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 在硫化氢(H2S) 对抗β-淀粉样多肽 (Aβ) 诱导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硫化氢钠 (NaHS) 作为H2S 的供体,碘化丙啶 (PI) 染色流式细胞技术 (FCM) 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罗丹明123 (Rh123) 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MMP),双氢罗丹明123 染色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ROS) 的含量?【结果】 20 μmol/L和40 μmol/L Aβ25-35能明显地诱导PC12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凋亡率,并能明显地抑制PC12细胞MMP及增加细胞内ROS生成;100 mol/L和200 μmol/L NaHS本身不损伤PC12细胞,但能明显地抑制Aβ25-35的致细胞凋亡作用,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并能显著地抑制Aβ25-35引起的MMP降低及胞内ROS水平增多;在应用NaHS与Aβ25-35作用PC12细胞之前30 min,应用KATP抑制剂Glybenclamide (Gly) (10 μmol/L) 对PC12细胞进行预处理,能部分地对抗NaHS的细胞保护作用,使PC12细胞凋亡率增加,MMP降低及ROS生成增多?【结论】 NaHS能明显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此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NaHS保护PC12细胞的MMP及抑制胞内ROS生成有关;KATP通道抑制剂Gly能部分地阻断NaHS的细胞保护作用,提示KATP通道开放可能是NaHS对抗Aβ25-35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鱼藤酮对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鱼藤酮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鱼藤酮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结果 5.0 μmol/L鱼藤酮作用于PC12细胞12 h及24 h后,G0/G1期及S期细胞所占比例逐渐下降(P<0.01),而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P<0.01).单纯鱼藤酮中毒12 h线粒体膜电位即降低.结论大剂量(5.0 μmol/L)鱼藤酮引起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及细胞周期改变,可能导致PC12细胞生长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抗二氯化钴(CoCl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65377;【方法】 应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CoCl2在PC1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H2S的供体;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 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罗丹明123(Rh123) 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 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 (ROS)水平&#65377;【结果】 CoCl2引起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及凋亡率明显增加, 同时引起PC12细胞的MMP 明显降低及ROS 生成显著增加&#65377;在600 μmol/L CoCl2处理PC12细胞前,应用100 ~ 400 μmol/L NaHS 预处理30 min,呈浓度依赖性地阻断CoCl2引起PC12细胞的存活率降低; 200 μmol/L&#65380;400 μmol/L NaHS 预处理能显著地降低600 μmol/L CoCl2 引起PC12 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并阻断CoCl2 引起的MMP降低及ROS升高&#65377;【结论】 H2S 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能明显地对抗CoCl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ROS生成,提高MMP有关&#65377;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且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双氢罗丹明123染色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MPP+作用PC12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与单纯MPP+处理组比较,20μmol/L Cur和不同浓度的MPP+同时处理PC12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一定浓度的Cur对PC12细胞作用24h后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但可使MP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20μmol/L Cur可抑制MPP+引起的PC12细胞△Ψm降低及细胞内ROS含量增多。结论姜黄素可以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维持线粒体正常膜电位,稳定线粒体功能,清除ROS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虾青素通过清除过量氧化物因子调节平滑肌细胞的自噬和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分析不同浓度虾青素及过氧化氢对传代培养的平滑肌细胞(HA-SMC)增殖的影响,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利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自噬和凋亡蛋白表达差异。结果:CCK-8结果显示虾青素对HA-SMC的最佳保护浓度为25μmol/L,过氧化氢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为200μmol/L。虾青素预处理后,过氧化氢对HA-SMC毒性作用降低,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回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上调,抑制凋亡(P<0. 01)。结论: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应激抑制HA-SMC的增殖;虾青素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适当增强自噬作用,减少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天麻素(gastrodin,Gas)通过调控ERK1/2-p38信号通路保护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方法建立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甲基噻唑基四唑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Hoche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38、ERK1/2、p-p38、p-ERK1/2蛋白表达。结果天麻素明显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在0.1~10μmol/L剂量范围内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天麻素升高谷氨酸损伤引起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下调p-p38、p-ERK1/2蛋白的表达。结论天麻素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调p-p38、p-ERK1/2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鱼藤酮(1μmol/L)处理PC12细胞24 h,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EGCG(5μmol/L)预处理PC12细胞30 min。采用CCK-8测定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Caspase-3酶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并检测Bcl-2表达。结果:1μmol/L鱼藤酮处理后,细胞活力为(38.5±4.3)%,细胞凋亡率为37.7%,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分别为正常组的231%和335%,线粒体膜电位为正常组的45%,caspase-3活性为正常组的145%,Bcl-2表达显著下调。而5μmol/L EGCG预处理后,细胞活力为(69.6±5.6)%,细胞凋亡率降至21.4%,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分别为正常组的178%和287%,线粒体膜电位为正常组的57%,caspase-3活性为正常组的120%,Bcl-2表达上调,与鱼藤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CG对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及抗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Cui YH  Zhang CD  Guo W  Wei Y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5):3235-3237
