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髓母细胞瘤患儿癌组织脑视蛋白3(OPN3)表达情况,探讨OPN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髓母细胞瘤患儿61例,取手术切除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OPN3表达。将61例患儿依据OPN3表达情况分为OPN3阳性组38例和OPN3阴性组23例,比较2组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病变部位、合并脑积水及肿瘤转移率、手术切除程度、Ki-67指数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髓母细胞瘤患儿OPN3阳性表达的影响因素。随访1~10年,记录61例患儿肿瘤复发和生存情况,比较OPN3阳性组与OPN3阴性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61例患儿中生存21例为生存组、死亡40例为死亡组,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分子分型、病变部位、合并脑积水及肿瘤转移率、手术切除程度、Ki-67指数、OPN3表达及术后放、化疗情况;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髓母细胞瘤患儿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1)OPN3阳性组SHH型比率(65.8%)高于OPN3阴性组(34.8%)(χ2=6.814,P=0.033),病变位于小脑半球比率(7.9...  相似文献   

2.
髓母细胞瘤(MB)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小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的20%左右。发病年龄多在5~10岁,男性多于女性,仅有少数18岁,约占成人脑肿瘤的1.8%。WHO(200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MB分为5种亚型:经典型、促纤维增生型、伴大量结节形成型、间变型和大细胞型。明确的肿瘤分型对于治疗和靶向药物的应用、患者生存预后的评价以及治疗的指导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单纯从组织病理学对胚胎性肿瘤进行分类是不全面的,不能反映其本质,亦难以预测临床预后。近年来对于MB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证实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包括4种独立的分子生物学亚型:WNT、SHH、3型、4型(3型和4型属于非WNT/SHH亚型),各亚型间具有明显的分子遗传学、临床及预后差别。临床可根据分子亚型的不同,评估危险度,选用不同的靶向治疗方法,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可以应用相关的抗体在蛋白水平对MB进行亚型分类。本文将针对近年来的MB分子生物学研究,对MB不同亚型的流行病学、组织形态学、分子遗传学、临床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3型β微管蛋白编码基因(TUBB3)及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与小儿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回顾性收集38例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标本(A组)和癌旁组织标本(B组)。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对组织标本中TOPOⅡαmRNA、TUBB3 mRNA及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学分析TOPOⅡα、TUBB3及ERCC1基因表达与小儿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A组TOPOⅡα、TUBB3及ERCC1高表达率较B组均显著升高(P 0. 01)。TOPOⅡα在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患儿中的高表达率较Ⅰ~Ⅱ期者明显升高,表明TOPOⅡα高表达率与小儿肾母细胞瘤病理分期有关(P 0. 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患儿中TUBB3高表达率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ERCC1在病理类型为预后不良型患儿中的高表达率较预后良好型的患儿明显升高,且ERCC1在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患儿中的高表达率较Ⅰ~Ⅱ期者明显升高,表明ERCC1高表达率与小儿肾母细胞瘤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均密切相关(P 0. 05)。结论 TOPOⅡα、TUBB3及ERCC1在肾母细胞瘤患儿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且TOPOⅡα高表达率患儿病理分期有关,ERCC1高表达率与患儿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均密切相关,提示其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的病理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survivin蛋白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情况,探讨它的临床意义,为髓母细胞瘤的治疗寻求新的思路。方法:对50例髓母细胞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检测,通过对survivin蛋白在髓母细胞瘤患者与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运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它在不同性别、年龄段、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髓母细胞瘤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2%,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的阳性表达率0%,二者表达差异明显(P〈0.01);亚组分析发现在survivin蛋白阳性组(n=36)和阴性组(n=14)病例中,性别分布、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型等因素在两者间无明显差别(P〉0.05),而年龄及TM临床分期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分别为0.044和0.027)。(2)survivin阳性患者预后与和阴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结论:survivin可能参与了对髓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调控,并对髓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survivin蛋白表达与髓母细胞瘤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预后等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6A甲基化修饰识别蛋白YTH家族蛋白1(YTH domain family protein 1, YTHDF1)促进肝癌细胞肿瘤干性及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肝癌进展的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6组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YTHDF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法、RIP-PCR、qRT-PCR等检测β-catenin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qRT-PCR、成球实验、克隆形成实验、CCK8等检测YTHDF1对肝癌细胞干性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YTHDF1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YTHDF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过表达YTHDF1后,β-catenin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增加;过表达YTHDF1后,肝癌细胞的肿瘤干性明显上调、增殖能力显著增强;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YTHDF1高表达的肝癌患者预后更差。