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结合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探索基于职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通过广泛调研,确定本专业的就业领域与主要职业岗位群,并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分析、职业资格考试分析,明确岗位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确定主要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及相关支撑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对于专业核心课程通过项目导向进行开发与设计,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2.
肖波  章稼  林清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465-1466
目的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的 ,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注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强调职业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通过对近三届毕业生职业岗位群分析,进行广泛社会调研,召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会议,及时把握岗位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目的 ,改革传统的三段式课程设置,将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实习课程。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并根据能力标准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考核评价,逐步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指出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主线,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康复专业人员的数量及质量是制约我国康复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康复及相关专业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各院校在康复领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教学质量及质量控制程度不一,毕业生专业素质水平差别很大。物理治疗学(Physical Therapy,PT)是康复专业领域主要的岗位职业之一。物理治疗在美国目前已形成一套严谨规范的物理治疗师教育培养体系,教学质量及毕业生专业水平高度同质化,是全球康复领域专业化职业教育的范本。本文就美国物理治疗学专业在同质化教育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以期对我们今后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国华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127-128
通过行业调研,明确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体医结合,一专多能"的复合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护理学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岗位满意度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方式对我院2010届、2011届护理学专业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满意度及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满意度普遍较高,其中就业成功率和就业环境满意度最高,职业成就感及医院对护理行业的重视满意度最低.本、专科毕业生比较,其中就业成功率、用人方式、职业成就感、工作岗位满意度及改行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专业能力、沟通能力、个人约束力及我院毕业生总体评价满意度均较高.结论 我院护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较高,但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角色培养,医院需进一步加强对护理行业的重视以提升护士的职业成就感,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也是学生获得岗位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结合深圳市地方就业市场的特点,对岗位核心能力进行重新分析,并经过实践积累本专业顶岗实习单位的正确建设与管理经验,可以保证学生获得完整的岗位核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方法对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对毕业生进行访谈,分析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结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总体评价满意率为96.3%,对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满意率为90.1%。结论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采取“三阶段、三站式”实践教学及“案例式”专业技能考核方法,可以提高护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戴月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7):118-119
通过调查重庆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专业近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就业率的变化,了解重庆市大专院校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分析医学信息人才需求,为该专业课程设置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行口腔治疗师医学技术岗位和教育现状分析,提出我国口腔治疗师培养的初步规划。方法通过现有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了解口腔技术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用专家咨询法讨论口腔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方向。结果在基本口腔治疗技术专业方面,以高职教育为主要培养途径,培养高级应用型口腔治疗师,以培养通科口腔治疗师为主。教学内容应以实践技能为主,通过专业课程评价的学生可以获得口腔治疗师资历,同时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专业师资配备提出初步规划。结论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相适应,口腔医学高职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应用能力强的口腔治疗师。口腔治疗师标准从人文素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其他相关能力四个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通过准入标准的具有口腔治疗师资历的人可以在国内登记注册,作为口腔治疗师开业。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建设,本文首先分别从国家层面和地域层面分析了该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建设现状;然后,以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医学院校为例,介绍安徽医科大学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相关筹建工作;最后,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详细介绍安徽医科大学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面的探索工作。文章重点阐述了涵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突出体现医、工、管学科交叉特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及课内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包含基础实践层次——认知实践层次——综合实践层次——创新实践层次,各层次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希望能为新医科背景下的医疗大数据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实践教学角度初步探讨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对定向培养预防医学人才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并以本校首届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借助问卷星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整合实验课程进行实验教学大纲修订,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结合课程和学校特色,教学方式多样化;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优势教师资源;注重专业实习,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调整;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敏感性,关注公共卫生领域新热点。对于本科生参与疫苗接种、空气污染、共享单车等热点公共卫生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研学,83%的毕业生认为非常有价值或者有价值。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体会,毕业生对实践教学改革总体满意度为81%。[结论]以基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举措与定向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教学需求较为相符,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的实践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实践与实训欠缺、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结合本校中药学专业的定位和办学传统,充分利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自创科技企业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资源,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从实践和实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等教学环节进行改革,致力于构建一种新型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4.
某医科大学探索完善五年制中医学专业西医临床课程体系,调整五年制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整合西医临床理论课程和西医临床实习的教学环节,制定教学大纲和实习大纲。该课程体系重点突出,体现中医学专业西医学特色和“早临床,多实践”的办学思路。经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体系达到了预期设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科研情况以及对在校教学的反馈,为提高八年制毕业生科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选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04级至2011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13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目前科研成就和其对在校教学的反馈等。结果共有26.0%(98/377)的毕业生获得了课题资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中有67.6%(75/111)毕业生拥有1篇及以上的SCI论文;而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毕业生中这个比例上升至76.7%(204/266)。76.0%(314/413)毕业生表示仍然应该进一步加强在校期间的科研能力培养。结论目前八年制医学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科研实力,但毕业生对院校科研能力培养仍有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进中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培养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中医专业学生。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广东省内部分地区工作的80名中医类医生进行质量追踪调查。结果 67名(83.75%)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尚可,43名(53.75%)毕业生创新能力明显不足,18名(22.50%)毕业生临床技能较西医类毕业生明显不足,28名(35.00%)毕业生对传统中医的认识较浅。结论中医类医生培养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进行加强创新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中医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加强引导中医类学生对传统中医深入研究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影像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分为医师与技师两类。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影像专科培训,考核合格才能成为影像医师;影像技师则来源于三年制影像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医学院学习期间每年均设置医学基础理论课、人文实践活动和临床实习;继续教育则以讲座、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影像科医师需熟练掌握各种影像技术,在不同检查室轮转工作,除急诊外的患者均采用预约制。通过分析意大利影像医学教学与临床模式的特点,提出了重视影像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全面推行早期接触临床;同时改进影像专业医师培养模式,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岗位标准有着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就业筛选的双重功效。目前中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致性不够,制约着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实现,影响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高效实施。比照康复治疗岗位标准,重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编写整合性教材,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9.
探讨地方性医学高等职业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改革,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需求、内容,结合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针对城乡社区全科医生素质、能力、技能需求的特点,改变传统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生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从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