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从乌苏里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具有促凝血活性的C-型凝集素相关蛋白。方法利用IDA-Sepharose FF亲和色谱作为独立的蛋白分离纯化手段,并且结合Sephadex G-100,Sephadex G-50凝胶过滤色谱从乌苏里蝮蛇蛇毒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蛋白组分。结果该组分经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显示为均一的单一条带,即C-型凝集素相关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7 kD。结论经过一系列的分离和纯化,能够从乌苏里蝮蛇蛇毒中提取到C-型凝集素相关蛋白组分。  相似文献   

2.
尖吻蝮蛇毒小分子多肽的分离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一种抗血小板聚集小分子多肽,研究其理化性质以及对ADP、胶原、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的影响。方法经SephadexG-75凝胶过滤,超滤,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蛇毒组分,采用高效液相鉴定纯度,用SDS-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用比浊法测定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862u等电点为4.29的组分,该组分能抑制由ADP、胶原、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成剂量依赖性。结论此法成功地从尖吻蝮蛇毒中纯化出抗血小板聚集组分。该组分与去整合素比较相似,可能属于去整合素家族。  相似文献   

3.
短尾蝮蛇毒中磷脂结合抗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从短尾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一种抗凝蛋白,并对其生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阳、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的方法分离纯化这种抗凝蛋白,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其抗凝活性,用SDS-PAGE测定其蛋白相对分子量,用等电聚焦法测定蛋白的等电点.用薄层析方法确定抗凝蛋白与磷脂酰胆碱结合。结果从短尾蝮蛇中分离纯化出的抗凝蛋白是二聚体,相对分子量为24.0×103(非还原)和14.6×103(还原)。等电点为pH 5.2。该蛋白具有精氨酸酯酶活性,能明显地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其抗凝活性与磷脂结合有关。结论此方法成功地从短尾蝮蛇毒中纯化出一种抗凝蛋白。因其能够与磷脂结合,又具有明显的抗凝活性,因此把该蛋白称为磷脂结合抗凝蛋白(phospholip id-b ind ing anticoagu lation prote in,PBAP)。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皖南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种新的抗凝蛋白组分.7221(ACPF-7221)。研究小鼠对ACPF-7221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率并确定其L‰及95%可信区间。方法:先后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G75分子筛、SPSephamse FastFlow阳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GS0分子筛过滤对尖吻蝮蛇粗毒进行分离纯化,利用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时间(APTT)活性检测筛选出抗凝成分。ACPF-7221从小鼠的尾静脉注射,根据每组小鼠的体重确定其相对应的给药量。根据死亡结果计算出L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分离纯化的ACPF-7221由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5000、30000、50000的3种蛋白所构成三聚体,其蛋白含量约为65%。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7.848mg/kg,LD50(95%可信区间)分别为7.353~8.375mg/kg。结论:利用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可从皖南尖吻蝮蛇毒中提取出-种新的抗凝蛋白组分,此组分由3种相对分子质量各异的蛋白所构成三聚体。通过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确定uk及其95%可信区间。肺为急性毒性的靶器官,肺出血窒息是其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蛇岛在我省旅顺港西北方的勃海湾中,岛上盛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是我省宝贵的动物药资源,我省曾于1973年5月至1975年10月组成蛇岛考察队,先后9次登岛,对蛇岛进行了综合考察。考察队曾提出建议,应用蛇毒治疗疾病为人民的保健事业服务。我们承担了制备蝮蛇毒注射液和进行蛇毒各组分的分离工作。蛇毒注射液的应用,据中山医学院报导,眼镜蛇毒注射液对疼痛具有比吗啡更为持久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中国皖南尖吻蝮蛇(Agkistrodon acutus)蛇毒中提取蛇毒金属蛋白酶x(snake venom metallopmteinases,SVMP-x)并观察其体外抗癌活性。方法:尖吻蝮蛇粗毒冻干粉溶解并经过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后纯化后得到SVMP-x组分,CCK.8比色法测定该组分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从中国皖南尖吻蝮蛇毒中分离出一种单一组分(sVMP-x),sVMP-x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结肠癌细胞株(sw480)、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肝癌细胞株(HepG2)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的增殖,并且对SGC7901及B16的抑制作用强于5.氟脲嘧啶(5-FU),对SGC7901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一时间依赖关系。结论:从尖吻蝮蛇粗毒冻干粉中成功提取出抗肿瘤组分SVMP-x,该组分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普通念珠藻多糖分离纯化方法,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Molish反应和硫酸苯酚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二乙胺基乙基纤维素离子交换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结果 普通念珠藻粗多糖的提取率为8.6%,分离获得一个组成均一的酸性多糖组分NSP,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2 717.结论 NSP为首次从普通念珠藻中分离得到一个酸性多糖组分.  相似文献   

