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1岁内不同胎龄儿生长速度的差异,了解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追赶生长的特点,明确FGF21、瘦素与体格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将95例1岁以内不同胎龄儿分为早产小于胎龄儿、早产适于胎龄儿、足月小于胎龄儿组、足月适于胎龄儿组,4组分别在生后0月、3月、6月、9月及12月测量身长、头围及体重。ELISA法检测脐血FGF-21和瘦素水平。结果早产小于胎龄儿,早产适于胎龄儿及足月小于胎龄儿的身长、体重、头围生长速度与足月适于胎龄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FGF-21与身长呈负相关,与体重无明显相关性(P=0.07),瘦素对身长及体重的影响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产儿及足月小样儿在1年内总体上呈追赶性生长趋势,后半年生长速度放缓,不同胎龄儿的身长及体重增速不平衡。FGF-21及Leptin共同参与生长发育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岁以内的追赶生长特点,研究其追赶生长规律。方法 按照纳入和剔除标准,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252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1岁时体重、身长Z评分与出生时Z评分之差(△Z)的大小,△Z>0.67定义为婴儿期出现追赶生长;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之间追赶生长的差异。结果 纳入252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其中男婴118名(46.8%),女婴134名(53.2%);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期体重(kg)增长(Z评分为1.41±0.83)、身长(cm)增长(Z评分为0.82±0.76);80.5%在婴儿期出现体重追赶生长,62.7%出现身长追赶生长;不同性别之间的体重和身长的追赶生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3、1.082,P>0.05);适于胎龄儿体重追赶生长较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比例高(χ2=8.552,P=0.014)。结论 大部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第一年出现追赶生长,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和生长发育监测,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纵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2岁以内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临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79名胎龄≤36周、体重<2 500 g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2岁内的体重及身长进行分析。【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2岁以内呈追赶生长(纠正年龄40周~1月、6~8个月除外)。【结论】应根据早产低出生体重儿2岁以内体格发育的特点,对其营养状况加强干预指导。  相似文献   

4.
低出生体重儿432例体格发育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状况,探讨其生长发育规律.[方法]选择432名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孕周分别以正常足月儿、正常体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出生婴儿的体重、身长分5个年龄段进行随访,然后将测量数据进行对照,并且将不同孕周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格发育状况进行对照.[结果]①432名出生低体重儿生长发育模式与正常儿基本一致,并且在0~2岁内存在追赶生长现象,体重、身长的追赶生长以出生后头6月最快;②432名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均明显落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或<0.001);③120名低出生体重早产男女婴2岁内体重、身长的追赶大于86名足月小样儿男女婴,而且女婴18、24月龄体重发育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低出生体重早产女婴2岁内身长的追赶大于男婴.[结论]①出生低体重儿体格发育均落后于正常对照儿,但其增长模式呈现追赶现象;②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追赶生长大于足月小样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队列研究探讨深圳市南山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的关系及其生长发育规律。方法纳入南山区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本院出生且在本院儿保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儿362例,按出生情况划分为足月适于胎龄儿组(n =185)、足月小于胎龄儿组(n =58)、早产适于胎龄儿组(n =55)、早产小于胎龄儿组(n =64),随访婴幼儿至3岁,各组按受孕开始计算并调整月龄,记录其各个时段体格发育状况。结果4组生长发育模式相似;早产适于胎龄儿组在13~14个月、16~17个月、19~20个月、22个月、28个月体重及身长增长值均明显高于足月小于胎龄儿组及足月适于胎龄儿组;足月小于胎龄儿组在各时点体重、身长均明显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组在各时点体重、身长均明显低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结论小于胎龄儿体格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适于胎龄儿;但其生长发育模式表现出追赶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上海市0~36月龄早产小于胎龄儿的生长发育特点,为开展该人群的发育监测和制定相应儿童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2007年9月-2011年9月出生、在上海各区县儿童保健所接受系统管理的早产小于胎龄儿体格发育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0~36月龄平均体质量、身长(高)和头围所反应的生长情况。