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1301例住院的情感性障碍作家系调查。其中家族有同病患者399例,调查其2068例一级亲属,414例患有同类疾病(占20.0%),其中诊断肯定者185例,可能为情感性障碍者229例。先证者的父母、同胞和子女同病率分别为21.4%、18.2%和35.6%,而亲属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仅10例。情感性障碍同病率血缘关系越接近。患病率愈高,支持情感性障碍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情感性障碍高发家系的遗传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性障碍高发家系的遗传学调查朱少毅,蚁丽芬以SADS作定式检查,按RDC进行诊断,共30例憎感性阻碍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2、女18,平均年龄30.3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1.9岁,发病2次以上者占59.3%。以这些病例为先证者,均符合高发家系标准[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住院的169例情感性障碍先证者,就其家系成员罹患精神病情况以及某些遗传倾向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情感性障碍的分型,临床患病等作了比较。发现36.1%的先证者有家族精神病史,罹患病的三级亲属中,Ⅰ级亲属占62.4%,双亲患病率为8.6%,母亲患病率显著高于父亲患病率(P<0.002)。提示:遗传是情感性障碍的可能病因之一,母亲患病后对其后代影响最大。单相型患者的Ⅰ级亲属患病率并不低于双相型的Ⅰ级亲属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情感性障碍的遗传现状及遗传方式。方法 对情感性障碍的家系进行调查,将所得结果汇总分析。结果 情感性障碍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年轻人(27.6±11.3)岁易发,遗传因素对发病起重要作用,其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结论 遗传因素在情感性障碍的病因中起相当作用,对于有阳性家族史的年轻人,进行心理卫生保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45个高发情感性障碍的家系的遗传方式。方法 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本(DSM-Ⅲ-R)的情感障碍诊断标准,均符合者选为样本进行家系调查。结果 其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其加权平均遗传率为132.27%,结论 认为本病可能具有一个显性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6.
双相情感性障碍亚型家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性障碍亚型家系的遗传方式。 方法 :按 CCMD- 2及 DSM- - R的情感障碍诊断标准 ,对 12 6例符合者进行家系调查。 结果 :其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 ,其加权平均遗传率为 ( 10 2 .99± 2 .14 ) %。 结论 :该病可能具有一个显性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7.
对住院的62例情感性障碍家系亲属中精神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本病有极高的家族聚集性,血缘关系越近,亲属患病率越高,其遗传方式不符合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和隐性遗传,符合多基因遗传,认为做好精神卫生宣传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5例高发情感性障碍患者的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作了探讨。分析了先证者的家族遗传史,家属成员精神疾患分类及各级亲属的患病率。认为高发情感性障碍的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其加权平均遗传率为151.05%,认为本病在多基因遗传的基础上存在一个显性的主基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60例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发现高发组患病率19.8%,高于群体患病率约35倍。根据一级亲属患病率计算,高发家系遗传度为86%,可能采取显性遗传方式。应把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子女看成患病高危子女进行长期追踪观察研究,并作分子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遗传方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高发精神分裂症家系的遗传方式。方法 采用分离分析方法和多基因阈值理论对71例高发精神分裂症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分析。结果 高发精神分裂症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分离率P=0.2845(JP>0.05),同时也符合多基因遗传,一级亲属加权平均遗传率为(168.38±3.29%)。结论 本组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是具有一个显性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病,但也存在不同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与遗传的关系。方法应用医学遗传的数学方法对45例具有躯体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索引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连续两代出现情感性精神障碍的20个家系中共有患者所生子女127人,其中发病者仅36例,实际值与理论值(127×5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索引病例抑郁发作而父母正常的7个家系、索引病例为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而父母正常的18个家系进行了计算分析,其校正分离率分别为0.03和0.06,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分离率(0.2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具有躯体症状的父亲传递给儿子、父亲专门将致病基因传递女儿的规律。在父母均正常的男性患者中,未见明显交叉遗传及儿子全部具有此症状的现象。抑郁发作的躯体症状的预期患病率与实际患病率比较吻合(P>0.05)。结论提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与遗传有关,遗传方式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及性连锁遗传,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12.
