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影响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分析了912例颅脑损伤术后出现颅内感染与未出现颅内感染组间的差异因素。结果非感染 770例,颅内感染142例(15.6%)。感染类型有无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及脑室积脓、脑脓肿、硬膜下腔积脓、术区皮下或(和)骨瓣下化脓或合并骨髓炎、切口感染。细菌检出率占感染的27.5%。颅脑外伤术后感染与高温季节、高龄、重度以上损伤、短期内两次以上手术、连续两侧开颅术、长时间 (>5 h)手术、显微外科手术、颅底与后颅凹手术、脑室外引流、皮下或硬膜外积液以及急诊手术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对具有上述危险冈素的易感患者应给予更密切的关注和预防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导致颅内感染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患者322例,其中26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为颅内感染组,其余296例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为非颅内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开放性颅脑外伤、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术后白蛋白检测水平、急诊手术、双侧手术等临床资料,分析上述因素对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影响.结果 颅内感染组年龄>60岁、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开放性颅脑外伤、手术时间>5 h、手术次数>2次、切口脑脊液漏患者、术后白蛋白水平≤25 g/L患者、急诊手术、双侧手术所占比例均高于非颅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因素有老年、手术次数过多、手术时间过长、切口有脑脊液漏、术后白蛋白水平低、开放性颅脑损伤等,术前做好上述因素防治,有助于减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颅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行开颅手术的1 04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排除68例,最终纳入98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 981例中,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感染41例(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持续时间4 h、颅后窝手术、脑室外引流术、置入性材料、发生脑脊液漏、糖尿病是颅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密缝合硬脑膜、缩短手术时间及脑室外引流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置入性材料、有效控制糖尿病病人血糖可有效预防、减少颅脑术后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6-0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神经外科29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次数、是否脑室外引流及术后是否发生脑脊液漏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298例患者,其中发生术后颅内感染26例,感染率8.7%。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室外引流、GCS评分、术后脑脊液漏、手术时间、手术次数是颅脑术后引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外引流、GCS评分9分、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手术时间4h、二次手术是神经外科颅脑术后引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脑室外引流、GCS评分、术后脑脊液漏、手术时间及二次手术,临床应采用综合预防措施减少颅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合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88例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接受急诊开颅手术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的1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评价筛选危险因素对颅内感染的影响。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置脑室外引流的危险性最高(OR=5.687),其余依次为发生脑脊液漏、手术时间6 h、手术次数1次、伴有糖尿病及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分(OR1)。结论多种危险因素与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急诊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关系密切,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从而达到减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及时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57例颅脑手术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GCS评分、ASA评分、有无术后脑脊液外引流、手术时间、手术次数、是否存在脑脊液漏等与颅内感染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类型、GCS评分、有无术后脑脊液外引流、手术时间、手术次数、是否存在术后脑脊液漏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有统计学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术后脑脊液外引流(P=0.026)、发生术后脑脊液漏(P=0.007)、GCS评分≤9(P=0.013)、手术时间4 h(P=0.042)、二次手术(P=0.049)、急诊手术(P=0.029)。结论颅内感染是颅脑手术过程中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在临床上应给予及时地预估、预防及控制,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1 258例颅脑手术后35例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开颅术后感染者,28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7例死亡.结论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做出相关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早期诊断、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同时行鞘内注射或脑室内给药并行脑脊液置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07-11—2013-11我院收治的15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35例(90.00%)患者术后再出血,出血部位为开颅对侧105例(70.00%),内侧45例(30.00%);经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分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脑挫裂伤、合并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及多部位颅骨骨折等均是影响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与低GCS评分脑挫裂伤、合并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及多部位颅骨骨折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状,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52例颅脑手术后66例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者,61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4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急症、后颅窝手术、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及手术时间过长为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严格的无菌操作、开展微创手术、围手术期使用有效抗生素以及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正确用药对控制颅内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性危险因素,为颅内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开颅手术并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40例患者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未发生颅内感染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将可能引起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数量化值后输入SPSS 20.0软件,对每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筛选出的颅内感染发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开放性颅脑损伤、后颅窝手术、手术时间、脑脊液外漏、脑室外引流时间是导致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s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为,开放性颅脑损伤(OR=3.022,P0.05)、后颅窝手术(OR=7.356,P0.05)、手术时间(OR=2.797,P0.05)、脑脊液外漏(OR=4.787,P0.015)、脑室外引流时间(OR=8.095,P0.01)是导致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后颅窝手术、手术时间、脑脊液外漏、脑室外引流时间是导致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应预防性应用更大剂量或更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94年至2004年在国内杂志发表的有关颅内感染的相关文献,收集描述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统计。