8.
蝮蛇毒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寻找一种分离纯化蝮蛇毒纤溶酶的工艺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DEAE SepharoseCL 6B和HeparinCL 6B层析方法 ,从蝮蛇毒中分离纯化纤溶酶。结果 :蝮蛇毒纤溶酶经HPLC为单一峰 ,等电聚焦电泳为一条带 ,其等电点为 4.5 5 ,经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分子量为 2 9.4kD。该酶对热不稳定 ,在 pH6~ 9时稳定 ,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含酸性氨基酸较多。结论 :用此工艺可制得高纯度的蝮蛇毒纤溶酶。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纤溶酶的纯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中纯化具有溶栓功效的纤溶酶。方法:用 DEAE Sephadex A50离子交换、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和 DEAE Sephadex A 50三步柱层析分离方法,对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纤溶酶活性组分。结果: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表征该酶为单一蛋白,其分子量为 23.367 kD。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尖吻蝮蛇毒纤溶酶的柱层析分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应用Sephadex G100、DEAE-Sepharose CL6B、Sephadex G75柱层析分离方法,对尖吻蝮蛇毒进行分离。实验表明,采用上述3种柱层析分离得到的纤溶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电泳上为一条区带的单一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离筛选江浙蝮蛇毒中主要镇痛组分 ,研究其分子量、等电点、纯度、氨基酸序列、稳定性等理化性质 ,以及镇痛作用、机体耐受性和依赖性等药理学性质。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和分子筛 ,以柱层析法分离蛇毒组分。用生化测定方法 ,测定其理化性质。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等确定最佳镇痛组分 ,并用纳洛酮催促和自然戒断实验、耐受性实验考察其依赖性和耐受性。结果 分离获得 14个蛋白组分 ,经ED50 /LD50 筛选出最佳镇痛组分C4 ,鉴定结果表明纯度为电泳纯 ,HPLC相对纯度为 92 .16 % ,分子量 16 .6ku ,等电点 8.8,氨基酸序列与磷脂酶A2 同源 ,为一种新的镇痛蛋白 ,并获得其紫外吸收特征峰、镇痛耐受和依赖性等性质。结论 C4组分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未发现耐受性和依赖性 ,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凝胶电泳法分离纯化长白山白眉蝮蛇毒纤溶酶并将其制剂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DEAE- Sepharose CL-6B和Heparin CL-6B层析方法,从蝮蛇毒中分离纯化纤溶酶,通过临床应用分析成品制剂的治疗效果。结果:蝮蛇毒纤溶酶经HPLC为单一峰,等电聚焦电泳为一条带,其等电点为4.55,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分子量为29.4kD,将其成品制剂应用于临床,结果表明有效减少了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栓的形成,使缺血部位迅速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3.
尖吻蝮蛇毒中一种新类凝血酶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从尖吻蝮蛇毒中纯化得到一个具有凝血活性的组分.经Superdex 75 HR10/30预装柱检测,纯度达99.91%.SDS-PAGE显示为单一条带,还原、非还原条件下分子量分别为59.25k、52.58k.该组分的凝血酶比活为41.5u/mg,精氨酸酯酶比活为14.29u/mg,但不激活血浆凝血因子ⅩⅢ.EDTA不能抑制其凝血活性,而苯甲磺酰氟则产生不可逆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酶是一种新尖吻蝮蛇毒类凝血酶.  相似文献   

