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在草酸钙肾结石患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14例草酸钙肾结石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因其他非肾结石原因接受肾脏切除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对2组患者进行FN抗体染色。结果病例组中8例为中到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中只有2例为中到强阳性表达。2组F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在草酸钙肾结石患者肾脏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3.
4.
6.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皮质神经元中溶酶体蛋白酶Cathepsin D的表达。方法采用β-淀粉样肽(Aβ)大鼠海马注射制作AD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印迹法检测大鼠颞底皮层Cathepsin D的表达。Y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辨别性能和学习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β脑池内灌注造成Aβ沉积的AD模型在行为学和病理学改变上一定程度地模拟了AD。免疫组化和Werstern-bolt检测均显示实验组Cathepsin D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TUNEL法检测显示AD大鼠颞底皮层神经元凋亡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Cathepsin D在AD大鼠皮层脑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神经元凋亡等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胡安松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9):46-47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总结4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取石成功,随访有5例残余小结石。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对肾脏功能影响小,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采用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肾结石44例,术中未用局部肾低温,阻断肾血循环一般在20分钟以内。术后无漏尿、继发出血等并发症;结石残留率为15.%。对手术适应证、技术问题、结石残留与复发因素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肾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 采用输尿管肾孟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50例。其中结石位上盏9例,中盏4例,肾孟结石36例,铸形结石7例,合并输尿管结石5例。结果 一次性碎石率78%(39/50)。手术时间24~95min,平均为51min,术后住院l~10d,平均3.2d,并发脓肾1例,水中毒2例。结论 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但须掌握其适应症,对复杂性肾结石宜采取分步骤、较为谨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4-01~2006-10我院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脏复杂性结石3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2例,鹿角石结石9例,多发性结石21例,结石大小2.0 cm×1.4 cm~4.0 cm×6.2 cm;合并尿路感染6例,血尿5例,肾功能不全2例;27例1次取石成功,3例1次取石后3~5 d行2次取石成功,术后留置肾造瘘、导尿管、双J管。2护理2.1术前护理术前常规查肝、肾、凝血功能,行静脉肾盂造影,做好备皮、皮试等常规术前准备;术前6 h禁饮食,术前晚及术日晨清洁灌肠。患者术中需分别采取截石位和俯卧位,患侧抬高30 cm,术前指导患者练… 相似文献
11.
12.
苏续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Z1)
目的:探讨肾钙乳与多发肾结石的形成机理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50例多发肾结石及其并发的18例肾钙乳的临床资料和 X线表现。结果: 50例多发肾结石共 59个肾脏受累,右侧 31个,左侧 28个, 9例双肾同时罹病。 18例肾钙乳均在肾益或肾盏结石的基础上发生,右侧12个肾脏受累,左侧7个,1例双肾罹病。结论:肾钙乳是多发肾结石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系部分尿路完全梗阻后滞留尿液经肾逆流吸收浓缩,其内无机盐类大量析出和大量有机物质聚结所产生的不透X线结石与透X线结石共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14.
多通道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通道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经皮肾通道扩张至F14~F16,用小口径的输尿管硬镜(通常为F8/F9.8)替代肾镜,采用多通道取石.利用高压灌注泵的脉冲水压,冲出小碎石。结果:38例患者中,5例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5~7d后行二期PCNL,其余33例患者均行一期取石。所有患者为1~3通道取石,结石清除27例(86%)。1例孤立肾肾结石合并积脓,行一期取石,术后出现中毒性休克,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出现酮症酸中毒,其余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多通道取石可以克服单通道难以取出平行于通道的盏石的缺点,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中出血,加快结石取出速度。 相似文献
15.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国尿石症的发病率达5%~15%,占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近1/4[1]。多年来随着体外震波碎石技术(ESWL)及腔内泌尿外科技术(URSL.PC-NL)的应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于复杂性肾结石(如肾铸型结石、鹿角形结石、多发性结石等),由于微创治疗效果满意,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需开放手术的比例不足6%[2]。 相似文献
16.
对盆腔异位肾合并肾结石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4岁。4d前无明显诱因致腰部、双下肢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小便少,呈数滴,恶心、呕吐,不思饮食, 相似文献
17.
骨桥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及其与巨噬细胞(CD68)、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在糖尿病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每组24只.腹腔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OPN、CD68及PCNA在肾组织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肾组织中OPN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在注射STZ后1、2、4和8周,血糖、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增高,肌酐清除率(CCr)显著降低;OPN表达呈进行性增加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1周和2周时PCNA表达高于对照组,4周和8周时CD68表达较对照组略有增高.结论 OPN在糖尿病肾损害过程的早期可能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有关,后期可能趋化巨噬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结石患者肾动脉血流的改变。方法 :对 110例肾结石患者和 87例正常人肾动脉的对比研究。结果 :1、肾结石组肾动脉峰值流速高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RI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 .0 1) ;2、肾结石患者肾动脉峰值流速随肾盂积水程度的增加而增高 (P<0 .0 1) ;3、肾结石患者肾动脉峰值流速与结石大小无明显关系 (P>0 .0 5 ) ;4、肾盂结石、肾盏结石患者组肾动脉峰值流速高于肾内结石组 (P<0 .0 1) ;5、肾盂结石患者组肾动脉峰值流速高于肾盏结石组 (P<0 .0 1)。结论 :1、肾结石患者肾动脉出现痉挛现象 ;2、肾结石患者肾动脉痉挛程度与肾积水程度呈正比 ;3、肾结石患者肾动脉痉挛与结石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E-钙粘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肾间质纤维化(R IF)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钙粘蛋白、MMP-9在R IF中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采用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动态观察各组大鼠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肾脏组织学变化和E-钙粘蛋白、MMP在肾小管间质中表达情况。结果 UUO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表达逐渐下调,于第14天达最低值。肾小管上皮细胞MMP-9表达上调,第3、7、14天与同期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显著。肾小管上皮细胞E-钙粘蛋白表达量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负相关,MMP-9表达量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E-钙粘蛋白表达下调、MMP-9表达上调、E-钙粘蛋白与MMP-9表达失衡可能是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促进因素之一,并可能参与肾间质纤维化形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行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的6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均1次穿刺成功,其中49例一期手术清石完全,一期结石清除率72.06%(49/68);19例行二期手术,二期结石清除率为82.35%(56/68).12例残余结石患者中7例因残余结石暂时不影响肾功能而动态观察,5例患者给予ESWL术,均将残余结石粉碎排净.1例术后输血600mL,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具有安全、高效、便于操作、结石清除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