结论 YTHDF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促进了β-catenin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增强了肝癌细胞的干性,对肝癌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Wnt信号通路成分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的关系及与肿瘤FIGO分期、病理分级、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 Vision(PV)二步法检测60例卵巢浆液性腺癌中β-catenin、cyclinD1的表达,并运用χ2检验分析其与肿瘤FIGO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运用Spearman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β-catenin的表达与FIGO分期相关,Ⅲ、Ⅳ期组的阳性表达高于Ⅰ、Ⅱ期组(P=0.003);与病理分级无关(P=0.817);与患者预后相关,β-catenin阳性组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34),晚期(Ⅲ、Ⅳ期)患者中β-catenin与预后无关(P=0.495)。(2)cyclinD1的表达与FIGO分期无关(P=0.829);与病理分级相关,高级别组的阳性表达高于低级别组(P=0.017);与患者预后相关,cyclinD1阳性组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09),晚期(Ⅲ、Ⅳ期)患者中cyclinD1与预后相关(P=0.039)。(3)cyclinD1与β-caten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4),两者的共同阳性率为56.67%,共同阴性率为13.33%。结论 Wnt信号通路成分β-catenin、cyclinD1可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作用,两者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检测其表达情况有望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7.
PTEN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TEN蛋白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标本 (男 4 6例 ,女 38例 ,年龄 6~ 12岁 )中的PTEN表达 ,按术后生存期 3年、 5年、 10年分为A、B、C三组 ,使用Cox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PTEN阳性染色颗粒定位于细胞质中 ,在 84例标本中 ,有 4 3例 (5 1 2 % )PTEN呈阳性表达 ,A、B、C三组阳性表达为 2 8% ,6 6 6 % ,93 3% ,呈显著性差异 (差异 (P <0 0 1) ;Cox回归分析显示 ,PTEN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一个独立预后的因子 ,它与预后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结论 :PTEN基因突变或缺失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且与患儿预后相关 ,其表达严重缺乏影响着肿瘤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WNT通路分子C-myc癌基因(C-myc)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的恶性程度、临床分级、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肝硬化患者和乙型肝炎患者共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组织中C-myc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分析C-myc、β-catenin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C-myc和β-catenin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甲胎蛋白(AFP)水平、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低中分化肿瘤、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病理类型为胆管上皮癌、混合型肝癌及出现肝内外转移的肝癌患者C-myc和β-catenin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31%、52.35%、36.20%,随访3年存活患者的C-myc和β-catenin阳性率低于1年及2年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4)及β-连环素(β-caten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宫颈鳞癌组织(SCC组)及23例正常宫颈组织(NC组)中SFRP4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①(1)SCC组SFRP4和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66.1%、71.0%)均高于NC组(30.4%、34.8%)(P均<0.05)。②SFRP4和β-caten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③SFRP4和β-caten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P<0.05)。结论 SFRP4可能与β-catenin协同作用促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并且与宫颈鳞癌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提示SFRP4可能成为指导宫颈鳞癌的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表达与肝母细胞瘤患儿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西安市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2例肝母细胞瘤患儿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p-CAM表达。分析Ep-CAM表达情况与患儿性别、年龄、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等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绘制患儿生存曲线,分析上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62例肝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EpCAM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81%和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母细胞瘤组织中Ep-CAM表达阳性与PRETEXT术前分期有关,与患儿年龄、性别、术前甲胎蛋白水平和病理类型无关。