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保存方法比较及临床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牙龈切除术、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分别对3颗、30颗和12颗已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缺损至龈下患牙进行处理,暴露牙根断面,桩核冠修复后进行1~2年随访。结果:切牙龈组预后效果最差;龈下缺损较小的患牙,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的效果都较好;但缺损较深的患牙,牙根牵引术的效果优于牙冠延长术。结论:龈下缺损较小的患牙,可作牙冠延长术,但缺损较深的患牙,最好做牙根牵引术。临床上在适应证范围内应尽量先做牙根牵引术再做桩核冠修复。  相似文献   

2.
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恒上前牙冠根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恒上前牙冠根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1颗冠根折的恒上前牙,在完善根充后,利用正畸方法对患牙牙根进行垂直He向牵引,达到理想牙冠修复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牙冠延长术和修复治疗。结果:21颗患牙垂直He向移动距离2mm-5mm,所需时间4周-8周;三年复查,部分患牙牙齿或牙龈相对位置有轻微变化,所有患牙根尖周正常。结论: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恒上前牙冠根折,作为修复治疗的辅助方法有效可行,但18岁以下的患者需延长牵引后的保持时间,并用临时冠进行过渡性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断端部分粘结联合内外固定治疗上前牙冠根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断端部分粘结、内外固定综合治疗外伤时间在24 h以内,牙根基本或已经完全形成的儿童及青少年上前牙冠根折病例12例13颗牙,术后6、12、24个月分别记录患牙的松动度、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CPI探针检查)及x线片上患牙牙根周围牙槽骨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评估。结果术后24个月,13颗患牙复查的情况显示断端粘结效果理想,患牙松动度均正常;患牙牙周组织健康,牙龈指数(G I)均小于3,牙周探诊深度(PPD)仅一颗牙术后6个月为3mm(之后均为2mm),其他12颗均在3mm以内,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保留牙冠的断端部分粘结联合内外固定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前牙冠根折,是一种保守治疗上前牙冠根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前牙龈下冠折根牵引后的桩冠修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临床龈下冠折低于牙龈 2mm以上断面牙根的桩冠修复方法。方法 :在根管内磷酸锌粘固一个小于根长 1/ 2的 1 0mm不锈钢丝 ,通过橡皮圈 ,固定在唇弓上牵引 ,2~ 4周后 ,当断牙根面与相邻牙龈缘平齐或龈下 0 5mm位置时 ,用金属丝固定 3月后 ,修整断牙根周牙龈组织后 ,桩冠修复。结果 :1988年至 1998年临床前牙冠根折唇断面在龈下 2mm以上且经完善根管治疗后共治疗 12 6例患者 ,14 7颗牙齿 ,通过信函调查发现 4 9例烤瓷桩冠有 3例牙根再次折断后拔除 ,其余患者均满意。结论 :前牙龈下冠折牙根牵引后桩冠修复克服了以往在断根处直接修复易引起牙龈牙周疾病的缺点 ,比切除唇侧牙龈使牙根暴露更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功能及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种采用正畸方法(牙合)向牵引龈下牙根后再修复的方法.方法 选择龈下牙折患者8名,共10颗患牙,断端最低处距牙槽嵴顶的距离为1.5~2.0mm.经完善的根管治疗4周后,采用正畸固定矫治技术(牙合)向牵引龈下牙根,平均疗程4~6个月,然后桩冠修复治疗.采用临床检查评价正畸前后牙齿松动度、牙龈形态和牙周状况,并通过X线片测量比较正畸前后断根根尖区相对骨密度的变化、断根倾斜度的变化和修复后冠根比.结果 10颗患牙经正畸治疗后(牙合)向移动距离平均为3.99 mm,牵引后的牙根唇倾度减小,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患牙冠根比与对侧同名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伤及牙槽嵴顶下的前牙牙根,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正畸方法(牙合)向牵引龈下牙根,经修复治疗后,可达到美观和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采用正畸方法向牵引龈下牙根后再修复的方法。