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Bag-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39例,CINⅢ25例)及36例宫颈鳞癌组织的Bag-1和HSP70蛋白进行检测,以2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结果:(1)Bag-1在 CINⅠ-Ⅱ组、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2%(19/39)、80.00%(20/25)、83.33%(30/36),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各组阳性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阳性率(P<0.05).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SP70在CINⅠ-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8.72%(19/39)、72.00%(18/25)、86.11%(31/36),各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P<0.05).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Bag-1与HSP70之间存在正协同作用(r=0.393,P=0.016).结论:Bag-1和HSP70在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过表达提示它们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Bag-1与HSP70之间存在相关性,说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调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DEK原癌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DEK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DEK在35例宫颈癌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DEK mRNA和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7%和71.%,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分别为10.0%和16.7%)和正常宫颈组织(分别为5.0%和1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存在着DEK原癌基因的激活,DEK基因激活和宫颈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肿瘤(CIN)、宫颈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演进过程中作用和意义.方法 用鼠抗人Skp2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两步法标记12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肿瘤、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肿瘤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kp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76.6%、83.3%.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上皮内肿瘤、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癌Skp2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而宫颈上皮内肿瘤与宫颈癌比较Skp2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kp2参与了正常宫颈组织向宫颈上皮内肿瘤的演变,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p53、nm2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p53、nm23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宫颈鳞癌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p53、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p53、nm2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4%、46.67%;在CIN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0.00%;在NE组均无表达.p5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NE中的不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nm23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在NE中的不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在CIN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p53、nm23基因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53蛋白的过表达是宫颈癌组织恶性变的生物学标志;检测nm23蛋白对判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ey抗原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的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宫颈癌、35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和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Ley抗原的表达情况.分析Ley抗原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 Ley抗原在宫颈癌、CIN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2.4%,45.7%,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8.3%),均P<0.05.Ley抗原在宫颈鳞癌和腺癌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分化、中分化癌的Ley抗原表达率均为33.3%,而低分化癌为86.7%,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5).早期宫颈癌与晚期宫颈癌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Ley抗原在CIN Ⅰ,CINⅡ的表达率显著低于CINⅢ(阳性率分别为27.3%,27.3%和76.9%,均P<0.05).结论 Ley抗原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有希望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erbB-2、bcl-2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5例宫颈鳞癌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c-erbB2、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c-erbB-2、bcl-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 56%、28.29%;在CIN 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00%;在NE组均无表达.c-erbB-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NE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bcl-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中的表达及在NE中的不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erbB-2与bcl-2之间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c-erbB-2、bcl-2基因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c-erbB-2基因蛋白的过表达是宫颈组织恶性变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c-erbB-2、bcl-2基因蛋白对判断宫颈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组织中Cyclin E和细胞增殖核抗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中Cyclin E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2例宫颈癌和20例CIN组织进行Cyclin E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检测,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宫颈癌、CIN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Cyclin E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38%、10.00%、0%(3者相比,P均<0.01),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62%、55.00%、5%(3者相比,P均<0.01),且Cyclin E的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χ2=13.45,P<0.01).结论Cyclin E表达增高的组织具有高度的细胞增殖活性,Cyclin E和PCNA的异常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郑州美康盛德医学检验所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宫颈癌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2例及正常宫颈组织36例的石蜡包埋标本,测定3组标本中N-cadherin和Cyclin D1表达水平,分析N-cadherin和Cyclin D1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N-cadherin和Cyclin D1阳性表达率高于CIN及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分期为Ⅱb~Ⅲ期者、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者、有淋巴结转移者宫颈癌组织中N-cadherin和Cyclin D1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a期、肿瘤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N-cadherin和Cyclin D1均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UNX3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正常宫颈、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 neoplasia,CIN)、48例宫颈癌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应用SYBR Green Ⅰ嵌合荧光real-time PCR技术检测10例正常宫颈、24例CIN和30例宫颈癌组织中RUNX3mRNA的表达.结果:RUNX3蛋白、mRNA在正常宫颈、CIN Ⅰ、CINⅡ~Ⅲ 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呈递减趋势,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蛋白、mRNA的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RUNX3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RUNX3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宫颈癌、33例CIN(CIN Ⅰ 16例,CINⅡ~Ⅲ17例)、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比较其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RUNX3蛋白在正常宫颈、CIN Ⅰ、CINⅡ~Ⅲ、宫颈癌中的表达呈下降趋势,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进展程度、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无关(P>0.05).