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血清sTNFR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皮肌炎 (DM ) /多发性肌炎 (PM )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R )、TNF α、TNF α/sTNFR比值的关系。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了活动期DM/PM (2 5例 )、稳定期DM/PM (10例 )及健康人 (30例 )血清中sTNFR1、sTNFR2、TNF α的水平。DM/PM患者血清三种受检物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 (P <0 0 1) ,而活动期DM/PM患者血清三种受检物的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DM/PM组 (P <0 0 1)。在DM/PM中 ,血清sTNFR1、sTNFR2水平与ESR、CK、sIL 2R、DM/PM活动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DM/PM患者治疗 6周后 ,sTNFR1、sTNFR2及TNF α/sTNFR比值显著下降 (P <0 0 1)。DM/PM患者血清sTNFR1、sTNFR2水平显著增高 ,且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提示TNF ,TNFR系统可能在DM/PM的致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求一种可用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诊断的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方法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胶体金标记蛋白为显示剂,建立检测MCTD患者血清中抗鸡卵核72000蛋白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结果本实验重复3次,在66例MCTD患者血清中平均有53例检出该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0.30%(53/66);硬皮病(PSS)42例、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DM/PM)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3例均未测出有交叉反应;98例正常对照人群检测均为阴性.53例血清中抗鸡卵核72000蛋白抗体阳性的MCDT患者在治疗前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为496.62±19.96,治疗后为295.68±20.38;该抗体与MCTD活动指数、ANA滴度及抗nRNP抗体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DIGFA检测MCTD患者血清中抗鸡卵核72000蛋白抗体,对MCTD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治疗过程中也有一定的疗效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检测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血清中卵泡抑素样蛋白l(follostatin-like-1,FSTLl)及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的水平,探讨其与PM和DM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ELISA检测36例PM和DM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组血清FSTLI及PGRN水平,并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t检验及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M和DM组FSTLI/PGRN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ESR、CRP均成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且存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FSTLI/PGRN水平明显增高,总疾病活动度评分与FSTLI/PGRN血清的浓度呈正相关;患者治疗后血清FSTLI/PGRN浓度与疾病活动度评分均显著下降,两者变化一致。FSTLl及PGRN在PM和DM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且与疾病活动度评分相平行,提示FSTLl及PGRN可能反应病情的活动度,可作为PM/DM疾病活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HLA-DQB1等位基因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HL A- DQB1等位基因与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dermatomyositis/polymyositis,DM/P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 ,检测了 DM/PM患者的 HL A- DQB1等位基因。结果 与 16 0名正常对照比较 ,在 5 2例 DM/PM患者中 HL A- DQB1* 0 4 0 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且差异有显著性 (RR=3.5 6 ,P=1.79× 10 - 3,Pc<0 .0 5 ) ;HL A- DQB1* 0 30 3的检出频率在 DM/PM患者组中有降低倾向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DM/PM与 HL A- DQB1* 0 4 0 1基因有显著性相关 ,为揭示 DM/PM的发病中免疫遗传学机理所起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至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PM/DM合并淋巴瘤患者的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和预后,并以“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淋巴瘤”为关键词在Pub Med检索并文献复习。结果 PM/DM合并胸腺瘤住院患者共10例,女性6例,男性4例。PM/DM的平均确诊年龄44.5岁,淋巴瘤的平均确诊年龄44.9岁。PM/DM进展至胸腺瘤的平均病程为4.7月。10例患者中6例为皮肌炎,4例为多发性肌炎,3例有肺间质病变,2例有关节炎,抗Jo-1抗体均阴性。合并淋巴瘤时前3位表现:淋巴结肿大(9例)、发热(8例)和脾大(5例)。淋巴瘤的病理确诊前3位组织来源:淋巴结(4例)、皮肤活检(2例)和局部肿物(2例)。10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T细胞来源4例,B细胞来源2例,4例分型不清。临床分期为:IIIB期4例,IVB期6例。10例患者在确诊后均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确诊淋巴瘤后随访,5例死亡,4例化疗,1例失访。