14.
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短尾蝮蛇毒中分离纯化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of Gloydius brevicaudus venom,GBV-PA),对其理化性质及部分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苯甲脒-琼脂糖凝胶(Benzamidine Sepharose6B)亲和层析及Lichrospher C18反相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应用SDS-PAGE测定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测定等电点,以发色底物法测定生物活性。结果通过亲和层析、反相层析等方法可从短尾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纤溶酶原激活剂至电泳纯以上,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6×103,等电点约为5.2,能特异激活人纤溶酶原为纤溶酶,其比活性为2.87t-PA IU.mg-1;该酶为丝氨酸蛋白酶,对纤维蛋白无亲和性。结论应用亲和层析和反相层析可从短尾蝮蛇毒获得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该酶为丝氨酸蛋白酶,对纤维蛋白无亲和性。  相似文献   

15.
尖吻蝮蛇毒和蝮蛇毒凝血酶样酶促凝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吻蝮蛇毒和蝮蛇毒凝血酶样酶促凝的协同作用魏文利1,孙家钧,陈家树(中山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广州510089,中国)关键词尖吻蝮蛇;蝮蛇;蛇毒;凝血酶类;血液凝固目的:尖吻蝮蛇(DA)和蝮蛇(AH)蛇毒凝血酶样酶(TLE)对促凝作用的协同效果.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尖吻蝮(又名五步蛇,中药材名为蕲蛇)蛇毒,是从尖吻蝮毒腺中分泌的毒液,内含磷脂酶A2、丝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C型凝集素、L-氨基酸氧化酶等多种蛋白类成分和肽类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抗肿瘤、抗血栓、抗炎、抗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蛇毒研究日益广泛,但目前仍缺乏对尖吻蝮蛇毒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检索尖吻蝮蛇毒的相关研究进展,在其来源、鉴别、活性成分、毒性研究及质量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尖吻蝮蛇毒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蝮蛇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制蝮蛇抗栓酶的换代产品,开发单一组分的类凝血酶制剂。采用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等现代纯化方法,从东北白眉蝮蛇蛇毒中分离出了单一组分的类凝血酶。半成品经高效液相色谱凝胶柱测定,纯度大于90%,最高可达97.94%,分子量38200D,SDS-PAGE电泳测定为一条带,分子量为42100D,活性为1137BU/mg,比活性为1705BU/mg·pro,不含出血毒和神经毒,冻干成品制剂全部符合注射用品标准。  相似文献   

18.
章良  李虹  吴梧桐 《中国药学》2004,13(2):97-102
目的寻找皖南尖吻蝮蛇毒中的抗癌组分并初步研究其性质.方法以DEAE-Sepharose FF,SOURCE 30S柱层析纯化粗毒;以MTT法检测细胞毒活性;以SDS-PAGE(银染)测定纯度;以还原性及非还原SDS-PAGE测定分子量;又测定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结果得到两个电泳纯的蛇毒类抗癌组分,分别命名为ACTX-6和ACTX-8,分子量为98kDa和27kDa,都不是糖蛋白,其中ACTX-6由两个分子量相近的亚单位以二硫键连接而成;它们对肺癌细胞A549最敏感;ACTX-6对热稳定而ACTx-8对热不稳定;ACTX-6的稳定pH范围为7-9,而ACTX-8在6-9的范围内活性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们对蝮蛇毒进行大量的研究,了解到蝮蛇毒中主要含有精氨酸酯酶、类凝血酶、激肽释放酶、纤溶酶和磷脂酶A2,并以富含精氨酸酯酶为特征,而类凝血酶、激肽释放酶和纤溶酶一般都具有精氨酸酯酶活力。我国在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蛇毒酶制剂,主要作为抗凝剂治疗血栓性疾病。分别有以下几种:东北白眉蝮蛇毒为原料制成的“蝮蛇清栓酶”;以江浙蝮蛇毒为原料制成的“蝮蛇抗栓酶”和以尖吻蝮蛇毒为原料制成的“蕲蛇毒去纤酶”。这几种酶制剂,虽然商品名称不同但均为非纯化成分,主要有效成分均为精氨酸酯酶,纯度不高[1]。本试验对短尾…  相似文献   

20.
蛇毒中常有的抗凝蛋白分为蛋白水解酶类和非蛋白水解酶,它们作用的有效成份和性质已被广泛研究。然而,蛇毒中磷酯结合抗凝蛋白对凝血功能的作用尚未见报道。笔者已报道从短尾蝮蛇毒中纯化出一种能与磷酯结合的新型抗凝蛋白。该蛋白是二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