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攻击、破坏行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具有激越、攻击、破坏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常规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氟哌啶醇治疗,观察14d。于治疗前及治疗1d、3d、7d、9d、14d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分、兴奋症状分、临床大体印象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副反应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w、8w、12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55.0%;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持续性下降(P〈0.05或0.01);治疗第4w、8w末研究组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第8w、12w末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精神病理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或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治疗各周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好,改善阴性症状及其他精神病性症状更为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精神分裂症伴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精神分裂症伴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治疗,研究组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64.7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31,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其焦虑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的相关性,为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1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170名身心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进行测评分析,对研究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结果 研究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总分及各维度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和因子III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总分、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因子II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总分、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和因子II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因子I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和阳性症状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因子III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和阴性症状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精神症状越严重,述情障碍越明显,生活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末,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总分及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但研究组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均较于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研究组有效率为76.9%,对照组53.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9,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显著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7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维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不变,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4周,对照组予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伪刺激治疗4周,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仅情感平淡、注意障碍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意志缺乏、兴趣/社交缺乏和注意障碍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头痛、头昏头晕、活动减少等.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安全性高,但起效较慢,效应延迟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联合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均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联合组联合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观察72 h。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病情严重程度,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分评定兴奋激越症状改善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 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联合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5);治疗2 h 起联合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治疗6 h 起两组兴奋因子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性下降(P <0.01),但治疗72 h 两组兴奋激越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1,P<0.05)。结论氟哌啶醇联合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急性激越症状较单用氟哌啶醇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口服哌罗匹隆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氟哌啶醇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各时点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总分及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阴性症状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治疗各时点阴性症状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末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中锥体外系反应、静坐不能、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哌罗匹隆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疗效相当,但哌罗匹隆改善阴性症状效果显著优于氟哌啶醇,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观察3d。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兴奋因子分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d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兴奋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各时点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治疗第3 d后实验组急性激越症状显效率6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分别为72.5%、9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4、0.21,P>0.05)。两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微,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能够快速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但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的连续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分及抑郁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治疗8周末两组总有效率均达100%.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研究组主要表现为头痛、思睡、头晕等,发生率为14.3%;对照组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为37.1%,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齐拉西酮改善抑郁症状更显著,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分及抑郁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治疗8周末两组总有效率均达100%.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研究组主要表现为头痛、思睡、头晕等,发生率为1 .3%;对照组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为37.1%,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齐拉西酮改善抑郁症状更显著,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口服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B组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起A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4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均〈0.05或0.01);治疗各时段评分A组虽较B组下降显著,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8周末,A组有效率62.3%.4,B组为57.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但较氯氮平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西酞普兰与氯咪帕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研究组口服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氯咪帕明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临床病情严重程度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临床病情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第2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其他时点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但研究组副反应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氯咪帕明治疗抑郁症疗效均显著,总体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起效更快,控制抑郁症状迅速,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对照组67例,研究组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口服阿立哌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6个月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定社会功能改善状况。结果两组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但研究组治疗2周未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3.77%,对照组70.0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静坐不能等,对照组主要为嗜睡、肝功能异常等。治疗后两组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但研究组治疗8周末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6个月末职业工作、婚姻职能、家庭职能和兴趣关心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与阿立哌唑相当,但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更快,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显著优于阿立哌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末,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显效率90.0%,对照组为8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3%,对照组为40.00%,研究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嗜睡、口干、心悸、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减轻或缓解.结论 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与帕罗西汀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虽高于帕罗西汀,但经对症处理后可减轻或缓解,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顽固性幻听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精神分裂症伴顽固性幻听患者在维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韦氏记忆量表评定记忆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治疗1周末起,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幻听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4周末起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2周末韦氏记忆量表的再认、图片、联想及背数记忆4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4周、8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副反应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顽固性幻听患者疗效显著,起效快,对记忆的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3个月末起,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问比较,研究组治疗1个月末起,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3个月末起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干预前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主动服药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1个月、6个月末拒绝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末起研究组被动配合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口服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观察5周。于治疗前及治疗5周末采用连线测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评定认知功能,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周末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5周末两组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测试所耗时间及研究组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前两组各项测验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测验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与单用齐拉西酮相当;对患者的精神运动速度和言语功能无明显影响,对注意力有一定损害,对工作记忆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12w。于合并治疗前及治疗第1w、4w、12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末总有效率为83.3%。治疗各时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合并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变化,韦氏记忆量表的再认、图片、联想及背数等4个项目评分在合并治疗第1d末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1w、2w末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虽对记忆有短时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