结论 PM/DM可以合并淋巴瘤,病程较短,病死率高,值得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正常表位α和突变体表位β mRNA表达与PM/DM患者对糖皮质激素(GC)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18例GC治疗敏感、10例GC治疗抵抗的PM/DM患者PBMC中GRα、β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的皮质醇含量,并与2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血清皮质醇含量在GC治疗敏感和抵抗的PM/DM患者及正常对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C治疗敏感和抵抗的PM/DM患者PBMC中GRα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均P〈0.01),且GC治疗抵抗的PM/DM患者显著低于GC治疗敏感的PM/DM患者(P〈0.05)。GC治疗敏感和抵抗的PM/DM患者PBMC中GRβ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均P〈0.05),但在GC治疗敏感和抵抗的PM/DM患者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α mRN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PM/DM患者对GC治疗抵抗相关,GRβ mRNA表达水平在PM/DM患者的GC治疗抵抗中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PM/DM )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CR )的变化与意义及应用糖皮质激素(GC)疗效的关系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 ,以3H标记地塞米松 ( 3H Dex)为配体 ,测定 2 4例PM/DM患者应用激素治疗前后白细胞GCR的变化 ,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表明PM/DM患者应用GC治疗前其GCR特异结合量 ( 3 673± 1195位点 /细胞 )低于正常对照组 ( 4 966± 12 10位点 /细胞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应用GC治疗后 ,激素抵抗组其GCR降低幅度 ( 85 9± 10 8位点 /细胞 )高于激素敏感组降低幅度 ( 62 6± 12 7位点 /细胞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PM/DM患者应用GC治疗前后其GCR水平与相对应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之间 ,无相关性 (P >0 0 5 )。提示PM/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CR水平的变化与PM/DM的发病机制、应用GC治疗的疗效判定、预测预后等可能有密切关系 ,GCR对于PM/D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肌炎/皮肌炎并发纵隔气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肌炎/皮肌炎(PM/DM)合并纵隔气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探求其发病机制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6例PM/DM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描述了5例合并纵隔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英文文献报道的24例PM/DM并发纵隔气肿的病例特点。结果5例合并纵隔气肿,发生纵隔气肿前都有肺部感染。29例(含本文5例)合并纵隔气肿病例中,10例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4例存活,6例死亡;9例应用环孢素治疗,其中7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PM/DM患者合并纵隔气肿的发病机制中,感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效果差,而环孢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合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血清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7、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22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50例PM/DM患者,分为ILD组和Non-ILD组,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研究。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分别检测血清IL-17、IL-22水平,观察比较各组细胞因子表达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结果分析。结果 (1)治疗前ILD组及Non-ILD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CK、皮肤黏膜VAS评分、骨骼关节VAS评分、胃肠道VAS评分、心脏VAS评分、肌肉VA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前血清IL-17、IL-22在PM/DM组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ILD组较Non-ILD组显著增高(均P0.01)。(3)ILD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7、IL-2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IL-17、IL-22可能参与了PM/DM的发病,同时在PM/DM-IL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L-17、IL-22高表达可作为PM/DM-ILD发病预测及疗效判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DM)和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IIMs), 其中PM以肌肉损害为主要表现, 当皮肤受累时称为DM。目前多认为IIMs是遗传易感个体, 在感染或非感染等环境因素诱发免疫失衡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从基因、蛋白、代谢、自身抗体、病理等各层面探索DM/PM发病机制的努力从未停止, 文章就近些年对DM/PM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义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P53对致癌物转化的大鼠气管上皮(RTE)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转化的RTE细胞(尚未具致癌性)和恶性转化的RTE细胞(已具致癌性)的条件培养基可以抑制原代RTE细胞的集落形成率(CFE),部分抑制早期转化RTE细胞的CFE,但对恶性转化的RTE细胞无抑制作用。TGF个;中和抗体可以阻断这种抑制作用,表明条件培养基中可能有TGF-β1。转化RTE细胞分泌TGF-β1可使对后者有抗性作用的细胞具有生长优势。为了评价P53对RTE细胞转化的作用,将野生型,突变型P53分别导人早期转化的RTE,研究表明,野生型P53抑制,而突变型P53促进转染细胞的CFE。突变型P53可能增强TGF-β1的分泌,从而促进转染细胞在裸鼠中癌变。本研究表明突变型P53可能通过TGF-β1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促进RTE细胞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2.