PRETEXT分期Ⅲ期和Ⅳ期患儿肿瘤组织中Ep-CAM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儿(P<0.05)。Ep-CAM阳性和阴性患儿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4.04%(16/47)和86.67%(1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分析Ep-CAM阳性和阴性患儿总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CAM蛋白在肝母细胞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与PRETEXT分期存在相关性,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可能作为肝母细胞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新靶点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NOTUM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标本及正常胃黏膜组织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胃黏膜正常组织中NOTUM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NOTUM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印迹检测NOTUM蛋白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量,使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NOTUM蛋白与β-catenin蛋白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NOTUM阳性表达胃癌患者与阴性表达胃癌患者在术后生存时间的差异。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NOTUM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及预后生存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及肿瘤病理类型无关。胃癌组织中NOTUM基因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在NOTUM基因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NOTUM基因表达可以作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中NOTUM基因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树突状细胞(DC)免疫学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用RT-PCR、免疫荧光的方法鉴定Wnt通路成员在DC中的表达情况;加入活化剂SB216763激活β-catenin信号,检测其对DC表型、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 DC表达有WNT5A配体及Wnt通路多种受体Frz1、Frz2、Frz3、LRP6以及ROR2的mRNA,免疫荧光试验也证实WNT5A分布在DC的整个胞浆。SB216763能使DC胞内的β-catenin积累,并能促进DC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40表达上调,但是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的mRNA并无变化甚至变低。结论 Wnt信号通路成员广泛存在于DC内,β-catenin信号活化能引起DC表型成熟,但功能上属于1种耐受型的DC。  相似文献   

13.
β-catenin在白血病细胞系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检测β-catenin在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白血病的关系。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β-catenin在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白血病细胞系中β-catenin在转录水平上有广泛表达,其中:在U937、KG1a、Jurkat、K562、Namalwa细胞中存在极高表达;在HEL、HUT78、Raji、Daudi、CEM中有中等表达;而在LCL-H、HL-60、NB4、J6-1、Ramos细胞中β-cateninmRNA呈相对较低水平的表达。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一致。所检测的细胞系中,胞核中均可见β-catenin的表达,但程度不一;在U937、K562、KG1a和Jurkat细胞的胞核内可见大量分布。结论:β-catenin作为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调节子",其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过量表达提示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在白血病细胞中有异常激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β-catenin、Slug、P-GSK3β在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癌中的表达,进而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及调控的意义及机制。方法对10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中医辨证分型,术后行病理常规检查,并进行β-catenin、Slug、P-GSK3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02例乳腺癌中肝郁痰凝型47例(46.08%),冲任失调型36例(35.29%),正虚毒炽型19例(18.63%);不同中医证型组β-catenin、Slug、P-GSK3β的表达存在差异性,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在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癌中存在差异,且该差异与Slug、P-GSK3β的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Wnt1/β-catenin 信号通路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70 例ESCC(包括癌组织与癌旁非癌组织)中Wnt1/β-catenin 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Wnt1 mRNA 水平(1.9934 ±1.9888 vs.0.8863 ±0.6658,P =0.0000)和蛋白质水平(0.3830 ±0.0947 vs.0.2721 ±0.1474,P =0.0000)均较癌旁组织中显著高表达;Wnt1 mRNA 表达与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P <0.05),但蛋白质水平未显示相关.癌组织中β-catenin mRNA 水平(0.2854 ±0.1298 vs.0.8863 ±0.6658,P =0.0000)和蛋白质水平(0.2835 ±0.0844 vs.0.2352 ±0.0670,P =0.003)较癌旁组织中显著高表达,β-catenin mR-NA 表达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P <0.05),但蛋白质水平并未显示相关.在蛋白质水平上,Wnt1 和β-catenin 表达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Wnt1/β-catenin 在ESCC 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可能成为判断ESCC 分期和预后的重要分子标记物.