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65663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165663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情况,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方法:在采血、保存、递送、实验、复查、确诊、治疗和资料保存上,执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结果:筛查质量的提高,避免了漏筛漏诊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规范开展新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是稳定开展新筛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浅谈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过程中 ,针对不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 ,通过抓培训 ,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筛”)网络人员专业技能的掌握 ;做好“新筛”知识宣传 ,提高群众自觉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识 ;多环节联动作用 ,提高了“新筛”采血率 ;相关账册资料的建立 ,使工作程序环环相扣 ;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强化了管理的途径 ,从而促进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管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浅谈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过程中,针对不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通过抓培训,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筛")网络人员专业技能的掌握;做好"新筛"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觉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识;多环节联动作用,提高了"新筛"采血率;相关账册资料的建立,使工作程序环环相扣;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强化了管理的途径,从而促进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正常开展,管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周英  周小葵 《现代预防医学》2015,(3):440-441,467
目的分析宜昌市13年来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不断提高的原因。方法对宜昌市近年来新生儿疾病筛查(简称新筛)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宜昌市新筛率不断提高,从2001年的10.16%上升到2013年的90.74%。结论加强宣传,严格管理,积极培训,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坚持督导等管理措施是我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持续提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南通市血清学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针对现有的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2019年10月的南通市血清学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数据,并对全市筛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南通市产前筛查率从2015年的91.80%上升至2019年的95.5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由2015年的98.68%上升至2019年的99.52%,产筛、新筛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政府补偿救治力度不断加大,成本——效应显著,但产前筛查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仍未达100%、筛查疾病仍较局限。结论:南通市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稳步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健康宣教,强化督导考核,提升筛查救治能力,确保全市产筛、新筛工作质量,维护全市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疾病筛查(简称新筛)是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2009年吉林市全面启动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通过2年的运行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新筛工作,提高筛查数量和质量,我们对2009—2010年新筛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吉林市市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依法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通化市于2007年7月开始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以下简称"新筛")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基本上建立了一套网络健全、队伍稳定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形成了一支以专家及业务骨干为基础的技术队伍.在新筛的网络建设、规范管理和工作业绩方面取得厂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得到了省新筛中心的认可和肯定.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7个县(市、区)、42家产科或(新生)儿科开展了新筛工作,新筛覆盖面达到100%,开展新筛医疗保健机构占应开展单位的85.7%.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模式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龙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35-1436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优生优育、减少残疾儿发生率、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又是一项社会群体性系统工程,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对这个工程的每个环节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筛查质量,才能达到预期的筛查效果。泰安市1999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以来,努力完善网络管理,建立了筛查管理机构、筛查服务机构,规范了运行模式,建立保偿治疗制度,使筛查率年平均为99.73%,阳性召回率100%,患儿持续诊疗率100%,治疗有效率为100%。我们的体会是:政府支持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保障;健康教育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先导;建立健全筛查网络是筛查工作运行的基础;提高筛查质量是保证筛查工作持续开展的核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与《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相结合是防止漏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按照<黑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方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以下简称新筛).为保证此项工作质量,大庆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市新筛中心制定全市新筛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对市区内1999年8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按照《黑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方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以下简称新筛)。为保证此项工作质量,大庆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市新筛中心制定全市新筛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对市区内1999年8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门集预防保健、临床医学、健康教育和组织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济南市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初期,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中走了不少弯路。从1998年成立筛查中心以后,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新筛工作不断完善,筛查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2006~2007年四川省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璋  欧明才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1):4379-4381
目的: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数量和质量。方法:建立筛查网络,落实人员职责,开展人员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检查督导工作和质量控制。结果:2007年四川省新筛覆盖率以市(州)、县为单位,覆盖率分别为95.2%和63.5%,医疗保健机构覆盖率为48.8%;2007年全省新生儿筛查率为39.8%,比2006年26.5%有明显提高;全省可疑CH阳性儿召回率和确诊甲低患儿检出率比2006年有所增加,经典型苯丙酮尿症患儿检出率比2006年略有下降。结论:四川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疾病检出率高,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以提高新筛工作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方法】 在北京市妇幼信息网络的基础上搭建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网,开发设计以汉信码为基础的“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 【结果】 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从新筛标本采集、递送、实验室检验,到可疑病例召回、确诊、治疗、随访等全过程的信息化,具备良好的辅助管理功能和公众查询功能。 【结论】 将信息技术引入新筛领域有其必要性和优势,新筛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优化新筛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模式,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水平。方法:从我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建设、报表制度、质量控制等阐述了筛查管理模式。结果: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管理模式促进了筛查工作全面协调的运转。结论: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对提高筛查覆盖率,保障筛查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管理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应用北京龙腾信扬公司开发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网络系统,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筛查技术服务,建立信息管理平台。结果:采用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实现了妇幼保健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数据的准确性明显提高,筛查管理水平适应了工作发展的需要。既体现了人性化服务,又降低了成本。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应用信息化系统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范、准确、高效、科学、全面,提高了整体管理水平,使新生儿筛查跨入了信息管理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广东省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筛)网络的建设历程,分析广东省新筛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探索新筛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全省新筛服务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整理广东省出台的新筛相关管理制度、文件以及2008-2017年妇幼卫生年报中新筛相关数据。结果 2008-2017年,广东省共14 029 498例新生儿接受了新筛,筛查率由2008年的55. 85%提高到2017年的91. 96%。全省已建成省级新筛中心1个,地市级新筛中心21个,承担血片采集工作的医疗机构共1 710家,基本形成省—市—医疗保健机构三级新筛网络。2016年,新筛工作已覆盖全省全部119个区县,区县覆盖率由2008年80. 17%提高到100%。粤东地区筛查服务能力仍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结论广东省新筛三级网络已基本建成,全省新筛率逐步提高,需尽快加强粤东地区新筛能力建设,并完善全省新筛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筛)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已明确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并将其列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河北省自1997年在全省陆续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并建立了省筛查中心、市级筛查分中心(分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各接产单位组成的筛查网络。截止2005年6月全省已筛查新生儿52.4万人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把新筛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产前筛查合并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成立疾病筛查中心,具体管理三项筛查工作,包括统一三级筛查网络、培训、宣传、耗材,制定规范、质量管理、落实诊疗和保偿,列入接产单位妇幼保健工作考评等。结果:分别于1999年、2002年、2005年,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率达到了100.0%,患儿干预率为100.0%,干预良好率分别为99.60%和83.80%;产前筛查率达到15.6%,泰山区(城区)达到44.6%,诊断率达到77.6%。结论:三项筛查同步管理,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利于质量管理,使筛查阳性者快速得到鉴别诊断,及时干预,是一种良好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卫妇社发(2010)9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切实提高筛查质量,我部对2004年印发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0.
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网络系统的设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为进一步在福建省范围内推广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质量,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整体管理水平。[方法]建立我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计算机网络,所有数据通过网络交换,进行网络化管理。[结果]依托福建省妇幼保健信息网,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的工作效率。对患儿加强治疗和随访管理。[结论]卫生行政部门通过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网络系统。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