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对2株深海来源真菌Graphostroma sp. MCCC 3A00421和Aspergillus sp. MCCC 3A400414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柱色谱层析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2株深海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化学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并参阅文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并初步评价其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菌株3A0042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5-dimethyl-8-methoxy-3,4-dihydroisocoumarin(1)、6-O-methylreticulol(2)、nectriapyrone(3)、demethyl nectriapyrone A(4);从菌株3A00414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2E,24R) -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5)、WIN 64821(6)、diorcinol(7)、9-十八碳烯酸(8)、9,12-十八碳二烯酸(9)。其中化合物6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为7.14~15.78 μmol/L。结论 深海真菌是重要的活性物质来源和生物资源,本研究首次从深海来源Graphostroma属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2个异香豆素和2个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来自深海海水的淡紫拟青霉ZBY-1的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活性跟踪模式分得活性组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代谢产物。根据理化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F法测试抗肿瘤活性。结果从淡紫拟青霉ZBY.1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paecilaminol(1)、paecilaminol盐酸盐(2)、1(2)-linolyl-2(1)-palmityl—glycero—04’-(N,N,N.trimethyl)homoserine(3)、1,2-dilinolylglycero—O-4’-(N,N,N—tfimethyl)homoserine(4)、肉豆蔻酸甲酯(5)、亚油酸甲酯(6)、亚油酸(7)、油酸(8)、3-吲哚甲醛(9)、3一吲哚甲酸(10)和对羟基苯甲酸(11)等11个化合物。化合物1和2对4种人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1.12~8.63μmol/L,且2对该4种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是1的2.2—2.7倍。结论化合物1—11为首次从淡紫拟青霉产物中分离得到,其中3、4和9—11还系首次从拟青霉属分离报道。化合物1是菌株ZBY-1的主要抗肿瘤活性产物。本文首次报道1和2对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深海真菌Phomopsis tersa FS44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菌株FS441的固体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法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 从发酵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 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麦角甾醇(2)、12-hydroxydehydrobotrydienol(3)、5,6-二羟基-2,3,6-三甲基环己-2-烯酮(4)、1,2-二羟基-3,4-脱氢蒽酮(5)、(1S,2S,3S,4R) -3-氯-4-(2-羟基丙吡啶-2-基)-1-甲基环己烷-1,2-二醇(6)、(-)-5-methylmellein(7)、酪醇(8)、胸腺嘧啶核苷(9)、(R)-(+)-甘油1-9 (Z),12 (Z)-十八碳二烯酸酯(10)、亚油酸(11)。结论 化合物3~6为首次从Phomopsis属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对SF-268、MCF-7、HepG-2和A549 4种肿瘤细胞株具有弱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研究西太平洋海域深海沉积物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 2022012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
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Aspergillus sp. 20220129的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
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微量梯度稀释法对化合物开展抑菌活性评价。结果 共分离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terretonin(1)、terretonin
A(2)、methyl dichloroasterrate(3)、methyl asterrate(4)、methyl 6-acetyl-5,7,8-trihydroxy-4-methoxy-2-naphthalenecarboxylate(5)、
territrem B(6)、alantrypinone(7)、butyrolactone I(8)和versicolactone B(9)。化合物5、8和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化合物5和8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0 μg/mL,化合物9为50 μg/mL。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深海来源曲霉16-02-1的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活性跟踪模式,利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代谢产物,结合化学反应的理化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采用MTT法测试抗肿瘤活性,纸片法测试抗真菌活性。结果从曲霉16-02-1产物中分离鉴定了新曲霉酸(1)、ferrineoaspergillin(2)、(2’S)-4-甲氧基-3-(2’-甲基-3’-羟基)丙酰基-苯甲酸甲酯(3)、黄曲霉素(4)、环(反式-4-羟基-L-脯氨酸-L-亮氨酸)(5)、环(反式-4-羟基-L-脯氨酸-L-苯丙氨酸)(6)、尿嘧啶(7)和(11S)-新羟基曲霉酸(8)等8个化合物。化合物1~8对人癌细胞K562、HL-60、HeLa、BGC-823有一定抑制作用,在100μg.mL-1浓度下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在33.6%~43.6%之间,1和8还对白色念珠菌和土曲霉表现出较弱抑菌活性。结论首次从深海来源真菌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8,其中1为曲霉16-02-1的主产物,发酵产率28.8mg/L。首次报道3的2’S和8的11S绝对构型、8的13 C NMR数据及其在DMSO-d6和CD3OD中的1 H NMR数据、以及8在DMSO-d6中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的NMR证据。化合物2~4和8对部分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亦首次测试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株分离自南海沉淀物的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 sclerotiorum XJW-56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柱色谱层析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真菌Aspergillus sclerotiorum XJW-56的发酵产物进行化学分离,通过NMR、MS等波谱学技术并参阅文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SRB和MTT法评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10个asterriquinone类单体化合物(1~10),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petromurin C methyl ether(1)、petromurin D methyl ether...