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做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保健部分有效衔接。方法通过学习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理论,衔接运用到实践,指导工作开展。结果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五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市已规范实施。结论掌握并运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保健部分的相互衔接点,为规范实施公共卫生妇幼保健项目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南州农牧区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提高辖区妇幼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通过分析2004-2013年青海省海南州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了解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提高妇幼健康水平的重要性。结果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海南州孕产妇、0~7岁儿童保健覆盖率有明显提高,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显著,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妇女儿童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妇幼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提供的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服务项目所需资金由政府承担[l],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孕产妇保健服务,即孕产健康系统管理是指从怀孕至产后42d止。为了解2009年逐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以来芜湖市孕产妇保健相关工作指标的变化情况,有效评估孕产妇保健工作,对2009~2014年芜湖妇幼卫生年报中关于孕产妇保  相似文献   

4.
冷岚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285-5286
目的:了解重庆市南川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降低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重庆市南川区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率从2008年的26.60/10万、16.73‰、7.83‰,降至2010年的12.48/10万、5.79‰、4.57‰,低出生体重发生率、5岁以下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城镇、乡村明显下降。结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重庆市南川区孕产妇、0~6岁儿童保健覆盖率有明显提高,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作为医改的主要内容之一,已经进行了十多年时间,在这期间,孕产妇保健护理领域的基层能力水平和服务水准都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健康效益逐渐得到体现并逐步实现了均等化,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孕产妇保健护理存在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进行及时的完善和总结,才能更好的前进。本文从我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孕产妇保健护理的现状入手,深入挖掘其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策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孕产妇保健护理工作,主要是指从怀孕到产后42天,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采用适宜的监护技术对孕产妇进行全程系统检查、监测和系统指导,实行分级管理,减少孕产期的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受益归属分析方法对孕产妇孕前保健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孕前保健服务的受益人群和受益程度。方法于2010年8月根据地域分布在全国抽取山东、河南、甘肃3省,以婴幼儿在42 d~6个月的城市和农村妇女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 945名孕产妇。运用Kakwani指数、利用需要比和集中指数等方法进行受益归属评价。结果孕产妇孕前保健多数服务项目总体上是城市、低经济收入组和高文化程度组的孕产妇受益更多,但在戒烟戒酒服务上受益相当。结论加强对孕产妇孕前保健服务利用受益较少人群的关注,从经济政策支持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提高低经济收入和低文化程度孕产妇孕前保健服务的利用率,促进利用均等化。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孕前保健门诊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孕前保健门诊服务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现场调查了8家开设孕前门诊的医疗保健机构。结果:①服务项目:目前已开设的基本服务项目共有23项,"口腔检查"和"营养指导"2项服务均未开展;②服务方式:在上海市的4个区的5家医院开展了"免费孕前检测服务",由各区政府与计生委联合管理,按一定条件向育龄夫妇发放"免费孕前检测服务卡",各区符合条件的育龄夫妇可前往孕前门诊接受免费孕前检测服务;③服务数量及异常情况:2009年上半年孕前保健门诊共接诊6 328人,其中女性就诊人数为男性的3.0倍,异常检出率为39.1%。结论:上海市关注孕前保健,尤其是政府重视下的多部门合作值得倡导。从孕前门诊中发现的问题提示卫生医疗机构需要完善孕前门诊服务规范,加强专业队伍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健康速览     
《家庭医生》2012,(6):2-2
上海居民免费享42项卫生服务 新民网1月4日报道,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透露,上海居民可免费获得12大类42项86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计划生育保健、学校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等。其中,孕产妇将可免费享受9次产前健康体检,0-6岁儿童可免费享受系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9.