方法选择龈下牙折患者8名,共10颗患牙,断端最低处距牙槽嵴顶的距离为1.5~2.0mm。经完善的根管治疗4周后,采用正畸固定矫治技术向牵引龈下牙根,平均疗程4~6个月,然后桩冠修复治疗。采用临床检查评价正畸前后牙齿松动度、牙龈形态和牙周状况,并通过X线片测量比较正畸前后断根根尖区相对骨密度的变化、断根倾斜度的变化和修复后冠根比。结果 10颗患牙经正畸治疗后向移动距离平均为3.99 mm,牵引后的牙根唇倾度减小,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患牙冠根比与对侧同名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伤及牙槽嵴顶下的前牙牙根,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正畸方法向牵引龈下牙根,经修复治疗后,可达到美观和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科牙根延伸法治疗上前牙冠根联合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外科手术方法,使牙根伸长3~6mm不等,平均3.84mm,治疗上前牙冠根联合折的病例13例,13颗患牙,观察2年。结果:2年后,临床疗效达成功标准的9颗,有效标准的3颗,失败的1颗。结论:外科牙根延伸法可用于治疗上前牙冠根联合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牙外伤致冠根折牙根的保留及修复方法.方法 22例共33颗外伤冠根折上前牙,其腭侧断端均位于龈缘4 mm以下,通过高频电刀腭侧牙龈成形并完成根管治疗,采用钛合金或金合金核桩冠修复.结果所有患牙在修复后短期内均取得理想的外形和功能,随访0.5~3.0年,牙龈无红肿、萎缩,无牙周袋形成,修复体无松动,X线片示牙周及根尖均无异常.结论对于外伤冠根折前牙,经牙龈成形,采用钛合金或金合金核桩冠修复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口腔医学》2013,(3):210-211
目的探讨冠延长术在外伤致前牙根面达龈下患者桩冠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0月对158例患者216颗前牙因外伤造成冠折腭侧达龈下2~5 mm患牙进行了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冠延长术、桩核冠修复术。结果随访1颗中切牙半年后根折,2颗前牙腭侧1年后发生牙龈退缩,其余患牙修复后无脱落、龈炎及松动,患者均感到满意,X线片示牙周及根尖周情况良好。结论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前牙外伤至龈下的患牙效果理想,可广泛应用于残根的保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牙冠延长术应用于个别腭侧倾斜上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36颗腭侧倾斜的上颌前牙,21颗采用单纯切龈后冠修复,15颗采用切龈翻瓣去骨后冠修复。修复后6个月、2年随访,检查冠颈缘适合性、龈缘协调性,回访患者对咀嚼功能的主观评价,评价患牙牙周健康状况,包括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和牙齿松动度。结果 36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及2年复诊检查,患者对术牙功能的主观评价均满意,临床检查36个烤瓷冠的颈缘适合性好,龈缘协调性均满意,术牙均无松动。21颗单纯切龈后冠修复的患牙(χ2=0.43,P〉0.05)和15颗切龈翻瓣去骨后冠修复的患牙(χ2=1.45,P〉0.05)牙龈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切龈后冠修复的患牙(F=2.98,P〉0.05)和切龈翻瓣去骨后冠修复的患牙(F=1.52,P〉0.05)牙周探诊深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冠延长术应用于个别腭侧倾斜上前牙美容修复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桩联合纳米复合树脂对儿童年轻外伤恒前牙临时过渡性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8年3月于杭州市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对65例78颗儿童外伤冠折恒前牙行完善的根尖诱导和根管治疗后,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后直接用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外形作为至18岁的过渡性修复,随访3年,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未见纤维桩折断、根折、根吸收。术后6个月有1例因二次外伤发生根折。术后24个月复查,仅3例出现表面着色,未见树脂脱落,边缘渗漏偶有发生,经处理均使患者满意。术后36个月,未见纤维桩脱落、根折。结论    玻璃纤维桩和纳米复合树脂联合修复儿童外伤恒前牙是成功有效的过渡性修复方法。它能够避免直接树脂修复或断冠修复造成的反复脱落,又能降低根折风险,最大限度的保留牙体组织。  相似文献   

12.
