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38例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n=32)及冠脉病变组(n=106),分析他们的血清CRP水平.结果 CRP水平在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完全闭塞组逐步增高(P<0.01),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中亦呈逐步升高趋势(P<0.01).结论 CRP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范围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及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牙周炎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取本院口腔科于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空腹血清后查CRP值,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牙周炎患者之间CRP值差异,以及伴发疾病对检测值的影响.结果随着牙周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其血清CRP平均值逐步上升,各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伴随糖尿病或者冠心病的患者其血清CRP值明显高于单纯性牙周炎患者,相比之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数值与牙周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有重要伴发疾病的患者其CRP值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3.
李庆军 《中外医疗》2010,29(36):52-53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并探讨hs-CRP的浓度变化与ACS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组90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7例;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抽取各组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液相免疫沉淀散射比浊终点测定法检测hs-CRP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s-CRP在AMI、UAP、健康体检者血中的含量分别是:(20.41±13.64)、(5.33±5.12)、(0.79±0.13)mg/L;观察组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AMI组与UAP组相比,AMI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UA组(P〈0.05)。结论 hs-CRP含量与AC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hs-CRP水平可反映心肌损害程度,可作为ACS临床诊断、预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梅换明  姜文锡  杨荣 《海南医学》2014,(16):2357-235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收住我院的52例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心绞痛29例,急性心肌梗死2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当天检测hs-CRP。结果心肌梗死患者hs-CRP为(18.4±4.8) mg/L,明显高于心绞痛患者的(11.3±3.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hs-CRP判断急性心肌梗死ROC曲线下面积A (hs-CRP)=0.898,其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阈值为23.2 mg/L,相应的敏感度(Se)为0.77,特异度(Sp)为0.89。结论 hs-CRP可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其阈值为23.2 mg/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89例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和血清hs-CRP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疾病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再狭窄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p〈0.01);两组在年龄、性别因素上无统计学意义,但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使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性增加。结论血清hs-CRP不仅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而且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各种类型的冠心病可导致其在血清中浓度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临床诊断、监测、治疗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2ST 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等,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斑块表面腐蚀或突然破裂时,继发出血和血栓形成可引起管腔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缺血性心脏事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与ACS密切相关,尤其是ACS为一种炎症过程,故认为炎性因子是ACS的危险因子[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AE)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收集9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三组,A组:32例CAE,无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CAD);B组:34例梗阻性CAD;C组:30例冠状动脉正常。分析比较三组间的病史特点,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血清hs-CRP水平。结果分析结果显示A组WBC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高于B组和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慢性炎症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1例为试验组,40例不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s-CRP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试验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高于对照(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hs-CRP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7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判定为非冠心病的108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hs-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尿酸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及hs-CRP是预测冠心病的重要生化指标,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时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对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测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联。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306例)和对照组(321例),收集临床资料并测定血清尿酸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结合造影情况,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尿酸水平(359.36±70.9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41±73.6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尿酸水平也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61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9,95%CI:1.241~1.756;P=0.001)。结论本研究人群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心病发生及冠脉狭窄程度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赵美丽 《河北医学》2014,(12):1953-1955
目的:探讨hs-CRP、NT-proBNP 对冠脉病变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将116例心内科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确定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组(39例)、双支组(40例)、三支组(37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hs-CRP、NT-proBNP 浓度,对其与冠脉病变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NT-proBNP 逐渐上升,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hs-CRP 均高于对照组( P<0.01),但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NT-proBNP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418,P<0.05),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结论:NT-proBNP 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冠脉病变程度判断的可靠指标,hs-CRP 与冠状动脉病变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Lp(a)与冠心病及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按血管病变数目分组,比较各组血浆脂蛋白(a)水平的差异。结果:冠心病各组脂蛋白(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各组中,随着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Lp(a)水平随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p(a)可能与冠心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定性、半定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并与ECG结果作比较。结果: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78%,心梗100%,均明显高于ECG。结论:心肌灌注显像安全、无创伤,对冠心病缺血及梗死心肌的检出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拟诊冠心病的 178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Bili T)、直接胆红素 (Bili D) ,并计算间接胆红素 (Bili I)水平。结果 ①与冠脉造影阴性者相比 ,阳性组患者血清Bili T、Bili I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②冠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与胆红素浓度无相关关系 ;③急性冠脉病变时胆红素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胆红素对冠状动脉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PON1基因多态性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研究位点主要包括编码区55位、192位等。最新研究表明,PON1L55M基因多态性和冠心病(C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CAD的关系尚有争议。此外,部分PON1启动子、种族、药物、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及乙醇等可能影响PON1基因多态性与CAD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14例心绞痛,32例可疑冠心病及12例正常人静态负荷超声心动图结果.对照研究表明:潘生丁负荷超声心动图〈DET〉,食管心房调搏超声心动图〈SAET〉敏感性为85.7%,92.9%,特导性为91.7%.可疑冠心病检出率为46%.DET、SAET明显优于潘生丁负荷心电图〈DPT〉及食管心房调搏心电图〈SAT〉本文认为静态负荷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冠心病一种易行、可靠、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吴镇宇  姚丽萍 《中外医疗》2016,(16):197-199
川崎病(KD)是婴幼儿时期的急性血管炎,已成为发达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可导致冠状动脉病变而出现心肌缺血﹑梗死甚至死亡。尽管近50多年的研究,然而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关于KD的研究多集中于遗传易感性和免疫发病机理。好发于亚裔人群和一级亲属患病率高表明遗传因素与KD的易感性有关。本文概述了与川崎病发病及冠状动脉损伤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