期入院时心率较低,两组分别为(99.4±10.5)次/分和(146±20.4)次/分(P<0.05),在心衰缓解时心力率竭显著降低,两组分别为(74.9±8.8)次/分和(122.5±24.9)次/分(P<0.05).TCM组术后3个月心脏显著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上升(P<0.05),而DCM组出院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DCM相比,TCM的心力率竭在心衰急性期、缓解期显著加快,即使在缓解期也常>90次/分.故对心肌病患者,须注意鉴别并积极治疗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认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2]。人们将这一类由快速心律失常引发心脏功能、形态改变的疾病称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WHO/ISFC)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77%,经标准人口构成标准化后为0.61%。房颤是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P)常见病因之一,最早的两篇关于(TCMP)的病例报道中其病因即为房颤[1]。  相似文献   

15.
室性早搏(室早)临床较常见,常可引起心慌、心悸等症状。一般认为,如果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心功能正常,其预后良好。但长期、频发室早在少数患者也可能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即引起  相似文献   

16.
儿童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诊治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18例诊断为IVT的患儿,就其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部分患儿的运动试验(Brace方案)检查结果及临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1.儿童IVT主要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及左心室间隔;2.37%右室流出道IVT患儿有明屁的心悸主诉,且与运动、情绪、感染等有关:90%左室IVT。有心悸、面色苍白;3.右室流出道IVT常伴有频发室性早搏,VT多数为非持续性VT,运动试验VT的诱发率高;左室IVT均呈持续性VT发作,能为心房或心室的程序刺激所诱发;4.腺苷、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能较好地防治,VT的发生;5.大多数儿童,VT具有很好的预后,射频消融能根治IVT。结论 儿童IVT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或致心律失常因素的一种VT,预后良好。有部分病人在疾病的某个过程需要药物的防治.其中大部分可以发展为不用药,甚至痊愈。对于症状严重、发作频繁的患儿,射频消融可使IVT得以根治。  相似文献   

17.
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反复发作呈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图形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常见于右室来源的特发性室速(IRVT)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本文对两者临床特征的异同点作一归纳。一、对象我院1990~1999年期间,ARVC患者9例,男7例,女2例,年龄18~50岁,平均336岁。均符合McKenna提出的诊断标准;IRVT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年龄15~41岁,平均275岁。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二、结果记录到反复发作的室速,室速频率  3室速特点:ARVC组9例患者均接受了多种抗心律失…  相似文献   

18.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临床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可引起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即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一旦心动过速得以控制,原来扩大的心脏和心功能不全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为此人们称这种由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肌病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ehycardiomyopathy,TCM),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可逆性,因此识别和治疗这种类型的心肌病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本文收集了8例慢性房性心动过速(AT)所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19.
心动过速性心房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快速心房起搏以及由此诱发的心房纤维颤动,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情况下,可单独引起心房的代谢、电、收缩及解剖重构,引起心动过速性心房心肌病。认识该病有很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指持续的、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的异常,当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能够部分甚至全部恢复。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WHO/ISFC)虽未把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列入分类中,但是在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发表的“心肌病分类共识”中将其归属于非家族性心肌病。即症状类似于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不同的是持续的快速心律失常是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促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