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北海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的 实施效果,为北海市消除碘缺乏的危害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在北海市一县三区选择19所项目学校、72条项目村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活动,在实施健康教育项目前后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并结合统计软件分析其结果.结果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小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提高(P<0.01).结论 2011年北海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在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前后,对结防知识知晓情况的变化,为健康促进策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妇联干部对一定区域内的农村居民开展面对面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前后分别对干预群体随机抽取的对象进行现场特定结防知识问卷调查,比较其总体结防知识知晓率。结果通过调查,干预实施前后,居民结防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1.14%和84.84%,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居民知晓率与其职业、文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在农村实施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结防知识知晓水平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宁夏2012年通过健康教育防治地方病的效果。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小学生、家庭主妇等目标人群进行地方病防治知识调查。结果从健康教育项目干预前后结果对比看,不同目标人群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较干预前防治知识知晓率有大幅度提高。结论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饮茶型氟中毒、饮水型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都有了大幅提高,表明开展地方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小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对师生结核病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28所中小学师生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对师生进行现场特定结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干预育后,教师、中、小学生结防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提高25%、33%和54%,与干预前知晓率比较,统计学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学校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能显著提高师生结防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甘州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甘州区消除碘缺乏的危害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甘州区选择3个项目乡镇,对各个乡镇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调查。结果: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甘州区小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9.26%、60.00%,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小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到了97.04%、96.30%,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对提高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改善相关行为有着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甘州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甘州区消除碘缺乏的危害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甘州区选择3个项目乡镇,对各个乡镇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调查。结果: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甘州区小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9.26%、60.00%,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小学生、家庭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到了97.04%、96.30%,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对提高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改善相关行为有着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并分析山东省碘缺乏病(IDD)地区人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碘缺乏病防治认知水平及碘盐覆盖水平的变化情况,为山东省制定IDD健康教育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100个碘缺乏病县中随机抽取45个项目县开展IDD健康教育干预,在每个项目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3个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社区)随机抽取4~6年级1个班的30名学生及在每所项目学校所在地随机抽取15名家庭主妇,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IDD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同时入户采集食用盐样本,统计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碘盐覆盖率。结果: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显示,学生IDD防治知识知晓率由81.88%提高到97.06%,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提高了15.18%;家庭主妇IDD防治知识知晓率由82.59%提高到95.46%,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提高了12.97%;碘盐覆盖率由98.95%提高到100.00%。结论:IDD健康教育是防治IDD的有效措施。
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同伴教育以及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探索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方式.方法 抽取我县10所学校的2 0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和需求,开展相关教育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学生的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观念(KABP)调查结果和知晓率,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开展同伴教育与参与式教学活动各17次,学生的KABP评分由干预前的(18.92±1.0)分提高至干预后的(25.98±2.6)分,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2.80%提高至干预后的9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参与式教学对提升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或群体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的.方法 在回顾分析济宁市碘缺乏病防治历史资料基础上,选择8个碘缺乏病区县市区开展健康教育项目,包括行政干预、社会宣传、媒体、学校及家庭联动;效果评价等.结果 学生及重点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5%以上;8~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健康促进前后社区居民(包括健康群体和慢性病群体)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市2个社区1130名2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慢性病健康促进干预前后的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干预5个月后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7.14%提升到46.08%,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0.21%提升到33.33%。结论:慢性病健康促进策略能提高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并能促使整个人群的健康行为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需求情况,为上海郊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华新镇630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平均知晓率为50.4%,健康基本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0.5%,健康行为和技能的平均形成率为69.1%,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3.1%,糖尿病患病率为6.1%,超重率为31.9%。结论居民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及技能了解和掌握严重不足,以61岁以上年龄组更为突出。今后的工作中,应将慢性病健康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把老年居民和慢性病患者作为重点工作对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沧州市青年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以探索适应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以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方法对沧县职教中心的225名学生及沧县人才劳动力输出培训地的201名外出务工人员开展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年流动人口中职教中心学生与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学生总体知晓率高于务工人员。在知识获得途径上无明显差异,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比较,职教中心学生明显高于务工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人群对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均偏低。非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中,以握手拥抱不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为最高,且两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人群对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均非常低。同时两人群均缺乏对我国防治艾滋病的政策及自愿咨询检测的了解。结论调查表明,我市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还很欠缺,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青年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5年来河北省滦南县(以下简称滦南县)对中学生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效果,分析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5年的首次调查为基线调查,将2009年的调查结果与之比较。抽样方法都采用随机整群抽样,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所抽取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根据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 General Assemblyon Aide,UNGASS)指标定义,2005年滦南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只有27.2%,初中生低于高中生,女生低于男生,农村学校学生低于城关学校学生。经过连续5年的宣传教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升高至95.5%;初中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宽容态度的比例仍保持在70%左右,持排斥态度的比例由13.7%上升至28.6%,高中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宽容态度的比例由66.4%上升至78.6%,持排斥态度的比例保持在16.0%左右;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和免费宣传材料能够覆盖本县90%以上的中学生。结论 5年宣传教育极大提高了滦南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但是初中生中持排斥态度的比例有所提高,中学生希望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方式与实际获得方式有一定差别,因此探索出适应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健康教育模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李桂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3,(2):119-121,125
目的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降低上海市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方法 2009年12月1日~2010年12月1日向上海市农村育龄妇女、外来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①通过项目实施使全区接受免费叶酸的育龄妇女叶酸服用率达95.55%,叶酸服用依从率达92.08%;②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全区准备怀孕育龄妇女和孕妇中抽样调查预防神经管缺陷的知识知晓率达93.89%;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健康教育力度;④项目实施得到街镇计生支持组织的大力支持。结论①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应常抓不懈;②加大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健康教育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③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生、街镇、网络优势,使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深入社区、深入每一个计划怀孕的育龄妇女当中;④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从新婚夫妇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描述某城镇非毕业班中学生强迫问题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自编问卷,对722名城镇中学生进行了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强迫问题检出率为12.5%;其中男生为13.3%,女生为11.8%;高中(16.0%)比初中(8.5%)严重(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强迫问题的危险性是有兴趣的2.90倍,父母不关心心理健康的家庭学生强迫问题发生率高.结论 中学生强迫问题突出,急需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16.
崔建林  段严顺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2):1492-1493
目的 探索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普及教育方法,评价项目实施地区群众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按照山西省地方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和山西省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技术实施方案,于2008~2011年在吕梁市7个碘缺乏病县(区)采用大众传播覆盖全县,学校健康教育和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为主要形式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652名流动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福田区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掌握较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童家长知识知晓率的因素包括儿童年龄、家庭儿童数、家长年龄、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结论应根据流动人口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保障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新型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态度及有效方式等。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不同学校的学生共计1 00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侧重点不一样,对问题回答"不清楚"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结论在学校开设新型毒品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免受新型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的最根本而有效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0年河东区中学艾滋病宣传教育现状,制订科学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城区、农村初中各1所,了解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每所学校抽取1名健康教育教师及各年级1个班的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区初中艾滋病防治知晓率达95.88%。年龄差异对学生知晓率有影响。结论初中开设艾滋病讲课教育课是必要的,是提高初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有效途径,应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