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家攻邪学派之代表人物,其代表著作是《儒门事亲》。而在其攻邪学术思想中,“湿”占有重要地位,这是2005年全国张子和学术研讨会杨建宇教授提出的其10余年来研究的体会,并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赞同。张子和攻邪学派中  相似文献   

2.
内生“五邪”到底是病因还是病机,各家有不同的看法。《中医基础理论》将它专列一个章节,作为“病机”来论述: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后出现的临床表现。由于病起于内,故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因此,所谓内生“五邪”不是致病因素,而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所产生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3.
《内经》中“秋伤于湿”之论所遗留的千年之谜 ,至今仍为人们冥冥探索〔1〕。笔者纵览经书 ,浅探谜宫 ,与同道研究探讨之。1 “秋伤于湿”乃《内经》所留疑问“秋伤于湿” ,语出《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 ,秋为疒亥疟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故曰 :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 ,秋必疒亥疟 ;秋伤于湿 ,冬生咳嗽。”〔3〕这两段经文均言“秋伤于湿” ,且病机十九条中又缺少…  相似文献   

4.
“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此句见于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泄泻》篇中,它主要是强调了利小便在治疗泄泻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胜则濡泄”。《杂病源流犀烛》曰:“湿胜则飧泄,乃独由湿耳。”程钟龄在《医学心悟·泄泻》篇中亦云:“湿多成五泻,泻久属湿也明矣。”可见治疗泄泻时,利水渗湿,分清别浊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然而,盲目地将此句作为治泻的唯一法则,在临床上,一见到泄泻便用“利小水”的方法,见效者多,不效者亦屡见不鲜,何也?津液易损也。今试浅论之,不妥者,请斧正。1津液与泄泻的关系津液是人体…  相似文献   

5.
就雷少逸《时病论》中的“霉湿”论本义和应用方药进行研讨。认为“霉湿”发病有其特定的时令和地域特征,雷氏对“霉湿”辨治的理法方药切合临床实际。雷氏重视“霉湿”,提出“四时皆有湿气”的观点是从临证深切感悟所得,展示了不同的视角,对后世临床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文献并结合临床体会 ,探讨“湿火”的证治与用药。认为“湿火”系湿蕴热化 ,既有湿之重浊、粘腻 ,又有火之炎上、速变的特性。湿滞阻运 ,火炎伤津 ,内困中州 ,上扰清窍。辨证重在察舌苔 ,问纳眠 ,审二便。用药以辛苦淡渗、芳香甘平 ,清透化解、护阴通窍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寒地地域、气候、饮食特点,指出寒地以风寒猖盛、暑湿弥漫及痰湿内蕴为主要特征的病邪特点,探讨寒地儿童泄泻的发病特点与中医治疗。指出寒地泄泻内有“痰湿体质,脾困湿盛,气机壅滞”,外有“风寒袭表,客肠蕴湿”“暑热迫蒸,挟湿挥霍”“食积气滞,浊停助湿”的内外合邪发病特点。在治疗中应内外合治,外邪与湿浊并重,采用分消走泄法代表方温胆汤为基础方宣通气机,泄化湿浊,同时根据寒地“风寒”“暑热”邪气与“伤食”突出之特点,分别治以解表和中、化湿止泻,清暑化湿、分利止泻,畅中消滞、导浊止泻,以祛邪气,化湿浊,止泻作。  相似文献   

8.
脾胃微观"虫证"从"湿"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脾胃微观“虫证”从“湿”论治的治疗思想,并以此丰富“脾胃外感”疾病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十剂”的前身是药物功效分类法 ,一般认为“十剂”名称始于北齐·徐之才。此说源于《本草纲目·序例》。北宋·赵估《圣济经》中在徐之才用以表示药物“十种”药性后加上“剂”字 ,但未提出“十剂”之说。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序》中提出了“十剂”之说。“制方之体 ,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金元医家对“十剂”的论述 ,许多是关于药性之“十剂”。其用在方剂的分类上还不是很受重视。如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说“十剂者 ,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宣者 ,郁而不散为壅 ,必宣剂以散…  相似文献   

10.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攻邪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然而,有许多学者因为没有详读张子和的学术著作,不大了解张子和攻邪在汗吐下之外还有许多成就,现仅就张子和治疗重在“湿”邪简要述之,以有益于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认识和弘扬。  相似文献   

11.
《易经》曰:“离为火”。离卦(),在天代表日、电、霓、霞;在地代表南方,乾亢之地、窖炉;在人物代表中女、文人、大腹;在人事代表文画之所,聪明才学,虚心;在身体代表目、心;在五色代表赤紫红。因离卦在人体代表心,心属火,主神  相似文献   