结果早产小于胎龄儿平均体质量、身长(高)和头围在矫正胎龄足月时可赶上正常足月儿均值,显示了出生后赶上生长的潜能;但短期追赶后不论出生胎龄和性别以均值表示的早产小于胎龄儿各生长指标均落后于正常足月儿。结论早产和小于胎龄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早产小于胎龄儿3岁前的生长水平未能赶上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婴儿期追赶生长状况,分析其追赶生长规律,为临床指导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合理追赶生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300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性别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身长追赶生长状况。比较不同孕周、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追赶生长状况。结果 300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中,出现体质量追赶生长者242例(80. 67%)、身长追赶生长者188例(62. 67%)。不同性别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身长追赶生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孕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身长追赶生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追赶生长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身长追赶生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多数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在出生后第1年出现体质量、身长追赶生长,因此可给予营养等支持,并加强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的监测,及时调整干预方案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陈劲  马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6):616-617,625
【目的】对早产低体重儿(PLBW)和足月小样儿(MLBW)生长速率比较及干预模式探讨。【方法】将12个月内定期随访5次的223例婴儿分为低出生体重组、足月小样儿组、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分别比较12个月内体重、身高、头围和胸围的生长速率。【结果】生后9个月内,PLBW、MLBW一直在追赶生长,从4个月起,PLBW生长速度超过正常出生体重儿(NBW)和MLBW,前9个月长速PLBW>NBW和MLBW,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周岁时,体重、身高、头围和胸围增长值,始终是NBW>PLBW>MLBW。出生时各项指标均高于PLBW的MLBW,周岁时无论是体重、身长、头围还是胸围均反较PLBW差,生长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围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系统监测及干预是保证低出生体重儿身心健康,预防和减少营养性疾病,降低婴儿死亡率,尽早赶上生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阶段追赶生长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存活出院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资料,评价体格生长参数及不同随访阶段生长迟缓发生率。结果十年间存活出院并规律随访至校正月龄6个月以上的超低出生体重儿50例。住院期间平均体重增长速度(17.9±2.8)g/(kg·d)。出院时体重、身长、头围Z评分均较出生时Z评分明显降低。生长迟缓比例最低的时期为校正月龄0~3个月,以体重、身长、头围计算分别为20%,26%和22%,至校正月龄24个月,生长迟缓比例又出现升高趋势。根据出生时是否为SGA,胎龄(≤28周和28周),出生体重(≤750g和750g)及出生时间段(2004-2009年和2010-2014年)分组比较校正月龄满6个月及24个月的生长迟缓发生率,SGA组及胎龄大于28周组校正月龄6个月时生长迟缓率明显高于对应组,校正月龄24个月时出生体重≤750g,以头围计的生长迟缓率高于出生体重750g组。结论本组超低出生体重儿宫内生长迟缓的比例较高,至出院时又表现出更多的宫外生长迟缓。经过近年来积极的营养支持及出院后喂养干预及指导,多数早产儿在校正月龄3个月内完成体重的追赶性生长。SGA及出生体重≤75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可能更容易发生生长迟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1~3月阶段的体重、身长和头围等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期间在天津市东丽区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营养门诊随访管理出院后4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纯母乳同时添加母乳强化剂喂养;对照组给予纯母乳喂养。对其追赶生长进行观察,分析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对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观察组矫正1、2和3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及头围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化母乳喂养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比较理想的喂养方式,对帮助其实现追赶生长,减少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合肥市主城区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0~12月体格生长状况,掌握合肥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小样儿婴儿期生长轨迹。  方法  建立出生队列,228名LBWI进入队列,选取同期同机构接受健康管理的161名正常出生体重儿(normal birth weight infant,NBWI)作为对照组,监测婴儿0~12月龄体格生长指标,以偏度系数-中位数-变异系数(lambda-mu-sigma,LMS)法计算性别年龄别体重、身长各百分位数值,并绘制LMS曲线。  结果  婴儿期LBWI组体重、身长等指标均明显低于NB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01);LBWI 3月龄体重达到出生时2.5倍,12月龄体重约为出生时4.3倍,12月龄身长为出生时1.6倍;总体上LBWI组在生后第1年尤其在6月龄前体重、身长呈追赶生长趋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追赶生长速度快于足月小样儿。  结论  LBWI在婴儿期存在追赶生长,LMS法建立的合肥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足月小样儿婴儿期生长曲线客观地描述了两者不同的体格生长特点和轨迹。  相似文献   

