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目的完善院前急救资料的书写与管理,为医患双方提供有效的院前急救原始资料,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加强接线员、急救车和院前救治等环节资料的收集与管理,重视院前死亡、存在纠纷倾向的院前急救资料的存档管理。结果通过实践,因院前急救引发的医疗纠纷减少。结论加强对院前急救资料的存档管理,可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医疗风险的意识,规避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院前急救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中的风险因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自设院前急救风险问卷调查表,对浙江省内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137名医生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工作年限的医护人员均认为位居前3位的风险因素有2项:患者信息不准确;疾病的严重性、复杂性。另外,工作年限1~3年的医护人员较多地强调客观或他人因素带来的风险;4~6年及7年以上的医护人员有较多的共识,他们能意识到自身原因带来的风险。院前急救流程中的重点风险环节有:电话受理环节1项;现场救护环节6项;出车环节2项;管理环节6项。结论管理者要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加强重点风险环节管理;让院前急救人员学会识别风险,提高对风险的预见性,针对不同工作年限的医护人员分别组织学习培训,增强医护人员对重危患者病情的评估能力和预见性;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及时履行告知义务,从而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理解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陈晓琴 《全科护理》2012,10(3):251-25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强调院前急救中的风险意识,制订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人人参与管理;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严格规范车载仪器、急救药品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严格质量管理等,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结果]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有效降低了院前急救护理中纠纷的发生率。[结论]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把风险管理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中,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将风险降至最低,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院前急救出车流程进行改进,以缩短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科室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小组,绘制院前急救出车流程,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结果: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指接受呼叫至救护车出诊时间)超过3 min的比例由实施FMEA模式管理前的33.2%下降到实施后的6.2%(P<0.05),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潜在失效因素的风险优先指数(RPN值)由696.7降至49.4(P<0.05)。结论:将FMEA模式应用于院前急救出车流程管理,可缩短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提高院前急救出车效率。  相似文献   

5.
院前急救工作是在医院外,在公众的视线下进行救治的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如何规避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医疗风险是我们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几年的院前急救工作的管理经验,在有效规避医疗风险方面很有帮助,使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医疗质量也有所提高,现就院前急救工作中的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院前急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三所综合性医院40名院前急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院前急救人员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的因子分和总均分均高于常模,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一般人群,主要与院前急救特定的工作性质、环境、应激和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制订防范对策.方法 对2007年至2010年我院120指挥中心反馈的意见表及相关的急诊护理管理资料进行预见性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风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使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医疗纠纷明显下降.结论 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培训,降低了护理风险,确保院前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院前急救的标准化问题   总被引:61,自引:5,他引:56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目前院前急救现状的分析,就中国院前急救现状与根源,提出中国院前急救为什么要搞标准化,院前急救标准化包括那些内容,怎么样搞标准化。以期提高中国院前急救的规范管理,形成一个中国院前急救医疗良性发展的稳定环境,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9.
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识别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医疗的核心是争取时间与抢救生命。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院前急救时间短、风险大、病种复杂多变,为提高急救时效性,本文探讨了院前急救的风险及防范。1院前急救的风险1.1时间因素院前急救成功的关键是时间。文献报道,急、危、重症患者死于原发病的不到10%,多由于抢救时机延误、并发症加重而死亡。由于交通状况、呼叫电话接听不祥、出诊速度慢等原因,延长了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使急救车辆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到达急救现场,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有效的判断、救治,均可延误抢救时机,“无治疗期”的延长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效果。1.2急救效果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早期、有效救治患者,提高生存率和最佳生活状态,减少后遗症。急救车是流动的ICU室,出诊抢救物资准备不充分、不齐全、不适用,会直接影响抢救效果。在急救过程中各种操作不规范,病情判断处置失误,急救技术操作不熟练或速度慢,都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也会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1.3开放性急救环境院前急救处于开放性的环境,是对现场医护人员急救技术、态度、速度等多方面的考验。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的急救、治疗、护理等,家属均亲眼目睹。任何一点疏忽、说话不当,极易引发纠纷。转运途中病情交待不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科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以降低院前急救意外发生率。方法确定主题为"院前急救风险管理",通过组建项目团队、分析风险因素、确立高危因素、制订控制方案,以降低失效模式所产生的危害。结果院前急救患者意外发生率及投诉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有效减少院前急救意外发生率,对降低院前急救的风险、确保患者安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探讨及干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院前急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干预措施,采用1999~2003年120指挥中心反馈的意见表及相关的急诊护理管理资料,结果表明,对院前急救护理风险进行干预,大大地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解唐山市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践。方法选取1998、2002、2006年3年院前急救15717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抽取3年院前急救统计数据,发现1998~2006年8年来唐山市院前急救案例的高峰时间分布、病例类型分布、年龄分布等有了很大的差异性。引起这种差异性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相关。结论八年来,院前急救病例的疾病分布类型、年龄分布、高峰时间分布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这种变化,急救工作的管理也要科学的调整;根据院前急救疾病谱变迁,对院前急救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有效回避院前急救静脉输液的风险的发生,提高院前急救患者的输液安全。方法:认真执行三清一核用药原则,落实告知义务,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有效回避院前急救静脉输液的风险,降低院前急救输液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结论:院前急救静脉输液风险的防范,有效地预防了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院前急救工作的突发性、紧迫性、复杂性、环境的特殊性等特点,指出情商在执行院前急救任务时能起到控制情绪、感知患者及家属情绪、自我激励和人际关系管理的作用,有利于护士完成急救任务.  相似文献   

15.
院前急救是高风险、易感染、集急危重为一体多元素交叉的医疗工作,受环境、病情、心理、舆论、技术、社会支持等因素相互制约.院前急救护士承受诸多的职业压力,准确评估和正视护士职业倦怠、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维护护士的职业尊严、持续关注院前急救护士职业环境及护士的应对能力是护理管理者不可懈怠的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充分认识院前急救的特点,提高院前急救中医疗纠纷风险防范能力.方法 分析部分医疗机构院前急救中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运用临床心理学知识探讨院前急救时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结果 找出风险存在的因素,提出防范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的对策和措施.结论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之一,加强院前急救中医患协调沟通技巧的培训,了解患者就诊心理,是有效防范医患纠纷、保证院前急救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重视急诊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引导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让急诊事业健康、蓬勃地发展,是每一位急诊管理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患者600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急救的应诊反应时间、院前急救效果、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应诊反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基层医院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大幅缩短应诊反应时间,显著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院前急救是高风险、易感染、集急危重为一体多元素交叉的医疗工作,受环境、病情、心理、舆论、技术、社会支持等因素相互制约.院前急救护士承受诸多的职业压力,准确评估和正视护士职业倦怠、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维护护士的职业尊严、持续关注院前急救护士职业环境及护士的应对能力是护理管理者不可懈怠的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19.
社区护理与院前急救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社区护理与院前急救的关系,找出社区护理与院前急救相关性,从而制定落实社区护理在应急抢救过程中的各项措施,指出社区护理在院前急救中所起到的前哨作用。提出社区护理与院前急救有机的结合协作,实施双向转诊及双管理,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科学管理方式,使社区护理管理和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更科学,更符合新形势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0.
探讨结核病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回顾性分析161例结核病患者院前转送过程中针对不同病情所给予的有效护理措施.除4例患者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57例患者均安全转送至专科医院进一步救治.科学的分析患者转送风险,并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使患者成功得到救治与转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