伴精神病性症状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P A D) 的预后。方法 对65 例 P A D 及69 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N P A D) 进行3 ~6 年随访,调查其再入院及转归情况。并比较其在人口学特征、疾病表现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46 .67 %的躁狂症,44 % 的抑郁症及52 .17 % 的双相情感障碍都伴发精神病性症状。 P A D 与 N P A D 在人口统计学,疾病对目前生活、工作的影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有18 .9 % 的 P A D 再入院诊断改变为精神分裂症,它们有如下特征:起病年龄较小,平均住院日较长,再入院次数较多,伴与情感不一致的妄想症状较多。结论  P A D 是一种常见疾病。 P A D 与 N P A D 在预后上无显著差异。有18 .9 % 的 P A D 再入院诊断改变为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3.
快速循环型情感性疾病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2年6月至1985年11月门诊及住院诊断为情感性疾病,并符合Dunner快速循环型情感性疾病定义的51例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类型,发作次数、时间、形式,家族史及甲状腺功能测定等进行了分析,发现RC型有其独特临床特点,其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电解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电解质改变和验证混合样本的优越性。方法:对25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了红细胞钾、钠和血浆钾、钠、氯。结果:患者组的情感改变与血钾吾正相关,患者组血钠和血氯的相关性比正常对照组显著为高;患者组中所见的相关性在躁狂组和抑郁组中增消失。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食欲改变可能影响血钾;钠、钾、腺苷三磷酸酶活性降低可能解释患者组的血钠和血氯相关性增高;用混合样本进行  相似文献   

15.
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首次确诊困难的原因。方法:对4例患儿的临床表现、病程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曾诊断为其他精神疾病的患儿更在诊断为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结论:儿童情感性精神障碍首次确诊困难的原因可能与儿童期情感特点、情感表达手段、精神病学界的成见及其本身症状多变、难以与儿童期其它精神障碍鉴别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差异。方法 收集首次住我院并符合CCMD - 3诊断标准的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病例 ,以有无家族史按诊断分组对照分析。结果 同类疾病比较 ,女性情感障碍家族史阳性率高于男性情感障碍家族史阳性率 ,女性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率高于男性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率。同性别不同疾病比较 ,即男性精神分裂症与男性情感障碍比较 ,女性精神分裂症与女性情感障碍比较 ,仅见女性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率高于女性情感障碍家族史阳性率。另外 ,还发现不论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障碍 ,均见Ⅰ级亲属家族史阳性率高于Ⅱ级 ,Ⅱ级高于Ⅲ级。结论 遗传因素是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且患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测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及五羟色胺受体 2A(5HT 2a)基因多态性与情感障碍之关系 ,搜寻中国汉族人情感障碍易患性基因。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方法对 5个情感障碍高发家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用改进的传递 /不平衡 (TDT)检测结果表明 ,在 5个情感障碍高发家系中 ,COMT基因与情感障碍相关联 (P <0 0 5 ) ,而Apo E基因和 5HT 2a基因不与情感障碍关联 (P >0 0 5 )。结论 在我们研究的家系中 ,2 2号染色体和长臂 (2 2q11 2 )可能存在情感障碍易患性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分布和频度。方法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所列的症状和躁狂量表(BRMS)、抑郁量表(HAMD)作为调查工具,对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作症状调查。结果149例躁狂发作者中其症状分布和频度为语量增多144例次(96.6%),睡眠需要减少118例次(79.2%),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不感疲乏)95例次(63.8%),活动增多93例次(62.4%),自我评价过高86例次(57.7%),联想加快81例次(54.4%)。BRMS评定11项症状中有9项症状超过86.5%。292例抑郁发作者中有兴趣丧失,无愉快感者212例次(72.6%),失眠和早醒178例次(61.0%),精力减退或疲乏感147例次(50.3%),自我评价降低148例次(50.7%),食欲降低22例次(41.8%)。HAMD抑郁量表测定24项症状中有15项出现率超过50.0%。结论躁狂发作者以语量增多、睡眠需要减少,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不感疲乏)和自我评价过高最多见(〉57.0%),与BRMS量表相类似。抑郁发作者以兴趣丧失,无愉快感,自我评价低,失眠和早醒,精力减退或疲乏感最多见(〉50.0%)。与HAMD量表症状相类似。  相似文献   

19.
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64例双相情感障碍治愈出院后仍继续服用碳酸锂达3年的病人进行随访研究,结果发现碳酸锂对躁狂相的预防有效率为8110%,对抑郁相预防有效率为5450%,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3.588,P>005),总预防有效率为7650%。在α=015水平上对12个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预防效果与药物副作用呈负相关,而与治疗依从性、用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