有关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仅见早期报道,且尚无统一结论。为探讨PM/DM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LA-DR的表达及其意义,我们应用双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FACS)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3.
JO—1抗原的制备及其抗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兔胸腺丙酮粉(Pel Freeze),通过离心和硫酸铵层析处理提取出一种能与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血清中的抗体起反应的Jo 1抗原。用此抗原及抗Jo 1抗体的标准血清与正常人和各种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免疫双扩散法检测,结果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血清中出现抗Jo 1抗体的沉淀线,并与标准血清完全吻合。说明抗Jo 1抗体的特异性很强。实验中出现其他非抗Jo 1抗体的沉淀线,经鉴定系由于此抗原中尚含Sm、RNP、SSA、SSB抗原所致。  相似文献   

14.
不同组织来源的可溶性核抗原(ENA)抗原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同一种方法从牛胸腺,兔胸腺、人脾、猪脾组织中提取 ENA,并进行四种提取物(CTE、RTE、HSE、PSE)抗原性的比较.经过对90例 SLE 和30例 SS 病人的检测,结果证明:四种组织均含有 ENA抗原成份,但含量不同,HSE 抗原性最好,适合做抗 Sm、抗 RNP、抗 SSA、抗 SSB 抗体的 ID 法检测.CTE 也含有四种成份。但只适于做 CIE 筛选试验,而 RTE 和 PSE 权适合做抗 Sm、抗 RNP 抗体的 ID 法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MPA)及抗乳铁蛋白抗体(ALA)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检测的临床意义及评估.方法:对63例AIH(53例AIH-Ⅰ和10例AIH-Ⅱ)、206例非AIH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均采用ELISA法检测AM-PA和AL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观察临床评价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AIH和206例非AIH检测AMPA阳性率分别是61.9%(39/63)和3.40%(7/206),经x2检验,P <0.01;AIH组中AIH-Ⅰ组阳性率73.6%(39/53).63例AIH患者检测ALA阳性12例(19.0%),AIH-Ⅰ中阳性11例(20.8%).AIH自身抗体临床评价指标显示ALA敏感性最低为19.05%,但其特异性最高为99.6%,AM-PA特异性为97.27%.结论:AMPA、ALA与AIH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其他自身抗体检测对AIH的诊断及其亚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LA DRB1等位基因与中国北方汉族多发性肌炎 (PM) 皮肌炎 (D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检测中国北方汉族PM DM患者的HLA DRB1等位基因。结果 与 16 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在 5 2例PM DM患者中HLA DRB1 0 40x和DRB1 12 0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χ2 =2 9.80 ,RR =6 .6 1,Pc <0 .0 1;χ2 =2 2 .2 2 ,RR =5 .82 ,Pc<0 .0 1) ;DRB1 0 70x的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 ,且差异有显著性 ( χ2 =10 .6 8,RR =4.48,Pc<0 .0 5 )。 38例DM患者中HLA DRB1 0 40x和DRB1 12 0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χ2 =2 6 .33,Pc<0 .0 1;χ2 =2 0 .82 ,Pc<0 .0 1) ;DRB1 0 70x的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 ,且差异有显著性 ( χ2 =9.6 2 ,Pc<0 .0 5 )。 14例PM患者HLA DRB1 0 40x基因频率也明显增高 ,但经P值校正后无统计学意义 ( χ2 =6 .12 ,Pc>0 .0 5 )。 10例伴间质性肺炎型患者HLA DRB1 12 0x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χ2 =12 .5 6 ,Pc<0 .0 1)。结论 PM DM与HLA DRB1 0 40x、 0 70x和 12 0x有显著性相关 ,为揭示PM DM的发病机制中免疫遗传学机制所起的  相似文献   

