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核小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因素如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免疫反应等参与的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此病遍及全世界,亚洲人患病率高,是目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风湿性疾病之一。SLE自身抗体检测在SLE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F)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病,病情反复并伴有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慢性病。近年来,SLE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并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以某一器官损害为主或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尤其是早期临床症状较轻者,如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易导致误诊、漏诊现象。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1月共收治SLE患者68例,其中6例误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其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继而引起组织、器官的损伤。本文对108例SLE患者及20名健康献血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E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ANuA)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4.
蒋佩军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1):1566-156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多样,血液系统损害并不少见,而血小板减少是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同时,顽固性血小板减少在治疗上比较棘手,是SLE患者预后不良及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及时监测SLE患者外周血血细胞参数,将有助于对该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本文旨在分析SLE患者外周血血细胞参数的特征及其活动性指数与血细胞参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于机体免疫调节紊乱所致的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削弱皮肤的防卫能力,阻碍伤口的愈合。而窦道是因机体自身免疫力低下而严重感染所形成。因而两病并存极易促使病情恶化,使感染加重而致死亡。  相似文献   

7.
孙志梅 《当代护士》2002,(11):76-7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心脏是其常见受累器官之一,且系重要致死原因。本文对64例SLE中有心脏损害的42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自身免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心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SLE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及评估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无创、简便、可靠,是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的有效手段。本文对超声心动图在SLE患者心脏病变评估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体免疫性免疫复合物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特别是皮肤和肾脏.SLE最显著的特征就是B细胞多克隆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是SLE最显著的标志性抗体.……  相似文献   

11.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由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介导,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与SLE有关的消化系统并发症包括狼疮肠炎、假性肠梗阻、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乳糜泻、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1-3]),狼疮肠炎占SLE的0.59%~9.70%~([1,4]),而以狼疮肠炎为首发表现的SLE临床少见~([5-7])。本文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银  梁伟  陈定宇 《新医学》2010,41(3):189-190
桥本甲状腺炎是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桥本甲亢)可同时合并SLE、干燥综合征等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该文报道1例桥本甲亢同时合并SLE患者的诊治经过,提醒临床医生应注意桥本甲亢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的可能,对疑诊病例完善相关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及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王丽  李蕾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9):1692-169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伴有多器官受损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复杂,而患者血清中可出现直接对抗核抗原、细胞质抗原、细胞膜抗原等的自身抗体谱。其中部分是SLE的标记性抗体,这些抗体的检测对SLE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评估与治疗监测、转归和预后判断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现将近年来SLE诊断的实验室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和多器官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病情复杂、病程长.为了缓解和改善病情,提高患的生活质量,我科对57例SLE患进行了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具有多种因素参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体内存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病.随着对SLE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诊治方法的改进,其预后有了明显改善,10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感染一直是导致SLE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感染可以是SLE的诱发因素也可以贯穿于病程中,是导致SLE患者病情加重、影响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将近年来有关SLE与感染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SLE是一种累及多部位、多器官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其发病机理与机体细胞免疫的改变有关.特别是T细胞及亚型的明显变化,而使得免疫失调及免疫应答紊乱。本文根据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不同,将T细胞分成若干亚群,目前.常用方  相似文献   

17.
SLE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伴颅内动脉瘤并不多见,多见于有多年病史且疾病控制不佳的SLE患者,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以头痛、恶心或瘤体压迫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为主要表现。该文报道一例初发SLE的47岁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颅内动脉瘤,并压迫右侧动眼神经引起右眼睑下垂,经规范药物治疗联合介入手术,右眼睑下垂症状得以迅速改善。该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当SLE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呕吐或神经压迫症状时,要警惕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性;一经确诊,应在积极、规范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及时行手术干预,进而避免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或颈动脉海绵窦瘘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张宏丽 《天津护理》2006,14(4):236-23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表现为患者体内存在有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特别是抗核抗体)和病变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临床表现为发热、疲倦乏力,食欲不振,面部皮肤蝶形红斑,对称性关节疼痛,水肿,肾损害,心包炎,肺炎,慢性贫血。SLE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有关。本病病程迁延,病情反复发作,且好发于育龄妇女,与妊娠可相互影响。妊娠和产后会使SLE病情复发加重,使妊娠合并症增加和胎儿预后不良。我院收治1例SLE合并妊娠的患者,于妊娠38周行剖宫产术,通过我们精心护理和配合医生治疗,术后母婴情况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系绕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的复杂自身免疫陆疾病,以致病性自身抗体产生过多为特征。SLE被普遍认为是TH2占优势的疾病,是与TH2型细胞因子产生过多相关的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遗传、环境、性激素、免疫调节异常等多个方面,本着重研究细胞因子与SLE的关系,探讨SLE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国外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国内则相对较少[1];特别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研究更少.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多样,血液系统损害并不少见,而血小板减少是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发生率约占26%,而且又是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