目的 探讨丁苯酞(NBP)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NBP(0.1、1.0、10、100 μmol/L)作用到经Aβ诱导或未经诱导的PC12细胞上,然后分别采用细胞存活率检测(MTT)及PI单染、透射电镜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Bcl-2和Cyt-C蛋白的表达,进而观察NBP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果 MTT显示不同浓度(0.1、1.0、10、100 μmol/L)NBP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6.5%±1.1%、84.2%±1.3%、89.5%±1.3%、81.9%±1.9%,明显高于模型组(71.7%±1.4%),其中10 μmol/LNBP组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学结果显示10 μmol/L NBP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电镜下模型组细胞凋亡特征明显,10 μtmol/L NBP组细胞形态接近正常;Western印迹显示:10 μmol/L NB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而模型组Bcl-2表达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胞质Cyt-C表达最强,而10μmol/L NBP组有较弱的Cyt-C表达(P<0.05).结论 NBP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NBP增加Bcl-2蛋白水平,抑制Cyt-C从线粒体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氢对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活性氧在体外对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膜电位 (ΔΨmt)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肠上皮细胞株 (SW - 4 80 ) ,采用活性氧 (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的代表物 -过氧化氢 (H2 O2 )损伤模型 ,用 5 0 μmmol/L ,10 0 μmmol/L ,2 0 0 μmmol/L ,4 0 0 μmmol/L和 4mmol/L作用 1,3,6 ,12及 2 4h。线粒体功能采用噻唑蓝法 (MTT法 ) ;用罗丹明 (Rhodamme- 12 3)荧光探针检查活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用Annexin -V荧光探针 ,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结果 :H2 O2 在低浓度 (5 0 μmmol/L ,10 0 μmmol/L ,2 0 0 μmmol/L)时线粒体功能未见明显改变 ,在高浓度 (40 0 μmmol/L ,4mmol/L)时可导致线粒体功能下降 ,同时使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 ,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 :线粒体参与了H2 O2 诱导肠上皮细胞的早期程序性死亡及随后的细胞死亡 ,这种损伤作用与线粒体功能和膜电位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鱼藤酮(1μmol/L)处理PC12细胞24 h,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在该模型中,N-乙酰半胱氨酸(500μmol/L)预处理PC12细胞30 min。采用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以双氢溴化乙啶(DHE)和双氢罗丹明123(DHR123)为染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比色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同时检测细胞Caspase-3酶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1μmol/L鱼藤酮处理PC12细胞后,细胞凋亡率为42.0%,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分别为正常组的230%和333%,GSH含量为101 nmol/mg pro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为正常组的46%,Caspase-3酶活性为正常组的141%,与正常组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降至26.0%,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分别为正常组的177%和290%,GSH含量为120 nmol/mg prot,线粒体膜电位为正常组的53%,Caspase-3酶活性为正常组的116%,与鱼藤酮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对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银杏内酯B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B)对过氧化氢 (Hydrogenperoxide ,H2 O2 )引起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噻唑兰 (MTT)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 ;乳酸脱氢酶法检测PC12细胞损伤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物 ;同时检测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 :PC12细胞在 5 0~ 30 0 μmol LH2 O2 作用 3h后 ,细胞的死亡率及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明显增加 ,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lutathioneperoxidase ,GSH Px)活性显著降低 ,而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增多。银杏内酯B 10~ 10 0 μmol L能显著降低细胞死亡率、LDH释放及丙二醛 (MDA)的生成 ,且能明显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结论 :银杏内酯B可拮抗H2 O2 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 ,其机理可能与银杏内酯B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 ,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2O2是否通过调节P38MAPK的活性而诱导PC12细胞凋亡。