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特点,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小的胃间质瘤(≤5cm)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及强化均匀;大的胃间质瘤(≥10cm)表现为形态不规则,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或趋于模糊,出血、囊变、坏死显著.病变侵犯邻近器官或出现转移(肝、网膜、肠系膜)是最肯定的恶性征象.肿块的大小及有无坏死在良恶性鉴别方面有高度的相关性:肿块越大,坏死成分越多,恶性程度越高.而增强后是否强化与肿瘤的良恶性无明显关系.结论 胃间质瘤的CT表现与肿瘤的大小有关;CT对胃肠道间质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20例胃间质瘤的CT表现。结果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瘤内密度均匀或呈混杂密度,增强扫描肿瘤多数延迟强化,邻近胃壁正常。20例胃间质瘤中,恶性9例,潜在恶性5例,良性6例;肿块最大径〉5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向腔内外生长,浸润周围组织多见于恶性间质瘤。结论 CT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及良恶性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尹俊  欧阳晓明  欧阳清春 《吉林医学》2011,32(22):4524-4525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胃间质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11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胃体6例,胃底5例;7例为恶性,4例为良性;肿块直径<5 cm 5例,5~10 cm 5例,>10 cm 1例;向腔内生长4例,向腔外生长6例,向腔内外生长1例;CT平扫为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肿块轻中度至明显强化或其内有不增强的坏死液化区。结论:CT检查对胃间质瘤诊断有较高价值,并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间质瘤(GST)的CT影像学表现,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方法研究3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的G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分析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边界、生长方式、密度、强化程度、坏死囊变及脂肪间隙情况。结果低度危险肿瘤12例,中度危险肿瘤12例,高度危险肿瘤8例。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密度、强化程度、坏死囊变及脂肪间隙情况与危险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发病部位与危险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及危险度的分级具有重要作用,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闫建平 《海南医学》2009,20(7):123-12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13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结果13例胃间质瘤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及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肿瘤密度呈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密度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良性3例,肿块最大径都小于5cm,密度均匀,多呈均匀强化,潜在恶生(交界性)2例,介于两者间,密度呈均匀或不均匀。恶性8例(包括低度恶性3例,高度恶性5例),肿块最大径多大于5cm,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不同程度坏死,呈不均匀、不规则强化。结论螺旋CT对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肿瘤定位、良恶性鉴别、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的16 排螺旋CT 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 年5月~2010 年12 月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13 例胃肠间质瘤的CT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 例胃肠间质瘤均为单发,发病年龄37~79 岁,平均年龄55 岁.良性5例、不确定性3 例、恶性5例,其中,病灶位于胃8例,小肠5例.最大径>5cm 者,CT 表现为形态多不规则,呈外突性或伴浸润性生长,可见囊变坏死,明显不均匀强化,多为高度危险性.最大径<5cm 者,形态多规则,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密度均匀,强化均匀,多为中度及以下危险性.结论:CT 检查有助于胃肠间质瘤的准确定位,以及观察肿瘤大小、密度、强化特点、形态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MSCT增强扫描对胃间质瘤术前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胃间质瘤的MSCT表现,记录肿瘤平扫和增强后的相关数据。结果 MSCT诊断胃间质瘤良、恶性的诊断正确率为90.00%,其中对恶性胃间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92.86%;对良性胃间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85.71%;肿瘤直径在1.7~21.55cm之间。其中肿瘤直径大于5cm的患者有19例,直径5~15cm的患者有15例,肿瘤直径小于5 cm的患者有6例。肿瘤较小时CT平扫可见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时动脉期显著均匀强化,实质期呈持续强化。肿瘤较大时CT扫描可见分叶状及不规则形肿块,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胃腔轮廓不规则,密度不均,见低密度坏死、囊变及散在斑块状钙化;增强实性部分呈明显、持续强化,坏死灶强化不明显。结论 MS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结合患者临床特征有助于对胃间质瘤进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和胃间质瘤CT影像表现,提高对二者的认识和鉴别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胃神经鞘瘤和38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分析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生长位置、强化模式及程度、囊变坏死、钙化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LSD法检验、Fisher's确切率统计学方法。