12.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16年内的生长追赶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在其儿童期和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追赶起始点,最大生长追赶率及生长追赶持续的时间.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上海市1983年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及正常对照儿作为研究对象.出生1月通过问卷获得父母亲及小儿的基线资料;从出生到16岁进行17次随访,随访项目为体重、身高、头围及体质指数.生长追赶定义为Z分≥-2.体重、身高和头围的标准Z分以正常儿为标准计算.结果体重达到最大生长追赶的月龄在6~24月,最大追赶率为58.1%~82.4%;身高在9~18月,最大追赶率为54.9%~68.6%;BMI在9~12月,最大追赶率为74.0%~88.2%;头围在12~18月,最大率为70.7%~74.5%.早产组比足月小样组有更高的生长追赶率,女孩比男孩有更高的生长追赶速度.但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头围变化的最大特点是,5~6月后,足月小样组的Z分追赶始终低于早产组.在青春期组,所有的体格生长指标包括体重、身高和头围,正常儿的平均Z分仍然低于0,但大致维持在-1内.结论证实了早产组和足月小样组具有非常显著的生长追赶,早产组头围的追赶明显大于足月小样组.  相似文献   

13.
小于胎龄儿体格发育3年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儿童早期体格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选取的212名小于胎龄儿和对照儿童定期测量身长和体重,并计算生长速率;以个体身长别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方法筛选超重、肥胖;用标准差分(Z分)筛选4种中重度营养不良。结果小于胎龄儿体重增长速率2岁内高于足月正常儿,身长增长速率1岁内高于足月胎龄儿;3岁内身长、体重、身长别体重Z分均值均明显低于足月胎龄儿;小于胎龄儿1,3岁时中重度营养不良率均显著高于足月正常儿(P值均〈0.05)。结论小于胎龄儿体重2岁内呈现追赶生长,身长1岁内呈现追赶生长;3岁时生长水平仍落后于适于胎龄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早产儿0~2岁的体格发育情况和其追赶生长的特点,为制定早产儿正确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在2013-2015年出生并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进行保健管理的258例早产儿和4 149足月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矫正1、3、6、8、12、18、24月龄对研究对象的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 1)早产组男童在1~8月、女童在1~6月,体重小于足月对照组(P<0.05);早产组男童在1~8月、18月龄,女童在1~24月龄,身长小于足月对照组(P<0.05);早产组男童在1~18月龄时,女童在1~6月,头围小于足月对照组(P<0.05)。早产儿男、女童其他月龄的体重、身长和头围与足月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产男童体重、身长、头围至矫正12~18月龄间其增速优势逐渐下降。早产女童体重增速在矫正12月龄前,头围增速在矫正18月龄前,身长增速至矫正24月龄前均快于足月儿。结论 大部分早产儿出生后可通过改善营养状况实现追赶生长,体重追赶生长优于身长,提示要关注早产儿的营养和喂养对身高的促进作用,选择有利于身高促进的干预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海市社区儿保门诊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不同喂养方式对其生后1~4个月阶段的体重、身长和头围等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系统体检的9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孕周37周且出生体重2 500 g)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喂养方式不同分为4组。试验组:强化母乳喂养组(20例);对照组: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组(23例)、普通配方奶(TF)组(16例)和纯母乳喂养(BM)组(37例)。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各喂养组在出生后1月、2月和4月龄时体重、身长及头围增长值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1月、2月和4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及头围增长值大于对照组中纯母乳喂养组和普通配方奶组(P0.05)。对照组中,PDF组在1月、2月和4月时的体重、身长及头围增长值大于普通配方奶组和纯母乳喂养组(P0.05),试验组和PDF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母乳喂养和早产儿奶粉喂养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比较理想的喂养方式,对早产儿早期体格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帮助其实现追赶性生长,减少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渭南市187例早产儿纵向生长发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纵向监测早产儿体格生长发育指标,对各时点监测结果及动态趋势进行分析,探讨本地区早产儿随访管理要点。