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2007年东阳市高危妊娠监护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云萍  华含珺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10-2511
目的:了解东阳市高危妊娠因素变化趋势,为加强高危妊娠监护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浙江省金华市高危妊娠评分标准,调查2004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具有东阳市本地区正式户口产妇的母儿结局、高危发生情况及高危孕产妇个案资料。结果:3年产妇数22304人,活产数22 458人,高危孕产妇数5 930人,高危发生率26.59%,孕产妇死亡5人,死亡率22.26/10万,均属高危妊娠死亡。围产儿死亡223人,死亡率9.931‰,高危妊娠的新生儿死亡比例明显高于非高危妊娠。高危发现时间:早孕期占59.85%;高危因素分类:妊娠并发症占32.66%,巨大儿、胎位不正、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妊娠合并症占30.52%,以乙肝病毒携带、心脏病、甲亢、糖尿病为主;高危妊娠单因素前5位主要因素依次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疤痕子宫、流产≥3次、巨大儿、胎位不正。结论: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是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最根本的措施之一,高危管理关键在于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强化管理、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多胎妊娠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忠侠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99-3200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多胎妊娠孕产妇的资料,并与同期1000例单胎妊娠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胎妊娠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多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应加强孕期保健及产妇营养,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胎膜早破、早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 1993~1997年我院高危妊娠的管理。5年中高危妊娠2 425例,占妊娠总数的32.60%。其中215例合并心脏病患者无1例母儿不良结局。贫血、早产、产前出血等发生率都有下降趋势,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P<0.01)。5年中3例孕产妇死亡,死亡率为4O.03/万;高危妊娠组的围产儿死亡率为1.90‰,与同期的围产儿死亡率7.0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高危妊娠管理在提高产科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灵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50-1452
目的:进一步识别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监护管理,不断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青海省西宁市"降消"项目县级孕产妇急救网络建设和管理办法中《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调查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城东区妇幼保健站妇保门诊2 627例孕妇办理母子保健手册进行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妊娠,统一建册,每月例会及时反馈于辖区各办事处、卫生服务站妇幼专干,定期随访管理。结果:高危妊娠发生率为17.66%,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为96.12%,高危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26.91‰。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合理科学饮食指导,定期产前检查,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发展,减少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年龄对经产孕妇孕产期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高龄经产孕妇的孕前及孕期保健加强分娩期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9月"北京市围产保健管理登记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具有年龄信息的经产孕产妇113 297例。结果研究期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为5. 68/10万,其中经产妇死亡率为7. 94/10万,高龄经产孕产妇死亡率为15. 38/10万。在经产孕妇中年龄≥35岁分娩为45 509例,占经产妇分娩总数的40. 17%。将年龄具体分组结果显示,在经产孕妇中各级别高危妊娠的发生率均随着年龄段的升高而升高,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与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包括高血压合并妊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高危因素、瘢痕子宫等妊娠期常见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围产儿死亡率也随着产妇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高龄增加经产孕产妇各项孕期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特别是年龄≥40岁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且严重程度更加严重。应重视经产高龄孕妇孕期管理,针对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孕妇应合理规划两孩怀孕年龄,避免为生育二孩而导致分娩年龄过高,针对年龄≥40岁孕妇更应额外重视围产保健。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高危孕妇产前检查资料的分析,寻求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本院3 120例孕产妇中筛选出953例高危孕妇的管理情况.追踪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高危妊娠的发生率30.54%,单一高危因素占83.84%,出现最多的高危妊娠类型是胎位异常。胎位不正干预组转头位明显高于未干预组(P<0.01)。经过对高危因素进行干预,胎位不正62.63%转为正常,羊水过多56.92%转为正常,先兆早产治愈率65.78%。IUGR治愈率达78.26%。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7.35‰。结论:应将保健范围扩大到围婚期,甚至青春期,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并予以管理、监护、处理,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3年间在本市内系统管理的525例高危孕产妇的干预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本市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5.14%,高危因素按发病率高低依次为有剖宫产史、年龄≥35岁、妊娠合并糖尿病、臀位、贫血等。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对高危孕产妇科学、规范管理,给予最佳的保健服务,是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953例高危妊娠管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4):19-20
目的通过对高危孕妇产前检查资料的分析,寻求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本院3 120例孕产妇中筛选出953例高危孕妇的管理情况,追踪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高危妊娠的发生率30.54%,单一高危因素占83.84%,出现最多的高危妊娠类型是胎位异常.胎位不正干预组转头位明显高于未干预组(P<0.01).经过对高危因素进行干预,胎位不正62.63%转为正常,羊水过多56.92%转为正常,先兆早产治愈率65.78%,IUGR治愈率达78.26%.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7.35‰.结论应将保健范围扩大到围婚期,甚至青春期,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并予以管理、监护、处理,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加强高危妊娠监护管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方法:按照广东省高危妊娠监护评分标准,收集2001年8月~2004年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手册和高危妊娠监护结局评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总数2780例,高危孕产妇1222例,发生率43.96%。高危评分5分占24.87%,10~15分占62.03%;20~30分占8.84%,35分以上占4.26%;高危因素前5位是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过期妊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产科质量与1999年比较,胎位异常纠正率61.21%,比1999年提高22.24%,产后出血发生率2.05%,比1999年下降22.44%,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96.17%,比1999年提高29.91%(P<0.01),围产儿死亡率10.79‰,比1999年下降16.49%,新生儿死亡率2.52‰,比1999年下降43.62%,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做好高危妊娠监护管理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3年高危妊娠资料分析,了解孕期监护管理水平,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影响母婴健康的危险因素及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辖区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高危妊娠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构成比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共有8 897例高危妊娠患者,发生率48.8%。