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自1982年以来经治的上颌突颌12例,上颌缩颌4例,施行上颌前分截骨术9例,上颌前分截骨术+下前牙根尖下截骨术2例及上颌 Le fort 1型截骨术5例。对恢复咬(牙合)功能、改善面容均取得了明显效果。并结合病例对上颌突颌和缩颌治疗方案的制订,常用的上颌前牙截骨术和 Le fort 1型截骨术之操作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刘开元  李前伟  厉红民 《重庆医学》2002,31(10):990-992
目的 探讨^99Tc^m-MDP骨显像和MRI联合应用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94年以来的MRI和^99Tc^m骨显像诊断的骨转移瘤7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分别比较其对骨转移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骨显像表现:78例骨转移病例骨显像阳性者为75例;MRI表现:78例中有64例伴脊柱骨盆病变,有62例检出。骨显像检出的14个椎体假阳性病灶,在MRI上基本得到排除。结论 MRI和核素骨显像联合应用基本上检出了全部病灶,排除了假阳性,检出了各自没有发现的假阴性病灶,故二者相互补充,可以大大增加对骨转移瘤的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3.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定华 《中外医疗》2010,29(33):172-172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分析病理变化。方法对32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骨样骨瘤股骨19例,胫骨10例,肱骨3例,骨皮质型9例,骨松质型22例,骨膜下型1例。结论瘤巢的确定是诊断骨样骨瘤的关键,可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66例少见部位的骨巨细胞瘤,着重X线诊断的分析探讨。男41例,女25例。平均年龄31.5岁。发病部位分布广泛,66例分布于23个骨部位。跟骨巨细胞瘤有单房和多房两种基本表现形式。脊椎巨细胞瘤具有明显的侵袭性,有的肿瘤表现颇似脊椎结核。巨细胞瘤易跨越关节。文中深入地分析了肱骨、股骨颈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对16例骨包壳进行了详细观察,认为骨壳不是骨皮质膨胀变薄,而是肿瘤刺激骨膜形成的反应性新生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10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骨显像结果。其中有89例为骨外恶性肿瘤,其骨转移的发生率为78.7%。24例骨显像阳性病例中,X 线检查有7例阴性,占29.2%。另外,对几种常见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率、分布和显像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骨显像是一种优于 X 线的灵敏方法,对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估价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常规、定期的对恶性肿瘤病患者进行全骨显像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标准、扩大、定向局部扩大(钻戒样)骨孔钻颅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探讨最适宜颅骨孔形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标准骨孔50例、扩大骨孔40例、钻戒样骨孔40例钻颅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标准骨孔组额颞叶脑挫伤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6例,复发3例;扩大骨孔组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急性硬膜外、下血肿1例及对侧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复发0例;钻戒样骨孔组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复发1例。标准骨孔组和钻戒样骨孔组颅内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GOS预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颅引流术采用定向局部扩大骨孔(钻戒样骨孔)实现了微创和安全的统一。标准骨孔插入引流管受限,增加颅内出血风险,大多数情况下扩大骨孔增加了不必要的创伤。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自体骨及同种异体骨为212例颌面骨缺损畸形患者进行整复手术,其中新鲜自体骨147例,冷冻自体骨2例,煮沸自体骨1例,同种异体骨6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本文还分别对自体游离骨、带血管复合骨、带衬里组织的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的适应症,以及移植骨失败原因等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溶解发生的特点,对照术前X线评估与术中发现,以利寻求更精确的骨溶解评估方法.方法:对6例非骨水泥全髋关节髋臼骨溶解及松动患者进行翻修手术.通过对术前X线的评估,初步了解非骨水泥髋臼骨溶解的部位和范围,并对由骨溶解造成的髋臼骨缺损进行Paprosky分型.术中明确骨缺损的真正大小和范围.并与术前放射学评估对比.结果:术前1例X线无髋臼骨缺损,术中发现为Paprosky Ⅰ型缺损,术前3例Ⅰ型缺损实际为Ⅱ型缺损,2例Ⅱ型缺损实为Ⅲ型缺损.3例Ⅱ型缺损进行了颗粒打压植骨非骨水泥臼固定,2例Ⅲ型缺损进行了颗粒打压植骨加强杯骨水泥臼固定,另外1例术前放射学评估无骨缺损的病例因聚乙烯臼磨损,在原来的金属臼内重新固定了1个骨水泥臼.6例患者经术后1年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Harris评分平均为87分.结论:非骨水泥全髋关节术后,髋臼周围骨溶解,术前普通的放射学检查不能充分了解骨缺损的实际大小和范围,应该采用更精确的放射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骨巨细胞瘤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骨巨细胞瘤中,发生于长骨骨端23例,椎体5例,不规则骨3例。膨胀性破坏8例,溶骨性破坏19例,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4例。溶骨性骨破坏区内伴有骨嵴形成9例,膨胀性骨破坏区内均可见细小骨分隔。结论:多种影像学方法结合,可以在术前提高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35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简称骨纤)中,单骨型217例(61%);多骨型139例(39%)。后者尚包括Albright三联综合征13例和全身所有骨均受累的骨纤3例。本组有2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有119例曾经随访观察。结果表明:骨的原发损害,如新病灶的出现和病变的扩大,均见于青春期前;累及骨骺板软骨者,尚可引起患肢缩短;而肢体的增长和弯曲畸形,则属骨纤所引起的物理学改变。还对骨纤的并发症(骨  相似文献   

11.
