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2例烧伤病人伤后2天内水泡液中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泡液中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其中包括EGF、bFGF、  相似文献   

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多种病因、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炎症,其慢性炎症反应并不局限于肠道,其中肾脏起病隐匿,发病率低,容易被忽略.IBD常见的肾脏损害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结石、淀粉样病变等.本文从IBD合并肾脏损害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肠粘膜免疫功能异常被公认为在UC发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细胞因子中最主要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一组免疫因子,在免疫细胞发育、分化、免疫应答及某些细胞激活过程中有重要调节作用.现将历年来UC发病机制中所涉及的关于IL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胃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在欧美国家常见,而在我国IBD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常见消化道疾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基因易感性、环境改变、免疫调节、微生态紊乱等有关。目前IBD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手术、营养支持等。其中免疫抑制剂是实现维持疾病长期缓解,减停激素的主要药物。近年来,随着宏基因检测、蛋白组学、代谢组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对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机体对创伤和应激的免疫防御反应中 ,细胞因子 (cy tokines,CK)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因子是传递细胞间信息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 ,主要由激活的白细胞产生 ,也可由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1] 。细胞因子种类繁多 ,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 (cytokinenetwork)。目前认识到 ,在细胞因子网络中 ,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平衡 ,是机体产生合适免疫应答的关键。前炎性细胞因子 (proinflammatorycytokine)属于促炎症细胞因子类 ,主要包…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on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病,CD),是由环境、基因和免疫因子联合影响,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首例UC并发肠癌报道于1925年。IBD通过多步骤介导肿瘤发生,其中UC并发结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肠屏障功能障碍(IBD)的发病机理、检测方法及治疗进展.方法 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有关SAP 时IBD方面的文献并进行综述. 结果 SAP时IBD的发病机理涉及多个环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内毒素、炎症介质、胃肠激素等起关键作用.IBD的检测有多种方法,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和血浆二胺氧化酶是相对理想的指标.积极治疗SAP,维持肠道灌注是治疗IBD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促胃肠动力药、营养支持、中药等治疗.结论 IBD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为其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但具体参与其中的细胞、分子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盐酸戊乙奎醚对先心病患儿心肺转流前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肺转流(CPB)可导致全身炎性反应,造成多种组织器官功能损害[1].细胞因子作为免疫和炎性反应的信号物质参与了炎症过程,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紊-8(IL-8)的变化在CPB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机体免疫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J Immunol,1988,141:  相似文献   

10.
间充质干细胞(MSCs)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免疫性及炎症性疾病, 对炎症性肠病(IBD), 尤其克罗恩病复杂肛瘘的临床治疗结果令人振奋。目前MSCs的临床前研究备受关注, 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提高MSCs的疗效。其中, 通过使用细胞因子、药物、改变培养基等方法在体外预先处理MSCs以增强其疗效的策略——预处理MSCs的策略已经在包括IBD在内的众多疾病中被证实有效。本文主要就这一策略在IBD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主要有自身免疫学说、黑素细胞 (MC)自体破坏学说和神经发病学说 ,近年来研究多集中在自身免疫方面。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新进展揭示机体的免疫效应大部分通过细胞因子介导。皮肤作为一个器官 ,含有多种细胞 ,既可产生大量细胞因子 ,同时也在分化、增殖等方面受这些细胞因子的调节。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关系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综述相关细胞因子对白癜风影响的研究进展。一、细胞因子对MC分化、增殖及色素生成的影响Pincelli等[1] 报告 ,角质形成细胞 (KC)产生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活体上对MC的…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终身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炎症状态,并伴有异常的凝血和血液高凝状态。IB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主要临床范围在于激发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其发生机制复杂,原因不明,是IBD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IB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IB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治疗及预防是IBD治疗过程中的难点及重点。因此,检测IBD患者的凝血状态,重视IBD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早期快速诊断及干预DVT,对于改善IBD患者预后及降低病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炎症性肠病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多重耐药基因 1(MDR1基因 )所表达产物P -糖蛋白 (P -gp)参与多种物质的体内代谢 ,其中包括部分免疫抑制剂及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 ,在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治疗方面 ,存在一定临床应用潜力。同时 ,P -gp本身参与移植免疫应答 ,可能为器官移植后免疫调节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血液透析治疗也可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本文就IL-18的生物学特性、与血液透析生物相容性的关系以及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IL-18与血液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血液透析治疗也可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本文就IL-18的生物学特性、与血液透析生物相容性的关系以及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特征、易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当累及消化系统时称为肠型白塞病(intestinal Behcet’sdisease,IBD)。2009年9~12月我院手术治疗2例IBD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单纯从外科角度来看,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应包括如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Crohn病(Crohn's disease,CD)、肠结核、坏死性小肠炎、肠伤寒穿孔等疾病,但人们一般只将UC和CD称为IBD。IBD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UC及CD的患病率分别为(50~80)/10万及(20~100)/10万,发病率分别为(3~10)/10万及(1~10)/10万。在亚太地区此病并不常见,近三十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但尚无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也无明确的治疗规范。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认为遗传因素、感染和环境因素及免疫调…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包括溃汤性结肠炎(UC)和克隆病(CD),可能与感染、遗传、环境、免疫、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网络直接参与了肠黏膜炎症的形成和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为临床使用免疫调节剂尤其是细胞因子拮抗剂治疗IBD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主要参照国际细胞因子研究协会1993年提出的方法,将结构与功能比较明确、与免疫学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分为4类: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细胞因子如INF;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  相似文献   

19.
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因子比例平衡共同维持机体稳态,两者之间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将导致多种风湿病的发生和发展.白细胞介素-33(IL-33)与特异性受体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ST2)结合形成IL-33/ST2信号通路,该通路通过诱导Th2型免疫应答,分泌抑炎细胞因子,同时阻止初始T细胞向Th...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的扩增及培养上清液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体外观察胰腺癌(PC)患者树突状细胞(DC)增生成熟,DC分泌的细胞因子及DC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胰腺癌细胞PC3的凋亡作用。方法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贴壁法获取DC和去DC的单核细胞(即免疫效应细胞),分别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 000 U/ml,人白细胞介素-4(IL-4)500 U/ml,肿瘤坏死因子(TNF)-α 500 U/ml、PC3肿瘤相关(TAA)和人 IL-2 100 U/ml培养 DC和免疫效应细胞,观察 DC生长状况,检测DC表型(CD1a、CD80、CD83、CD86)及DC培养上清液对PC3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 体外多种细胞因子和肿瘤相关抗原能有效引起胰腺癌患者 DC增殖 0.5×10~5~1.0×10~5个/ml,高表达CD80、CD83、CD86。DC培养上清液和DC混合免疫效应细胞培养上清液均能有效地引起PC3凋亡。结论 DC在胰腺癌免疫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