结论 RUNX3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情况有可能作为临床预后判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s)和组织蛋白酶D(CathD)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取我院宫颈癌住院手术患者组织标本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1例,正常宫颈组织3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乙酰肝素酶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宫颈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和组织蛋白酶D的免疫积分明显高于宫颈CIN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而在CIN和正常宫颈组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乙酰肝素酶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血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乙酰肝素酶和组织蛋白酶D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郭伟平  王泽华 《医学争鸣》2006,27(15):1434-143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7kip2和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p57kip2和cyclin E在48例宫颈癌、1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p57kip2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1%,低于正常组(93%)和CIN组(7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cyclin E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明显高于正常组(1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在宫颈癌组织中p57kip2和cyclin E的表达呈负相关(r=-0.597, P<0.01). p57kip2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及肿瘤直径有关(P均<0.05);cyclin E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宫颈癌患者生存时间与p57kip2,cyclin E阳性表达有关(P<0.01,P<0.01). 结论: p57kip2的低表达或缺失和/或cyclin E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不良预后有关,两者在宫颈癌细胞周期调控中可能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抑制因子p1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1例正常宫颈上皮,9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48例宫颈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p16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统计处理用SSPS10.0软件分析系统。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癌组织中,p16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66.67%、87.50%。从正常宫颈到CIN到宫颈癌组织中p16表达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宫颈癌组织p1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CIN和正常宫颈上皮比较,p16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16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抑制因子p16基因蛋白高表达参与宫颈癌的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stathmin 1和HIF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tathmin 1和HIF1在宫颈鳞状上皮、上皮内瘤变和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tathmin 1在宫颈鳞状上皮、CIN Ⅰ、CINⅡ、CINⅢ、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4%、20.7%、21.9%、72.7%和84.3%,CINⅢ级与宫颈鳞癌中stathmin 1表达率较宫颈正常组、CIN Ⅰ级组、CINⅡ级组显著增高.HIF1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 Ⅰ、CINⅡ、CINⅢ、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7.6%、15.9%、29.3%、73.5%和79.5%,CINⅢ级组与宫颈鳞癌组中HIF1表达率较宫颈正常鳞状上皮组、CIN Ⅰ级组、CINⅡ级组显著增高.Stathmin 1和HIF1在Ⅲ-Ⅳ期宫颈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工-Ⅱ期,两者表达之间有关联.结论:Stathmin 1和HIF1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和演进有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小凹蛋白-1(Caveolin-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探讨Caveolin-1和VEGF的相关性。方法以正常子宫颈组织30例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慢性宫颈炎40例、CINⅠ-Ⅱ级30例、CINⅢ级20例、浸润性宫颈癌40例(TNM分期Ⅰ期21例和Ⅱ期19例)的Caveolin-1、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Caveolin-1蛋白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30/30)、95.00%(38/40)、83.33%(25/30)、75.00%(15/20)和72.50%(29/40),呈渐进性降低(P<0.05);而VEGF蛋白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3/30)、15.00%(6/40)、26.67%(8/30)、45.00%(9/20)和90.00%(36/40),呈渐进性增高(P<0.05)。Caveolin-1、VEGF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年龄、TNM分期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P<0.05);Caveolin-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系(P<0.05),而VEG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浸润性宫颈癌及CINⅢ级中Caveolin-1蛋白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列联系数C分别为0.498、0.538,均P<0.05)。结论 Caveolin-1、VEGF是宫颈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两者可能通过相反的作用机制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析了11例正常宫颈组织、11例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级和29例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外基质和上皮细胞/癌细胞中纤维粘连蛋白(FN)和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CIN和宫颈癌细胞外基质中FN和LN均有明显减损.FN在CIN和宫颈癌细胞外基质中减损率分别为36.4%、75.9%;LN在CIN和宫颈癌细胞外基质中减损率分别为54.5%、96.8%.差异均有显著意义.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无FN和LN的表达.提示细胞外基质中FN和LN的减损对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CERVICAL carcinoma has a long time or a rever-sal precursor perio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CIN presents a biological con-tinuum·It is believed that CIN may progress to an invasivedisease, remain steady, or even reverse·1It is very i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Smad2蛋白在正常子宫颈(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与子宫颈浸润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cervix,IC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各种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NCE、62例CIN和41例ICC组织石蜡样本中Smad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Smad2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胞质中,也有少量位于胞核中。Smad2蛋白在ICC中表达率为36.6%(15/41),与CIN9(42/62,67.7%)和NCE(13/15,86.7%)相比明显偏低(P<0.05)。对41例子宫颈癌样本的分析发现,Smad2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 Smad2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低,并与患者病理分级密切相关,Smad2蛋白表达的异常可能在子宫颈癌的发生与恶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组织蛋白酶B表达与宫颈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组织蛋白酶B(CB)蛋白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B蛋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3例正常宫颈上皮,6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4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CB蛋白的表达。结果:CB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增高,三者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CB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B蛋白在低分化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鳞癌组织(P<0.05)。结论:CB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EB病毒(EBV)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对130例CIN(CIN1 50例,CIN2 40例,CIN3 40例)、子宫颈癌10例、子宫颈湿疣样病变10例、子宫颈正常黏膜10例的HPV(高危型16/18、低危型6/11)和EBV进行检测.结果:HPV16/18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0%、37.5%和62.5%,子宫颈癌为8/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1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6/11在CIN1、CIN 2、CIN3的表达率分别是36.0%、52.5%和70.0%,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是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9/10,子宫颈正常黏膜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18和HPV6/11在CIN1、CIN2、CIN3中联合表达率分别为26.0%、22.5%和50.0%,子宫颈癌为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7/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4.0%、12.5%和22.5%,子宫颈癌为3/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是引起CIN的主要致病因子,临床上往往是多种亚型混合感染.EB病毒在CIN和子宫颈癌表达的意义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