方法: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测定磷酸化ERK1/2蛋白和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结果:作用PC12细胞24h后,20~80μmol/L的H2O2可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PC12细胞凋亡并增加PC12细胞P38磷酸化的水平;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10或20μmol/L)预处理30min可显著减轻40μmol/LH2O2对PC1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论:H2O2通过上调P38的活性而诱导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土木香内酯(ALA)对H2O2诱导神经细胞PC12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5、10、20、50和100 μmol/L)的ALA处理细胞后进行MTT检测细胞增殖;用不同浓度(1和5 μmol/L)的ALA预先处理细胞后加入H2O2刺激细胞,进行流式和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设立对照组、H2O2(100 μmol/L)组、ALA(1和5 μmol/L)组,ALA干预H2O2处理的细胞进行细胞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MPK和STAT1的磷酸化;利用siRNA沉默AMPK表达后再用ALA处理,Western blot检测STAT1的磷酸化的表达。结果:高浓度ALA抑制PC12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经H2O2刺激后PC12细胞凋亡增高;与H2O2组比较,ALA组细胞凋亡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沉默AMPK表达不影响H2O2诱导PC12细胞STAT1的磷酸化表达;在沉默AMPK后再用ALA处理,与单沉默AMPK比较,STAT1的磷酸化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A可通过AMPK的激活调控H2O2诱导PC12细胞的STAT1的磷酸化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联合超声波诱导人卵巢癌A2780/DDP细胞凋亡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A2780/DDP细胞,MTT法研究过氧化氢对卵巢癌A2780/DDP细胞生长抑制情况,选择过氧化氢对A2780/DDP细胞作用的合适作用参数;实验分为对照组,0.5 W/cm2、30 s超声组,10μmol/L过氧化氢组,10μmol/L过氧化氢联合0.5 W/cm2、30 s超声组;不同因素作用A2780/DDP细胞24 h后,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因素作用A2780/DDP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s-9蛋白表达量的改变。结果对照组,0.5 W/cm2、30 s超声组和10μmol/L过氧化氢组无明显凋亡改变,而10μmol/L过氧化氢联合0.5 W/cm2、30 s超声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过氧化氢联合超声波能增强诱导人卵巢癌A2780/DDP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维生素B12预处理对H2O2诱导下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自噬和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PC12)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RPMI 1640培养、损伤组(H2O2组)RPMI 1640培养并加入200 μmol/L的H2O2刺激,维生素B12保护组(H2O2+VitB12组)RPMI 1640培养加入200 μmol/L维生素B12预处理和200 μmol/L的H2O2刺激。24 h后检测细胞的活性,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的细胞存活率、细胞DNA复制水平降低,Bcl-2和P62蛋白的表达量下降,Bax、ATG-5和LC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上升,胞浆内LC3的激活数量上升(均P<0.05)。与H2O2组比较,H2O2+VitB12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DNA复制水平上升,Bcl-2和P62蛋白的表达量上升,Bax、ATG-5和LC3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胞浆内LC3的激活数量下降(均P<0.05)。结论:维生素B12能通过调控自噬抑制氧化应激诱导下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转染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CPX)基因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CPX基因转染PC12细胞,用遗传霉素(G-418)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单克隆细胞系.以RT-PCR法检测CPX基因mRNA的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酶活性测定技术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用H2O2处理细胞,观察其抗凋亡的能力;通过电镜、DNA片段化的测定、MTT比色微量分析及流式细胞凋亡率分析观察转基因后对H2O2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果用H2O2处理细胞,未转染CPX基因的PC12细胞出现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电泳可见断裂的DNA片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较转染组明显增加;MTT比色微量分析显示细胞活力下降(均P<0.01).而转染CPX基因的PC12细胞以上改变均不明显,形态学接近正常,细胞凋亡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转染CPX基因能保护H2O2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MPP+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MPP+损伤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的细胞模型,甲氮甲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硫代巴比妥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浓度;双氢罗丹明123染色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应用硫化氢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作为H2S的供体。结果 200μmol/L和400μmol/L硫氢化钠呈浓度依赖性阻断MPP+引起PC12细胞存活率的降低;400μmol/L硫氢化钠能明显抑制400μmol/L MPP+诱导的PC12细胞LDH的漏出,以及抑制MDA和活性氧的产生。结论硫化氢对MPP+诱导PC1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minocycline on the apoptosis of cellular parkinsonism models induced by MPP^+ . Methods: Using PC12 cells as the apoptotic model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MC and MPP^+ were added into the culture medium of PC12 cells, and using MTr to assay the cell viability and metabolic state; The cells apoptosis was assayed by electrophoresis method and using flow cytometry FACS to assay the apoptosis ratio. Results: Added the MPP^+ to get the concentration of 10μmol/L, the cellular parkinsonism model of apoptosis had been prepared. The pre-treatment of MC ( 100/μmol/L)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C12 cell viability. The apoptosis ratio of MC+MP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MPP^+ group, but was sti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MC may protect the 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MPP^+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