结果胃神经鞘瘤与低中等危险度胃间质瘤在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及坏死、囊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中等危险度胃间质瘤在肿瘤大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度危险度胃间质瘤在肿瘤大小、形态、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及坏死、囊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发生钙化、生长位置及生长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在CT影像上存在差异:圆形、均匀强化、轻中度强化有利于神经鞘瘤诊断;分叶状、囊变坏死、不均匀强化、显著强化有利于间质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良、恶性间质瘤CT表现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良性胃间质瘤、16例恶性间质瘤的CT表现,并对其CT表现进行对比,评估内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合并溃疡、强化程度、肿瘤内部坏死囊变程度(增强均匀性)、有无肝转移、周围浸润及合并感染等情况。结果胃良性间质瘤和恶性胃间质瘤在肿瘤形态、坏死囊变(增强均匀性)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肿瘤大小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0.05);生长方式、肿瘤强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恶性间质瘤并可发生溃疡、坏死囊变后合并感染、腹部脏器(主要是肝)转移及周围浸润及少见的淋巴结肿大等。结论胃良性间质瘤与胃恶性间质瘤CT表现上存在多方面差异,熟悉其CT表现差异有助于在术前对两者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消化道间质瘤的MSCT表现,提高对良、恶性消化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消化道间质瘤的MSCT表现,记录肿瘤平扫和增强后的相关数据。结果 50例患者中肿瘤直径1.8cm~22.47cm之间。其中肿瘤直径大于5cm的患者有7例,直径5cm~10cm的患者有12例,肿瘤直径小于5cm的患者有31例。肿瘤向腔内生长的有34例,占68.00%;肿瘤向腔内生长的有16例,占32.00%。20例密度均匀;30例密度不均匀。良性肿瘤中1例伴有囊变,增强扫描后肿瘤边缘强化较明显;低度恶性肿瘤中有13例增强扫描后肿瘤边缘明显强化;恶性肿瘤中3例增强扫描后肿瘤边缘明显强化。结论肿瘤发生的部位、肿块大小、形态、密度、轮廓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MSCT表现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和肿瘤预后的评估提高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影像学特征及CT纹理分析(CT texture analysis,CTTA)参数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8例胃间质瘤患者术前CT影像学资料,并采用MaZda软件获得肿瘤的平扫和门静脉期图像的CTTA参数。分析CT影像特征及CTTA参数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形态、边缘、肿瘤与周围脏器关系、强化均质性、有无瘤内坏死或囊变、肿瘤局部异常血管与肿瘤危险度分级有较好相关性(P<0.05);将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特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Zda软件的纹理参数分析显示:提取的30个最优CT纹理参数中entropy与危险度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CT影像特征及图像纹理参数有助于对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肠间质瘤CT表现,并分析其征象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关系。方法选择本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术前均经CT检查,分析CT征象,并探讨CT征象如肿瘤大小、形态及生长方式等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关系。结果 60例患者中,胃部间质瘤31例,小肠19例,直肠7例,腹腔肠系膜3例。60例患者中极低恶性22例,低度恶性17例,中度恶性16例,高度恶性5例。肿瘤大小、形态、轮廓、生长方式及坏死情况与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具有密切关联,均P0.05。结论胃肠间质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下肿瘤大小、形态、轮廓、生长方式及坏死情况与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具有密切关联,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谢敏  裴莉敏 《现代医学》2012,40(5):576-579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行16层CT平扫和双期增强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例胃间质瘤向腔外生长者3例,向腔内生长者6例,同时向腔内、腔外生长者3例;肿瘤多垂直胃壁生长且境界清晰或较清晰.6例良性肿瘤直径多小于5 cm并多向腔内生长,增强扫描多为轻、中度强化;6例恶性肿瘤直径均大于5 cm,多向腔外或同时向腔内、腔外生长,增强扫描多为中度、明显强化.结论:胃间质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有重要诊断价值,不典型病例仍需依靠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特点及不同危险性CT征象。方法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GT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所见相对照;分析依据病理组织学分级的不同危险性组别的CT征象,并对其差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肿块起源于胃部21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7例,回盲部2例,直肠2例。(2)病理分型:高危17例,中危10例,低危6例,极低危为1例。(3)典型CT表现为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多外向性生长,边界清楚,密度不均,与病理对照为坏死囊变、黏液变性及空洞或窦道形成。增强扫描多明显强化,动静脉期强化峰值无明显变化。(4)胃肠道间质瘤大小(以5cm为界)、形态、密度、强化动脉期有无血管样影,在不同危险性组别(极低及低危险组与中高危险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程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危险性肿瘤的某些CT征象有差异性,中高危险性多表现为直径大于5cm、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见血管样强化。  相似文献   

15.