12.
中医“脏腑肝”最初对应的人体实体是“解剖脾”,“脏腑脾”最初对应的实体是“解剖肝”。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脏腑功能认识的深化,中医“脏腑肝”所对应的实体已发展到以“解剖脾”为代表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而“脏腑脾”所对应的实体则发展到以“解剖肝”为代表的大小消化腺。因此,在中西医交流中将中医“脏腑脾”翻译为“Liver”,而将中医“脏腑肝”翻译为“Spleen”应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辨疒至 湿脉证》:“伤寒所致太阳病 ,疒至 、湿、此三种 ,宜应别论。”句中“疒至 ”字 ,有的笼统注为病名 ,是什么病 ,语焉不详。有的注为通“痉”,是个通假字。其实都是错误的。因为如认为是病名 ,大都依从《集韵·至韵》:“疒至 ,风病。”其显然不当。如认为“疒至 ”通“痉”,古音不同 ,不能构成通假。其实 ,“疒至 ”是“痉”字之讹 ,因古字形体相近而误。考《说文解字》无“疒至 ”字 ,而有“痉”。其云 :“痉 ,强急也。”《说文解字》没收“疒至 ”,这说明汉以后“痉”在传抄时讹写为“疒至 ”。到魏张揖《广雅》才把…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将“颈、腰、脊、臂、脚掣痛”归于阳病十八的范围,把湿邪偏盛兼有表证者称为“风湿”或“湿痹”,在《痉湿暍篇》中论述,代表方剂为风湿三方;疼痛剧烈,遍历关节者称为历节,列于《中风历节篇》,治疗用乌头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这是对痹证论治的一个很大发展,临床应用更有针对性。后世医  相似文献   

15.
“暑必挟湿”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来的。他认为暑邪致病一是“夏暑发自阳明”,一是“暑必兼湿”,指出了治疗暑病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6.
卢红蓉 《国医论坛》2002,17(1):23-24
“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见于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 ,叶氏曰 :“热病救阴犹易 ,通阳最难 ,救阴不在血 ,而在津与汗 ;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治疗湿热病 ,救阴与通阳是最常用的方法 ,也常成为治疗温热病的关键。温病的救阴 ,多为人所易解 ,而通阳却不然 ,虽有解者 ,也多不透彻。1 通阳不在温 ,而在祛湿笔者认为 ,“通阳最难”是叶氏相对“热病救阴犹易”提出的。温热之病 ,热为阳邪 ,易伤津液 ,故在治疗温热病时 ,一般都知道护阴生津 ,因而“犹易”。而通阳却不然 ,因为在湿热病过程中 ,湿温或湿热之邪蒙蔽清窍 ,湿热互结 ,胶着难…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一般与中医古代文献中“水肿”、“呕吐”、“癃闭”、“虚损”、“关格”等病相似,是多种肾病、肾功能失代偿的后期表现。由于起病缓慢,气血阴阳的虚损和瘀血、湿浊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表现了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根据本病的起因、病因的转化和证候表现来看,其中正气衰败、湿毒瘀阻是病机的关键。对于“湿毒”的认识,古代医籍中一般指湿气郁积日久成毒而言,湿毒积肠下注可致“湿毒便血”,湿毒下注郁于肌肤则易生“湿毒流注”,这些都是泛指外科疾患而言,在内科病中论及较少,尤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湿毒”为患尚缺少专篇论述。“湿毒”与“水湿”的含义不同,后者  相似文献   

18.
吴鞠通"气化则湿化"理论对肾脏病湿热证治疗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学忠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1):463-463
祖国医学的肾脏病发病观 ,将湿热作为一种重要的发病机制。如《症因脉治》很早就提出 :“湿热身肿之因 ,或湿热行令 ,袭人肌表 ,或先伤于湿 ,湿气久留 ,则湿热肿着矣。”现今医家更认为湿热、瘀血是肾脏病之主要标证 ,且有的医家认为湿热贯穿于肾炎病程的始终。虽为湿热 ,然湿与热相较 ,湿为阴类 ,其性重浊粘腻 ,热与湿为依附 ,湿不去则热不清 ;湿去则热不能独存。因此如何有效地祛除湿邪 ,以使湿热分离 ,是治疗肾脏病湿热证的关键。吴鞠通“盖肺主一身之气 ,气化则湿化也”。寥寥数语 ,实为治湿之要诀。也对肾脏病湿热证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思…  相似文献   

19.
"郁病"从中焦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病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怒易哭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抑郁症、焦虑症。“郁”在中医学中的概念经历了五气之郁、五脏之郁、气血痰火湿食六郁、情志之郁的演变过程。“郁证”在现代中医学中的涵义主要指情志郁结,亦可称之为“郁病”。  相似文献   

20.
近来,人们经常使用“梳理”和“疏理”这两个概念,现代报刊、书籍、杂志经常把两者通用。但是,如果仔细比较,两者还是有差别的,特别是在中医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过程中,“梳理”和“疏理”实际上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过程,因此有必要加以辨析。1梳理梳,形声字,从木,疏省声。本义是指梳子。《说文解字》:“梳,所以理发也。”《广雅》:“梳,栉也。”栉就是梳子、篦子的总称。所以,《释名》解释为:“梳,言其齿疏也。”检索古代中医文献,在各类典籍中未见“梳理”一词。可见,“梳理”为晚近所创,意思为梳爬、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