且Wnt1/β-catenin mRNA 表达水平与ESCC 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呈逆相关,mRNA 的异常表达者预后不佳,但可能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分析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β-连接素(β-catenin)表达情况,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2006年75例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构建组织芯片,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完成E-cad-herin和β-catenin染色,分析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73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术后3年存活,3年生存率为30.67%,其中3年无瘤生存率为29.33%。肿瘤组织E-cadherin表达全部位于细胞膜,其中微量表达18例,低表达26例,中表达23例,高表达8例;β-catenin细胞膜表达71例,细胞浆和核膜表达4例,其中微量表达27例,低表达26例,中表达19例,高表达3例。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E-cadherin表达为患者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0.48(P=0.015);β-catenin表达与患者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无显著相关。结论: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E-cadherin表达量是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儿童不同分子亚型的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差异。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5例MB,按分子亚型将其分为4组。各组患儿均在术前1周内行MRI平扫、增强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i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比较分析病灶MRI的基本征象,同时分析各分子亚型测得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包括最大ADC值(ADCmax)、最小ADC值(ADCmin)、平均ADC值(ADCmean)及rADC(ADC1mean/ADC2mean)的差异性。结果:肿瘤好发位置、增强表现方式、瘤周水肿、最大径及ADC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0.0%的Group 3型和86.4%的Group 4型位于中线区,而41.1%的WNT型位于小脑半球,P=0.010;肿瘤强化表现方式上,Group 4型中27.3%呈轻微或无强化特点,而绝大多数的SHH型(76.5%)及Group 3型(88.9%)呈明显强化方式,P=0.004;同样,SHH型常伴轻度或明显瘤周水肿,而Group 3型和Group 4型常无或轻微的瘤周水肿,P=0.024;最大径显示WNT型通常比其他亚型小;ADCmax、ADCmean、ADCmin及rADC,只有ADC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型ADCmax最大,为(1.181±0.572)×10~(-3)mm~2/s,SHH型最小,为(0.678±0.094)×10~(-3)mm~2/s。结论:肿瘤位置及增强表现方式对儿童MB分子亚型的预测有重要价值,而肿瘤的瘤周水肿、最大径有一定的辅助价值,ADCmax价值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观察多激酶活性抑制药物索拉非尼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不同浓度的索拉非尼作用于U937细胞48小时后,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变化;Annexin V/PI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索拉非尼对U937细胞株的促凋亡作用;PI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比例变化;Western blot检测GSK-3β、β-catenin、Cyclin-D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较,索拉非尼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U937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1/G0期并促进其凋亡(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索拉非尼处理前后相比,WNT通路中失活型GSK-3β蛋白、β-catenin及cyclinD1表达均下调,并呈现出浓度依赖性。使用GSK-3β抑制剂氯化锂上调失活型GSK-3β蛋白后仍得出同样趋势(p<0.05)。结论:索拉非尼通过减少WNT信号通路负向调节蛋白GSK-3β失活,进而下调β-catenin,cyclin-D1水平,使U937细胞阻滞于G1/G0期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MB)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21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62例初诊MB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 男、女性患儿分别为40、22例, 发病年龄为5~208个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62例MB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组织学分型、免疫组织化学、分子分型、临床分期等相关资料。对患儿的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6月16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儿总体生存(OS)和无事件生存(EFS)曲线, 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儿生存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组62例MB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75个月(56, 110个月), 男、女比例为1.8∶1, 以患儿年龄≥3岁[90.3%(56/62)]、首发症状<2个[61.3%(38/62)]、肿瘤最大直径≤4.6 cm[58.1%(36/62)]、合并梗阻性脑积水[77.4%(48/62)]、手术完全切除肿瘤[80.6%(50/62)]及未浸润脑干[61.3%(38/62)]为主。病理组织学以经典型MB(CMB)...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与远癌组织中的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bloting的方法,对收集到的32例胃癌切除标本中胃癌组织与距癌肿边缘5 cm的远癌组织中β-catenin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β-catenin mRNA及蛋白都呈低表达,而远癌组织内的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胃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与癌肿部位及分化程度、癌肿分期、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在胃癌组织和远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差异,与胃癌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β-catenin的是否参与及其作用机制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