结果共有46篇论文进入荟萃分析,其中有18篇文献探讨了颅内感染危险因素构成比,12篇可提取6种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的可比较资料。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构成比最高的是手术时间〉4h,占54.81%,其它依次为颅内置管引流、后颅窝手术、开放性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和脑脊液漏。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统计结果显示,脑脊液漏(OR=11.587)、开放性颅脑损伤(OR=3.024)和后颅窝手术(OR=2.737)是构成颅内感染密切关联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分析结果证实了开颅手术后脑脊液漏、开放性颅脑损伤和后颅窝手术是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探究脑脊液(CSF)指标与血清学指标在颅内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研究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13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按照感染与否分为颅内感染组28例、非颅内感染组185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比2组患者的CSF指标、血清学指标并分析其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CSF漏、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4 h为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感染组的CSF水平、血清学指标水平均高于非颅内感染组,且患者的CSF指标、血清学指标与颅内感染呈现正相关。 结论患者的糖尿病、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CSF漏、术中出血量100 mL以上、手术时间>4 h均为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患者的CSF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可协助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重型脑挫裂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重型脑挫裂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36例。结果 经治疗1月后按GCS评定,保守治疗6例,恢复良好2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30例,恢复良好18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2例。结论严密动态观察,尽早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解除颅高压,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救治的关键;对单纯局灶性脑挫裂伤并发迟发颅内血肿者术后效果良好,对广泛性脑挫裂伤、脑肿胀或脑干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术(MPO)与钻孔引流术(TDO)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本院收治6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30例,钻孔组34例,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3d及7d血肿清除率和术后1月复发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微创穿刺术后气颅的发生率低于钻孔引流术,分别为6.6%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新鲜出血、颅内感染、深部脑组织损伤、术后3d及术后7d血肿清除率和术后1月复发率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优于钻孔引流术,具有术后气颅发生率低、创伤轻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后顽固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顽固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5例颅脑损伤后顽固性脑膨出患的诊治经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19例治愈,6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后顽固性脑膨出的原因是在水颅骨缺损的基础上同时合并有颅内感染或严重脑水肿,脑积水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有效运用药物和采取措施减轻脑水肿,解除脑积水,预防和控制感染以降低颅内压是解决颅脑损伤后顽固性脑膨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后发生创伤后脑积水(PT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49例行DC的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均多6个月。观察术后PTH的发生时间,分析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为开放性脑损伤、有无脑疝、损伤类型和损伤部位、Fisher分级、有无脑室积血、中线偏移程度、去骨瓣减压术的侧别、是否行脑室外引流术、昏迷持续时间、有无骨窗疝及硬膜下积液发生部位对PTH的影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PTH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349例患者中共103例(29.5%)发生PTH,其中88.3%(91例)发生于术后0~3个月,1~2个月发生率最高,占46.6%(48例)。与246例非PTH组比较,103例PTH组患者入院时GCS更低、术前Fisher分级高,行双侧DC的比率高,术后出现骨窗疝,颅内感染,昏迷时间>30 d,对侧、双侧及半球间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昏迷时间>30 d(0R=3.640,95%CI:1.956~6.772)、双侧硬膜下积液(0R=3.995,95%CI:1.612~9.901)及半球间硬膜下积液(0R=5.324,95%CI:2.310~12.271)是影响DC后PTH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01)。结论DC术后1~2个月是发生PTH的高峰期;术后昏迷时间>30 d、双侧和半球间硬膜下积液的患者有发生PTH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外伤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及病原菌特点,探讨预防及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2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调查分析。结果根据入院后的调查研究,导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中从260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分离了细菌190株,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5.8%,真菌占13.2%。治愈196例,因肺部感染死亡39例,放弃治疗25例。结论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单侧开颅术后非计划性再次开颅清除对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莆田市第一医院和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初始手术为单侧开颅的TBI患者203例,根据是否为非计划性再次开颅清除对侧颅内血肿,将患者分为单次开颅手术组(182例)和再次开颅手术组(2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对侧再次开颅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单次开颅手术组比较,再次开颅手术组患者术前有对侧颅脑损伤CT征象(原始颅内血肿、颅骨骨折、脑挫裂伤)、初始手术中行去骨瓣减压术者所占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侧颅脑损伤CT征象(OR=13.043,95%CI:1.699~100.156,P=0.014)是导致再次开颅行对侧血肿清除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TBI患者单侧开颅术后,对侧常因迟发性或扩大的颅内血肿而被迫再次开颅手术,对侧存在颅脑损伤CT征象是导致对侧再次开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