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隆病(CD)。随着近年来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增加了一些辅助诊断的方法,包括炎症介质的测定、免疫反应的检查和遗传因素的追踪等,为IBD的综合诊断增加了新内容,但确诊仍需依赖内镜与病理。  相似文献   

2.
刘宝林  戴显伟 《腹部外科》2002,15(3):141-143
炎性肠疾病 (inflammatoryboweldisease ,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 (Crohndisease ,CD) ,是一类病因尚未明确的肠道炎性疾病。近年来 ,在国内报道日见增多。对其病因及诊断、治疗的研究报告也日渐增多 ,预计在新的世纪里 ,对IBD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将形成一个新的高潮 ,并将取得巨大成绩。一、病因研究及发病机理1.病因学(1)遗传因素 :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及新近的基础研究均证明了遗传因素在IBD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病…  相似文献   

3.
单纯从外科角度来看,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应包括如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Crohn病(Crohn's disease,CD)、肠结核、坏死性小肠炎、肠伤寒穿孔等疾病,但人们一般只将UC和CD称为IBD。IBD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UC及CD的患病率分别为(50~80)/10万及(20~100)/10万,发病率分别为(3~10)/10万及(1~10)/10万。在亚太地区此病并不常见,近三十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但尚无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也无明确的治疗规范。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认为遗传因素、感染和环境因素及免疫调…  相似文献   

4.
炎性肠病(IBD)是一组特发性的慢性炎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IBD整体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男性发病率略高;UC患者发病年龄相对晚;大多数病变为轻中度,瘘及肛周病变少。虽然IBD药物治疗近些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有30%以上的UC患者需手术治疗.有70%的CD患者毕生要接受至少1次手术。本文就近年来IBD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炎性肠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及疗效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45例炎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诊手术16例,Crohn病9例,溃疡性结肠炎(UC)7例.择期手术29例,Crohn病4例,UC 25例.其中13例Crohn病患者行小肠部分切除6例,内瘘者行小肠及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例,回肠穿...  相似文献   

6.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常伴发营养不良[1-3],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对于IBD伴发的营养不良问题,长期被临床医师以及病人和家属所忽视,直至出现IBD的并发症,需急诊手术或限期手术时,凸显出营养不良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引起内、外科医师的关注。IBD伴发的营养不良是临床的难题和严峻挑战,值得营养学和外科领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有关炎性肠病肠道免疫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对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免疫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炎性肠病的两种主要类型,两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既有重叠又有区别。免疫学的研究表明,易感个体对肠道微生物"过激"的炎症反应以及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炎性肠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领域的突出成果包括发现了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基因、自体吞噬基因、微RNA、白细胞介素23/Th17通路等。肠道细菌、肠上皮、肠道免疫细胞以及肠道微血管的功能异常在炎性肠病的病程进展中起关键作用。目前一些单克隆抗体已被用来治疗炎性肠病,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对炎性肠病发病过程中肠道黏膜免疫基础和分子网络调控的研究,将为炎性肠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炎性肠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又可为炎性肠病治疗提供更多的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贫血是炎性肠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多种多样,不仅损伤患者的心肾及血供功能,且可显著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针对炎性肠病合并贫血的机理、诊断及其治疗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由于Crohn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渐进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肠道狭窄、瘘、肛周并发症和结直肠癌的风险增高,改变其自然病程,避免演变成一个致残性疾病是该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最近的研究发现,黏膜愈合与病情长期缓解和并发症减少有关,采用常规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对少数患者能够使其黏膜愈合,但对疾病进展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十年来IBD患者逐年增加,尤以CD为甚。其中10%~30%的UC患者和70%的CD患者一生中至少需进行一次手术治疗[1]。UC与CD虽同属IBD范畴,但其病理、病程演变存在诸多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即在于:UC通常是连续性病变,多数情况下为求根治可选择切除全部结直肠,因而认为是可经外科根治的;而CD呈节段性、多部位发生,且具有难以避免的术后复发等特点,主流意见倾向于有并发症的CD才需外科治疗,手术切除时要求保留尽…  相似文献   

12.
炎性肠病的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生物制剂作为治疗炎性肠病的新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生物制剂的认识亦日益加深。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生物制剂可以达到黏膜愈合,减少相关并发症和疾病的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和外科手术率:对已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复发率.同时生物制剂治疗并不会增加感染等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生物制剂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包括感染、输注反应、迟发型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等。需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众所周知,长期慢性IBD可发生癌变,此种结直肠癌被称为IBD相关结直肠癌。尽管仅有约1%结直肠癌为IBD相关结直肠癌,但这是UC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研究其癌变机制和如何预防及早期诊断IBD相关结直肠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病(Crohn’s disease,CD)。由于病因发病学迄今尚未彻底明了,因此治疗效果尚待提高。近年来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病因发病学机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对其中比较集中和成熟的看法加以综台介绍。  相似文献   

15.
炎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分泌细胞的内质网应激(ERS)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肠道分泌细胞错误折叠蛋白或未折叠蛋白在内质网(ER)内聚集导致稳态失衡、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可能引起IBD。本文就对肠道分泌细胞的ER应激、其与IBD的联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朱尤庆  陈志芬 《腹部外科》2002,15(3):144-145
炎性肠病 (inflammatoryboweldisease ,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disease ,CD) ,其病因与发病机制涉及感染、免疫、遗传与环境等诸多因素。IBD的非手术治疗首先要考虑病变的部位与范围、活动性与严重性、病程长短、患者全身情况及有无并发症。治疗原则是控制炎症 ,维持缓解 ,预防复发和防治并发症。具体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两个方面。一、IBD的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期需要卧床休息 ,宜予低蛋白、无刺激及少渣饮食 ,以减少肠…  相似文献   

17.
炎性肠病(inflaminatory boweldisease.IBD)是一类反复发作的慢性炎性肠道病变,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目前.对炎性肠病的治疗主要集中于减轻炎性反应的急性发作而不能做到根治.原因主要是炎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根据流行病学统计,IBD发病主要与社会的发达程度(发达国家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复发与缓解交替出现,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和影像学、内镜和病理学检查。目前认为,IBD的病因是环境(肠内菌群)、遗传易感性和免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炎性肠病近10多年来已逐渐成为我国消化界不可忽视的常见病.目前正面临着其发病率迅速增加而总体诊疗水平仍然落后的局面。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性肠病学组在2012年形成了最新的共识意见.本文就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