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为期半年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传统护理组和品管圈护理组平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提高科室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钝针穿刺法与锐针穿刺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渗血、感染发生情况,对今后的透析穿刺方式提出可循指导。方法:将我院血透室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3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钝针扣眼穿刺(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锐针穿刺(83例),比较2组患者的内瘘渗血率、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渗血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9%)(P0.05),观察组感染率(6.32%)高于对照组(6.1%)(P0.05))。结论:钝针穿刺法进行血液透析的渗血发生率低。但由于每次穿刺点相同,穿刺间隔时间短,多次重复刺激隧道组织、粘贴胶布固定,导致隧道周围皮肤发红、瘙痒甚至出现皮炎,于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寻找改进方法规避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自行研发的渗液报警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处理穿刺点渗血及预防穿刺针脱落。方法:筛选出2021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渗血高风险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患者每次上机后使用渗血报警器实时监测,对照组19例患者每次上机后采用传统方法每30min进行巡视1次。结果:观察组患者渗血≤1mL能得到及时发现及处理,穿刺针移位滑脱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升高。结论:渗液报警器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可有效地对患者穿刺点渗血情况进行监控及报警,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大量渗血及穿刺针脱落的发生率,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将112例采用动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钝针扣眼穿刺法(观察组)和传统方法穿刺(对照组)各56例。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按压止血时间、患者疼痛度和血管瘤生成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8.9%)较对照组(92.0%)高;穿刺点的渗血发生率(0.03%)、按压止血时间(10.1min)、患者疼痛度(1.1)、血管瘤形成(0)较对照组(2.96%、21.6min、1.6、62.5%)较对照组低。结论钝针扣眼穿刺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处渗血,缩短拔针后止血时间,减少血管瘤的形成,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耐高压双腔PICC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三向瓣膜单腔PICC进行药物滴注,观察组使用耐高压双腔PICC途径给药,观察两组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情况、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以及患者对留置PICC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穿刺渗血发生率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能够明显降低穿刺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106例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内瘘自护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观察组的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19.23%(P<0.05)。观察组的内瘘自护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内瘘自护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自行研发的专用漏血监测装置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脱针率、漏血发生率和穿刺总满意度.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9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将其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自行研发的专用漏血检测装置,每例患者穿刺15次,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脱针率、针头移位发生率、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血透式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确认在该时段内与我院数据库存在资料登记的8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录入Excel表格后,按照公式法进行,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41,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则应用透析室内优质护理操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完成本次实验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而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透不良事件发生率,但总体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开展血透室内的护理操作时,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安全的开展血液透析操作来说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钝针扣眼穿刺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对内瘘的保护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1-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根据穿刺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区域法或绳梯法穿刺,观察组患者采用钝针扣眼穿刺,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渗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为99.03%(3 179/3 21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54%(2 842/3 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渗血发生率为0.28%(9/3 2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39%(462/3 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钝针扣眼穿刺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渗血发生率,有助于延长内瘘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0.
徐淑维 《现代养生》2014,(24):148-148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护理中的风险管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加入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辨识护理中的潜在风险,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品管圈活动联合超滤曲线模式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4月医院血透中心接受透析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2022年3-4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的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超滤曲线干预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两组90例透析患者各进行了385例次的血液透析,其中观察组共计出现了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 18例次,发生率为4.68%,达到了预期目标值5.22%。对照组IDH发生率为11.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开始1h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透析2和3h之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体圈员就品管圈手法运用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自信心、团队精神、和谐度、沟通协调和责任感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的预见性护理联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血透治疗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5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对照组37例患者进行常规血透护理,而观察组38例病人则予以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并发症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结论:在血透治疗过程中进行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提示患者满意度,利于和谐的护患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动静脉内瘘渗血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12月间,我科开展以"降低动静脉内瘘渗血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具体包括主题选定,发生渗血的原因,拟定详细计划和对策内容,以及实施、效果确认和反馈,制定标准化流程,并行检讨与改善,效果评价。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后,血透室专科指标之一的动静脉内瘘渗血发生率比活动前明显下降,而且包括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幸福感、评估手法等无形成果也大大提升。结论:在血透室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渗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值得临床推荐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用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对ICU患者失禁性皮炎护理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中,建立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整体护理效果显著,经过该护理程序后,观察组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为32.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9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1.82%,对照组的满意率为52.7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品管圈可以对ICU患者起到很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丁晓仙  朱丽 《现代保健》2010,(32):53-54
目的探讨密闭式回血法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开放式回血法。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动静脉内瘘感染及闭塞发生率。结果穿刺点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动静脉内瘘感染、闭塞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应用密闭式回血法,较常规开放式回血法优化了操作过程,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影响. 方法 收集在本科治疗的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8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肾内科护理,观察组3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血透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透并发症感染、出血及低血压发生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2.94% VS 14.71%);出血(0.00% VS 8.82%);低血压(14.71% VS 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猝死;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06% VS 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扣眼法穿刺与锐针穿刺技术在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2-08月在我科尿毒症终末期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透患者40例,采用选择已形成皮下固定隧道的动静脉内瘘患者20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锐针穿刺血液透析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各观察20次内瘘穿刺情况。结果:钝针穿刺组在疼痛评分、穿刺点出血、拔针后止血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常规锐针穿刺组。结论:钝针穿刺法能明显减轻穿刺带来的疼痛感,穿刺点渗血情况减少,拔针后按压止血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血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5例ESDN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透析前、中、后的细节护理,分析两组血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压、感染、低血糖、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1.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33).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ESDN血液透析病人中能够有效减少血透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8年5月到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58例进行观察。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舒适度及睡眠质量的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而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3%,较对照组的10.13%明显更低,而满意度为98.73%,较对照组的91.14%明显更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升舒适度和睡眠质量,以及满意度,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感染的预防护理。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科长期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导管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