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高频探头检查颈动脉,观察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斑块的大小、性质及部位,管腔狭窄程度,测量血流参数等。结果 500例脑梗死患者中,检出1支或多支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315例(颈外动脉斑块不计算在内),占总人数的63.12%,由于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局部狭窄(每例以1支最窄血管计)<50%者76例,占24.11%,50%~60%5例,占1.42%,>70%179例,占5.67%,其余55例未见明显狭窄,占1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00例,60例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总动脉和/或颈内、颈外动脉狭窄;有50例同时显示颈内动脉系统的血管狭窄表现,2例未见异常,总异常率83%(50/60)。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对颈动脉超声狭窄、动脉斑块形成、内中膜增厚明显增加的评估,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检出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检测脑梗死与无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各60例.分别记录其颈总动脉内径(CAD)、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结果:两组间血管内径、IMT血流动力学、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有明显差别,脑梗死病人以软斑、溃疡斑发生为主;并以中-重度、重度狭窄为甚.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类型、性质、颈动脉内径大小、颈动脉狭窄相关,其颈动脉狭窄以中-重度、重度为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分布特点及超声特征,为临床预测脑梗死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对65例脑梗死及30例对照组受检者行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查分析斑块发生的解剖部位、内部回声和表面特征,并根据斑块内部回声特征进行分型,测定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颈内动脉(ICA)内-中膜厚度(IMT),将病变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且以等回声、低回声斑块为主,脑梗死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溃疡斑块均出现在脑梗死组。结论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确定斑块的部位和性质,可为临床预测脑梗死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 (CI)的关系 ,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预防的目的。方法 对10 5例经CT、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10 5例脑梗死患者中 87.62 %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狭窄 >50 %者占 11.96% ;不稳定的斑块占 80 .43 % ,稳定的占 19.57%。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造成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准确显示斑块的形态、大小、位置及管腔狭窄程度 ,并能判断斑块的性质。为临床选择治疗手段提供重要依据 ,对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6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观察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狭窄的程度。结果 56例患者中,颈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硬化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生化指标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3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根据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硬化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中膜厚度(I MT),斑块数目和性质、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径,与检测的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比较。结果:237例中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168例(70.9%),其中I MT增厚29例(17.3%),粥样硬化斑块139例(82.7%)中软斑或混合斑84例(60.4%)、硬斑55例(39.6%)。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明显增多,空腹血糖、FIB、LDL-C、CRP明显增高,HDL-C显著降低。根据脑梗死灶侧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可分为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对侧硬化组,分析发现同侧组I MT明显增厚、斑块数量显著增多、颈总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软斑或混合斑数量显著增多。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发生关系密切;另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等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脑梗死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危害极大,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所以积极开展针对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预防尤为重要,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本文收集了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各75例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迪娟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5,(3):290-291,293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脑梗死疾病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脑梗死120例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次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外动脉。自近段向远段仔细探查,观察走行测量内径,内膜厚度,斑块大小、位置、声学特征、表面连续性等情况。结果:检查脑梗死120例颅外段颈动脉488条,动脉粥样斑块89例,颅外段颈动脉共检出斑块175个,其中颈总动脉分叉部88个,颈内动脉47个,颈动脉主干40个。颈总动脉分叉部与颈内动脉起始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7,P<0.01);颈总动脉分叉部与颈总动脉主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78,P<0.01)。120例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斑块124个,稳定斑块51个,内膜增厚2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检查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9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该院行常规体检者69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对比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及早发现与处理,进而实现脑梗死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提高与生存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梗死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患者共90例,同时选择同期在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人群90例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斑块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脑梗死组中软斑及混合斑检出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查为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可提供比较可靠的资料、价格比较低,且快速无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超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研究分析. 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的32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彩超检查,并观察其动脉斑块稳定性以及对其颈动脉斑块进行对比. 结果 72例脑梗死患者中共59例患者检测出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81.9%,32例非脑梗死患者中共2例患者检测出颈动脉粥样斑块,检测率为6.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梗死患者斑块通常为软斑和溃疡斑块,好发部位多存在于颈动脉分叉处.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关,不稳定性斑块形成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脑梗死(CI)并高脂血症(HP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CI并HPL与CAS患者84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血糖、降血压、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颈动脉IMT(1.0±0.5)mm与血脂TG(1.5±0.4)mmol/L、TC(4.1±0.7)mmol/L、LDL(1.7±0.3)mmol/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3)mm、(1.8±0.5)mmol/L、(5.8±0.7)mmol/L、(3.4±0.6)mmol/L(P<0.05),HDL(2.1±0.5)mmol/L高于对照组(1.7±0.5)mmol/L(P<0.05)。两组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CI并HPL与CAS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恼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软斑和混合斑致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狭窄〉50%可致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早期发现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住确地检测出颈动脉硬化的组织结构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检测38例脑梗死患者和32例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管内径、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及血流速度,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结果38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中有斑块形成者检出率21%。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高分辨率彩超诊断技术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彩色超声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以及斑块性质,探讨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7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取60例同期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患者两侧颈动脉的硬化程度、斑块性质等。结果脑梗死患者的斑块发生率(84.29%)和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3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硬化的程度及斑块性质与脑梗死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高分辨率彩超作为最为简捷的检测颈动脉硬化的方法,有助于脑梗死的临床预防及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评价内膜一中层厚度及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8例来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因不明原因胸痛、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并接受冠脉造影检查者,冠脉造影检查前或造影后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观察内膜一中层厚度及粥样斑块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检测可有效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且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结论:颈动脉超声联合造影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高分辨率彩超,对679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检查,通过对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的测量、斑块性质的判定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指标综合衡量颈动脉硬化程度。结果:1 193例检测病例中,共679例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阳性率显著增加,且斑块的发生位置多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结论: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评价血管狭窄程度,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随访等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检查对糖尿病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进行超声观察,讨论糖尿病和脑梗死患者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162例临床诊断糖尿病和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测双侧颈动脉的血管内径,内膜-中膜厚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CDFI可清晰显示颈动脉解剖结构,其中149例糖尿病和脑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参数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直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对糖尿病和脑梗死患者定期观察,可以判断动脉硬化的进展,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