李亮  肖朋  王虹 《口腔医学》2013,(1):50-51
目的通过正畸牵引术使前牙残根美学修复。方法 7例外伤、4例根面龋残根位于龈下患者采用正畸牵引残根后行桩冠修复。结果 11例中,有1例发生根尖周炎拔除,其余牵引出2.0~3.5 mm后行桩冠修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率达91%。结论残根周围骨量的增加,冠根比例与天然牙接近,有效提高了修复体与邻牙的协调性、美观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纵折磨牙的保存修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保存纵折的磨牙,扩大保留的适应证,提高保存的成功率。方法:用Super—BondC&B牯结剂口内直接牯结牙折片后,冠修复或去除牙折片后,牙冠延长术或切龈术暴露根断面后冠修复。结果:65例纵折磨牙修复1年后成功27例(41.50/0),良好21例(32.3%),缺陷6例(9.2%),失败11例(16.9%)。结论:(1)su—per—Bond C&B粘结剂口内直接牯结牙折片后冠修复和其它方法相比刨伤性小,操作简便,可以有条件的保存部分纵折磨牙。(2)纵折磨牙的修复中,以斜折至龈下4mm以内,可以通过切龈术或牙冠延长术暴露折断面,而后冠修复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重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上下前牙牙冠与牙根所成的角度(冠根成角),为正畸治疗过程中上下前牙更安全而有效地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重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152例,根据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组(53例)、均角组(52例)、低角组(47例),应用Invivo dental 5.0软件将所有患者的锥形束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并比较各组上下前牙的冠根角(CRA)和面轴角(SSA)。结果    各组上下中切牙冠根成角总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上中切牙CRA和下中切牙SSA由大至小均依次为低角组、均角组和高角组,而下中切牙CRA和上中切牙SSA由大至小均依次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其中,低角组上中切牙CRA > 180°且SSA为负值。结论    重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上下中切牙冠根成角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中高角和均角患者上中切牙冠相对牙根向舌侧倾斜,且高角患者更加明显;低角患者上中切牙与之相反,表现为牙冠相对牙根向唇向倾斜。3种骨面型患者的下中切牙牙冠相对牙根均向舌侧倾斜,且下颌平面角越小,其牙冠舌向倾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龈下残根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可行性。方法    2007—2009年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门诊转诊至正畸科的严重牙体缺损病例12例(12颗牙),其龈下残根(牙根长度足够)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先行纤维桩树脂桩核修复,在树脂核上黏接正畸托槽,使托槽尽量靠近龈方,在残根近远中4~6颗牙(每侧2~3颗牙)上黏接托槽,将一段长度适中的镍钛弓丝结扎固定在托槽上,利用弓丝的弹性形变复位达到牵引残根的作用。按桩冠要求制备基牙,修整桩核,制备烤瓷冠,使修复后的烤瓷冠边缘与根面缺损区边缘完全密合,完成修复。 结果    修复2年后桩冠修复体仍然固位稳定,根冠边缘密合,无松动、叩痛,牙龈无明显增生、炎症,牙周组织健康。X线检查根尖周围组织正常,无根尖周阴影,根尖周牙周膜连续,无骨质吸收,无牙槽骨吸收,牙根无复发回缩。 结论    龈下残根经正畸牵引后行桩冠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may undergo crown, crown-root, or root fractures.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d teeth can be complicated, sometimes because of difficulties with the final restoration. This case report describes a case of crown-root fracture of a left lower first molar in which endodontic treatment and rapid orthodontic eruption of the tooth made a good prosthetic restoration possibl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根管预备后距根尖4mm处根管壁的最小厚度,为临床预备桩腔末端的宽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离体直单根管上前牙60个,随机分为3组(n=20)进行根管预备,A组:不锈钢根管锉常规法;B组:G型钻根管冠部预处理+不锈钢根管锉常规法;C组:手用ProTaper镍钛根管锉冠向下法。所有牙齿用金刚砂片分别在距根尖4mm处和釉牙骨质界处截断牙根,截断面垂直于根管。用游标卡尺测量断面根管近中壁、远中壁最薄处厚度。结果三种方法根管预备后距根尖4mm处和釉牙骨质界处剩余根管壁厚度均数都大于1mm。釉牙骨质界处与距根尖4mm处剩余根管壁厚度之间行直线相关分析,只有B组釉牙骨质界处与距根尖4mm处远中壁剩余根管壁厚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其它组之间均不存在线性相关。结论对于大多数病例,经三种方法根管预备后,推荐使用3#P型钻预备上颌前牙桩腔末端。  相似文献   

18.
前牙创伤发生率占牙外伤的首位,由于所处解剖部位和对美学的影响,其治疗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恒前牙牙外伤实施微创美学治疗的重要前提、急诊牙外伤微创美学技术(包括:麻醉、保护性和代偿性治疗、复合树脂修复、根管预备及充填、断冠粘接、牙根牙槽窝移位、正畸牵引、即刻种植、牙齿美白、盖髓术、夹板固定、贴面修复、合并牙周疾病的前牙外伤的处理)以及陈旧性牙外伤的特点和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施行恒前牙牙外伤的微创美学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牙冠延长术与牙龈切除术用于残根残冠桩冠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2008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因外伤或龋坏致患牙断面达龈下的患者50例(58颗患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30颗牙)与牙冠延长术(28颗牙)完全暴露断面,6周后行常规桩冠修复,评价两组在术后2周的疗效及桩冠修复后6个月的牙周健康状况。结果术后2周,牙冠延长术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牙龈切除术组总有效率为71.43%(2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桩冠修复后6个月,牙冠延长术组总有效率为93.33%,牙龈切除术组总有效率为64.29%,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能有效恢复患牙生物学宽度,有利于修复后牙周健康的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