陆映宏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2):104-105,F00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恶性胃间质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例恶性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肿瘤来源于贲门胃底部12例,胃体部6例,胃窦部3例。腔外型4例,腔内型5例,腔内外型12例。肿瘤直径4.1~21cm。肿瘤呈圆形、椭圆形4例,呈分叶状、不规则状17例。平扫CT表现:肿块密度不均匀,肿块内见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低密度影;增强CT表现: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6例胃腔面侧出现溃疡。3例肿瘤邻近胃黏膜不规则、毛糙,增强CT扫描黏膜不连续,不均匀强化。CT显示肿块边缘不清7例,肿块边缘清晰13例。合并肝脏转移1例,侵犯肝1例,侵犯腹膜2例。本组定位准确率为90.5%(19/21),定性准确率为81.0%(17/21)。结论多层螺旋CT对恶性胃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长卿 《中外医疗》2012,31(12):174-175
目的 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肿瘤平扫呈等密度者3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者12例.增强扫描,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者3例,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多个小囊状坏死者7例;病灶中央坏死、液化周边强化者5例.15例GISTs中,良性4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2例,肿块直径>5cm,边界多不清楚,12例肿块内均有坏死,2例出现转移灶.结论 CT检查对于GISTs良恶性的判断很有价值,但CT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系列CT表现,提高CT判断肺肿瘤射频消融疗效的价值。方法 对2008年3月-201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8例肺恶性肿瘤患者共34个病灶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其中原发性肺癌20例21个病灶,转移性肺癌8例13个病灶,病灶最大径1.5-5.0 cm,平均3.6 cm。所有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行胸部螺旋CT扫描,6个月后每6个月重复CT扫描1次。将患者分为完全消融组(A组)和不完全消融或术后复发组(B组),分析两组系列CT表现。结果 术后即刻:A组病灶普遍性密度减低,轮廓模糊,周围见完整磨玻璃密度围绕,增强扫描无强化。术后1~3个月:A组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类圆形均匀密度影,体积可大于治疗前,增强扫描无强化;B组无特异性。术后3~6个月:A组消融灶较前不同程度缩小,增强扫描不强化或边缘轻微强化。术后6个月以上:A组消融灶逐渐缩小,呈不规则条带或索条影,可轻微均匀强化。B组病灶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或表现为缩小后再次增大,形态不规则,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肺癌射频消融术6个月以后,CT显示病灶逐渐缩小,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微均匀强化是完全消融的可靠征象。而病灶逐渐增大或缩小后再次增大以及明显不均匀强化提示不完全消融或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胃间质瘤64排螺旋CT图像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43例,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分析胃间质瘤的CT图像表现特征及64排螺旋CT在胃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43例患者经CT检查结果显示15例良性,25例恶性,3例交界性肿瘤。23例位于胃部,9例位于小肠,8例位于结肠,3例位于肠系膜。CT平扫病灶部位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表现,肿块密度多数显示均匀,仅8例软组织密度影显示不均匀;CT增强扫描肿瘤于静脉期强化最为明显,且于肿块周围出现簇状小血管影,动脉期强化程度较静脉期弱。结论64排螺旋CT对胃间质瘤病灶情况显示清楚,对肿瘤的定位及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CT纹理特征的联合模型在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s)肝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高危GISTs 204例,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53例,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51例。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42例)和测试集(62例)。根据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是否有肝脏转移分为肝转移组(76例)和无转移组(128例)。采用ITK-SNAP软件勾画高危GISTs三维容积感兴趣区,通过A-K软件提取纹理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筛选出有效特征,建立纹理特征标签。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临床病理模型、CT纹理特征模型、临床病理联合CT纹理特征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正曲线分析评估模型对高危GISTs肝脏转移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验证曲线下面积(AUC)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高危GISTs肝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Ki-67、发生部位、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CT图像中共提取107个纹理特征,使用LASSO算法降维后筛选出13个平扫、7个增强图像的纹理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其中,临床病理模型的AUC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为0.870、0.855;CT平扫和增强纹理特征模型的AUC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918、0.836和0.920、0.846;临床病理联合CT平扫纹理特征模型的AUC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为0.930、0.889。经Delong检验,CT平扫与CT增强纹理模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临床病理联合CT纹理特征模型与临床病理模型、CT纹理特征模型间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3)。结论 CT平扫纹理特征可无创预测高危GISTs肝转移的风险,且临床病理联合CT纹理特征模型的预测效能更优。  相似文献   

20.
邹亚毅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16-1017
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5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12例胃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结果:在胃原发性淋巴瘤的检查中,CT三期增强扫描可有特征性表现,如病变沿胃长轴生长、胃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黏膜线的连续性、病灶的强化方式等,可弥补CT平扫的不足。结论:CT三期增强扫描可全面显示病变征象及范围,应用于胃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诊断,其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