高危因素前5位依次是:≥2次人工或自然流产史、糖尿病、年龄≥35岁、剖宫产史、妊娠晚期胎位不正。构成比变化趋势:流产史、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合并贫血等内科疾病等高危因素有下降趋势,剖宫产史、胎位不正、体重≥85kg或≤40kg呈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干预措施,及时筛选、追踪等规范管理,可控制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南京市江宁区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影响围产儿死亡的诸多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1991~2006年的围产儿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由1991年的19.67‰下降到2006年的8.93‰;围产儿死亡与孕产妇的高危妊娠因素、分娩孕周及围产儿的出生体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991~2006年围产儿死亡的前5位死因顺位为: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畸形、脐带因素、吸入性肺炎.因先天畸形而引起的死亡已由1991~1996年期间的第4位上升至近5年的第1位.结论:应广泛开展婚前、孕前保健工作,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对高危孕妇进行监护,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产科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高危妊娠临床分析,寻求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怀化市2007~2008年高危妊娠孕产妇4 7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住院无高危妊娠因素,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正常健康孕产妇4 79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2 530例孕妇中高危妊娠4 790例,高危妊娠发生率38.23%。人工流产≥2次居高危妊娠因素首位,发生率6.67%。高危妊娠组较对照组新生儿死亡数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χ2=77.2307,P=0.00000.001)。结论:加强孕期保健与监护,建立高危妊娠管理体系,对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及人口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加强高危孕产妇监护管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方法:按照广西省高危妊娠监测评分标准,收集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围产保健门诊及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手册和高危妊娠监测结局评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总数3369例,高危孕产妇1480例,发生率为43.93%,前5位高危因素为不良孕产史、胎位异常、胎儿窘迫、过期妊娠、孕期出血.结论:做好高危妊娠监测管理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孕产妇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她们的卫生知识、健康意识和育儿能力 ,中牟县妇幼保健院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2月对 75 6例孕产妇进行妊娠生理、孕产期保健、自我监护、科学育儿等急需知识教育 ,与同期住院而未进行健康教育的 2 32 3例孕产妇就健康状况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评价教育效果。结果显示 :健康教育组妊娠晚期贫血检出率 (2 5 .5 3% )低于对照组 (39.0 4% ) ;动态高危妊娠低于对照组 ,如过期妊娠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前者为 5 .95 %和 4.2 3% ,而后者分别为 9.77%和 7.19% ;围产儿死亡率健康教育组为 16 .6 5‰ ,对照组为 2 8.89‰ ,以上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提示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孕产妇身体素质 ,降低高危妊娠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等诸多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547例≥35岁高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分娩的501例<35岁的非高龄孕产妇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围产儿情况及高龄初产妇与经产妇在分娩方式方面的差异,进行高危因素分析。结果高龄孕妇的剖宫产率、子宫肌瘤、贫血、高血压、前置胎盘、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非高龄孕妇组;高龄初产妇多次流产及宫腔操作的发生率高于高龄经产妇。结论高龄孕妇的剖宫产率高,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高,且以高龄初产妇为甚,高龄对围产儿结局有不利影响。应加强孕前期及围产期的知识宣教,定期产前检查,确保高龄孕妇分娩时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高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产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HD)的高龄孕产妇40例,同时选择同期年龄<35岁的孕产妇40例GHD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围产儿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龄组子痫前期及子痫、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龄组(x2值分别为7.680、4.114,均P<0.05),两组妊娠高血压心脏病、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1.053、0.392、1.053,均P>0.05).高龄组产妇生长受限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龄组(x2=3.914,P<0.05),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0.721、1.053,均P>0.05).结论 高龄产妇较低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临床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云和县妊娠合并贫血发病率,以及贫血对妊娠结局影响,为预防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2年云和县户籍795例妊娠合并贫血孕产妇保健资料。结果:2003-2012年云和县妊娠合并贫血发病率7.55%,前5年发病率9.76%,后5年发病率5.30%。农村发病率8.85%,城镇发病率4.43%。以缺铁性贫血为主占贫血99.49%,地中海贫血占0.37%,巨细胞性贫血占0.12%。妊娠合并贫血围产儿死亡率7.55‰。产后出血发生率3.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1.51%。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3.02%。结论:通过孕前健康宣教,均衡膳食,以及孕前优生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贫血和高危因素,及时治疗,有效降低孕前贫血患病率。对妊娠合并贫血,按高危妊娠管理,正确处理孕期,分娩期,能有效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水平。方法对2000~2006年的229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6.14‰,前5位死因依次为先天性畸形、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结论加强健康教育与围产期保健,重点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监护,积极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危妊娠因素变化趋势,总结重度高危妊娠产妇的管理经验,为进一步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制定具体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及病残儿出生率。方法按照湖南省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住院的437例高危评分20分以上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分以上高危孕产妇发生率为37.83%,高危妊娠单因素前10位依次为:胎膜早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疤痕子宫、羊水过少、妊娠高血压疾病、流产≥2次、前置胎盘、年龄≥35岁、体重≥70kg。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20岁。农村233例,城市204例。顺产130例,剖宫产307例。结论做好高危妊娠的专案管理,特别是加强高危评分20分以上的高危孕产妇的监护,对提高高危因素的分析及处理能力有积极作用,并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及病残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20.
冯望德  宫树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32-2433
目的: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测质量,使高危妊娠管理更加规范化,降低母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根据河南省"降消"项目县级孕产妇急救网络建设和管理办法中《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4 650例孕产妇中的1 252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发生率26.92%;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98.40%;高危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1.60‰。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和发展,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及母儿死亡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