方法将187例早产儿按胎龄分为3组:早期早产儿组(胎龄<34周)36例,晚期早产儿1组(36周>胎龄≥34周)83例,晚期早产儿2组(37周>胎龄≥36周)68例,比较各组体格生长发育指标在各个时点的差异,并对103例完整资料的各项指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各组间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及出生头围,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27.291、18.616、16.610,均P<0.05);母亲职业、孕前体重、分娩前体重等因素和早产儿的胎龄呈密切关联(x^2/F值分别为10.390、3.971、2.412,均P<0.05);在6个月和12个月时间点,早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的体重差别较大(为早期的追赶速度更快),t值分别为4.159、12.563,均P<0.05;各组内依时间推移,均有较大的追赶变化,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D_(体重)=7077.954、F_(身长)=5643.301、F_(头围)=407.858,均p<0.05)。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婴儿期的生长发育模式不同,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模式与其出生体重和胎龄有密切的关系,体重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而身长和头围相对滞后才表现出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后2年内的生长模式及特点,以促进早产儿适宜的体格生长。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规律随访和管理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23例,分为小于胎龄(SGA)儿和适于胎龄(AGA)儿,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头围等数据,采用WHO Anthro软件,计算生后3、6、12、24月龄的体重、身长和头围Z 评分。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早产儿生长指标情况。结果 1)早产儿总体体重、身长及头围在生后12个月内Z评分呈上升趋势,但在12~24月龄间Z评分上升不明显。2)SGA与AGA比较,组内效应分析显示:两组体重、身长、头围Z评分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增长速度以6月龄之前最快,后增速放缓,SGA组身长Z评分在12月龄后转为下降趋势。组间效应显示:在3~24月龄期间,SGA组生后各年龄组体重、身长及头围Z评分值均小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3、5.644、 7.163,P<0.05)。AGA组在12、24月龄时体重、身长、头围接的评分接近于WHO标准同龄儿童的均值水平。结论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生后24个月内体重、身长和头围均有追赶生长,追赶生长主要发生在生后12个月内,呈先快后慢的模式,SGA 早产儿各月龄体格生长情况均低于AGA 早产儿。  相似文献   

18.
不同出生体重及胎龄的新生儿在婴儿期呈现不同的生长方式,足月儿体重和身长在第2个月有一生长高峰:高出生体重儿生后头两个月显示“低速”生长趋势,但实际生长值始终高于正常儿组;足月小样儿在第1年展示不同程度的追赶生长,尤其在前半年。然而1岁时并未达到正常儿生长水平,并且也落后于早产儿;早产儿生长与胎龄有关,“足月”前显示缓慢增长,“足月”后加速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低出生体重儿童0~3岁体格生长状况,并掌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小样儿不同的生长轨迹。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出生并在浦东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管理的387名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并在同社区选取同性别同年龄段的38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其0~3岁期间的体重、身长/身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0~3岁期间,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发育均落后于对照组(P<0.01);随着年龄增长,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均赶超足月小样儿,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两组间的体重和身长/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整体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长速均超过足月小样儿和足月正常儿童。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存在追赶性生长;早产低体重儿与足月小样儿呈现不同的生长轨迹,早产低体重儿可能具有更大的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低出生体重儿童0~3岁体格生长状况,并掌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小样儿不同的生长轨迹。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出生并在浦东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管理的387名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并在同社区选取同性别同年龄段的38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其0~3岁期间的体重、身长/身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0~3岁期间,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发育均落后于对照组(P<0.01);随着年龄增长,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均赶超足月小样儿,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两组间的体重和身长/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整体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长速均超过足月小样儿和足月正常儿童。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存在追赶性生长;早产低体重儿与足月小样儿呈现不同的生长轨迹,早产低体重儿可能具有更大的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