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7,(5):382-387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YK-7次级代谢产物,以期获得活性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台盼蓝法和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从烟曲霉的真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菌丝体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haetominine(1)、(-)-11-epi-chaetominine(2)、fumiquinazoline A(3)、fumiquinazoline B(4)、fumiquinazoline C(5)、fumiquinazoline F(6)、fumiquinazoline G(7)、fumiquinazoline J(8)、bis-N-norgliovictin(9)、2-methylthio-cyclo(Phe-Ser)(10)。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3、6、7、8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U937)的IC50值分别为87.1、16.4、33.3、8.6μmol·L~(-1);化合物8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IC50值为58.5μmol·L~(-1)。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海洋来源烟曲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7、8对选定的人肿瘤细胞U937和PC-3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目的 对一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滨州盐碱地真菌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LH-20凝胶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代谢产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手段结合X-ray单晶衍射技术鉴定化合物,采用MTT法测试所得化合物对肿瘤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 从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1~8),分别鉴定为5-Hydroxymethyl-2-furoic acid (1)、Isorhodoptilometrin (2)、Secalonic acid F (3)、Emodin (4)、Protocatechuic acid (5)、Altechromones B (6)、Cyclo (L-Tyr-L-Leu) (7)和Cyclo (L-Phe-L-Ala) (8)。化合物3对A549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14.9 μM。结论 首次研究了来源于盐碱地真菌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并首次报道secalonic acid F对A549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来源于渤海地区样品进行海洋真菌分离,并深入研究目标菌株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 ZLQ-43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海洋真菌的分离;应用溶剂萃取,TLC分析,柱色谱层析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菌株ZLQ-43的发酵产物进行研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并参阅文献进行化学结构鉴定;采用CPE MTT法评价其抗H1N1流感病毒活性,采用SRB法评价其抗肿瘤的活性。结果 从渤海地区样品中最终筛选分离到海洋真菌90株,从菌株ZLQ-43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聚酮类化合物6个,经结构鉴定分别为sterigmatocystin (1), dihydrosterigmatocystin (2), vericolorin B (3), paeciloquinone C (4), versiconol (5)和2,4-dihydroxy-6-((R)-4-hydroxy-2-oxopentyl)-3-methylbenzaldehyde (6)。化合物4、6具有中等强度的抗H1N1病毒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7.6%和51.5%;化合物5在1 mg?mL-1浓度下对P388细胞增殖抑制率67.79%。 结论 菌株ZLQ-43能够产生结构多样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发现化合物1、3、5具有P388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并首次报道化合物4、6的抗H1N1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珊瑚共附生真菌化学成分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截至2014年底,已经从38种珊瑚中分离共附生真菌95种,涉及44个属,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00余个,这些化合物表现出抗肿瘤、抗真菌、抗炎和抗污等生物活性。珊瑚共附生真菌来源的新化合物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仅4年时间就发现化合物近百个,这些化合物显示出不同的生物活性。从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两个方面综述近4年对珊瑚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对源自泰国红树林底泥中的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 5210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 综合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5210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采用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紫外光谱(UV)等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及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两株肿瘤细胞为研究模型,采用MTT法和CCK-8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 从耐酸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OUCMDZ5210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tryprostatins B(1),fumitremorgin C(2),spirotryprostatin A(3), spirotryprostatin.B(4), 6-methoxyspirotryprostatin B (5), 8,9-dihydroxyspirotrypr-ostatin A(6)以及1个酰胺类化合物cephalimysin B(7)。结论 生物活性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6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以及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19.
车永胜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11,(1):12-27
真菌的物种与生态多样性导致了其次生代谢产物结构与活性的多样性,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常规真菌来源活性物质的研究多是针对普通资源的盲筛,尽管通过高通量筛选能提高效率,但发现新活性物质的几率较低,成为制约先导化合物发现的瓶颈。由于特殊生境真菌资源的收集、整理以及培养的难度较大,制约了相关的研究,因而挖掘其代谢潜力对发现先导化合物、解析探索真菌的互作与环境适应机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组主要选择生存环境及互作关系独特的内生菌与冬虫夏草定殖真菌进行研究,高效发现新结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本文主要介绍近4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