17.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bFGF自身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bFGF自身抗体的存在状况。方法:通过对封闭条件、酶标板类型及抗原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bFGF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采用建立的最佳检测条件对395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了bFGF自身抗体IgG和IgM的检测。结果: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慢性肾炎、皮肌炎(DM)、不明原因发热(FOU)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PT)等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了高滴度的抗bFGF的IgG、IgM自身抗体,各组的平均值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广泛存在着bFGF的自身抗体,对bFGF自身抗体的调查研究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的探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P_(300)在2型糖尿病(2DM)及抑郁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特点。方法: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DM诊断标准以及CCMD-3制定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收集到2DM患者30例(2DM组)和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28例(2D/DM组)以及健康对照患者30例(NC组)。使用中国仪器以及"视觉靶-非靶刺激序列"为诱发事件,完成视觉P_(300)检测。结果:⑴2DM组与D/DM组变化表现为同一趋势,即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⑵2DM组、D/DM组及NC组在靶潜伏期P_z脑区N_2和P_3,靶波幅P_3及非靶波幅P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⑶与NC组比较,D/DM组视觉P_(300)靶潜伏期N_2和P_3延迟(P0.01),靶波幅P_3降低(P0.01)。与NC组比较,2DM组也见相同结果。⑷在非靶刺激中,与NC组比较,D/DM组和2DM组波幅均下降。D/DM组与2DM组比较,前者波幅又低于后者(P0.01)。结论:D/DM组比2DM组视觉P_(300)变化更大,视觉P_(300)有可能作为2型糖尿病和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辅助诊断的一个脑电生理学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空气污染物PM2.5与上海市所研究区县入院病人主要的呼吸系统检验指标(CYFRA21-1、 NSE)、心血管疾病检验指标(CK-MB、LDH)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检出阳性病例数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市某区中心医院全年住院患者呼吸系统(CYFRA21-1、 NSE)、心血管疾病(CK-MB、LDH)以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将研究时间范围内的总的检测病例数以及高于正常值的阳性检测病例数(阳性检出率)按照不同季度统计出来;同时收集全年PM2.5浓度值.根据单因素相关回归模型和泊松回归(Poisson)模型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空气主要污染物PM2.5浓度与检验科五个检测指标阳性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结果 评价2015年1月到12月上海全市以及某城区PM2.5月平均浓度变化,污染严重时间主要是在1、2、11和12月份,他们的平均浓度分别为为84μg/m3,65μg/m3,59μg/m3和81μg/m3.同时,全年空气污染指数(AQI)为中、重度污染的日期和相应的PM2.5日平均浓度值重度污染有7天,中度污染有9天.PM2.5月平均浓度值与呼吸系统两个主要检测指标CYFAR21-1呈负相关,与NSE无相关性.PM2.5对心血管疾病检测指标CKMB和LDH阳性检出病例有相关性,PM2.5可以引起CK-MB和LDH阳性病例数的增高7%到8%.CRP蛋白的阳性检测病例数与PM2.5的浓度呈现正相关性,其阳性检测病例数在第一和第四季度明显增高.结论 利用Poisson回归模型,PM2.5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检验指标的阳性检测率,以CRP和心血管检验指标CKMB 和LDH样本病例数增高更为明显.该研究通过检验科数据库资源挖掘,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C-肽(CP)及胰岛素(INS)测定在糖尿病(DM)分型中的临 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27例1型糖尿病(DM1)患者及49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的 GAD抗体、CP及INS含量;采用糖电极法测定了上述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结果:GAD抗体阳性率DM1患 者为66.7%,与DM2患者8.2%相比,显著增高(P<0.01);DM1患者CP及INS水平均显著低于DM2患者(P <0.01)。结论:GAD抗体是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一个预测指标,结合CP/FPG、INS/FPG对DM分型及治疗 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