低场强MRI在四肢关节骨挫伤中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01-4002
目的:总结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7例关节(膝关节56例,踝关节9例,腕关节2例)外伤的MRI图像,观察骨挫伤的MRI表现和合并的其他损伤。结果:67例关节外伤发现骨挫伤91处,其中Ⅰ型损伤32例、Ⅱ型损伤19例、Ⅲ型损伤16例。结论:骨挫伤提示骨损伤的存在,MRI对骨挫伤及其合并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747例各种耳聋和面瘫患者在治疗前进行镫骨肌反射测试,查出镫骨肌反射消失者512例,其中出现镫骨肌反射反向曲线(同侧)者463例;经治疗后,面瘫恢复、听骨链重建术后听力提高者,镫骨肌反射均引出,而镫骨肌反射的反向曲线消失。对这种反向曲线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 19例 ,其中单发者 15例 ,多发者 4例。病灶刮除植骨 11例 ,脊柱病变前入路病灶清除植骨 4例 ,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 1例 ,放疗、化疗等综合性治疗 4例 ,所有病人获得随访 1~ 10年 (平均 4 .5年 ) ,病变均顺利愈合。文中同时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方法分析近几年股骨干骨折手术后骨愈合不良的情况。结果股骨干骨折患者168例,其中骨愈合不良共22例,其中骨不连5例,钢板断裂3例,骨延迟愈合14例,无髓骨内钉断裂。结论创伤和手术操作对血运的破坏及内固定物影响等是造成股骨骨折骨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原发性骨淋巴瘤及淋巴瘤骨浸润的CT、MRI表现,探讨CT、MRI对骨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骨淋巴瘤23例.其中原发性骨淋巴瘤5例,全身淋巴瘤伴发骨浸润18例,回顾性分析备类病例CT、MRI表现。结果5例原发性骨淋巴瘤均为单发,分别位于股骨、髂骨、肱骨、胸骨和上领骨,均为浸润性骨质破坏,可伴有少许硬化;18例继发性骨淋巴瘤单骨发生10例,8例为多发骨浸润,其中溶骨型5例,浸润型6例,硬化型2例,混合型5例,病变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脂肪抑脂序列呈高信号,肿瘤可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骨淋巴瘤浸润具备一定的影像学特点,CT、MRI在骨淋巴瘤诊断和鉴别上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方法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术后脑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方法 我们对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辅以不同的药物治疗的办法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术后1个月对侧肢体肌力2度以上: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23例中4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4例中13例,对侧肢体肌力3度以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4例中3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辅以神经节甙脂治疗18例中10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神经康复31例中15例。结论 采用微侵袭外科治疗血肿清除并辅以神经节苷脂治疗或结合神经康复对病人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推荐一种新的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0侧新鲜上肢标本解剖观察腕部的血管构造、对100例腕头状骨和月骨进行对比观测,以此设计带血管蒂的头状骨替代月骨术,临床应用16例,术后随访1~12年。结果:典型相关分析证明头状骨与月骨的几何形态、外径和关节面的弧长、弧高极其相似,相关性显著,可移位替代。临床长期随访证明本术式即切除了坏死碎裂的月骨、消除了腕痛,又保持了腕骨的稳定和腕关节的功能。结沦:本术式对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功能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原发性骨淋巴瘤及继发性淋巴瘤骨浸润的CT、MRI表现,探讨CT、MRI对骨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骨淋巴瘤23例,其中原发性骨淋巴瘤5例,全身淋巴瘤伴发骨浸润18例,回顾性分析各类病例CT、MRI表现。结果 5例原发性骨淋巴瘤均为单发,分别位于股骨、髂骨、肱骨、胸骨和上颌骨,均为浸润性骨质破坏,可伴有少许硬化;18例继发性骨淋巴瘤单骨发生10例,8例为多发骨浸润,其中溶骨型5例,浸润型6例,硬化型2例,混合型5例,病变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脂肪抑脂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可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骨淋巴瘤浸润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CT、MRI在骨淋巴瘤诊断和鉴别上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骨不连是骨折治疗中较棘手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对骨不连的治疗虽已有了很大进展,但对其医源性原因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本文将我院1984~1987年间收治的32例骨不连病人中21例医源性骨不连的原因作一分析,以引起重视。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6例,女5例。年龄17~57岁。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析15例。伤后曾经过手术治疗者16例,非手术治疗者5例。二、骨不连原因与部位:骨不连时间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09例淋巴瘤病人中有骨侵犯的38例进行了X线分析,包括骨侵犯的好发部位、各部位骨侵犯的X线表现、各类病理性质的淋巴瘤骨侵犯的X线类型。此外,还讨论了淋巴瘤骨侵犯的发生率、五年生存率和预后以及误诊、漏诊的原因,藉以从淋巴瘤骨侵犯途径的不同,掌握X线鉴别诊断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