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s he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由于其没有特异性症状、体征,临床上很容易误诊为肺癌、肺部炎性假瘤、肺部结核球等。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于2008年8月收治1例PSH患者,现就该病例进行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4.
尿道血管瘤自Keotz 1985年首次报告至 1997年仅有 4 0例〔1〕。近 13年来我科收治 5例 ,总结其诊治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6月~ 70岁 ,平均 2 8岁。 5例以间断性血尿为主要症状 ,2例有尿道口滴血 ,2例有排尿不畅 ,3例伴尿频 ,2例伴尿线分叉。体检 :2例男性尿道口存在大小分别为 2 5cm× 2cm× 1 5cm、2cm× 1 5cm× 1 5cm紫蓝色质软肿块 ,压之能缩小并褪色 ,尿道外口受压变窄 ,外翻。 2例女性尿道内分别存在 1 0cm×0 8cm、0 9cm× 0 7cm暗红色新生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对男性尿道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男性尿道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年龄13~21岁。2例患者尿道外口发现暗红色肿块,易出血,1例患者行尿道造影发现肿瘤位于球部尿道。3例均伴有阴囊或阴茎血管瘤。1例行局部注射消痔宁硬化治疗,2例行开放性血管瘤切除术。病理报告均为尿道海绵状血管瘤。随访3~5年,3例均未有复发。结论男性尿道血管瘤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以开放性手术疗效较好,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3年6月至2002年12月应用OLYMPUS电切镜经尿道切除后尿道血管瘤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结果该病的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轻微,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单发性、周围性结节影;病理表现有4种类型:乳头型、实体型、硬化型和血管瘤样型,镜下主要有2种细胞成分:立方状细胞和多角形细胞:免疫组化标记立方状细胞表达SP-B、LCK、CEA和EMA,多角形细胞表达Vim和CgA。其中部分尚表达NSE和EMA。部分患者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少见,容易发生误诊,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膀胱血管瘤临床上少见。我院近年来共发现 4例 ,行电气化切除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 ,男 2例 ,女 2例 ,年龄 12~ 4 2岁 ,平均 2 8岁。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入院 ,发病时间最短 10天 ,最长 3个月 ,无痛性肉眼血尿加重 2例。有头颈部、上肢、口腔粘膜等部位皮肤血管瘤史 3例 ,伴有左肾盂血管瘤 1例。在 8年前行硬化剂注射治疗复发 1例。血常规 :Hb8 5~ 110g L ,WBC(4 7~ 8 0 )× 10 9 L ,平均 6 5× 10 9 L ,N 0 6 5~ 0 74 ,L 0 2 4~ 0 32 ,M 0 0 1~ 0 0 4。血K、Na、Cl、Ca…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被翻倒的农用车压伤后腹部及骨盆,致使骨盆骨折、肝脾破裂、左下肢皮肤撕裂伤.患者入当地医院即休克状态,抢救休克并行剖腹探查、脾切除、肝破裂修补术,术前导尿发现尿管不能置入,尿道口出血,即考虑存在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可能,未行进一步检查治疗,直接膀胱造瘘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抢救成功1例胰腺血管瘤破裂出血,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无特异性,术前未能明确诊断.行手术切除治疗,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由血管腔隙样结构,符合胰腺血管瘤诊断。术后随访1年多,患者生活质量好.无特殊异常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胰腺血管瘤是,临床上十分少见的胰腺肿瘤,术前诊断非常困难.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发病率很低,随着MRI的应用,近来报道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文献更多集中于临床特征、临床经过和治疗等方面,而对其病理方面则少有深入探讨。本文综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对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病理学分析,以便更好理解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报道一例结肠血管瘤并出血并复习相关文献.结肠血管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典型症状为间歇性便血,易被误诊为痔疮或炎症性肠病等,确诊主要依赖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原则上均需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胸腔镜下肺硬化性血管瘤切除术,并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体检发现左肺上叶结节入院。胸部增强 CT 发现左肺上叶舌段可见一结节灶,边界清楚,约11×9mm。患者在全麻下接受胸腔镜手术切除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报告肺硬化性血管瘤。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主要方法,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阴道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尿道憩室误伤后尿道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女性生殖道瘘的病因在发达国家主要为手术外伤或手术合并症,在发展中国家多为难产。尿道阴道瘘的手术修补方法根据瘘口位置、大小、有无瘢痕有不同选择。在单纯尿瘘修补术中,采用纵行间断缝合游离的尿道粘膜、横行间断缝合游离的阴道前壁粘膜形成错位,能降低组织张力,避免新尿道挛缩,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例在阴道前壁可见尿道下段后壁有1.5cm×0.8cm的瘘口,病因为42年前曾自行剪除阴道前壁赘生物。膀胱镜检查提示尿道阴道瘘,膀胱正常。全麻下行尿道阴道瘘修补术,术后3周拔除尿管时伤口愈合好,术后随访6个月无漏尿。结论:女性生殖道瘘病因多样,手术修补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史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中老年女性,组织学上脾脏内暗红色结节由大小不一、相互吻合的血管腔构成,衬覆单层扁平或高柱状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无异型性。免疫表型:内皮细胞CD31、F8、CD68均阳性,CD8、CD21均阴性,CD34扁平内皮细胞阳性、高柱状内皮细胞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4%。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是发生于脾脏的罕见特殊类型血管源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