母儿系统保健服务系指孕产妇从孕期开始进行早孕登记、检查、建卡、产后访视及产后42d检查,实现胎儿期——新生儿期——产后访视跟踪一体化服务及0~7岁儿童的定期“4、2、1”体检。母儿系统保健服务是社区妇幼保健基本服务项目,其目的是控制孕产妇、儿童死亡、保证母婴安全和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生命科学及生殖健康,健康与疾病生育起源新概念的出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疾病谱的变化,传统的母儿系统保健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于适宜、促进性的预防和治疗的保健需求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9,20(5):318-318
辽宁省在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将为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实施农村孕妇孕中期免费超声筛查胎儿缺陷、免费提供农村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一并列入全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加强农村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乡孕产妇孕前保健服务的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孕产妇孕前保健状况,探讨城乡孕产妇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产后42d到产后半年产妇的一般情况和保健服务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检验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两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城市及农村孕产妇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率分别为67.9%、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孕产妇孕前保健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配偶身体状况、本人及其家人对产前保健重视程度;农村孕产妇的影响因素是年龄、民族、文化程度、配偶文化程度、有无异常生育史以及本人对产前保健重视程度。结论我国孕产妇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率低,城乡孕产妇孕前保健利用状况和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建议针对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孕产妇孕前保健服务利用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利用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方法调查在医院分娩的1159名产妇。结果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4.54±2.87,产妇产前检查覆盖率为90.5%,5次以上产前检查率为52.5%,早孕检查率为45.7%,剖宫产率为9.1%。有无孕管卡是产前检查覆盖率、5次以上产前检查率、早孕检查率和剖宫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产前检查覆盖率的影响因素还有丈夫文化程度。剖宫产率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产妇职业、已有孩子数、怀孕次数。结论该地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利用不足、产前检查次数偏低、初检孕周偏晚、5次产前检查率偏低。有无孕管卡是影响孕产期保健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建议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开展孕产期健康促进的方法。方法 在安徽省定远县开展了为期3年的“中国农村妇女产前保健评价”课题研究。结果 孕产妇孕管卡建卡率≥5次、产前检查率、初次检查孕周均有提高。结论 在经济欠发达农村开展孕产妇健康促进,计划生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加强合作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北京提前完成了医改三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城乡居民的目标。在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首都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等方面增加了11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了公共卫生服务包的内容,把所有健康危险因素早期干预的最基本的内容打包,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其中有很多是卫生系统多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我们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全县已形成了婚、孕、育保健保偿一条龙服务体系,社区妇幼卫生已成为三级保健网络的常规性工作,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85%以上,广大妇女儿童人群普遍能够享受到保健服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巩固三级保健网络,增强保健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1.1重点抓了三级保健网络的基础建设。1.2加强乡级保健枢纽建设。1.3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2完善婚、孕、育一条龙保健服务程序,规范保健保偿 管理2.1撤消乡级卫生院婚前医学检查、分类,由保健院承担全…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10月国家在新实施的《婚姻登记条例》中取消了强制婚前检查后,自愿参加婚前检查的人数骤然降低,这也间接提高了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和先天残疾率[1].孕前保健服务是指对准备怀孕的夫妇在孕前进行身体状况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建议,并积极地对其进行有效指导干预的保健服务[2].孕前保健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有缺陷的、低体重的新生儿出生率,提高了出生人口质量[3].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 200名孕产妇,根据其是否进行孕前保健服务分为孕前检查组与非孕前检查组,对两组孕产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后,服务对象可在指定医疗机构免费享受指定的服务项目,有助于增强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山东省即墨市2009年12月—2012年12月相继开展了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及卫生监督协管等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本文就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现状、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加强孕前保健减少出生缺陷项目实施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施“加强孕前保健,减少出生缺陷”项目,促进优生优育工作开展,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方法]采取部门配合,强化人员培训,普及孕前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孕前保健技术服务等措施。[结果]公民对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知晓率、婚前医学检查率、孕产妇保健率和住院分娩率提高,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婴儿死亡率下降。[结论]广泛开展孕前保健服务,可降低出生缺陷,确保儿童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省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现状,探讨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对本省29个市(州)县妇幼保健机构的249名妇幼医生和606名孕产妇进行了问卷调查。结论为:湖南省妇幼保健系统提供的服务基本满足了孕产妇系统保健的需要;影响本地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居民生活水平、文化传统观念、完整的三级网络、保健院管理水平、部门间的合作。影响妇幼保健人员提供高质量保健服务的因素是:缺乏学习机会、工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医患矛盾突出、诊疗设备陈旧;影响孕产妇接受保健服务的因素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健康教育方式、家庭成员的态度、提供者的服务态度、服务技术、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孕产妇保健工作对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减少伤残儿的发生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10年来保定市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和积极的预防保健措施如加强孕前保健、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高危妊娠的专案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母乳喂养率,使反映母儿健康的指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笔者分析了保定市近10年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